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慧 《农家科技》2006,(10):27-27
蚕僵病又叫硬化病,是由真菌寄生而引起。病蚕尸体失水硬化,体表皮长出菌丝和分生孢子,因孢子颜色不同可分为白僵病、绿僵病、黄僵病、灰僵病和褐僵病等,其中以白僵病最为常见。其传染途径有接触传染和创伤传染两种,都由病菌孢子通过空气、桑叶等媒介,附着在蚕体皮肤后发芽,钻入  相似文献   

2.
养鸡四字法     
养鸡可采取“清、观、添、喂”四字管理法。“清”即每天清理一次粪便,搞好圈内外清洁卫生;“观”即每天早晚仔细观察鸡的生理现象。早晨先观察鸡的粪便,如有不正常,应及时找原因,对症施治;再观察鸡的采食情况,如鸡有痴、呆和食欲不振等现象,及时隔离,重  相似文献   

3.
<正> 检查、诊断并对症用药、是保证养鸡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现将检查鸡病的16种方法介绍如下: (一)姿势及行为检查。病鸡不爱活动,步态不稳,翅膀下垂,离群独居墙角或热源旁,闭目缩颈或将头埋入翅下,食欲减少,饮水增加,偶尔发出“咯、咯”或怪叫声。这都是疾病的前兆。企鹅式站立或行走,是慢性渗出  相似文献   

4.
5.
《农家致富》2014,(17):31-31
为控制后期蚕病发生,每天使用2次新鲜石灰粉加灭僵灵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已发病的每天使用2次以上。对发生细菌病的要添食克蚕菌等抗菌素,加强蝇蛆病防治,可使用灭蚕蝇添食或体喷。用药时间在4-5龄期,即4龄期的第三天和5龄期的第二、四、六及上蔟各1次。添食方法:每毫升灭蚕蝇药液加水500毫升,均匀喷洒于5公斤桑叶。  相似文献   

6.
元阳县是云南省蚕桑发展的新区,蚕病影响当地蚕桑产业的发展,文章分析了主要病原微生物的发病经过、症状及原因。总结当地蚕病预防存在的困难,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蚕病综合防治措施,期望为广大蚕农防治细菌病、真菌病和血液型脓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正> 药物防治蚕病在蚕桑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科学地使用药物防治蚕病必须注意“四要”:1.用药要按时。在无任何蚕病发生时,仍应按技术要求,按时施药,做好预防工作,决不能等见到病蚕再用药。如防病1号防治僵病,蚁蚕、各龄起蚕,盛食期各使用一次,每龄二次;三龄开始,每天撒一  相似文献   

9.
蚕病巧预测     
农家养蚕经常采用看、摸、听的方法,来预测蚕病。 1.看 一看发育情况。同一收蚁批的蚕,如果群体发育大小显著不齐、小蚕体无光泽、体皮松软则是病蚕的先兆。二看蚕儿体色。一般健康蚕体色青白而有光泽。如发黄无光泽,甚至皮肤出现不正常斑点的为体弱或正在发病蚕。三看蚕休态。蚕体均  相似文献   

10.
维友 《农家生活》2000,(6):19-20
  相似文献   

11.
12.
<正> 1.新四号蚕宝素。将紫皮大蒜30克、黄芪12克、地龙12克、淫羊藿10克、板蓝根10克、黄连8克、黄苓8克、黄柏8克、龙胆草8克、当归6克、麦冬6克、桑寄生6克、甘草6克浸泡于1千克50~60度白酒中10天以上即可使用。用于防治脓核病(水亮蚕),质型多角体病  相似文献   

13.
夏秋气温高、雨水多,天气多变,加之前批蚕后的病原积累,对蚕的生长不利.但只要技术处理好,防病措施实,照样可以控制蚕病,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陈贵善 《农技服务》2005,(10):39-39
1.症状 初期发病症状不明显,病势加重时,蚕体上出现黑褐色轮廓不清的油迹状斑点,大小不一,死时头胸向前伸出,平伏蚕座上,初死时尸体柔软有弹性,腹部第4环节或胸部先变桃红色,  相似文献   

15.
蚕病的综合防治,就是在不同饲养季节和地区,针对发病规律,抓住主要矛盾,将各种防病措施和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进行防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蚕病巧预测     
农家养蚕经常采用看、摸、听的方法,来预测蚕病。 1.看一看发育情况。同一收蚁批的蚕,如果群体发育大小显著不齐、小蚕体无光泽、体皮  相似文献   

17.
18.
蚕无病才能达到好养、高产、优质的目的.但致病痛原无处不在,特别是多年养蚕、一年中连续养蚕的农户,其桑园中、养蚕环境中更是存在着大量的病菌,给养蚕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做好消毒、防病、正确诊断、及时处理等蚕病预防工作,是确保养蚕生产安全、高效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蚕病是造成蚕农养蚕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蚕病只能提前预防。笔者根据云南农村养蚕的实际情况及多年养蚕技术推广的经验,从蚕室﹑桑叶﹑养蚕技术3个方面论述了蚕病预防的方法,以期为云南蚕农养好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