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评价速生人工林的土壤环境效应,文章对比分析了海南昌江县次生林、桉树人工林和相思树人工林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结果表明:(1)在0~60 cm次生林土壤容重最小,其次是桉树林,相思林最大,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毛管/非毛管孔隙度比值、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以及毛管/饱和含水量大小顺序均表现为次生林>桉树林>相思林;(2)桉树林、相思林与次生林0~60 cm土壤贮水能力相差较大;(3)3种林分间同一层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土壤毛管/非毛管孔隙度比值、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贮水能力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底层达到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外,其余3层均不显著,各层土壤毛管含水量/饱和含水量比值差异不显著(p>0.05);(4)3种林分土壤容重随土壤深度增大而增大,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毛管次生林以及田间持水量均随土层厚度增加而减少;(5)次生林的土壤容重、孔隙特征、持水性以及贮水能力随土壤深度变化,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桉树林和相思林的所有观测土壤物理变量...  相似文献   

2.
天然次生林经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生产作业,在分析、研究天然次生林生长、结构规律基础上,提供了天然次生林经营的原则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该文对燕山山地天然次生林中幼龄林抚育生产成本与收益进行了统计核算。在株数采伐强度35%的条件下,直接生产成本主要由油锯采伐、林地清理和人工集材用工构成,单位面积抚育成本3561.20元/hm2;间接生产成本349.93元/hm2,主要由施工道路整修和施工人员吃住费用构成;抚育可获取收益2385元/hm2,由中央财政补贴和木材销售收入构成。核算结果显示:天然次生林中幼龄林抚育项目实际需要投入1526元/hm2,生产单位存在较大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物量样地调查的方法,对燕山山地山杨天然次生林的生物量与碳汇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杨天然次生林的林木蓄积量和生物量、碳密度呈密切的相关性,其中以直线回归和幂函数的表现形式有较好适用性。山杨天然次生林林分碳密度平均值为218.6947t/hm2;其中林木生物量密度73.2898t/hm2,平均碳密度35.5883t/hm2;地被层平均碳密度7.9817t/hm2,土壤层平均碳密度175.1247t/hm2。  相似文献   

5.
两家子林场自1988-1992年进行了天然中龄林经营采代,调整了林龄结构,树种组成,缩短了森林经营周期,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使资源越来越多,增强了企业的后劲。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了辽宁东部山区天然次生林林冠截留降雨、林地土壤的渗透性能和贮水能力。结果表明,森林涵养水源的机制在于森林具有截留、蒸腾、增强土壤下渗能力,抑制地面蒸发等功能,对降水的吸收与流出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林冠截留率为17.2%-17.5%。林区内土壤的有效涵水量为1518-1611t/hm^2。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东部林区岭南天然次生林经营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然次生林顺行演替采取的经营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过伐林实行封山育林,对火烧迹地实行天然更新,其森林演替效果显著.对过渡阶段的次生林实行抚育间伐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间密留稀的抚育方式可以促进树木生长量的提高,有利于森林的顺行演替;采阔留针的作业方式造成土壤肥不足,森林生长速度减慢,森林结构不合理,森林质量下降.不同森林类型的养分流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树较落叶松纯林更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保护森林生产力;阔叶树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大大高于针叶树,加速了树木生长和森林演替速度.藉于研究结果,对确定合理的天然次生林经营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景德镇市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形成过程、自然特征;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阐述了天然次生林的经营原则,剖析其在生态建设及林业产业建设中的作用与现实意义,再根据样本调查资料揭示出通过小面积皆伐与全刈所产生的新一代萌芽林生态学的特征及相对稳定性,最后按照森林的分类区划提出天然次生林中公益林经营管理和商品林经营管理的经营目的、主要方法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采伐前后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采伐前后的马尾松次生林土壤结构和水分特性等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各种采伐作业后,土壤容积质量、结构体破坏率都有所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有所下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均比采伐前小。  相似文献   

10.
天然次生林立体经营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贺新  姚国清 《林业科学》1992,28(6):502-509
按照生态林业的基本思想和生态学的理论,以辽宁东部山区的天然次生林为对象,建立了森林立体经营模式,并对模式的结构与功能、模式建立后森林生态因子及林分因子的变化、各种经济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模式内主要经济动植物的人工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天然次生林综合经营的同时,加入各种经济动植物成分,组建多物种、多层次的森林立体经营模式是可行的,它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以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杂木林和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林3种天然次生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生长季节内表层土壤(0~30 cm )淀粉酶、蔗糖酶、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的测定,探讨了辽东山区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呼吸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辽东山区蒙古栎林、杂木林、胡桃楸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呼吸具有一定的季节波动,但相关性不显著。除胡桃楸林微生物呼吸与过氧化氢酶活性之间具有显著关系外,蒙古栎林和杂木林微生物呼吸与4种酶活性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系统了解辽东山区次生林植物群落土壤碳循环过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 Soil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forest ecological system, which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forest eco- environment effect. Soil moistur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watershed water balance and hydrological cycle,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active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in ecological system. With the appearance of SPAC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conception, some basic conceptions and contents about soil moisture had been researched thoroughly (Li Hongjian, et al, 2003; W…  相似文献   

