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王峰 《甘肃农业》2006,(7):68-69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村千家万户的金融纽带,在农村金融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农村信用社长期积累起来的问题越来越充分地暴露出来,出现了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各地农村信用社陆续启动了新一轮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是统制型经济体制,因此金融领域内也形成了统制型金融体制,这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本文从农村信用社的建立背景、运行的金融体制背景、管理体制等方面论述了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尤其是在2003起连续出台七个"一号文件",都主张把三农问题(农业、农民、农村)摆在首要位置。而中国农村信用社则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有生力量和主力军,在三农生活中充当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先锋带头作用。但是,有机遇就会有风险,不良贷款、产权问题以及法人治理结构等诸多问题也就相伴而来,接踵而至。对此,如何解决成了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过程中的一重大难题,而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变迁和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信用社在体制上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 究其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产权制度不清造成的。要想尽快摆脱这种困境,农信社的产权体制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现状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社运行在长期向市场化转型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不良资产和金融风险已日趋显现,产生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必要性。改革实践中,以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改造等来改进农村信用社的产权结构,但形式上的改制,如没有配套的产权保护机制和与之相关的经济法规,无法达到改善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的效果,必须在完善的产权保护机制下,才能建立真正的市场型农村信用社体系。  相似文献   

6.
利用博弈论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在现有制度条件下,农村信用社管理人员和政府监管部门之间关于农村信用社风险监控的博弈,得出了管理人员将会在监管约束的剩余空间内最大幅度的冒险、寻租;政府部门对管理人员的制度约束系数λ和信用社贷款规模D成正相关,要求随着贷款规模的扩大,加强制度约束;同时,制度约束系数λ与制度管理成本系数B呈负相关,加强制度约束,可以降低B值,以减少制度成本.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的进展情况,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产生的主要影响,提出了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劳动工资配套改革已成为适应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彻底打破现行的工资体制,制定出符合农村信用社行业特点和实际的工资制度,使工资分配与信用社的经营成果、员工个人的能力水平和业绩相挂钩。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内部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而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三农"的水平,提出从经营理念、治理结构、核心竞争力、风险防范等方面强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创新的路径:拓宽经营思路,创新经营理念;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大支农力度,塑造核心竞争力;加强监管,完善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改革探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涵 《甘肃农业》2007,(12):34-35
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联系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虽然农村信用社改革不断深入,但作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产权制度改革明显滞后,在改革中表现为,产权关系不明确、产权主体错位,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作者通过对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现行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以及完善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面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和问题,必须进行管理创新.应从管理理念创新、组织体系创新、管理体制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等四个方面入手,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创新性改革,以期为我国农村信用社寻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社区银行的定义出发,以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为例,在对农村信用社走向社区银行模式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银行是农信社谋取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选择。但从中长期发展来看,农信社转型为社区银行还面临诸多挑战。最后文章就如何使农信社快速、稳健地走向现代化社区银行提出了加强政策扶持;建立规范的社区银行准入和退出制度;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建立人力资源长效机制;组建专门为社区银行配套服务的政府性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等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751-20753,20892
以四川凉山州为例,运用调查数据,分析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特征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农户面临的融资约束,通过对比的方法对农村信用社在民族贫困地区的融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农户面临更大的融资约束;农户有较强的借贷需求,但有明显的金融抑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SWOT分析的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战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对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进行SWOT分析,将其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与自身劣势和面临的外部威胁进行对比分析,努力探求农村信用社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农村信用社的困境与民间金融兴盛的比对,指出民间金融兴盛是与民间金融组织具有产权明晰、利率灵活、手续简便、交易效率高、服务成本较低、贷款期限较长且灵活可变等优点分不开的,提出农村信用社要使自身更有活力,能更好地满足我国农村、农业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扩大对农村市场的占领,就应该借鉴民间金融组织的可取之处,其改革重点应放在产权制度、金融产品创新、利率政策、服务机制、小额信贷制度、提高员工业务技能与素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从现行的政策文本和试点经验出发,窥见农村宅基地改革的内在逻辑,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遵循着节约保护耕地、保障农民利益、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原则。提出了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实现路径:完善农村宅基地相关政策和法律,厘清政府管理职责;坚持自愿有偿的宅基地退出机制,科学制定补偿标准;完善宅基地退出的配套机制,实现改革效果的行稳致远;整治空心村,盘活宅基地资源;充分利用基层自治,尊重农民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7.
刘立研  李晓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6023-6025,6028
在对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信用风险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从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和农户的实地调研,运用Lo-gistic模型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影响当地农户贷款信用风险的若干因素,为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降低农户贷款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三农"效率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用代办站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是,从目前的改革实践来看,农村信用代办站制度的改革存在不少的缺陷,特别是没有从为农服务和长远的竞争角度来充分考虑。因此,文章认为,完全撤消信用代办站并不是一个最佳选择,撤消信用代办站组建信用联站也存在一些缺陷。可行的改革措施是搞好现有信用代办站的优化整合以维持一个完整的网络、组建信用中心站来预备将来的竞争以及加强信用代办站的风险管理来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19.
吴文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250-20253
重点介绍农村信用社集中监控系统的功能、组成和布局,系统具有先进性、高稳定性、高安全性、高可扩展性、低成本、监控范围广等特点,必将得到更全面和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