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遮荫与收获期对苎麻纤维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遮荫与收获期对苎麻纤维化学成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收麻原麻的水分,水溶性,果胶含量较高,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含量较低,遮荫麻各化学成分含量表现出与早收麻一致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3.
4.
遮荫对苎麻生长、发育及纤维产量、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5~1986年就遮荫对苎麻大叶绿品种的形态、单茎和群体生长、有关生理特性及纤维广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遮荫促进苎麻茎的伸长,而不利于群体的生长和纤维的积累。长期全天遮荫显著降低纤维产量,主要是由于减少了单蔸有效茎数。因为遮荫使地下部分的发达受阻,所以对下一、二季麻的产量也有不利的后续影响。但在强光、高温、干燥时适当遮荫则对苎麻的生长和产量形成有利。遮荫可提高纤维的支数,主要是由于在遮荫条件下纤维的次生胞壁较薄,即纤维细胞的成熟度低,而不是由于其直径小。在多云雾的山区发展苎麻及果麻间作值得提倡,但麻园选地仍应避风向阳,间作的果树宜适当稀植。 相似文献
5.
苎麻纤维细度与生长期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苎麻作为纺织工业原料,以纤维细、柔、韧为佳。单纤维细者,可纺织高档产品,使之价值高,国际国内市场畅销。然而,近十年来,达县地区由于栽培管理技术不当,部分原麻单纤维支数下降200-500支。不能供作中高档纺织品原料。 相似文献
6.
苎麻品种纤维形态结构与产量、品质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结合苎麻育种实践,在苎麻品种资源圃中选择部分品种,于纤维成熟期取样,用万能固定液固定,甘油一酒精法软化.进行徒手切片观察;并将各品种原麻经化学脱皎后,测定单纤维支数和强力,研究了不同苎麻品种的纤维形态结构与产量,品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1985~1986年就遮荫对苎麻大叶绿品种的形态、单茎和群体生长、有关生理特性及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遮荫促进苎麻茎的伸长,而不利于群体的生长和纤维的积累。长期全天遮荫显著降低纤维产量,主要是由于减少了单蔸有效茎数。因为遮荫使地下部分的发达受阻,所以对下一、二季麻的产量也有不利的后续影响。但在强光、高温、干燥时适当遮荫则对苎麻的生长和产量形成有利。遮荫可提高纤维的支数,主要是由于在遮荫条件下纤维的次生胞壁较薄,即纤维细胞的成熟度低,而不是由于其直径小。在多云雾的山区发展苎麻及果麻间作值得提倡,但麻园选地仍应避风向阳,间作的果树宜适当稀植。 相似文献
8.
作者研究了供试原麻长度、收麻迟早、脱胶干净与否和切割长度对测定苎麻纤维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原麻长度与纤维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收麻迟早和脱胶干净与否对测定的纤维细度有明显差异;切割长度以30毫米测定苎麻纤维细度较为合理和准确。 相似文献
9.
10.
苎麻作为纺织工业原料,以纤维细、柔、韧为佳。单纤维细者,可纺织高档产品,使之价值高,国际国内市场畅销。然而,近十年来,达县地区由于栽培管理技术不当,部分原麻单纤维支数下降200~500支,不能供作中高档纺织品原料。由于苎麻是多年生宿根作物,种蔸繁殖系数低(1:5~10)。目前,我区优质良种面积小,在短期内难于将全区10万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1998-1999年对高产优质苎麻品种桐梓空杆麻的刈割试验,结果表明;刈割头麻;刈割头、二麻;全年刈割对当年与次年原麻产量的影响较大,减少幅度在62-282kg/hm^2,但纤维支数有所提高,增加幅度为39-119支,其产值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前苎麻供应的对象主要是麻纺工业,而麻纺工业对原麻质量的要求较手工业对原料的要求更为深化。不但要求原麻的外观质量好(如色泽等),而且更侧重于纤维的内在质量。而内在质量的重心,又是单纤维支数的高低。 相似文献
17.
苎麻茎大小与纤维细胞大小及纤维含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少人认为,苎麻茎越高越粗越好。为了明确高、粗与纤维品质的关系,作者从苎麻茎的大小与纤维细胞大小及纤维含量之间的关系作了一些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刊出,供苎麻育种和栽培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们结合苎麻育种实践,在苎麻品种资源圃中选择部分品种,于纤维成熟期取样,用万能固定液固定,甘油—酒精法软化,进行徒手切片观察;并将各品种原麻经化学脱胶后,测定单纤维支数和强力, 相似文献
19.
作者研究了供试原麻长度、收麻迟早、脱胶干净与否和切割长度对测定苎麻纤维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原麻长度与纤维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收麻迟早和脱胶干净与否对测定的纤维细度有明显差异;切割长度以30毫米测定苎麻纤维细度较为合理和准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苎麻生产在种植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了克服苎麻种根繁殖速度慢,成本高,而且容易感染病虫害等缺点,近年来,各地麻农多采用种子繁殖,据不少文献报道,已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