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角帆蚌人工繁育几点体会三角帆蚌是培育淡水珍珠最理想的优质蚌种。近两年,本地发展珍珠生产所需的三角帆蚌几乎全部从苏南调运,外调蚌种对发展本地珍珠生产存在着下列诸多不利因素:①数量不足,只能调多少养多少,形成不了规模生产;②蚌种质量得不到保证,有的带有...  相似文献   

2.
背角无齿蚌人工繁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地食用蚌有背角无齿蚌与圆背角无齿蚌两种。两者相比背角无齿蚌内脏团肥大,可食部约占体重的25~33%,因而成为主要食用蚌。以其肉为原料加工而成的营养丰害、味美可口的菜肴在一些地方享有盛誉。但时至今日,人们食用的背角无齿蚌仍依赖于野生资源。随着河蚌食用价值的提高,捕捞强度日益加大,加之水环境恶化,资源再生力下降,长此以往,河蚌将会和其它名特水产品一样枯竭。为了保护食用蚌资源,打下增养殖的基础,我们开展了背角无齿蚌的人工繁殖技术探索。首批繁殖获得养成幼蚌40万只,有关介绍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3.
科学育幼蚌成长快效益好江西万年县苏桥乡珍珠场1992年开发养殖水面120余亩。为了逐步形成幼蚌自养、手术自做、珍珠自育的配套生产体系,同年8月23日从本县上坊乡珍珠场购买体长2厘米左右的三角帆蚌幼蚌96万只,经过一年来的精心培育,共收获成蚌59.4万...  相似文献   

4.
我市河蚌育珠的生产规模较大,珍珠在水产养殖中占重要位置。笔者从事繁蚌工作多年,深知健壮的蚌源是提高珍珠质量的关键。当前,珠价经历了五年多的低谷之后开始回升,我们不能重走只顾数量、不顾质量的老路来搏得一时的效益,生产中应特别注重亲蚌的良种选育工作,决不能贪图方便,见母就留,贻害将来,那么,怎样选择并培育亲蚌呢?一、亲本选择于手术蚌、野生蚌中选择身体健壮(闭壳肌收缩有力)、喷水远、内脏团肥厚(无蛭类和蚌螨寄生),体形好(壳厚不脆,两端钝圆),3~5龄的蚌作亲本。母本的怀卵量大,父本在同类群体中有较明…  相似文献   

5.
三角帆蚌蚌瘟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角帆蚌蚌瘟病的防治技术潘炳炎,文仲芬(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无锡214081)三角帆蚌是我国淡水人工育珠中的优良品种,所产珍珠具有光泽好、珠粒圆的特点,但作为育珠用的三角帆蚌,在生产过程中因病害而大批死亡,给育珠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特别是三角帆蚌的蚌瘟病,...  相似文献   

6.
提高三角帆蚌幼蚌成活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叶锦春  王鸿泰 《淡水渔业》1990,(2):20-23,26
按本规范操作,亲蚌能及时,同步成熟;钩介幼虫的寄生率一般在50%左右;宿主鱼的成活率在50~80%;钩介幼虫寄生阶段发育到体长1厘米幼蚌阶段的实际成活率为31%左右;越冬幼蚌的成活率为95%以上;越冬后2厘米左右的幼蚌培育到可做手术规格的幼蚌的成活率85.97~96.99%(可做手术者31~83%)。  相似文献   

7.
吴其文 《科学养鱼》1995,(12):27-28
三角帆蚌的繁殖和培育近几年的实践表明,手术蚌以采用当地繁育的蚌较好,所以在养殖地建造蚌的繁育场很有必要。下面就讲讲年产500万只蚌的繁育场的建造和生产。一、繁育场的建造。繁育场建有育苗池和蓄水池。蓄水池面积5亩左右,建在清新水源边,圩堤不漏水,其水位...  相似文献   

