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肝脾病 (Big Liver and Spleen disease, BLS)是肉种鸡的一种传染病,对性成熟的肉种鸡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特征是脾脏和肝脏肿大,死亡率增加,产蛋减少。病原被认为是一种病毒,但目前还未能分离到确切的 BLS传染因子。   一.大肝脾病的发生   1980年最初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肉种鸡群中发现肝脾肿大,产蛋下降,死亡率增加的疾病,后称为大肝脾病。通过回顾性调查发现, BLS最早可以在 24周龄,最晚可在 58周龄发生。母鸡死亡率增加 0.1%到 1%,产蛋快速下降, 3~ 4周后恢复原来水平。产蛋早期感染 BLS,没有明显…  相似文献   

2.
肉鸡大肝脾病(BLS)是肉鸡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对性成熟后的肉种鸡能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肉种鸡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脾脏和肝脏肿大,产蛋减少,死亡率增加。组织学变化表现为先出现淋巴细胞增殖期,再发生淋巴细胞样坏死。该病的病原目前尚不清楚,不过人们倾向于认为是一种病毒,但是目前还未分离到确切的BLS传染因子。一、大肝脾病的发生情况本病的报道最早见于1980年,当时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肉鸡群中发生该病,根据病变特征将其命名为大肝脾病。目前澳大利亚大部分的养鸡地区都有该病发生,导致肉种鸡产蛋量下降及肉种鸡品质…  相似文献   

3.
肉鸡大肝脾病(Big live and spleen disease,BLS)是发生在肉鸡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对性成熟后的肉种鸡能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肉种鸡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脾脏和肝脏肿大,产蛋减少,死亡率增加。组织学变化表现为先出现淋巴增殖期,再发生淋巴细胞样坏死。该病的病原目前尚不清楚,不过人们倾向于认为是一种病毒,但是目前还未分离到确切的BLS传染因子。  相似文献   

4.
肉用种鸡的大肝脾病是1989年在澳大利亚发生,以肝、脾肿大、死亡率增加和产蛋率下降为特征。本文报道某肉用种鸡群疑发大肝脾病。1发病情况  1998年7月从某祖代鸡场引进艾维茵父母代种鸡5600只。育雏期健康状况良好,25周龄进入产蛋期,38周龄产蛋率为76.2%。25周龄至38周龄全群死亡率为1.8%。进入39周龄时,产蛋率突然下降为71.8%,死亡数增加,最初表现为采食后突然死亡,后期表现为一些鸡只鸡冠苍白,少量鸡只鸡冠萎缩。随着发病鸡只数量增多,采食量略低,但死亡鸡只临死前仍然采食,鸡冠萎缩,鸡只产蛋停止,有的发病鸡只产蛋间…  相似文献   

5.
正鸡大肝大脾病是鸡的一种新的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为鸡戊型肝炎病毒。典型特征是病鸡肝脏和脾脏肿大2~4倍。1980年发现于澳大利亚,后调查发现美国、英国也有BLS的感染,国内于1996年证实有BLS阳性鸡群的存在,现在在不同地区逐渐有越来越多的BLS发生。该病多发于夏秋季节,主要感染白色产蛋肉用种母鸡和产棕壳蛋的蛋鸡,20~58周龄的鸡易感,传播很快,病程持续数周,造成产蛋率急剧下降或达不到产蛋高峰期,死亡率约为1%~5%,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7月中旬在驻马店市上蔡县某养殖场发生了本病,确诊后,经治疗,除个别病重的鸡只外,全部痊愈,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鸡的大肝大脾病(Big liver and spleen,BLS)是鸡的一种新的病毒性传染病,以感染白色产蛋肉用种母鸡为主,也发生于产棕壳蛋的蛋鸡品种.本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20~58周龄鸡易感,传播很快,1~2周可传遍全群,造成产蛋率急剧下降或达不到产蛋高峰期,病程持续数周,死亡率约1%,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1998年6月下旬,在我市小店区发生了本病的散在流行,经确诊后,用自制纯中药散剂"鸡宝五五一"治疗,除个别病重鸡外,全部痊愈,治愈率在98%以上,并恢复到原有产蛋水平.  相似文献   

