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港市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年更新面积约150hm2,为探索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的最佳树种,对其进行更新树种生长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更新红松林的保存率以及树高、胸径生长量都明显优于其它树种。因此,建议在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上尽量更新红松,立地条件好的小班,可适当更新板栗。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承德滦平林场管理处于营子林场油松采伐迹地的天然更新情况调查及其立地因子分析总结,提出了油松林生态疏伐、抚育管理、人工主伐和天然更新有机结合的经营理念,最大限度地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洪平 《中国林业》2010,(10):57-57
安徽省旌德县现有杉松成熟林、渐熟林16.5万亩,每年采伐后形成0.6万商采伐迹地,杉、松针叶纯林二代更新造林树种的选择,是困扰该县林业生产的一大难点,是制约该县森林资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根据调查研究和30多年的生产实践,我们认为在北亚热带南缘的太子山地区,在适合杉木生长的宜林地段,杉木采伐后仍然栽杉木。原不适宜杉木生长的土壤,第一代杉木长得不好的地段,杉木采伐后应改换其它树种。更新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大面积植苗造林,二是少数地区可以控制采用萌芽更新。  相似文献   

5.
为了贯彻“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造管并举”的林业建设方针,摸清渡口林区迹地更新情况,找出更新规律,指导营林生产工作,我们于1972年10月到12月组织了专门调查队,对拉姑、盐边两个林业局历年的采伐迹地进行了全面调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加拿大的一种采伐迹地更新方法——焚烧迹地更新法。此法世界上采用的不多,在加拿大亦属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黄泥河林业局落叶松人工林面积约4万公顷,今后近几年内有大面积的落叶松人工林进入成熟采代年龄,采伐迹地的更新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研究和探索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问题,我们于1987年春季进行了专项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杉木在安徵有林地面积中仅占12.9%,蓄积占18.7%;用材树种中杉木面积占10%,蓄积占20%;杉木蓄积中小径材(6—14cm)占59.9%,可伐量已下降为24.2%,而且大部分集中在交通闭塞的边远社队。因此,对现有少量杉木资源应实行集约经营,推行小面积(以50亩为宜,缓坡可大至100亩左右)皆伐,伐一块更新一块。安徵杉木采伐迹地更新方式,解放前以人工插条、萌芽更新和人工促进萌芽更新为主。解放后增加了实生苗造林和萌芽更新的比重,而人工促进萌芽更新有所忽视。实生苗造林更新在很多地区往往落后于森工采伐,而萌芽更新难以成林成材,易发生树种更替。调查表明,杉木皆伐后,在交通不便、劳力缺少的地区,可选择人工促进萌芽更新为主;在劳力多、经营条件好的地区,可选择实生苗更新为主,以培育大径用材。而择伐后单纯依靠萌芽更新,在很多情况下会发生树种更替现象,降低林分价值。本文根据1954、1963—1980年在黔县、休宁、歙县和金寨等地杉木采伐和更新的调查资料整理而成,为今后确定采伐方式和萌芽更新、人工促进措施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9.
<正> 杉木生长快、材质好、经济价值高,是我省栽培广、人工林面积较大的速生优良用材树种,早期营造的杉木林已达到近熟或成熟林阶段,生产单位根据生产和市场的需要,已陆续开展了小面积的采伐和更新。从1987年开始,我省先后分三批在20个园艺林场开展了有计划的经营采伐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辽宁省迹地更新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新时期林业的发展要求和林业建设主导功能的多元化,提出不同的迹地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枫香在杉,松采伐迹地上更新造林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综合更新是人工更新和天然更新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是以可靠的天然更新为前提,以植生组造林法引进的目的树种为主,保证目的树种在林分组成中占优势地位的一种更新方法。更新后所形成的林分具有人工林的特点,即有足够的分布均匀的目的树种,生长快,产量高,林质好,成林期短;同时,也充分利用和发挥天然更新的潜力,并弥补了天然更新的目的树种数量不足、分布不均、生长缓慢、成林期长等缺点,最终构成人工更新与天然  相似文献   