8.
卞伟 《内陆水产》2001,26(10):22-23
每年4~6月为三角帆蚌的最佳繁殖季节,雌蚌将成熟的卵球输送到外鳃瓣的鳃丝间隙中,再将雄蚌释放在水体中的精子随呼吸水流纳入外套腔被外鳃瓣滤取,并与待留在鳃丝间隙中的卵球受精。受精卵即滞留在鳃丝间隙中进行胚胎发育。当胚胎发育至钩介幼虫时,雌蚌将成熟的钩介幼虫排放到水体中钩介幼虫遇到鱼体便寄生在鱼鳃和鱼鳍上营寄生生活变态完毕形成仔蚌从鱼体上脱落下来,落入泥底中营独立的埋栖生活。1亲蚌的选择与培育1.1亲蚌雌雄鉴别1雄蚌较狭长,后端较尖,雌蚌体厚,后端较圆2雌蚌的内脏团丰满、色深,雄蚌则小而呈…  相似文献   

9.
日本池蝶蚌的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蝶蚌 (Hyriopsis schileerii)是日本的特有种,出产于日本滋贺县的琵琶湖,它与我国的三角帆蚌为同属不同种。据有关资料介绍,池蝶蚌的主要品质指标优于三角帆蚌,产珠质量高,日本主要靠池蝶蚌培育淡水珍珠。  为了改变品种结构,提高养殖效益,我们于 1997年底引进日本原种池蝶蚌,吊养于独立的水体中 (此水域为稻田新堵成的池塘,内无任何蚌源 ), 1998年 5月进行人工繁殖,获得成功。繁殖幼蚌 26.7万只,经过三年的培育,现平均个体为 14厘米,最大个体达 20厘米,总成活率为 80%。  一、池堞蚌的形态特征  池蝶蚌的外部形态…  相似文献   

10.
我省珍珠业的发展始于六十年代末。育珠蚌有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等,其中尤以三角帆蚌以育成的珍珠质量最佳,价值最高。但自七十年代中期,江南一带出现大面积三角帆蚌死亡现象。当初,我省有些地区从外省购进不少三角帆蚌,导致我省1983年发生三角帆蚌暴发性的死亡,一直延续至今,群众称之为三角帆蚌瘟病,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两种育珠蚌即池蝶蚌和三角帆蚌进行培育有核珍珠和无核珍珠生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池蝶蚌育珠性能明显优于三角帆蚌;池蝶蚌育珠蚌的成活率、所育珍蛛层厚度和珍珠质量均高于三角帆蚌的育珠蚌;至2005年4月,池蝶蚌育珠蚌的成活率、珍珠产量和所培育无核珍珠的3级、8、9、10mm以上珍珠比例都高于三角帆蚌的育珠蚌,显示出较大的经济优势和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三角帆蚌人工繁育技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角帆蚌人工繁育技术简介焦思权,丁玉芳(徐州市水产局)(徐州市水科所)三角帆蚌是培育淡水珍珠的最理想的优质蚌种。近两年,本地发展珍珠生产所需的三角帆蚌几乎全部从南方调运。外调蚌种对发展本地珍珠生产存在着数量不足,影响产量效益;蚌源受限,只能调多少养多...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末至2007年初,先后从江西与湖南等地引进不同规格的池蝶蚌与三角帆蚌到粤西地区.在湛江及阳江等地进行了养殖试验,实验结果表明,2龄池蝶蚌与4龄三角帆蚌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成活率分别达到了97.47%与91.87%,而06年的1龄池蝶蚌死亡率高达81%,说明了刚引进的小蚌对持续高温适应性较低;3龄池蝶蚌与2龄三角帆蚌的成活率也相对较低;各种规格的蚌都比实验初有显著的增长.分析认为:7-9月的高温只是降低这两种蚌的生长速度,但它们还是会保持一定的生长率,阳江东湖水库较低的pH可能降低蚌的适应能力,这可能是在高温时候蚌死亡率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五种蚌的形态变异与判别分析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开建 《水产学报》2003,27(1):13-18
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采用6个形态性状对褶纹冠蚌、三角帆蚌、圆背角无齿蚌、椭圆背角无齿蚌和球形无齿蚌5种蚌的种间以及地理种群间的形态变异进行了研究。主成分分析构建了2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受4个性状的影响,贡献率为54.17%;第二主成分受1个性状的影响,贡献率为34.08%。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褶纹冠蚌与三解帆蚌形态相近,随圆背角无齿蚌与球形无齿蚌外形相拟。方差分析和t检验表明,褶纹冠蚌和三解帆蚌的不同地理种群分别表现出形态上变异。建立了5种蚌的判别函数,三角帆蚌和圆背角无齿蚌的判别准确率均为100%,褶纹冠蚌、椭圆背角无齿蚌和球形无齿蚌的判别准确率依次为98.92%、86.36%和96.88%,总判别准确率为97.83%。  相似文献   