7.
1980年以来,在澳大利亚的种用商品肉鸡中,发生了一种肝脾肥大病(Big Liver and Spleen Disease,简称BLS),其特征是肝、脾肿大、产蛋突然下降、死亡率增加,并且具有传染性.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分离到病原,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青岛某种禽孵化厂孵化生产记录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汇总,分析产蛋周龄1~44周对科宝父母代肉种鸡受精率、受精蛋活胚率、孵化率和健雏率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科宝父母代肉种鸡在产蛋1~44周龄内,受精率和孵化效果表现先上升后下降,总体表现为14周龄左右受精率及孵化效果最佳。实验结果对于科宝父母代肉种鸡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肉种鸡在产蛋后期,特别是45周以后,通常随着周龄的增长,种鸡的受精率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笔者在走访用户的过程中,发现部分用户饲养的肉种鸡在产蛋后期受精率下降较快,影响其经济效益。1主要原因1.1体重控制不佳  相似文献   

10.
肉种鸡在产蛋后期,特别是45周后,通常随着周龄的增长,种鸡的受精率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走访用户的过程中,发现部分用户饲养的肉种鸡  相似文献   

11.
该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产蛋周龄肉种鸡各级卵泡发育的变化及血清类固醇激素的代谢差异。随机选择开产期(24周龄),产蛋高峰期(28周龄)及产蛋后期(47周龄)的肉种鸡各6只,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不同产蛋周龄肉种鸡血清中类固醇激素水平。结果表明:与产蛋高峰期相比,产蛋后期肉种鸡卵巢内小黄卵泡数目极显著增加(P<0.01),血清中孕酮在开产期浓度最高,极显著高于产蛋高峰期(P<0.01);11-脱氧皮质醇和睾酮的含量在产蛋高峰期最高;开产期次之,而产蛋后期含量最低;孕酮和雌二醇的水平在产蛋高峰期最低,而在产蛋后期含量升高;在产蛋后期,雌二醇的含量极显著高于产蛋高峰(P<0.01),孕酮水平显著高于产蛋高峰期(P<0.05);雌二醇水平在产蛋后期显著高于开产期(P<0.05);17-羟基孕烯醇酮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含量逐步增加,但不同周龄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产蛋中后期肉种鸡产蛋量下降可能与小黄卵泡向等级卵泡发育受到阻碍及雌二醇和孕酮水平的显著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12.
2020~2021年秋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多地肉种鸡场发生了一种以病鸡头部肿大、脸部发紫、眼眶周边肿胀发青和呼吸道症状轻微的疾病.该病多发生于肉种鸡加光前期(约18周龄),也常见开产前、后产蛋高峰期(26~38周龄)的鸡群.鸡群患病后,除在发病初期发生肿头及颜面肿胀、发青,并伴发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和一定的产蛋下降外,...  相似文献   

13.
张佳兰  张飞 《山东家禽》2011,(12):12-14
分析5250只26周龄的艾维茵48父母代种鸡的产蛋情况并与标准比较,了解产蛋期肉种鸡产蛋性能的变化规律及饲养管理情况。结果表明,随鸡群周龄的增大,累积死淘率逐渐上升,且在产蛋末期明显上升;鸡群产蛋率在26-30周龄低于标准,在产蛋末期产蛋率下降幅度增加;鸡群的合格蛋率相对较高;合格蛋受精率在26-34周龄上升缓慢且低于标准受精率,此后呈波动性缓慢下降,且始终低于标准受精率。在种鸡生产中,加强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种鸡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4.
肉种鸡产蛋率达到高峰后,通常随着周龄的增长,产蛋率会逐渐下降.但是,在走访用户的过程中,某些用户反映产蛋高峰后产蛋率下降过快,给其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产蛋高峰后维持产蛋率的平稳下降,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只种母鸡受精种蛋的数量,是这个阶段种鸡饲养成败的关键.在实际生产中,造成肉种鸡产蛋高峰后产蛋率下降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肉种鸡在产蛋后期,特别是45周以后,通常随着周龄的增长,种鸡的受精率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走访用户的过程中,发现部分用户饲养的肉种鸡在产蛋后期受精率下降较快,影响其经济效益。在实际生产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相似文献   

