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饲粮不同精粗比对梅花鹿瘤胃消化代谢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探讨饲粮不同精粗比对梅花鹿瘤胃消化代谢参数的影响,选用4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设计3种不同精粗比的饲粮,采用4×3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瘤胃内pH值、氨态氮(NH3-N)、三氯乙酸沉淀蛋白(TCA-P)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他们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挥发性脂肪酸(VFA)组分。3种饲粮精粗比分别为20:80、40:60、60:40,精料由玉米、大豆饼、大豆、麦麸、骨粉、食盐组成,粗料为干柞树叶。各组饲粮中约含粗蛋白10.3%,总能17.36MJ/kg。试鹿均为单圈舍饲,每头每日分两次喂精料2.5kg,自由饮水。每种饲粮经15天预饲期后,进入正式采样期。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不同精粗比对瘤胃内NH3-N、TCA-P浓度影响较小(P>0.05);对pH值、TVFA浓度影响较大(P<0.01)。随日粮中精料比例增加,瘤胃内pH值显著下降,TVFA浓度显著升高。对瘤胃内VFA组分分析发现,随着日粮中精料比例的提高,呈现出乙酸比例下降、丙酸比例升高的趋势。试验结果还指出,瘤胃内几项主要代谢参数均随进食而呈现规律性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
选用4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用4种含有不同蛋白质水平的日粮,按4×4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瘤胃内pH值、氨态氮(NH_3—N)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VFA组分百分率。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根精粗比为30:70条件下,日粮蛋白质水平对瘤胃内pH值影响较小(P>0.05);对NH_3—N浓度影响较大(P<0.05),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瘤胃内NH_3—N浓度也随之升高;对TVFA浓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各日粮间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VFA的组分分析发现,各日粮组间C_2/C_3比值基本接近,即它们的发酵类型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3.
选用 4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 ,用 3种含有不同能量浓度的精料补充料日粮 ,按 4× 3拉丁方试验设计 ,对瘤胃内 pH值、氨态氮 (NH3 N)、三氯醋酸沉淀蛋白 (TCA P)和总挥发性脂肪酸 (TVFA)浓度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其动态变化规律以及VFA组分百分率。试验结果表明 ,日粮能量浓度对瘤胃内 pH值、NH3 N浓度、TVFA浓度没有显著的影响(P >0 0 5) ;而对玉米青贮采食量及TCA P浓度影响显著 (P <0 0 1 ) ,随着日粮能量浓度的提高 ,瘤胃内TCA P浓度也极显著的提高 (P <0 0 1 )。试验结果还指出 ,瘤胃内主要代谢参数均受进食的显著影响 ,在采食前后不同时间点均呈现一定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饲粮能量浓度对梅花鹿瘤胃消化代谢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 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用3 种含有不同能量浓度的精料补充料,按4 ×3 不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瘤胃内pH 值、氨态氮(NH3 - N) 、三氯醋酸沉淀蛋白(TCA-P) 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 浓度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VFA 组分百分率。试验日粮精料部分以玉米面、豆饼等为主要原料,配制出能量浓度不同(GE:3 .95 、4 .05 、4 .15 Mcal/kg) ,含粗蛋白质(20 .99 % ) 、钙(0 .67 % ) 、磷(0 .40 % ) 相同的三种精料;粗料为玉米青贮,自由采食,计量不限量。试验鹿为单圈舍饲,每日每头鹿供给精料1 .75kg ,分两次饲喂,自由饮水;每种饲粮预饲期14 天,采样期10 天。