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烹调工艺对菜肴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烹调工艺对菜品营养成分的影响,为进行膳食营养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常用的5种瓜类蔬菜,以炒、炖、焯、炸4种方法进行烹调,测定烹调前后的营养成分,计算相应的损失率。[结果]不同烹调方法处理后蔬菜中营养成分的损失程度差异很大。其中,炖对营养成分的破坏程度最小,而焯和炸对营养成分的破坏最大。[结论]用未烹制的蔬菜原料的营养素含量估算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量通常会造成高估现象,建议逐步建立我国常见食物(尤其是蔬菜)的营养素烹调保留量数据库,以科学合理地评价膳食营养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2.
以常见的几种叶类蔬菜为例,分析不同烹调工艺下菜品的营养成分,并与原料中的成分相比较,进而研究烹调工艺对菜品营养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广东农业科学》2009,(5):135-136
将乳源性小肽添加到罗非鱼的基础日粮中,56 d后测定罗非鱼的生长指标和营养成分含量,结果显示.基础日粮中添加0.5%乳源性小肽对罗非鱼的生长影响最明显,该组罗非鱼的增重率最高,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16.85%(P<0.01),内脏指数、肠道指数、肝胰脏指数均最低,且后2个指数分别比对照组极显著降低14.61%、15.21%(P<0.01).但乳源性小肽对罗非鱼全鱼和背肌的营养成分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乳源性小肽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及营养成分影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乳源性小肽添加到罗非鱼的基础日粮中,56 d后测定罗非鱼的生长指标和营养成分含量,结果显示.基础日粮中添加0.5%乳源性小肽对罗非鱼的生长影响最明显,该组罗非鱼的增重率最高,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16.85%(P<0.01),内脏指数、肠道指数、肝胰脏指数均最低,且后2个指数分别比对照组极显著降低14.61%、15.21%(P<0.01).但乳源性小肽对罗非鱼全鱼和背肌的营养成分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红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亲鱼不同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以期为优化红罗非鱼亲鱼的饲料和饲养方式,提高精子、卵子产量和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红罗非鱼亲鱼各组织中含量较高脂肪酸有C16:0、C16:1n-7、C18:0、C18:1n-9和亚油酸(C18:2n-6),占总脂肪酸的70%以上(精巢除外),雌鱼肌肉组织中含较高的C22:4n-6,肝胰脏组织中含较高的C22:4n-6和花生四烯酸(C20:4n-6),卵巢组织中含较高的C22:5n-3。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亚麻酸(C18:3n-3)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雌鱼各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种类组成基本相同,而雄鱼性腺中SFA和MUFA含量与其他组织差异显著(P<0.05);雌鱼性腺的脂肪酸种类比雄鱼多6种;雌雄鱼腹脂和雄鱼肝胰脏中主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均为C18:2n-6,雌鱼肌肉和肝胰脏中主要的PUFA为C18:2n-6、C20:4n-6和C22:4n-6,雄鱼肌肉中主要的PUFA为C18:2n-6和ARA,雌鱼卵巢中主要的PUFA为C18:2n-6、C20:3n-6、ARA、C22:5n-3和C22:6n-3(DHA),雄鱼精巢中主要的PUFA为C18:3n-6和C18:3n-3。红罗非鱼雌雄亲鱼腹脂、肝胰脏及肌肉的脂肪酸含量均为:MUFA>SFA>PUFA,卵巢为:MUFA>PUFA>SFA;雌雄亲鱼各组织PUFA含量均为性腺最高,腹脂最低;亚油酸在红罗非鱼各组织中含量显著高于亚麻酸(精巢除外)(P<0.05);EPA仅在雌亲鱼腹脂中检测到;DHA仅在红罗非鱼性腺中有一定含量;红罗非鱼四种组织n-3/n-6均小于1(精巢除外)。  相似文献   

6.
尼罗罗非鱼鱼脂中脂肪酸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分析技术和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技术对懈罗罗非鱼的脂酸种类和含量进行了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鱼脂中含24种脂肪酸。已确定其化学名称的21种,其中饱和脂肪酸10种,其含量为已鉴定脂肪酸总量的17.4%;不饱和脂肪酸11种,为已鉴定脂肪酸总量的82.6%。  相似文献   

7.
