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复合氨基酸螯合钙对大鼠生物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Wister大鼠为模型,利用钙存留率等指标有效检验了复合氨基酸螯合钙与两种市售补钙制剂的生物利用率。结果表明,复合氨基酸螯合钙组钙存留率极显著高于葡萄糖酸钙组和碳酸钙组.股骨钙和储留钙与葡萄糖酸钙组相当,高于碳酸钙组,但其表观吸收率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复合氨基酸螯合钙生物利用率优于某碳酸钙制剂,与某葡萄糖酸钙制剂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肽钙螯合物以提高钙的生物利用度。[方法]以羊骨胶原肽和CaCl_2为原料,综合考虑螯合率、螯合物得率和螯合物中的钙含量,确定高钙含量肽钙螯合物的制备工艺并对螯合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胶原肽浓度90mg·mL~(-1),肽钙质量比为2∶1、pH8.0、40℃螯合30min,制备的螯合物,钙含量高达9.81%,远远高于螯合率最高时的1.26%。肽螯合Ca~(2+)前后:微观结构由疏松的片状变成致密的颗粒状;主物质的质荷比由1 230.57增加至2 278.69;脯氨酸含量变化最大,由10.96g·100g~(-1)降至5.62g·100g~(-1);螯合位点是肽链羧基中的O及氨基中的N。[结论]综上所述,综合考虑其螯合率、螯合物中的钙含量以及螯合物得率,得到高钙含量肽钙螯合物的制备工艺。在此工艺下肽钙螯合形成了新的化合物。此研究结果为新型补钙制剂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充分利用骨资源,试验利用生产骨胶的废弃物——骨渣和榨油的下脚料——豆粕研制成了新一代补钙制剂——复合氨基酸螯合钙。试验运用二次通用旋转试验对复合氨基酸螯合钙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以络合率为指标,确定了复合氨基酸钙螯合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复合氨基酸与钙的质量比为5:1,pH值为7.9,作用温度为45℃时,络合率最高,为72.86%。同时运用红外线对产品进行了检测,证实了产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大竹蛏源多肽与钙螯合物的制备工艺及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竹蛏肉蛋白和氯化钙为原料,复合酶解法制备大竹蛏源多肽螯合钙,考察螯合温度、时间、大竹蛏源多肽与钙离子的质量比和pH对螯合率和螯合物中钙含量的影响。根据响应面分析试验结果,在温度50℃,时间40 min,质量比1∶2,pH7.0条件下,螯合率为32.73%,螯合物中钙含量为41.89%。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检测结果表明,竹蛏源多肽与钙离子形成了螯合物,以硫代巴比妥酸法和抑菌圈试验分别验证此螯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酶法制备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鲽鱼骨为原料,采用酶法制备鲽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优化鲽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合成工艺参数。分析pH与酶解时间对鲽鱼骨胶原多肽功能特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以螯合率为指标,研究多肽液与骨粉酸解液体积比、p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骨胶原多肽与鲽鱼骨粉酸解液螯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碱性蛋白酶为酶制剂,pH为8,温度60℃条件下酶解1h所得的骨胶原多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热稳定性和乳化性。采用体积比为3∶1的多肽液与骨粉酸解液为螯合反应液,pH 8,反应温度40℃,螯合40min得到的产品螯合率最高,为98.64%。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茸骨富钙片(RGB)的补钙作用。方法:大白鼠模型骨质疏松,口服RGB,以钙片为阳性对照,在2个月和4个月时测定大白鼠全身骨矿盐总量(BMC)和骨矿盐密度(BMD),4个月时测定股骨比重、股骨灰分重和股骨钙含量等。结果:①RGB4.0g/kg剂量组口服2个月和4个月时,BMC增加6.4%和8.5%,BMD增加2.9%和7.8%;2.0g/kg剂量组,BMC增加5.9%和5.6%,BMD增加2.6%和4.7%。②4.0g/kg剂量组使股骨湿比重和干比重增加4.1%和6.2%;2.0g/kg剂量组使股骨湿比重和干比重增加2.2%和2.8%。③4.0g/kg剂量组使单位体积股骨内灰分重和Ca含量增加4.2%和6.3%;2.0g/kg剂量组使单位体积股骨内灰分重量和Ca含量增加3.0%和3.9%。结论:RGB对模型骨质疏松大白鼠有明显的补钙作用,并显著改善大白鼠骨质疏松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牛初乳冻干粉(LBC)和复合制剂对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抗氧化作用.[方法]以维甲酸灌胃14 d建立小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在造模的同时给予LBC和复合制剂.动物处死后,测定股骨矿物元素含量和血清生化指标,分析血液和脏器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LBC和复合制剂能明显抑制骨质疏松症小鼠骨Ca、P和Zn的丢失.LBC和复合制剂能显著提高血液SOD活性,降低血液、肝脏、肾脏和睾丸MDA含量.LBC能提高肝脏、脾脏SOD活性;复合制剂能显著提高脾脏、睾丸SOD活性.LBC和复合制剂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结论]LBC及复合制剂能抑制骨矿物元素的丢失,提高血液和主要组织的抗自由基损伤的能力,对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的改善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选用健康的1日龄樱桃谷鸭12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公母各半),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15mg/kg大豆异黄酮,于21日龄和42日龄对血清及骨骼里的钙、磷及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3周龄的樱桃谷鸭血清钙、磷含量,除5 mg/kg添加组母鸭钙含量和钙磷比值显著降低(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对公鸭,钙的含量除15 mg/kg添加组显著高于5 mg/kg添加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在1~3周龄,试鸭股骨、胫骨各组各指标之间差异均不显著.4~6周龄的樱桃谷母鸭,大豆异黄酮15 mg/kg剂量组股骨湿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 mg/kg剂量组,钙磷比值显著高于5 mg/kg剂量组(P<0.05);而对公鸭,大豆异黄酮5 mg/kg剂量组的矿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添加组;对于胫骨,对照组母鸭磷的含量显著高于5,10 mg/kg添加组(P<0.05),其他各组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由此可见,大豆异黄酮对骨代谢指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小剂量的大豆异黄酮不利于骨的形成,大剂量的大豆异黄酮能够抑制生长后期动物骨吸收,增强骨质,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畜禽骨骼中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尤其钙的含量高,钙磷比值适宜。本实验用新鲜猪长骨和肋骨,经破碎、研磨制成鲜骨糊,再经烘干、碾细、制成骨糊粉,添加到膳食中。实验动物选用Wistar刚断乳的雄性大白鼠28只,按体重配对随机分成四组。实验期4周。实验表明,低钙膳食中添加骨糊,可显著增加肠钙吸收量(P<0.05),提高股骨灰分绝对含量(P<0.01)、骨矿盐含量(P<0.01)和骨矿盐密度(P<0.05)。  相似文献   