16.
肉种鸡产蛋期饲料喂量的控制技术赵云焕赵聘(河南省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46400肉种鸡的整个产蛋期可分为三个阶段:25~29周龄为产蛋上升期,饲料量应迅速增加;30~39周龄为产蛋高峰期,饲料量应保持最高水平;40~66周龄为产蛋下降期,料量应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关孵化方面的报道大多数是蛋种鸡,而对肉种鸡种蛋孵化效果的报道甚少。为探讨肉种鸡不同产蛋周龄、不同蛋重、不同蛋形指数对孵化率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本次试验。1.试验材料供试种蛋采用北京市南口农场种鸡场饲养的艾维茵父母代种鸡所产种蛋。种蛋存放1天。种蛋收集后消毒一次,入库前进行分捡消毒处理,分组码盘预热后,再连同孵化器一并进行消毒。2.试验方法(1)分组试验一组选择产蛋周龄分别为33周龄和55周龄种蛋,每小组3000枚。试验二组选择33周龄和55周龄种蛋,根据蛋重分为4个小组。试验三组选择33周龄和55周龄种蛋,根据蛋形指数分…  相似文献   

18.
将1210只健康的53周龄的广东惠州麻肉种鸡用于强制换羽。试验前测定标记鸡的体重,共停料18天,自由饮水,自然光照。停料第2周每隔1天测定一次体重,当失重率达到27.44%时恢复喂料。恢复喂料后18天见蛋,经过5周产蛋率就达到57.14%,9周时产蛋率77.67%。结果表明,优质肉种鸡停料后体重下降速率低于蛋用鸡;种鸡进行强制换羽期间不停止饮水供应能够有效减少鸡只的死亡率;合理把握恢复喂料时机,能够使鸡群换羽后保持良好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9.
在集约饲养的鸡群,大肠杆菌病的危害非常严重,有关雏鸡和肉仔鸡感染大肠杆菌病导致严重损失的报道增多,但产蛋肉种鸡感染造成急性死亡的病例少见报道。1993年3月我地区某种鸡场发生了一起以卵黄性腹膜炎为特征的大肠杆菌病,现将诊断过程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发病鸡群为38周龄平面饲养的3152羽AA肉种鸡,产蛋水平偏低。全群产蛋率65.2%。3月9日,鸡群死亡数骤增,持续5天,日死亡9~14羽,其中绝大多数为产蛋母鸡,公鸡亦有零星死亡。产蛋率下降5.12%。大群鸡情种状态尚好,饮食欲略有下降。鸡群中很少见到病鸡。偶见企鹅  相似文献   

20.
卡氏白细胞虫病是禽类的一种寄生虫病(又叫鸡白冠病)。是由卡氏白细胞原虫通过昆虫媒介而感染。2002年5月中旬永安市分别有2个种鸡场种鸡发生卡氏白细胞虫病,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1病例1某种鸡场饲养3400羽26周龄种鸡,产蛋量已达53%。近2周发现种鸡鸡冠变白,产蛋量下降14%,蛋壳变白,有3%软壳蛋,每天死亡2~6羽,死亡率1.6%,添加多种维生素和鱼肝油等未见成效。1.2病例2某场经强制换羽的68周龄种鸡3200羽,产蛋已达50%。近1周发病,每天死亡0.5~2羽,产蛋及种鸡的精神、食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