为科学评价布氏罗非鱼(Tilapia buttikoferi)的营养价值,采用常规方法检测布氏罗非鱼肌肉的营养成分,并与同科经济鱼类和常见的优质淡水鱼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布氏罗非鱼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分别为80.43%、18.63%、0.50%和1.28%;在肌肉(干样)中共测得16种氨基酸,总含量为干质量的82.03%,其中包含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占氨基酸总量(TAA)的40.70%;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3.43%,符合FAO/WHO所规定的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均衡模式;限制性氨基酸为Met+Cys和Val;特征性鲜味氨基酸(FAA)含量为32.13%;不饱和脂肪酸共10种,总量为65.09%,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分别为28.18%和17.09%,并且含有丰富的DHA和鱼油中相对缺乏的DPA,含量分别为3.32%和2.78%。综合分析,布氏罗非鱼营养丰富,具有优良的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淡水石斑鱼的营养价值,为其生产加工和品质改良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推进淡水石斑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选取淡水石斑鱼及3种罗非鱼(奥尼罗非鱼、吉富罗非鱼和红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通过肌肉营养成分分析比较,评价淡水石斑鱼肌肉的营养价值.[结果]淡水石斑鱼肌肉的粗蛋白含量为19.57g/100g,与吉富罗非鱼相近,显著高于红罗非鱼(P<0.05,下同);其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3种供试罗非鱼,具体排序为:淡水石斑鱼>吉富罗非鱼>奥尼罗非鱼>红罗非鱼.从淡水石斑鱼和3种供试罗非鱼的肌肉中均可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EAA)7种;在氨基酸组成上,4种供试鱼肌肉中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Glu),最低的是半胱氨酸(Cys);淡水石斑鱼的必需氨基酸总量(ΣEAA)与红罗非鱼相当,显著低于奥尼罗非鱼和吉富罗非鱼;对应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淡水石斑鱼82.56,奥尼罗非鱼82.00,吉富罗非鱼84.00,红罗非鱼85.10.除淡水石斑鱼肌肉中的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奥尼罗非鱼外,硬脂酸、软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均显著低于3种供试罗非鱼.4种供试鱼肌肉中富含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以钾(K)元素含量最高,其次是磷(P)元素,铜(Cu)元素含量最低.[结论]淡水石斑鱼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淡水鱼,其组成氨基酸种类齐全,配比合适,脂肪酸中亚麻酸含量较高,常量及微量元素种类丰富,属于较优质的食物蛋白源.  相似文献   

9.
吉富罗非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常规方法测定、分析了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选育的2代吉富罗非鱼肌肉中营养成分组成与含量。结果显示,吉富罗非鱼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8.8%,蛋白质为17.39%,粗脂肪为0.89%,灰分含量为1.32。肌肉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除色氨酸),总量占干物质的76.01%。其中包括了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干重的30.46%,占氨基酸总量的40.07%,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吉富罗非鱼限制性氨基酸主要为蛋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9.55,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29.55%。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4.56%,高于其他优质鲤科鱼类;其中EPA与DHA的总含量为11.9%,高于多种经济鱼类。吉富罗非鱼肌肉的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合理。实验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高原区池塘、稻田养殖模式下罗非鱼肌肉营养成分的测试分析比较,为探究高原罗非鱼健康养殖模式以及肉质改良等提供参考。对不同养殖模式(池塘、稻田)的成年新吉富罗非鱼进行背部肌肉营养成分(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测定。结果表明,池塘和高原稻田中养殖的罗非鱼肌肉一般营养成分组成蛋白质分别为16.1%、17.2%,粗脂肪分别为3.5%、5.5%,灰分分别为1.3%、1.1%,水分分别为81.3%、81.1%;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氨基酸比例分别为池塘组11.95%和稻田组12.12%;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分别为池塘组4.04%与稻田组4.19%;9种非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分别为7.90%与7.91%;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赖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池塘组46.29和稻田组48.02;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池塘组40%和稻田组38%。主要含有6种脂肪酸,其中各包括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各2种,池塘和稻田的含量分别为23.38%和25.75%、45.14%和45.15%、30.98%和28.58%;常量元素中,钙的含量最高,分别为池塘组90.2×10-2 mg/g、稻田组32.4×10-2 mg/g;微量元素中,铁的含量最高,分别为池塘组0.831×10-2 mg/g、稻田组0.846×10-2mg/g。