采用PHs - 29A 型酸度计测定pH 值;采用岛津GC- 9A 型气相色谱仪测定TVFA 浓度及VFA 各组分比例; 采用氧化镁直接蒸馏法测定NH3 - N 浓度; 用岛津UV- 240 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TCA- P 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日粮能量浓度对瘤胃内pH 值、NH3 - N 浓度、TVFA 浓度没有显著的影响(P> 0 .05) ,而对玉米青贮采食量及TCA- P 浓度影响显著(P< 0 .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的本地生长雄性水牛。在秋季自由采食稻草或青干草日粮条件下,采用Cr-EDTA连续灌流标记法,测定瘤胃液的体积、周转率和停留时间,观察瘤胃氮、矿物质代谢水平和昼夜动态。结果表明,在这两种日粮条件下,瘤胃液的体积、周转率和停留时间差异不显著。但瘤胃乙酸、丙酸、丁酸、氨氮(NH3-N)、细菌蛋白氮、以及Na^+、Ca^++、Mg^++、P的浓度青干草期均显著高于稻草期(P<0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不同饲喂频率对梅花鹿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 ,本试验选用4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 ,采用3种饲喂频率 ,按4×3拉丁方试验设计 ,对瘤胃内 pH值、氨态氮(NH3-N)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规率以及VFA组分百分率。试验结果表明 ,增加饲喂次数 ,可以极显著地提高梅花鹿对粗饲料的采食量和瘤胃内pH值(P<0.01)。不同饲喂次数 ,对瘤胃内NH3-N浓度、TVFA浓度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瘤胃内主要代谢参数均随进食而呈现一定的动态变化规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不同DCAB水平对奶山羊瘤胃内环境及纤维降解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崂山奶山羊4只,设计4×4拉丁方试验,在保证日粮营养水平一致的条件下,调整各试验组日粮DCAB水平分别为0、50、100、200mEq/kgDM。试验结果表明:日粮DCAB水平可以显著影响奶山羊瘤胃液pH值,随着日粮DCAB水平的增大,不同时间点采集的瘤胃液pH值呈现增大趋势;随采集时间的变化,瘤胃液的pH值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采食后4h达到最低值;日粮DCAB水平对瘤胃内NH3-N浓度动态变化,及干物质和纤维降解率有一定影响,当DCAB水平为100mEq/kgDM时其瘤胃内NH3-N浓度最低;随着时间的延长,各组干物质及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纤维的降解率均呈上升趋势。当DCAB水平为100mEq/kgDM时其降解率最高。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当日粮DCAB水平为100mEq/kgDM时,奶山羊的瘤胃内环境最佳。  相似文献   

8.
选用 4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 ,用 3种含有不同蛋白质水平的精料补充日粮 ,按 4× 3拉丁方试验设计 ,对瘤胃的 pH值、氨态氮 (NH3-N)、三氯乙酸沉淀蛋白(TCA -P)和总挥发性脂肪酸 (TVFA)浓度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VFA组分百分率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不同饲喂频率对梅花鹿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 ,选用 4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 ,采用 3种饲喂频率 ,按 4× 3拉丁方试验设计 ,对瘤胃内pH值、氨态氮 (NH3 N)和总挥发性脂肪酸 (TVFA)浓度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其动态变化规律以及VFA组分百分率。试验结果表明 ,增加饲喂次数 ,可以极显著地提高梅花鹿对粗饲料的采食量和瘤胃内pH值(P <0 0 1 )。不同饲喂次数 ,对瘤胃内NH3 N浓度、TVFA浓度没有显著的影响 (P >0 0 5)。瘤胃内主要代谢参数均随进食而呈现一定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选用8只健康成年狍,采用瘤胃穿刺法收集瘤胃液。