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北农机》2014,(4):64-64
<正>凯斯STEIGER385Q四履带拖拉机的发动机额定功率为385hp,采用凯斯专利的四履带技术,与同类履带拖拉机相比,其工作状态下的接地压力更低,低湿地作业的通过性更好。"QUADTRAC"四履带式拖拉机有较大的接地面积,使您能比别人更早的进入田间作业,而且作业时产生的土地压实也更小。1996年凯斯在行业中第一次推出"QUADTRAC"四履带设计,该设计至今仍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与它的前辈们一样,  相似文献   

2.
针对履带式拖拉机在越埂时因存在过大倾角而产生的安全问题,设计了一种履带拖拉机变形装置.文章介绍其整体结构与工作原理,并对变形架机构与履带张紧机构进行详细说明.装备该变形装置的履带拖拉机在通过田埂时可降低最大倾角和悬空高度,进而行驶更加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3.
接地长宽比的设计对履带车辆行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履带车辆动力学,分析了履带车辆的接地长宽比,即履带接地长度L与履带中心距B的比值对行驶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长宽比设计得太大会增加转向难度,但是太小会影响行驶稳定性,设计结果应满足原地中心转向的要求,同时保证有合理的临界再生转向半径。分析结果为整车结构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橡胶履带行走装置转向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履带车辆的转向理论,分析了转向时行走装置的橡胶履带与地面间的相互作用,得出转向时转向阻力矩的数学表达式和反映橡胶履带行走装置转向灵活性的转向比的数学表达式,为合理地确定履带的接地长度和履带轨距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微型农用履带式行走装置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履带式行走装置行驶路面特性复杂多变的特点,结合农业机械实际工作情况,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农业履带行走装置的设计思路;以农业机械的实际工作环境为背景,对履带式行走装置以及关键机构的设计、参数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就履带式行走装置在水平面内的接地长度、履带宽度和轨距,驱动轮、导向轮及支重轮设计参数进行分析;同时,又要考虑履带宽度和接地长度的取值不会影响转向性能和整机尺寸。由此为农业用履带行走装置的设计提供了设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全履带模块化无人农用动力底盘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丘陵山地等非结构化路面和复杂多样的作物生长环境,为了提高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率,在传统铰接式山地拖拉机传动系的设计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全履带模块化无人农用动力底盘;同时为改善农机的通过性和稳定性,设计了全履带车辆行走系统,并结合无人农用动力底盘的整体搭建,对履带行动装置基架与主动轮支撑件进行结构设计与拓扑优化分析;为提高整机使用率设计了前置农具挂载模块的快接装置和带PTO三点悬挂装置,通过更换不同机具可实现不同作业;为改善机动性,对无人农用动力底盘转向装置进行了设计,通过电机补偿动力差速转向,可实现驱动底盘的原地转向;最后对整机实现了数字化自动化改造,为将来的智能化制造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推荐几种拖拉机的新型行走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金属弹性轮,椭圆车轮要提高拖拉机的单位重量切线牵引力即附着重量利用系数,只有进一步降低接地压力,因为土壤参数在一定的土壤中是一定的,不可能加以控制。要减少拖拉机接地压力,有两种办法:其一是减轻车辆重量,但结构设计有困难;其二是增加接地面积,可用增加履带或轮胎的宽度和接地长度来达到。增加履带宽度,在干砂中效果很小,在湿粘土中有效,在坚实土上,滚动阻力增加;增加接地长度的效果比增加宽度显著,在塑性土壤上比干砂中更有效;增加轮胎的接地长度必须加大轮胎的直径,因而受到了限制。金属弹性轮、椭圆车轮、松软地面轮胎等可以增加…  相似文献   

8.
水稻联合收割机履带行走装置与轮式行走装置比较,具有接地压力小、转弯半径小且转弯灵便以及跨沟越埂能力强等优点。通过对履带在水平面内的接地长度、宽度和轨距以及履带与割台的配置关系等设计参数进行初步分析,为履带行走装置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履带车辆在沙漠地区,土壤的含水量低、粘土成分少的作业环境下,单、高履刺的作用不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本文应用土壤力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履带车辆在干沙性土壤地区使用时,履刺对承载能力、附着能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沙漠地区工作的履带车辆,履刺的作用是有限的或者说有履刺履带的支承能力还略低于无履刺履带的支承能力。在同时考虑到履刺的扰土作用后,履刺的作用反而会对履带车辆的附着能力产生有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差速转向履带车辆的载荷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一种用于液压机械双流传动履带车辆的差速式转向机构,提出了差速转向履带车辆载荷比的计算公式和试验方案,并进行了样机试验.通过试验可知,该转向机构能够实现履带车辆任意半径的转向,在小半径转向时,不需制动功率损失即能够实现两侧履带的正、反转转向;载荷比随转向控制输入转速和转向半径变化平稳,在大半径转向时,转向半径从2.38m减小到0.6m,载荷比从1.63增加到2.64;在小半径转向时,转向半径从0.36m减小到0.25 m时,载荷比从3.09增加到4.78,而转向半径为0.25 m时,已经接近原地转向,差速转向履带车辆转向时的最大载荷比接近于4.78.  相似文献   