由此可知,高原组2种模式下养殖的罗非鱼营养成分丰富均衡、味道鲜美,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给罗非鱼喂食含十溴联苯醚(BDE-209)的饲料,研究了BDE-209在鱼体内的代谢产物与生物可利用性,同时研究了罗非鱼肉中多溴联苯醚(PBDEs)在烹饪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BDE-209在鱼体中主要代谢产物有BDE-208、-207、-206、-154及六溴、七溴与八溴联苯醚,其中代谢产物贡献鱼肌肉PBDEs为(97±0.8)%,说明BDE-209主要以其代谢产物形式被鱼体富集,且BDE-209在罗非鱼体内的生物可利用性为(3.7±0.9)%。水煮和蒸的烹饪方式对罗非鱼体内PBDEs的摄食暴露风险的影响不显著,但高温油炸过程中BDE-209会生成降解产物,包括BDE-153、-183、-196、-197、-203、-206、-207、-208,将增加其的摄食暴露风险。因此,有机污染物的人体膳食暴露风险评估需考虑其在烹饪过程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日粮添加不同脂肪酸混合物对泌乳奶牛血液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用36头健康的荷斯坦奶牛平均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长链脂肪酸组(LCFA)和中短链脂肪酸组(SMCFA),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泌乳奶牛日粮添加中短链脂肪酸可以显著降低血浆中碳链长度大于16的脂肪酸和总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85.1%和87.94%;P〈0.05),显著提高血浆中碳链长度小于等于16的脂肪酸和总饱和脂肪酸的含量(14.86%和12.13%;P〈0.05)。同时,日粮添加中短链脂肪酸显著提高血浆中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0.41%和0.36%;P〈0.05),显著降低了血浆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5)。而日粮添加长链脂肪酸对血浆中各类脂肪酸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还发现,日粮中添加中短链脂肪酸显著提高了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降低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而日粮中添加长链脂肪酸也趋向于提高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但只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同时日粮添加长链脂肪酸显著提高了血清中丙二醛含量(P〈0.05)。结果显示,中短链脂肪酸较长链脂肪酸提高了血液的抗氧化性能,降低了脂质过氧化产物的产生,但是会提高血液脂肪酸的总饱和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月见草籽对鹌鹑肉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期通过调整日粮组分来改变鹌鹑肉中脂肪酸的含量.[方法]选用150只1日龄鹌鹑,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0只.第1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5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8%,10%,12%和15%月见草籽的试验日粮,进行为期50 d的饲养.于35和50日龄时...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不同遗传背景亲本杂交子代奥尼鱼肉质的影响,开展4组不同品种(系)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杂交子代肌肉营养成分对比分析,用常规方法分析4组奥尼罗非鱼肌肉中营养组分、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4组奥尼鱼肌肉水分含量在79.19~79.82%之间,粗蛋白在17.44~18.03%之间,粗脂肪含量在2.13~2.25%之间,灰分在0.90~0.99%之间,四种组分在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在组间接近,但精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丙氨酸单项氨基酸含量受亲本来源不同影响存在差异显著(P < 0.05);脂肪酸含量方面组间饱和脂肪酸总量无显著差异,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受母本的影响在不同杂交组间差异显著(P < 0.05)。研究结果阐明了亲本选择对奥尼鱼肌肉营养差异的影响,为获得肉质性状更为优良的奥尼罗非鱼苗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红鳍东方鲀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鱼油为主要脂肪源,配制五种等氮饲料,以初始体重14g的红鳍东方鲀进行为期56天的投喂养殖实验。设置适宜脂肪含量(8%)的对照组,并在对照组添加0.02%及0.10%的胆汁酸,分别获得低胆汁酸添加组(BA)和高胆汁酸组(HBA)。另设一高脂组(脂肪含量12.5%,HL组)及高脂+0.02%胆汁酸组(HLBA组)。结果表明,添加胆汁酸的处理组肌肉和肝脏MUFA均低于对照组,其中HBA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肌肉中n-6PUFA含量在HLBA和HL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在适宜脂肪含量的三个处理组间,肝脏中的C20:0、C16:1n-7、C18:1n-9、C18:2n-6、C20:4n-6、C18:3n-3、C18:4n-3、C20:5n-3和C22:6n-3都呈现随着胆汁酸添加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都有随着胆汁酸添加而升高的趋势,且在高脂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谷胱甘肽还原酶则呈现相反的趋势。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对照组显著高于其他组,而BA组氧化还原酶1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在高脂组添加胆汁酸显著升高了过氧化氢酶的基因表达量。综上所述,饲料中胆汁酸的添加降低了饲料及鱼体组织中一系列长链脂肪酸的含量;胆汁酸对血清抗氧化蛋白活性的影响与其对肝脏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16.