研究不同季节日粮组成对狍瘤胃pH、挥发性脂肪酸(VFAs)、氨态氮(NH3-N)、茵体蛋白(BCP)、内毒素以及组织胺浓度等瘤胃内环境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夏季日粮与冬季日粮相比较,瘤胃中NH3-N和BCP浓度显著升高(P〈0.05);瘤胃pH和乙酸水平显著降低(P〈0.05);丙酸水平显著提升(P〈0.05);而内毒素和组织胺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结果表明,冬、夏日粮组成均能够满足狍的营养需要以及稳定狍的瘤胃内环境,但夏季日粮组成对狍瘤胃发酵和营养需要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以四头瘘管荷斯坦牛为试验动物,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用不同水平的葡萄糖、不同的含水量、不同加热温度处理豆粕,采用尼龙袋法测定各组豆粕的瘤胃降解率,以含不同降解率的豆粕为蛋白质饲料配制成四种TMR日粮,即对照组日粮(豆粕降解率为51.94%)、高降解率豆粕日粮-HD组(豆粕降解率为40.85%)、中等降解率豆粕日粮-MD组(豆粕降解率为38.98%)、低降解率豆粕日粮-LD组(豆粕降解率为28.21%),探讨葡萄糖处理豆粕对奶牛瘤胃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含不同降解率豆粕的TMR日粮对奶牛瘤胃内环境有影响,随日粮中豆粕降解率的降低,瘤胃pH值增加,氨氮浓度降低,总VFA浓度下降,乙酸浓度升高,丙酸浓度降低,丁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乙酸∶丙酸比值有增加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VFA组成中乙酸比例显著增加(P0.05),丙酸比例有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探索不同水平螺旋藻对奶牛瘤胃pH值、氨氮浓度和日粮营养成分瘤胃降解率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选择三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奶牛,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进行饲养试验。试验处理S1组为基础日粮,S2组为基础日粮+0.09%DM螺旋藻,S3组为基础日粮+0.15%DM螺旋藻。[结果]添加0.09%和0.15%DM的螺旋藻对瘤胃pH值无显著影响(P〉0.05),有降低氨氮浓度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个添加组对日粮DM瘤胃有效降解率也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了日粮NDF、ADF瘤胃降解率(P〈0.05),0.15%DM螺旋藻还可显著降低日粮CP瘤胃降解率(P〈0.05)。[结论]表明适量添加螺旋藻不影响奶牛瘤胃发酵内环境,但具有显著提高日粮纤维物质的瘤胃降解率和降低日粮蛋白质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选用3头三月龄左右装有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公犊,按3×3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喂给三种日粮.日粮组成按精粗比分别表示为7030;6040;5050,研究不同日粮组成对断奶初期奶公犊瘤胃内环境指标包括pH值、氨氮(NH3-N)浓度、纤毛虫数量及微生物蛋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精粗比为7030日粮条件下奶公犊瘤胃内pH值显著低于其它组(P<0.01),7030日粮组瘤胃内NH3-N浓度显著高于精粗比为6040和5050日粮(P<0.01).不同日粮组成下精粗比为6040和5050日粮的瘤胃纤毛虫数量和微生物蛋白显著高于高精料组7030日粮(P<0.01).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共轭亚油酸(CLA)对梅花鹿瘤胃发酵参数及鹿茸生产性能的影响,为CLA在梅花鹿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选取16头平均体重为(40.25±2.38) kg的1岁雄性梅花鹿,随机分为4组,每组4头鹿。对照组(G0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G1组)、0.50%(G2组)和1.00%(G3组)的CLA。试验期80 d。结果表明:1)G2组和G3组瘤胃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2组和G3组瘤胃氨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1组、G2组和G3组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异丁酸含量以及乙酸/丙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 G2组鹿茸主干长度、鲜重和鲜鹿茸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CLA可以改变梅花鹿瘤胃发酵模式,提高瘤胃供能效率,促进鹿茸生长。本试验条件下,梅花鹿饲粮CLA适宜添加水平为0.50%。  相似文献   

15.
