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眼幼体俗称蟹苗,因其一对复眼生于长长的眼柄末断,露出眼窝之外,眼睛显得大而突出,故又名大眼幼体。笔者曾在《中国水产》2000年第4期和《海洋科学》2000年第8期上载文,分别对河蟹蟹苗质量与河蟹Ⅰ期仔蟹成活率关系;河蟹大眼幼体及互期仔蟹变态成活率的研究作过详细介绍和研究报道。并且于2000年下半年在江苏省的赣榆、如东、启东等产苗大县市,就如何鉴别蟹苗质量优劣进行过多次技术培训和电视讲座,三县市育苗技术人员已基本掌握蟹苗质量鉴别技术,明确了蟹苗质量与仔蟹成活率的关系。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技术和方…  相似文献   

2.
2003年4~5月,在南通东朋水产品有限公司吉成河蟹育苗场进行河蟹育苗,共育出四批大眼幼体。前两批以丰年虫无节幼体为主要饵料,1.500m^3育苗水体共育出大眼幼体370kg,平均出苗量0.25kg/m^3,蟹苗质量较好(规格为15万只/kg左右),但育苗成本很高,为800元/kg;第三批苗以新鲜淡水蚤(桡足类)为主要饵料,丰年虫无节幼体为辅助饵料,495m^3育苗水体共育出大眼幼体99kg,平均出苗量0.20kg/m^3,蟹苗个体小(规格在44万只/kg左右),质量差;第四批育苗完全不用丰年虫无节幼体,而是采用生态法育苗,施肥培育单细胞藻类,450m^3水体共育出大眼幼体260kg(3900万),平均出苗量0.5kg/m^3左右,育苗成本低,大眼幼体质量好。规格在8000只/kg的幼蟹,回捕率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3.
唐建清 《内陆水产》1999,(11):23-24
河蟹大眼幼体即蟹苗,其质量的好坏和运输成活率的高低是河蟹养殖成败的关键。为此,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河蟹育苗、蟹苗选购和苗种培育的经验,介绍一些选购蟹苗的技巧和运输的方法,以供读者购苗时参考。1河蟹大眼幼体的选购蟹苗的质量受系蟹的品质、水质、投饲方法、药品的应用及淡化过程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不同的育苗厂生产的蟹苗质量不同,而且同一个育苗厂的不同批蟹苗质量也有很大差别。蟹苗的质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鉴别。1.l了解亲蟹的情况亲蟹的品系对河蟹养殖影响较大。雌雄蟹最好来自不同的地区,避免近亲繁殖a抱卵蟹要求在12…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我省河蟹育苗生产的发展很快,沿海百余座水产育苗室中有近1/2全部或部分开展了河蟹育苗生产,年产蟹苗1万余kg。目前生产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一是蚤状Ⅰ期至蚤状Ⅱ期和蚤状Ⅴ期至大眼幼体变态难的问题尚未普遍解决;二是在大眼幼体期时常发生大批死亡的情况。笔者根据亲身实践及调查了解的情况,试对河蟹育苗生产中的几个技术问题进行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5.
蒋雪英 《内陆水产》2000,25(7):31-31
1真假河蟹苗的识别我国蟹类自然资源有数百种。河蟹在沿海水域繁殖 ,变成大眼幼体后开始向淡水洄游 ,5~6月份形成蟹苗汛期。此时同一海域亦有部分其它种类的蟹正值繁殖季节 ,这些蟹类大部分是大眼幼体 ,其外形与河蟹大同小异。近几年据调查 ,在长江口捕获的蟹苗中 ,真河蟹苗占的比例越来越小 ,由于河蟹苗真假难分 ,而使河蟹养殖户蒙受经济损失。为使河蟹养殖者识别真假河蟹苗 ,根据形态特征 ,现提出四种识别方法 :1)真河蟹的两侧额齿较尖 ,棱角分明 ,中间内凹缺刻深 ,头部成梨形 ;2)真河蟹苗经淡化后一般不易死亡 ,并且在淡水中游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河蟹天然苗几近枯竭,而河蟹养殖业却蓬勃兴起。促使了河蟹人工育苗迅猛发展,育苗产量逐年提高,如江苏的启东、如东两地1997年产大眼幼体达1万多公斤。但就目前情况看,人工育苗的大眼幼体的质量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如:幼体规格小,活力差,体质软弱,幼体身上寄生敌害生物等等,导致了大眼幼体运输成活率低,大眼幼体变幼蟹死亡率高。笔者这几年在河蟹人工育苗中,对提高大眼幼体质量作了些有益的探索,现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首先分析一下造成大眼幼体质量差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布苗密度偏大为了…  相似文献   