选用普通羊油做原料,采用皂化和复分解法,研究脂肪酸钙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试验最佳条件为羊油∶NaOH∶CaCl2=1∶0.4∶0.3,反应温度85℃,皂化3h,复分解2h,可生成白色粉末状脂肪酸钙;解析其红外谱图发现,2 919cm-1和2 852cm-1强吸收峰为脂肪链中甲基、亚甲基的C-H伸缩振动峰,1 577~1 540cm-1区域出现的2个偶合峰归属于羧酸根负离子的伸缩振动峰;化学分析法测定出脂肪酸钙中Ca2+含量为6.14%.  相似文献   

17.
通过投喂添加卵磷脂和深海三文鱼油的饲料,研究了2种油脂对雌蟹卵巢发育及脂质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种油脂均能够明显增加河蟹体重,显著提高河蟹的卵巢指数、卵母细胞直径、卵巢及肝胰腺总脂含量;添加卵磷脂后C16∶0和C16∶1脂肪酸含量明显下降,C18∶1脂肪酸含量明显上升,C18∶2脂肪酸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添加鱼油后,显著升高C20∶5和C22∶6脂肪酸水平;卵磷脂和鱼油同时加入,C16∶0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C20∶5和C22∶6脂肪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充分说明了这2种油脂均能明显促进河蟹的卵巢发育。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以配合饲料(对照组)、蚕豆(蚕豆组)饲喂平均体重为199.0g的罗非鱼66d,考察蚕豆对罗非鱼生长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和蚕豆组增重率为60.65%,28.61%;饵料系数为2.24,4.64;肥满度为16.18,11.64;粗蛋白含量为17.85%,17.06%;粗脂肪含量为0.56%,1.37%;肌肉失水率为13.72%,9.32%;耐折力为312.2μm,394.7μm。在生长方面,与配合饲料组相比,蚕豆组罗非鱼的增重率、肥满度极显著降低,饲料系数极显著增加(P〈0.01);在肌肉品质方面,失水率、粗蛋白含景极显著降低;粗脂肪含量、耐析力栅显著根高(P〈0.01)。上述结果表明.投喂蚕豆对罗非鱼肌肉具有一定的改变作用。  相似文献   

19.
蚕豆对罗非鱼肉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别以配合饲料(对照组)、蚕豆(蚕豆组)饲喂平均体重为199.0g的罗非鱼66d,考察蚕豆对罗非鱼生长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和蚕豆组增重率为60.65%,28.61%;饵料系数为2.24,4.64;肥满度为16.18,11.64;粗蛋白含量为17.85%,17.06%;粗脂肪含量为0.56%,1.37%;肌肉失水率为13.72%,9.32%;耐折力为312.2μm,394.7μm。在生长方面,与配合饲料组相比,蚕豆组罗非鱼的增重率、肥满度极显著降低,饲料系数极显著增加(P〈0.01);在肌肉品质方面,失水率、粗蛋白含景极显著降低;粗脂肪含量、耐析力栅显著根高(P〈0.01)。上述结果表明.投喂蚕豆对罗非鱼肌肉具有一定的改变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86对尼罗罗非鱼遗传图谱标记中筛出17对种间差异性微卫星引物,分别对杂交亲本尼罗罗非鱼苏丹群体、新吉富群体、奥利亚罗非鱼以色列群体、茂名群体的遗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罗非鱼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新吉富(2.8)>苏丹(2.72)、以色列(2.96)>茂名(2.6);遗传杂合度:苏丹(0.73)>新吉富(0.68),以色列(0.89)>茂名(0.56);多态性含量:苏丹(0.58)>新吉富(0.51),以色列(0.56)>茂名(0.52),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分别以新吉富、茂名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尼罗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3057。尼罗罗非鱼苏丹群体与新吉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107。奥利亚罗非鱼以色列群体与茂名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1268。尼罗罗非鱼苏丹群体与奥利亚罗非鱼茂名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