11.
履带板转向运动轨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动,静坐标系来研究接地履带板上任意一点在转向过程中的运动,获得履带板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方程,用计算机绘出了某大型履带推土机的履带板在转和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对其与履带式车辆转向阳阻力矩阵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山地履带拖拉机坡地等高线作业土壤压实应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地履带拖拉机(配备姿态调整机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越障性能,特别适宜在丘陵山区坡地作业,然而由于坡地角的存在导致拖拉机两侧履带下的应力分布极不均匀,使得拖拉机附着性和通过性均降低。本文针对山地履带拖拉机坡地等高线行驶/作业时,坡地土壤内部应力分布规律不明确以及如何提高应力均匀性缓解土壤压实等问题,在深入分析坡地工况下履带最大接地比压与应力传递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采用EDEM-RecurDyn耦合方法进行了仿真试验,并采取土压力盒埋设法分别开展了基于小型坡地土槽的静态试验和坡地试验田的动态试验;其中,静态试验探究了不同深度土壤在含水率、初始紧实度、加载质量及坡地角等影响下的垂直应力分布规律;动态试验探究了山地履带拖拉机坡地等高线行驶/旋耕作业时履带下方土壤应力随作业速度、车身状态(调平/未调平)及牵引负载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履带张紧力对土壤垂直、水平应力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履带下垂直应力在各支重轮的轴线处呈现一个应力峰值;水平应力在各支重轮轴线的前、后方分别出现一个应力峰值;适当增大作业速度,可减小土壤内部垂直和水平应力峰值,拖拉机速度由0.5 km/h增加到1.5 km/h,垂直...  相似文献   

13.
1 由来东方红 12 0R运泥车是应英国客商的特殊要求而研发的一种特殊运输车辆 ,它主要适用于低湿地作业 ,因而要求该车辆接地比压小 ,附着性能好 ,滚动阻力小 ;又要求对道路运输的适应性强 ,转移方便 ,速度高。即要求该车辆要兼有履带车辆和道路运输车辆的优点。要满足上述要求 ,该车辆行走系的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 行走系的组成及各部件的特点东方红 12 0R运泥车行走系由履带行走装置和悬架组成。履带行走装置包括橡胶履带、驱动轮、支重轮、托带轮、导向轮及其张紧缓冲装置 ;悬架包括车架和支重轮的全部构件 ,其结构见图 1。为了…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机械变速箱和静液压传动装置相结合的履带车辆在驻车时,需要由人工操作驻车制动手柄,从而使车辆驻车。这种驻车方式对智能辣椒直播专用机来说存在一定不足。本文重点阐述一种自动驻车装置的设计与结构,以解决智能辣椒直播专用机停车时,需要手动操作制动装置来实现制动的技术问题。该自动驻车装置的设计,可以达到“车辆启动时自动解除制动,熄火时自动驻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长江、黄河流域棉区的棉花机械化采收需求,设计了一款采棉机三角履带行走装置。分析棉田工况、整车接地比压和车速等参数,确定了三角履带行走装置的主要技术参数;通过有限元分析,对基架、驱动轮和摆动销轴等关键部件进行了强度校核计算。结果表明:所设计结构与材料选用均能满足使用要求,单轮承载最高可达8 t。该装置可与原车轮胎快速互换,对于推进长江、黄河流域棉花收获机械化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用ADAMS的履带车辆工具箱(ATV),建立东方红C1002拖拉机的行走系统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张紧缓冲装置的主要参数、静态运动学与力学特性进行研究,还对车辆直线行驶遭遇障碍物、原地转向以及倒车行驶工况进行动态仿真。研究发现张紧缓冲装置中主要参数对张紧力的平均值和极值差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履带拖拉机越障时,行走机构将承受很大的冲击载荷,在模拟工况中,冲击载荷峰值达到静态设计载荷1.5~2倍。因此,在履带车辆行走机构强度设计时必须高度重视越障引起的冲击载荷。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上分析了双流传动履带车辆转向运动过程,主要从运动学参数方面来探讨车辆转向.由于履带在履带车辆转向中的特殊作用,所以从履带的运动分析和车体运动分析两方面来分析车辆转向,从而建立双流传动履带车辆转向运动学模型,为进一步分析双流传动转向装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履带车辆行驶性能是整车性能的重要评价指标,车辆常在复杂路况下工作,行驶性能受路况影响较大。基于此,本研究综述了评估履带车辆性能的虚拟样机技术和仿真方法,讨论了离散元法在土力学研究中的应用,总结了关于车辆与土壤路面交互作用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履带车辆与可变形路面耦合研究的成果和挑战,提出了土壤剪切破坏和变形对车辆行驶性能的影响等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地面相互作用是优化履带车辆设计和提高性能的关键,适应不同土壤类型和地形条件的车辆设计和参数优化对于提高车辆的通用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橡胶履带由橡胶体、传动件、钢丝帘线和帆布(尼龙)等组成。它具有附着力大,运行噪音低,震动小,对土壤层破坏小,接地压强小等优点,在水稻联合收割机上被广泛应用。一般履带的正常使用寿命为1 000 h左右;但由于机手使用操作不当,橡胶履带会出现早期磨损、开裂、断裂等。履带损坏导致收割机不能正常作业,不仅耽误农时,而且会增加成本;因此,为延长收割机橡胶履带的使用寿命,机手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如果距离收割作业地点超过3 km以上,要用车辆装运收割机到作业地点,否则会引起履带的早期磨损  相似文献   

20.
延长联合收割机橡胶履带的使用寿命,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履带的使用应谨慎。1.切勿在混凝土地面、沙石路、硬路面上急转弯,以免加快履带磨损,造成带体扭曲、龟裂。2.尽量不要在过烂田块上作业,以免造成履带打滑,影响正常作业,增加履带磨损。3.当履带和底架间隙中进入石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