酿酒酵母对奶牛瘤胃内环境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在不同水平的酿酒酵母日粮对奶牛瘤胃内环境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三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分为三组,A组为基础日粮,B组和C组分别为基础日粮添加酿酒酵母0.33%和0.67%DM.[结果]添加酿酒酵母可降低瘤胃pH值和氨态氮浓度,在采食后6 h,B组...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半胱氨酸水平对离乳期梅花鹿瘤胃发酵参数和氨基酸代谢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16只3月龄雄性梅花鹿仔鹿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Ⅰ组)饲喂半胱氨酸水平为2.8 g/kg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半胱氨酸水平为4.8 g/kg(Ⅱ组,基础饲粮+2.0 g/kg半胱氨酸)、6.8 g/kg(Ⅲ组,基础饲粮+4.0 g/kg半胱氨酸)和10.8 g/kg(Ⅳ组,基础饲粮+8.0 g/kg半胱氨酸)的试验饲粮。试验预试期15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与Ⅰ组相比:(1)Ⅱ组异丁酸、异戊酸和戊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2)Ⅱ组瘤胃游离蛋氨酸、丝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鸟氨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3)Ⅳ组半胱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4)Ⅱ组血清游离天冬氨酸、氮和羟赖氨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半胱氨酸水平为4.8 g/kg时有利于梅花鹿仔鹿瘤胃发酵、降低瘤胃和血清中游离氨基酸浓度。  相似文献   

17.
以4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南江黄羊作为瘤胃液供体,用体外产气法研究不同纤维水平日粮对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设为5个酸性洗涤纤维(ADF)水平日粮(14.86%、19.88%、24.52%、28.91%和34.12%)。结果表明:瘤胃液pH随着日粮ADF水平升高而升高。在日粮ADF水平为24.52%时,累积产气量、总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和微生物蛋白浓度最高,NH3-N浓度和乙丙酸比例最低。试验表明,日粮纤维水平能够影响瘤胃发酵,当日粮ADF水平为24.52%时是南江黄羊瘤胃发酵的最适纤维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18 头全部安装有瘤胃和十二指肠瘘管的内蒙古半细毛羊羯羊作为试验动物,利用食糜标记物连续灌注技术,研究了绵羊日粮中6 个不同的结构性碳水化合物(SC) 与非结构性碳化合物( NSC) 比例( 分别为3 .52 、3 .32 、2 .86 、2 .64 、2 .40和1 .88) 对日粮纤维物质在绵羊消化道不同部位流通量和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绵羊日粮中SC:NSC 比例为2 .40 ~2 .64( 即NSC 占整个碳水化合物的27 .5 % ~29 .4 % ) 时, 不仅有利于日粮纤维物质在绵羊瘤胃内和后肠道的降解与消化, 而且能使纤维物质在绵羊整个消化道的消化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9.
选用2.5岁体重相近,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羯羊18只,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成6组,每组3只。分别饲喂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为49%、52%、55%、59%、62%和65%日粮,预试期14d,正试期4d,正试期内每天06:00、10:00、13:00和18:00采集瘤胃液,测定pH、氨态氮浓度、瘤胃微生物蛋白(MCP)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绒山羊瘤胃pH在10:00和13:00时显著下降(P<0.05),日粮不同NDF水平对瘤胃pH有影响;各处理组绒山羊瘤胃氨氮浓度在10:00时达到最高值,日粮NDF水平为52%和55%时适于微生物蛋白合成所需氨氮浓度;不同时间点间各处理组绒山羊瘤胃MCP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NDF水平为52%和55%时MCP浓度最高;各处理组绒山羊瘤胃中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18:00都达到最低值,不同时间点各处理组VFA浓度无较大变化。本试验表明,内蒙古白绒山羊日粮NDF水平为52%和55%时有最适宜的瘤胃发酵水平。  相似文献   

20.
磷酸盐含氟量对肉仔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磷酸盐不同含氟量饲养肉仔鸡试验1.1试验方法1.1.1试验鸡群 选用同批次AA肉仔鸡120只,公母混养,进行0周龄~8周龄饲养试验。1.1.2试验设计采用单因子3水平、4重复试验设计。1.1.3饲粮营养水平 0周龄~4周龄日粮代谢能为12.27MJ/kg,粗蛋白质20.48%,Ca0.98%,P0.61%,添加油脂1.5%;5周龄~8周龄日粮代谢能13.17MJ/kg,粗蛋白质18.94%,Ca1.03%,P0.58%,添加油脂2.0%。采用含氟0.076%、Ca32.19%,P13.60%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