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鉴国内外休闲农业的先进模式,确定昆明城市边缘地区休闲农业宜采用4种发展模式,即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依赖型观光休闲、特色产业展示观光和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通过不同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属性分析和发展路径分析,提出昆明城市边缘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乡村休闲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探究.近些年,我国乡村休闲旅游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文章在阐述了乡村、休闲、旅游等相关概念基础上,以杭州市乡村休闲旅游的具体发展情况为例进行了文献、观察、访谈等调研,对杭州市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情况进行了探究,总结出了几种主要模式,对杭州市乡村休闲旅游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乡村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基于永春县农业旅游资源丰富,阐述了永春县乡村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的七条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休闲农业的发展已趋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群化、多元化、成熟化。文章简述了休闲旅游的概念和发展动态,介绍了南京休闲旅游的形式和总体发展布局。通过对南京市浦口区的休闲农庄进行调查,对农业休闲旅游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进行分析;同时从交通、特色文化、目标客源群体、地域市场几个方面比较浦口区现有的农业休闲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5.
资源县休闲农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休闲农业在增加农民收入、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良性互动,推动城乡融合、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它融合了农业生产、生活休闲和自然生态功能,横跨一、二、三产业,是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的新  相似文献   

7.
承德既是农业大市又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依托区域内丰富的生态、文化和旅游资源,把乡土特色文化融入乡村建设,将旅游产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是建设生态强市、魅力承德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承德市休闲农业与文旅融合发展的优势、现状,研究分析承德市休闲农业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加强引导、完善政策激励、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强部门协同、搭建合作平台、提高融合意识,发挥科技引领、加强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培养模式、构建培养体系,强化品牌打造、加强政策宣传等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探讨休闲农业与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承德路径,打造具有承德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对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的概念进行了定义,探讨了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问题,并分析了它的发展现状,探讨了休闲农业发展的3种模式.  相似文献   

9.
马继武  王怀楠 《农业工程》2019,9(11):123-125
开展农机文化休闲旅游是丰富农业经营模式的重要途径。分析了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及周边建设农机文化旅游休闲体验展示基地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思路,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以期为以农机文化为特色的休闲农业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旅游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新领域,也是一种新的旅游产品,是指包括农、林、牧、渔在内的大农业,即以野生生物和农业生物为载体,以农业科技为依靠,向社会提供观光、休闲或风情感受、技艺欣赏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一定特色并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场所。主要包括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休闲旅游、民俗旅游、都市旅游、科技旅游等形式。  相似文献   

11.
付佳 《农业工程》2019,9(5):141-143
休闲农业旅游是将乡村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作为载体的旅游形式,主要目标客户群体是城市居民,在休闲农业旅游中一般可以突出农村特色优势,带给城市人亲近自然的享受,在当前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水平全面提升的社会背景下,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从农耕文化入手,对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力求能够进一步推动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成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张乐佳 《农业工程》2017,7(1):116-118
休闲农业旅游成为农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渠道,也丰富了人们亲近自然的旅游方式。以被调查者对休闲农业年出游频率为旅游需求衡量指标,探讨了影响人们对休闲农业旅游需求的关键性因素。实证分析了休闲农业的旅游偏好,提炼出消费者角度的休闲农业升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的概念进行了定义,探讨了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问题,并分析了它的发展现状,探讨了休闲农业发展的3种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一、"十一五"岑溪市农机化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岑溪市牢牢把握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积极主动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历史使命,按照"十一五"规划的总体部署,立足科学发展,着力培育市场,完善发展机制,全面贯彻“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要求,开拓创新,整体推进农机化各项工作,全市农业机械化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北京休闲农业文化的资源类型及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艳粉  李华 《农业工程》2014,4(3):154-158
休闲农业文化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为了了解北京休闲农业文化的发展现状,加快北京休闲农业和文化产业的整合升级,在准确把握休闲农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将北京休闲农业文化资源分为饮食文化、乡土文化、农耕文化、作物文化、民俗文化和农事节庆文化6大类型。以此为依据,结合一些典型的案例,以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为依据,探讨分析北京休闲农业文化的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16.
任祥钰 《农业工程》2018,8(9):139-142
随着人们生活理念的不断转变,休闲农业越来越受到关注,并成为当前乡村旅游的热点。借助农村丰富的体育资源和休闲农业的内涵,成为休闲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探讨了产业链耦合的内在要素;对产业链耦合的价值进行分析,并结合休闲农业和农村体育资源,挖掘产业链耦合的内在机制;提出促进休闲农业与体育资源耦合的相关对策,为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并加强对农村体育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荆怀芳 《农业工程》2018,8(9):151-152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形态也受到广泛关注。农业旅游的发展在促进旅游业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因农业旅游的发展特征不同和农业模式不同使得农业旅游具有不同的特征。在不同农业旅游类型模式下,其经济效益也会有所不同。该文通过对农业旅游的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和观光农业3个主要类型与盈利模式展开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毋庸置疑,我们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说到新生事物,当今的农村发展也在不断创新,下面我们就来盘点几种农村发展新模式。农业消费新模式:农业公园"农业公园"是利用农村广阔的田野,以绿色村庄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农作物种植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一种生态休闲和乡土文化旅游模式,它是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的升级版,是农业旅游的高端形态。农业公园必须以原住民生活区域为核心,涵盖园林  相似文献   

19.
张淼  江晶 《南方农机》2023,(10):92-95
休闲农业日益成为“三农”经济的新动能,发展休闲农业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发展休闲农业有助于调优产业结构、改善农业农村环境、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目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成为首都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形式和有效载体,京郊大地发展休闲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与广大的市场优势,并已经取得优异成绩。基于此,课题组以北京市为例,聚焦乡村振兴的五个方面,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北京市五大振兴中具有代表性的金叵罗村、洪水口村、西马坊村、六渡河村、柳庄户村的典型经验,探讨当下休闲农业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在经营模式、文化特点、基础设施、从业人员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升北京市休闲农业发展质量与效益,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休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由此在全国各地,特别是距离城市较近的交通便利的县、镇和村开展起来。目前,休闲农业已成为农业的新兴业态,对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民众休闲、增进民众对农业及农村生活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休闲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也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休闲农业兴起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休闲农业已经发展到很成熟的阶段。我国的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其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8.5万个村开展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到170万家,其中农家乐150万家;从业人员2800万,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6.9%;年接待游客8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根据农业部对全国13.5万家典型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农民占从业人员的92.4%,其土地产出率近18万元/hm2,是全国农业用地平均产出率的6.2倍,经营休闲农业的农民人均产值5.41万元,是同期全国农业劳动力人均产值的2.75倍。由此可见,休闲农业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有效推动力,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强大支撑点。但不可否认的是,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面临巨大挑战。一是功能模式单一。从现有情况看,休闲农业基本是以果蔬采摘、餐饮住宿为主,同质同构现象明显,发展模式和服务功能单一,经营形式简单雷同。二是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从事休闲农业的农民,在传统农业转型过程中,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三是生态环境亟待保护。发展休闲农业以后,由于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跟进不够,出现了一些污染生态环境的现象和苗头。四是经营有待规范。少数工商资本进入休闲农业领域后,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忽略了农业这一基础和元素,忽视了农民这一主体,项目农“味”不足,有非农化的倾向。任何新兴产业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休闲农业也是这样,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强化扶持,正确引导;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广泛宣传,打造品牌。使休闲农业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