13.
光泽县残次天然阔叶林改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态学原理,把天然更新和人工改造更新相结合,对光泽县林业试验场残次天然阔叶林进行改造,通过改造可很快地形成多树种的混交林,林木材积提高114.6%~218.6%,土壤物理性质比杉木纯林好,土壤蓄水量比杉木纯林提高80.7%~91.5%,有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实践证明,残次天然阔叶林改造是加速培育森林资源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14.
帽儿山林场4类天然次生林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森林生态学典型样地法设立标准地并获取野外数据,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湿烧法测定植物、土壤中的碳。通过对帽儿山林场4类天然次生林碳素密度及储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天然次生林主要树种不同器官中碳素密度变化范围在0.331 6~0.501 4 gc/g之间,枯立木、林下植被、枯枝落叶和半分解的有机残体(A00层)各层的碳素密度差异不大,土壤各层的碳素密度的排列顺序为腐殖质(A0层)>表土层(A层)>亚表土层(B层)。2)硬阔叶林生态系统总的碳储量为261.31 tc/hm2,山杨林生态系统总的碳储量为195.20 tc/hm2,蒙古栎林生态系统总的碳储量为196.41 tc/hm2,白桦林生态系统总的碳储量为143.18tc/hm2。3)天然次生林年平均净碳固定量为4.647tc/hm2.a。  相似文献   

15.
对水胡黄天然次生林的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两个地点所有物种的共有度为0.681;通过调查,标准地中共记录植物物种60种,分别隶属于39科、54属,其中乔木16种、灌木14种(藤本2种)、草本30种;茂林河林场木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建设营林所,其丰富度指数为30,Shannon-Weiner指数达到2.602,均匀度指数为0.914,优势度指数为0.116;而且两个地点的乔木层的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综述了世界热带地区的森林资源分布、基本类型、主要特征,以及世界次生林的经营现状和主要经营方式。这些经营方式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经营、"采掘主义"、限制采伐和伐后更新、"砍三留七"法、"扶持"式育林法、"抑制"式育林法、整体培育法、专门培育法、带状皆伐法、开发欠知名树种、自然更新和封山育林。同时提出了森林分类经营,即按照经营的主要目的将其划分为商品林、公益林和多功能林等基本类型的方法。此外,分析了热带次生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峰度、偏度和变动系数为指标研究了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直径株数分布特征。运用Johnson’s SB分布、Gamma分布、3参数和2参数Weibull分布等4种概率密度函数研究了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直径株数分布规律,同时利用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法来检验4种概率分布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林分直径的株数分布以Johnson’s SB分布拟合效果最好,Weibull分布(包括2参数和3参数)仅仅适合中度区和弱度区,但不是最好。所有的分布模型均通过了优势度检验,说明均适用于直径株数分布的拟合。  相似文献   

18.
辽东山区次生林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种主要次生林类型的植物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2个生长季的调查,共采集植物378种,分别隶属于78科、215属;2005年设置的37块样地中,共包括植物物种183种,分别隶属于58科、123属,其中乔木34种、灌木33种、草本116种;除主要乔木树种(如蒙古栎、枫桦、胡桃楸、水曲柳和花曲柳)外,常见的植物有色木槭、假色槭、毛脉卫矛、山楂叶悬钩子、荨麻叶龙头草、白花碎米荠、宽叶苔草、粗茎鳞毛蕨和掌叶铁线蕨等;2)对辽东山区次生林生态系统现有植物群落而言,物种数占植物物种总数80%的最小取样面积为251 m2,即约为16 m×16 m;物种数占植物物种总数90%的最小取样面积为423m2,即约为20m×20 m;3)仅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来看,该地区次生林生态系统总体植物多样性水平较高,指数值为3.200~3.600,特别是杂木林高达3.567;但就各层次多样性而言,不同次生林类型差异较大,在多数次生林类型中乔木层多样性水平不高,且均小于灌、草层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热带次生林生产潜力与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完成对中国热带地区次生林现状、经营情况的相关资料分析和重点地区的实地调查后认为:从目前次生林的生态效益来看,对比人工林,次生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地力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益;与原始林比较,次生林在吸收CO2和释放O2和改良土壤的功能相对强,而固土效益和蓄水效益则较低。在经济效益方面,通过样地的调查分析,由于缺乏经营,次生林的木材生产能力相当低,单位面积平均蓄积量约仅78m^3/hm^2,为世界平均森林蓄积水平的68%左右。通过经营,中国次生林有较大的生态和经济潜力开发空间。由于中国经济仍然比较落后,特别是在农村,环境保护和生存问题都很突出。因此,要保护和发展次生林,只有选择生态和经济效益同时兼顾的经营模式,才能实现其可持续性。通过一年的调研,根据中国的经营传统和结合现实状况,归纳出目前在中国可以普遍推广的三个主要经营模式,即:社区综合经营模式、天然林的恢复与重建模式和经济物种套种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德国近自然经营技术,将林木分为特优木、优势木、中庸木和被压木,应用永仁县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的试验样地数据和树干解析资料,分析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云南松林分的生长过程中优势木株数只占林分总株数的27.34%,但材积占林分总材积的比例达66.58%;25年生优势木的单株平均材积是中庸木和被压木的2.91倍和10.46倍。11年生时云南松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为0.83 m,高生长主要在3~11年;33年生时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为2.065 cm。胸径生长主要在11~33年,此期间林分应适度间伐,可促进其快速生长。46年生时材积连年生长量最大,为0.053 693 m3;53年后明显下降;材积生长主要在32~53年期间;60年时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相等,说明进入数量成熟阶段,可以主伐。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的经营期长,建议引入德国近自然经营技术,提高林分质量和缩短大径级培育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