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种常见微生物肥料的施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肥料又称为生物肥料或微生物接种剂,俗称菌肥或菌剂.现代农业生产中倡导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生态农业,因此,不污染环境的微生物肥料必将在现代农业中起重要作用.现将几种常见的微生物肥料及施用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肥料及其在蔬菜上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蔬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摄取维生素和钾、镁、锌、锰等矿质元素的重要来源,是人类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物.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品种及品质,特别是其营养、卫生和安全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蔬菜又是一种容易富集硝酸盐的植物性食品,其硝酸盐含量不但与蔬菜品种有关,而且过量氮肥的施用及不正确的施肥方法也能使这种累积加剧.蔬菜中累积的硝酸盐虽无害于蔬菜本身,但对人畜会产生危害.据测定,在人们日常饮食中,由蔬菜中摄入的硝酸盐就高达81.2%〔1〕.为此,如何减少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是当前蔬菜生产中的重要课题.现…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促使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微生物肥料的使用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使用微生物肥料还可充分利用再生资源。根据微生物肥料的功能、作用机理、其制品中特定的微生物种类的不同划分不同的种类,但生物肥料的功效主要是与营养元素的来源和有效性有关或与作物吸收营养、水分和抗病有关。微生物肥料具有改善植物营养、刺激生长和抑制病菌等综合功能,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无公害蔬菜栽培上的效应初报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使番茄产量提高 7.3 %~ 11.1%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 0 .9%~ 1.3 % ,硝酸盐含量降低 2 7.2 %~ 3 4 .8% ;苦瓜产量提高 10 .7%~ 16.1% ,硝酸盐含量降低 2 8.7%~ 3 6.1% ;菜薹产量提高 7.2 %~ 15.1% ,硝酸盐含量降低 55.6%~ 61.5%。各处理产品中的硝酸盐含量及有害元素的含量 ,均符合无公害蔬菜产品质量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臧壮望 《蔬菜》2003,(4):22-22
微生物肥料是以特定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根据其对改善植物营养元素种类的不同,可分为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细菌肥料、硅酸盐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等5类。因微生物肥料符合生产安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肥料原则要求,已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列入生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肥料。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代谢产物使植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其作用是提高植物的营养元素供应水平,抑制病害,活化土壤中被固定的磷、钾等矿物营养,使之被植物吸收利用;帮助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及多种微量元素,加速作物秸秆腐熟,促进有机废物发酵利用。它们本身产生的各类植物生长素对植物还有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7.
袁玉娟  顾绘 《现代园艺》2014,(19):49-50
阐述了微生物肥料的定义、分类及功效,分析了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应用现状,同时展望了微生物肥料在我国农业上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农天使牌复合微生物肥料集有机肥、无机肥、微生物肥于一身,施用后能通过微生物活动来促进养分分解,提高肥效。为了探讨其对保护地栽培条件下蔬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我们受金华市鑫乾科技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委托,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9.
《蔬菜》2004,(6):45-45
我国在世界上首创微生物肥料标准体系。这为确保微生物肥料质量安全、规范微生物肥料生产和质量监督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陈文新院士介绍说,“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从菌种、生产、使用、质检、包装、储存等全过程的多层面标准构成的标准体系。”微生物肥料标准体系,是围绕对微生物肥料新产品、新检测方法,菌种安全性及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科研人员构建了由“通用标准”、“使用菌种安全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技术规程”5个层面的18个标准。项目负责人李俊博士说:“有了这个标准体系,菌种和产品安全标准就有了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前蔬菜生产中肥料尤其是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对提高蔬菜产量 培肥菜田土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大量施用化肥除了可以造成水体污染使河流湖泊等过于营养化土壤污染使土壤理化性质恶化以及大气 污染使大气氮的氧化物与氮的含量增加外还会增加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危及人体健康因此蔬菜施肥无 公害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本原则 无公害蔬菜施肥必须本着有利于经济产量的提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以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施用准则为依据以A级绿色食品为方向根据目标单产作物需肥规律及土 壤养分测定结…  相似文献   

11.
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应根据土壤肥力、肥料养分状况和不同蔬菜品种的需肥特性,科学合理地施肥,施肥的原则是:在施肥种类上,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其它肥料;在肥料成分上,以多元复合肥为主,单元素肥料为辅;在施肥方法上,以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肥料含有活性微生物,具有改良土壤、固氮、解磷、解钾功能,可提高作物品质、调节植物体生理生化过程,不同施用方法应注意不同施用季节、方位、用量和最佳施用条件.  相似文献   

13.
薛华 《蔬菜》2011,(6):41-42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营养",直接关系到作物的产量和产品的质量。现今国内外都在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提倡生产安全、无公害、绿色食品。在生产绿色食品的过程中,要求不用或尽量少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资。这就要求肥料首先能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产品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肥料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辣椒施用微生物肥料的系统研究,分析了对辣椒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株高增加,提高了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马理 《西北园艺》2015,(2):24-25
<正>微生物肥料又称生物肥料、菌肥、接种剂,是指由单一或多个特定功能菌株通过发酵工艺生产的能为植物提供有效养分或防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接种剂。它不是以直接供给植物养分或农药为目的,而是通过特定菌株在土壤中的大量繁殖为植物提供养分或抑制有害菌的生产。微生物肥料在最近20多年里发展较快,具有低投入、高产出,原料充足、节约能源,质量好、效益高,无毒、无污染,制作技术简单,容易  相似文献   

16.
杨丽红  钱丽萍 《蔬菜》2016,(9):23-25
为了验证微生物肥料对蔬菜的增产效果,引进了4种微生物肥料在莴苣上进行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春泉微生物底肥、春泉微生物菌肥和倍多力微生物菌剂的莴苣表现为茎粗和单株质量增加,株高适中,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其中春泉微生物底肥最好,比常规对照(CK1)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照(CK2)分别增产20.1%和6.2%。  相似文献   

17.
我国微生物肥料在果树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施入量加大,带来了土壤板结、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等一系列问题,对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和挑战,而微生物肥料正能解决这些问题。微生物肥料不但能提高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还能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减轻农作物的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该文综述了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发展现状、作用机制及其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评价了其作用效果,展望了其应用前景,为进一步开展微生物肥料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和方向,对我国果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肥料开发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生物肥料又称生物肥料、菌肥、接种剂,是一类以微生物生命活动及其产物促进农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微生物活体制品。它克服了化肥的缺陷,弥补了化肥的不足,对修复土壤、维持土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肥料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用微生物肥料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容易观察到,但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不容易获得,为此我们花两年时间用微生物肥料在三种作物上作了定位试验,研究微生物肥料对土壤肥力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在灵溪镇,供试土壤为青紫塥粘田,前作水稻,基础肥力为有机质3.35%、碱解氮187mg/kg、速效磷21.8mg/kg、速效钾80.2mg/kg;供试微生物肥料为一种复合多菌肥,含固氮菌、解磷菌和解钾菌,有效活菌数≥2亿/g。试验设每茬作物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施用复合多菌肥2.0kg/667m2(拌鸭栏肥基施),以不施复合多菌肥为对照,大区对比,面积均667m2,定位2年共3茬作物(…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肥料简称“菌肥”,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一种辅助肥料。它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代谢产物,改善作物养分供应,为农作物提供营养元素、生长物质,达到调控生长、增强抗逆性,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少化肥使用、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