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二冲的减速第一、第二阶段分灶调工茧,即在相邻2副风车子灶中,1副为高温灶,供减速第一阶段烘茧,另一副为低地,供减速第二阶段烘茧,符合蚕茧干燥规律,保证目的烘 三冲后阶段温度“翘尾巴”现象,提高了烘茧质量生产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比试验和使用情况调查,确认耐火砖灶与73-1型灶相比,具有省钱,省时,省力,省煤的优点,在茧站使用管理上,优于73-1型灶[详见《蚕桑通报》1991年第二期〈耐火砖灶与73-1型灶的对比(第一报)〉一文]。但要确认其是否有推广价值,还需在茧质上不低于或优于73-1型灶。为此,笔者于1989年中、晚秋、1990年春茧期在金华县雅畈茧站进行了两种灶型干茧质量情况对比试验和烘茧情况整体调查,现将试验和调  相似文献   

3.
4.
静置式热风灶烘茧试用情况初报山东省五莲县丝绸公司王善录,徐宏胜热风烘茧灶,是我省近年来试点推广的一种集先进干燥技术与传统烘茧工艺于一体的蚕茧干燥设施。其主要构成有供热系统(热风炉,鼓风机、引风机、热风管网);干燥室(灶壳、灶rl、轨道、隔热装置);电...  相似文献   

5.
6.
张志峰 《江苏蚕业》1991,(2):1-7,46
本文讨论了提高江苏省蚕茧收烘质量的途径:第一,要改变现行的一头经营、多头管理的收烘体制,实行一个头经营管理;或有条件的地区实行茧丝一体化管理;逐步实行鲜茧“组合售茧,缫丝计价”办法。第二,逐步改良现行的收烘设备,对现行的江苏83—1型横风扇烘茧灶要规范化,逐步推行外炉式烘茧灶,研制新型的热风烘茧机。第三,改善现行的蚕茧收烘工艺,要妥善进行茧处理,鲜茧要及时进烘,妥善处理半干茧,干茧要晾透再打包;烘茧要掌握前期温度高、风速大、湿度低,后期温度低、湿度大、风速小,并试行三灶三温连续干燥法。  相似文献   

7.
8.
朱高新  蔡绍文 《蚕桑通报》1994,25(3):47-47,43
ZSD93型茧灶风扇自动换向器的应用兰溪市特产公司朱高新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蔡绍文,吕洪道为提高烘茧适于均匀程度,减轻烘工操作劳动强度,近几年来,兰溪市特产公司积极引进和应用茧灶风扇自动换向器,先后使用过安徽绩溪电控厂、衢县电器厂和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研...  相似文献   

9.
10.
11.
铁皮组装型烘茧灶性能与应用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调查,铁皮组装型茧灶在广西推广应用数量占调查总数的4.43%.测试结果表明:该灶的性能达到节能、省时、高效、环保、安全的特点,且具有组装拆卸方便的优点,与苏83型烘茧灶相比,每次烘茧节煤41.7%,节省时间7h 10min,日烘茧量(24h)提高45%,干茧解舒率提高7.1%,清洁和洁净分别提高0.5%和1.35%.  相似文献   

12.
邹凤竹  路海 《蚕桑通报》1998,29(2):13-15
本研究针对推进式针型应结合车位配温及各部分温度设置,调控应相对稳定的特点,通过对比试验认为:该灶型宜采用6个车身长,且按“先长后短”,渐次减少干燥持续时间的模式配温。  相似文献   

13.
广西苏83型改良烘茧灶性能测试与推广应用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调查,苏83型改良茧灶在全区推广应用数量占调查总数的16.44%。测试结果表明:改良后,新灶性能具有节能、省时、高效、环保、安全等优点,与苏83型旧烘茧灶相比,每次烘茧节煤40%~72%,节省时间3~7h,日烘茧量提高45%,烘干茧解舒率提高6个百分点,清洁度和洁净度分别提高0.58和1.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15.
为通过收烘环节更好地提高净度成绩,笔者于2000年进行了热风灶后阶段补湿对净度的影响试验,现将有关试验情况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朱伟波  朱丽华 《蚕桑通报》1991,22(4):12-13,15
在“组合售茧,缫丝计价”试点中,出现了大小样茧质存在着显著差异。如不缩小这种差异将挫伤蚕农或工厂的积极性。笔者分析了大小样茧质显著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对收烘茧环节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来缩小差异。  相似文献   

17.
余安辉 《蚕桑通报》1997,28(3):13-15
ZJH92-1型和ZJH92-2型烘茧灶是浙73-1型烘茧灶的改进灶型。文中对新旧灶型的性能和蚕茧干燥质量进行了较全面的测试。测试数据表明,用新灶型替代老灶型,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陶劲 《广西蚕业》1995,32(2):56-58
种桑养蚕的目的在于收获蚕茧供给制丝工业缫丝,从而获得经济效益。而缫丝所获经济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蚕茧的经济性状和使用价值,即取决于茧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茧的出丝率、缫折、茧丝量、茧丝长、茧的解舒、茧丝纤度、  相似文献   

19.
20.
介绍了脉冲刷镀的工艺和机理。通过大量试验,优选出镀工作层时及脉冲刷镀的较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常用镀液脉冲刷镀的最大可镀厚度相当于直流刷镀的3-5,镀层的抗氧化性能平均提高20%左右,在强酸中的腐蚀率平均减小5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