15.
江西万年县养珍珠已有20多年的历史,过去小蚌培育惯于采用泥池、水泥沟、网箱等形式,但成本都较高。为了探索育蚌的新路子,1993年大东山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开始利用库湾育蚌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库湾的选择 大港桥水库是一座中型山谷水库,库内库湾较多,正常养殖水面2600余亩。为达到快速育蚌的要求,选择了避风向阳,光照时间  相似文献   

16.
任海 《科学养鱼》1996,(8):12-12
褶纹冠蚌优质珍珠的培育众所周知,优质珍珠大多产于三角帆蚌.但三角帆蚌生长较慢、货源少,易发病并不易控制,故三角帆蚌育珠风险较大。褶纹冠蚌生长快,抗病力强.只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同样也能生产出优质珍珠.主要有以下措施:褶纹冠蚌以1—2龄时期生长最旺盛,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反映了佛耳丽蚌年龄与生长、生活习性、食性、繁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一)佛耳丽蚌是一种生长缓慢、寿命长的淡水河蚌。(二)佛耳丽蚌只适应在江河中生长,而不适应在静水的水域中养殖。(三)佛耳丽蚌的食性主要以硅藻为食。(四)佛耳丽蚌的繁殖季节在2-5月,以3-4月为盛期。(五)佛耳丽蚌的种群已严重衰竭。  相似文献   

18.
陆鼎言 《水利渔业》1992,(2):44-45,48
三角帆蚌是我国特产的优良育珠蚌种,为探索快速育蚌的新途径,我们于1986—1988年,在湖州市区乔溪乡红旗水库上游的消落区,开展了淹没式蚌池育蚌试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情况1.蚌池结构与尺寸。淹没式蚌池分别建于红旗水库库尾西北侧的南坞村施家桥下和东北侧石郎鸡场下游入库侧,总面积6000m~2,水位变幅2—3m,试验池的尽寸为60m×25m×1.5m 和70m×20m×0.5m。为充分利用库区上游丰富的砂石资源并降低生产成本,蚌池均用新型、价廉的埋石  相似文献   

19.
测定并比较了扭蚌和反扭蚌的ITS-1序列,以三角帆蚌为外类群,利用Mega2.0软件中的最大简约法(MP法)和邻接法(NJ法)构建它们的系统发育树,试验结果表明,扭蚌和反扭蚌聚在一起形成一分支,三角帆蚌形成另一独立的分支;由此推断,扭蚌和反扭蚌属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20.
RAPD分析野生和养殖三角帆蚌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丹 《水产学报》2003,27(6):540-544
用150个随机引物对野生三角帆蚌和养殖三角帆蚌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最终筛选出2.0个引物,分别能扩增出1-10条大小不等的片段,片段长度在500—2000bp之间。野生三角帆蚌和养殖三角粤蚌的种内相似系数分别为0.787和0.833,显示野生种群基因组发生的变异较养殖种群大。野生三角帆蚌和养殖三角帆蚌种群间遗传距离为0.054,表明三角帆蚌野生和养殖种群亲缘关系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