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业科学》2021,57(6)
【目的】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对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橡胶树白根病的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影响该病发生的主导环境因子,对中国橡胶树白根病的检疫及防控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在前人研究橡胶树白根病发生流行的基础上,利用基准时段(1970—2000年)全球生物气候数据和橡胶树白根病灾情资料,筛选出影响橡胶树白根病发生的地理分布信息和主导环境因子,采用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技术(GIS)构建橡胶树白根病发生与主导环境因子的关系模型。基于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提供的5个常用大气环流模式(GCMs),结合等权重集合平均法,获取典型浓度路径(RCP) 2.6、RCP4.5和RCP8.5排放情景的2050s(2041—2060年)和2070s(2061—2080年)气候预估数据,根据建立的模型预测基准时段和未来(2050s和2070s)橡胶树白根病风险区分布,分析气候变化对橡胶树白根病风险区分布的影响,识别未来气候变化下橡胶树白根病的防治关键区及敏感区。【结果】模型训练和测试数据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方面积(AUC)值分别为0.965、0.942,模拟预测结果与历史灾情基本吻合。贡献率较高的主导环境因子是年均温变化范围、最湿月降水量、昼夜温差月均值、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最冷月最低温度。基准时段中国橡胶树白根病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海南岛、广东省西南部和东南部部分地区、云南省的南部和东南部部分地区。从基准时段到未来,风险区质心位置有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高风险区面积占比呈现增加趋势。【结论】橡胶树白根病的风险区变化受温度和降水的影响显著。中国橡胶树白根病防治关键区为海南岛、云南省南部部分地区、广东省西南部部分地区,敏感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部分地区、广东省东部部分地区、福建省南部部分地区。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橡胶树白根病的检验检疫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简述西双版纳勐养农场植胶环境、橡胶树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状况,对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工作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3.
河口种植分公司是由原坝洒、河口、蚂蝗堡、南溪4个农场联合组建而成,共有橡胶种植面积9988hm^2,其中开割胶园7378hm^2,2003年总产干胶为10357.93t,平均干胶单产1472.8kg/hm^2,5.63kg/株,达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植物源药物治疗橡胶树死皮病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3~2004年植物源药剂防治橡胶树死皮病的试验结果表明,MO、MA和MM对橡胶树死皮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进一步的试验表明,MO500倍、1 000倍和1 500倍的治疗效果,株有效率均为90%,治愈率依次为92.6%、87.6%和66.9%;其中对点状排胶类型死皮效果株有效率依次为77.8%、100%和100%。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2008年西双版纳橡胶树白粉病发生流行特点。景洪分公司通过认真做好防病各项组织工作,切实抓好科学防治,取得了显著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 橡胶树紫根病Helicolosidium compaetum在云南部分地区发生比较昔遍,而且逐年加重。据普查,河口地区1965年的发病率为1.22%;1970年为1.77%;1980年部分山号达到5.53%。西双版纳打洛地区1971年发病率为2.2%;1982年为5.65%,个别林段达到22—23%。景洪地区个别生产队的苗圃苗木发病也很严重,如景洪农场三分场十三队的1982年苗圃芽  相似文献   

7.
橡胶树棒孢叶斑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病害发生及分布 橡胶树棒孢叶斑病于1958年在印度的橡胶实生苗圃首次报道,1960年在马来西亚缺铁的芽接苗圃中发生,当时认为是一种次要的叶病。以后在尼日利亚(1969年)、印度尼西亚(1980年)的橡胶苗圃相继报道本病发生。1975年春季,马来西亚一个5年生的RRIM725胶园越冬后的新叶上发生本病,6月又发病造成第2次落叶,引起了植胶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简述云南德宏遮放农场橡胶树重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情况,对橡胶树白粉病、炭疽病、介壳虫、叶螨等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监测和防治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三种药物防治橡胶树割线外褐型死皮病3年的试验结果:B药物防效最好,防效为69.5%和70.4%,干胶净增产率5.2%;其次为“保-01”,防效为49.9%和43.8%,干胶净增产率9.1%;最差为A药物,防效为3.5%和26.8%,干胶净增产率0.1%,  相似文献   

10.
橡胶树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以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为主的橡胶树白粉病研究进展,并对某些学术和应用问题进行评论,对存在问题和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2006年夏对河口分公司橡胶树根病普查结果和根病发生发展动态;分析了河口地区橡胶树根病严重的原因,并对根病防治措施进行探讨,为橡胶树根病综合治理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西双版纳景洪市出现的橡胶幼树回枯、死亡样本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农药毒力试验,试验确认导致幼树落叶的病原菌为橡胶拟茎点霉Phomopsis heveicola;引起幼树回枯、死亡是橡胶拟茎点霉Phomopsis heveicola、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复合侵染的结果。多菌灵、多·福·溴菌腈、霜脲·锰锌、吡啉醚菌酯、异菌脲对两种病原菌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云南河口垦区99个橡胶树根病区和103个无病区土壤养分检测结果:除两区土壤全氮水平趋于平衡外,根病区土壤养分水平(尤其是有机质、有效磷、交换性钙和镁)均低于无病区,土壤养分水平低不利于橡胶树根系生长,树体抗性降低,可能是根病发生严重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4.
2008-2010年的观察表明,云南河口地区的苗圃地及割胶林橡胶棒孢霉落叶病的发病高峰期在8月以后:降雨量对病情发展有决定性作用;始病期出现早能一定程度地加重病情;还观察到病害主要侵染古铜色和淡绿色前期嫩叶,淡绿后期和老叶很少见有侵害。  相似文献   

15.
d/4+ET割制对橡胶树死皮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洪农场自l998年起全面推行橡胶树割制改革,实施d/3 ET、d/4 ET新割制。实施新割制对橡胶树产胶潜力和排胶强度能否保持良好的动态平衡,是新割制安全性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橡胶树死皮病发生状况是新割制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此,景洪农场于2000~2002年按不同割龄段和  相似文献   

16.
对幼龄胶园间作大叶千斤拔模式下的保护带植物进行刈割还田处理,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植物需采取不同的刈割策略,对灌木类植物,刈割留茬高度应在100 cm左右,刈割时高度应在160~200 cm,即旱季11月至次年5月刈割1~2次,雨季6-10月刈割2~3次;对草本类植物,刈割留茬高度应在15 cm左右,刈割时高度应在50~60 cm,即旱季刈割2次左右,雨季刈割3~4次。  相似文献   

17.
树木褐根病是由有害木层孔菌(Phellinus noxius)引起的一类土壤传染性根部病害,为了实施对这类病害的生物防治,结合唯一氮源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为底物和平板对峙法,从澳门松山市政公园健康树木的根际分离得到1株对有害木层孔菌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1583.采用一对细菌通用引物PCR扩增获得菌株1583的16S rDNA基因序列,其片段大小为1 496 bp,系统进化树显示菌株1583与Burkholderia seminalis的亲缘关系最近,综合结果鉴定该菌株为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sp.).拮抗性研究表明,菌株1583对油菜菌核病病原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黑松叶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sp.)、香蕉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白蝴蝶炭疽病病原菌(Colletotrichum sp.)和美人蕉瘟病病原菌(Pyricularia cannaecola hashioka)等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橡胶树风灾保险处理实践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描述了热带风暴"天鹅"对海南农垦橡胶树造成的灾害,分析了风灾保险的处理过程和发现的问题,探讨保险条款释义和实务操作等环节上的改进,以期完善海南橡胶树风灾保险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