13.
程长 《安徽林业科技》2009,(2):45-45,19
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杉木是主要的用材造林树种,随着林龄增长,部分杉木进入了主伐期,这些林分林木老化,生产力下降,急需更新采伐。上世纪,杉木采伐迹地更新树种主要以马尾松为主,经过十几年的培育,其林分生长不好,效益不佳。如何营造人工杉木二代林的问题是我们林业急于解决的课题。2001年,笔者对30公顷杉木采伐迹地,进行不同更新模型试验,并对其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进行了定期测定比较。  相似文献   

14.
我场从一九五三年建场,以主伐为主,二十年来,在乌苏林区生产了木材约六十万立方米。共有各种采伐迹地约八万亩。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上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从一九五八年开始更新工作,主要是促进更新和直播更新,效果都不太理想。从一九六一年才转入“以人工植苗更新为主”的更新方法。十多年来,由于全场职工在毛主席“绿化祖国”教导的鼓舞下,积极努力,苦干、实干,为革命种树,为下一代营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共人工植苗更新二万一千五百九十六亩,占需要植苗更新迹地的83%,六  相似文献   

15.
作者应用临时标准地法,对赤松林采伐迹地更新的日本落叶松纯林和与五角枫的混交林进行了林木生长量和土壤调查,初步认为,更新是成功的。日本落叶松幼龄期生长表现良好,比赤松林生长量提高2~3倍。但纯林有酸化土壤的趋势。因此,建议生产单位营造落叶松与耐荫灌木的混交林。  相似文献   

16.
《安徽林业》2005,(4):20
目前,皖南杉木采伐迹地更新的2代、3代林分存在生长不良的状况,积极营造混交林,选择自肥力强、适应性好的更新树种是最主要的措施.绩溪县镇头林场选择了材质优良、生长迅速的阔叶树种与马尾松进行杉木迹地更新混交造林试验,在林分林龄、立地条件、营林措施基本一致的混交林和马尾松、杉木纯林林地中布设样地进行对比研究.样地面积10米×10米,分别为马尾松×光皮桦(Ⅰ)、马尾松×光皮桦(Ⅱ)、马尾松×响叶杨、马尾松×枫香,按检测样地常规调查方法进行每木检尺.其结果与相关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杉木采伐迹地更新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优良用材树种,在林业现代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国以后,全国杉木造林面积达449万公顷,其中一部分已进入或即将进入主伐阶段。但是,在杉木采伐迹地上重新营造杉木,不仅造林质量低,而且生长缓慢,更新成本较高,严重制约杉木速生丰产林的发展。因此,杉木采伐迹地更新,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我们从198年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六年的努力,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试验地概况  相似文献   

18.
一、水曲柳天然生长情况水曲柳在我区天然生长状况良好,高、径生长都不低于落叶松.1980年冬季我们在该场红旗沟12林班、33林班伐区内对伐倒木进行解析调查,十年生天然实生幼树高3米,胸径3厘米;二十年生幼树高9米,胸径10厘米;三十年生幼树高13米,胸径16厘米,无节良材8-10-10米以上,一般占树高三分之二,直径连年生长量0.5厘米,材积连年生长量0.00951立方米. 二、水曲柳天然更新水曲柳在我施业区种源丰富,天然更新情况较好.在山腹地、河谷沿岸的皆伐迹地和  相似文献   

19.
杉木人工采伐迹地更新厚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人工林伐迹地更新厚朴,不仅造林成活率高,生长也很好,5年生厚朴试验林年均胸径生长量1cm以上,年均树高生长量1.2m以上;10年生厚朴试验林年均胸径生长量0.83以上,年均树高生长量0.88m以上,完全达到速生丰产的要求。厚朴实生苗有很强的萌蘖能力,合理利用萌条,把一部分生物量从15-25a提早到7-8a收获,在生产实践中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