10.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也是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其中99%形成骨骼,1%存在于血液软组织里。人体是否缺钙与两方面原因有关:一是峰值骨量,即在35岁左右时,人体骨量达到人生中最高骨量时的钙含量,这主要由遗传因素、补钙因素和锻炼因素决定;二是钙流失情况,由钙的补充、流失量及生活习惯所决定,如嗜烟酒、咖啡、茶、可乐、盐摄入量过高,少吃肉或吃太多肉都可导致钙的流失。针对国人补钙的实际情况,中国消费者协会郑重提醒广大消费者:“补钙热”背后存在以下种种误区,消费者不可不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充分利用牦牛Bos grunniens骨资源,改善其利用率低下,浪费严重的现状;研究包埋肉桂精油的牦牛骨蛋白肽-钙螯合物的形成机制及抑菌效果。  方法  牦牛骨经高温蒸煮,分离出蛋白质和骨渣。酶解蛋白质得到牦牛骨胶原蛋白肽,酸溶骨渣得到可溶性牦牛骨钙。通过肉桂精油与牦牛骨胶原蛋白肽混合均质形成肉桂精油-牦牛骨蛋白肽乳液,乳液与牦牛骨钙通过高速剪切法获得包埋肉桂精油的牦牛骨蛋白肽-钙螯合物。测定螯合钙浊度、粒径、多分散指数和抑菌率,并进行感官评价。  结果  牦牛骨蛋白肽多为小分子肽(<1.0 kDa),适合钙螯合物的制备。pH<7时多数牦牛骨蛋白肽带负电荷,受疏水作用影响,形成牦牛骨蛋白肽-钙螯合物。牦牛骨蛋白肽由大量的脯氨酸(P)和甘氨酸(G)组成,容易构成多肽二级结构β-转角,利于物质释放。包埋肉桂精油的牦牛骨蛋白肽-钙螯合物稳定性良好,平均粒径为780.2 nm;分散性良好,多分散指数小于0.2。牦牛骨蛋白肽、肉桂精油和螯合物对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12 h抑菌率分别为?13.70%、70.24%和77.33%,螯合物抑菌效果良好;6 h后螯合物抑菌率超过肉桂精油。感官评价结果发现:螯合物和肉桂精油的香气评分分别为7.15和4.35分,螯合物肉桂味浓郁程度显著高于肉桂精油(P<0.05),螯合物有一定缓释效果。  结论  牦牛骨蛋白肽和牦牛骨钙适用于研发复合氨基酸矿物质螯合钙产品,包埋肉桂精油的牦牛骨蛋白肽-钙螯合物可用于新型抑菌剂的开发。图4表4参33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鳗鱼骨矿物质的脱除工艺。[方法]以料液比、温度、盐酸浓度、换液频率、搅拌与否为因素,鳗鱼骨浸酸过程中矿物质钙的溶出速率为指标,研究各因素对鳗鱼骨矿物质脱除的影响,确定鳗鱼骨矿物质的脱除工艺。[结果]鳗鱼骨胶原蛋白提取过程中用盐酸溶液脱除其中的矿物质,可提高胶原蛋白质量。料液比为1∶8(g/ml)时,鳗鱼骨浸酸过程中钙离子可充分溶出。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加,鳗鱼骨浸酸过程中钙离子的溶出量增加。鳗鱼骨矿物质的最佳脱除工艺为:盐酸浓度0.5 mol/L,料液比1∶8(g/ml),温度15℃,静置,每1 h换液1次,共换3次。[结论]脱除矿物质后,鳗鱼骨的灰分含量由41.22%降低至0.03%,蛋白质含量由40.54%提高至81.47%。  相似文献   

13.
张嘉强  刘海  任鹏康  赵云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89-10891
[目的]将HACCP体系应用于罗非鱼鱼鳞胶原蛋白多肽的生产过程中,确保工业生产罗非鱼鱼鳞胶原蛋白多肽的安全性。[方法]阐述了胶原蛋白多肽的生产工艺流程,分析了各环节的潜在危害,并设定了关键限值、监控频率与措施、纠偏措施、档案记录和验证程序来监控关键点。[结果]确定原料验收、酶解提取、浓缩、喷雾干燥、磁选和内包装为关键控制点,并制定了HACCP计划表,从而在罗非鱼鱼鳞胶原蛋白生产中建立了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结论]HACCP体系的实施降低了罗非鱼鱼鳞胶原蛋白生产中的危险因素,保障了胶原蛋白多肽的品质和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体外模拟胃环境法优先排铅功能饮液配方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亚硒酸钠、葡萄糖酸钙、磷酸二氢钠、魔芋精粉为原料研制排铅功能饮液。以铅螯合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饮液配比进行了分析,获得最佳的排铅饮液的配比为:亚硒酸钠的添加量为110μg·L-1,葡萄糖酸钙的添加量为7.5g·L-1,磷酸二氢钠的添加量为2.5g·L-1,魔芋精粉的添加量为0.4%。  相似文献   

15.
沙棘叶粉对AA肉鸡生产性能和钙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测沙棘叶粉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对爱拔益加(AA)肉鸡生产性能和钙代谢的作用效果,试验选择健康的1日龄AA肉仔鸡公雏240只.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基础饲粮+0.25%沙棘叶粉组、基础饲粮+0.5%沙棘叶粉组、基础饲粮+1%沙棘叶粉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饲养试验共...  相似文献   

16.
以奶粉、豆粉为基料,在添加羊骨胶原多肽的同时,适当添加各种蔬菜粉、燕麦粉及其他辅料,生产儿童专用型羊骨胶原多肽速溶粉。以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为主要研究方法筛选最优配方。结果表明:儿童型羊骨胶原多肽速溶粉的配方Ⅰ(按100g产品计算)为:17.58g豆粉+9.48g奶粉+5.40g胡萝卜粉+2.70g菠菜粉+2.70g南瓜粉+8.10g山楂粉+6.50g白砂糖+7.50g羊骨胶原多肽+41.10g燕麦粉。配方Ⅱ(按100g产品计算)为:27.18g豆粉+14.63g奶粉+8.38g胡萝卜粉+4.18g菠菜粉+4.18g南瓜粉+O.33g木糖醇+0.18g柠檬酸+7.50g羊骨胶原多肽+33.45g燕麦粉。经检测,配方Ⅰ、Ⅱ中钙(mg/(100g))含量分别为1044.5和1929.8。  相似文献   

17.
利用热喷技术对骨粉进行处理,通过动物试验证明,在饲料中添加热喷骨粉2%的小鼠在体增重、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钙吸收利用率方面均优于添加进口鱼粉和普通骨粉的小鼠。骨粉热喷膨化能有效地改善营养品质并能提高其附加值,对解决当前优质动物蛋白饲料的缺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鱼蛋白小肽螯合锌对小鼠的补锌效果及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昆明种小鼠(Mus musculus)为试验材料,观察鱼蛋白小肽螯合锌对小鼠的补锌和抗氧化作用,研究鱼蛋白小肽螯合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鱼蛋白小肽螯合锌可以明显提高小鼠肝脏、血清中的锌含量,显著降低小鼠肝匀浆中丙二醛含量,提高总抗氧化能力.鱼蛋白小肽螯合锌具有明显的补锌效果和抗氧化效果,效果优于同剂量的葡萄糖酸锌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