7.
河蟹蟹苗质量对养殖户养殖河蟹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购买蟹苗时,大多养殖户还是采用原来的老方法,并且很容易轻信育苗厂家的片面介绍和一些不实之词而信以为真,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作者根据多年来的研究结果并综合其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影响蟹苗质量的主要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对蟹苗质量鉴别技术作具体介绍,以期能促进河蟹育苗业的健康规范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河蟹育苗面临严峻的市场危机,2003年河蟹苗价格曾一度跌至最低600元/kg。面对市场价格严重下滑,高产量低成本成为河蟹育苗的关键,育苗的管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河餐大眼幼体期是河蟹育苗的最关键阶段,生产费用已基本投入,如管理不慎,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针对自己河蟹育苗的体会,谈几点河蟹大眼幼体期间管理工作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 针对河蟹大眼幼体放养成活率低的实际,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研究,河蟹苗质量和成活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现将河蟹的早期健康育苗技术介绍如下。1 亲蟹的暂养及提温 由于市场原因,河蟹苗春季放养较早(也与河蟹苗耐低温有关),因此,近几年河蟹的育苗时间提前,场家首批河蟹苗所需亲蟹一般在3月中旬之前入室,但是,亲蟹提温较常规缓慢一些。一是  相似文献   

10.
糠虾作为河蟹人工育苗饵料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在河蟹育苗过程中,溞V变态为大眼幼体及大眼幼体至出池阶段的管理是整个育苗工作的关键。这一阶段营养最为重要,以往主要使用卤虫幼体和成虫。但是,由于蟹苗价格不断下滑,卤籽和卤虫价格不断飞涨,严重影响了河蟹育苗的经济效益。对此,我们改用糠虾作为这一阶段的主要饵料,通过生产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河蟹生态育苗的特点是在整个育苗过程中不加温,从布苗到大眼幼体,不使用任何抗生素等药物。4月中旬布苗到5月上旬大眼幼体出售,前后共需20天左右的时间,ZⅠ—ZⅥ的育苗水温在19—25℃之间。此时生产的蟹苗,可直接放入池塘中培育,不需任何保温措施。生态育苗培育的蟹苗体质健壮,生命力强,成活率高,从大眼幼体培育到扣蟹的成活率可达20%左右。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利用海南岛自然气候条件、探索河蟹早育技术。1998年在海南省三亚市桐牛村新开挖的土池中开展冬季河蟹育苗高产试验。整个育苗自12月初开始至翌年1月中旬结束、在总面积为5亩的幼体培育池中、共培育出大眼幼体1344万只,计重84公斤。1 亲蟹来源亲蟹从浙江肖山、上虞等养殖户处由长江或钱塘江天然蟹苗养成的商品蟹中直接选购、雌雄性比例3:1。雌规格每公斤12只左右,雄每公斤10只以下。1998年12月6日共选购亲蟹188.5公斤,其中雌1510只.雄580只。用聚乙烯网袋外加泡沫箱包装空运。促产池为…  相似文献   

13.
提高河蟹育苗质量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河蟹育苗质量的几点体会葛立军(辽宁省锦州盐场养殖场,121000)赵立国(辽宁省葫芦岛水产科学研究所,125000)近年来,河蟹养殖的经营效益显著,各地对蟹苗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河蟹人工育苗技术的推广,沿海各地开展育苗生产的单位逐年增多,但苗种...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赣榆县是有名的河蟹育苗之乡,全县共有大小育苗场300多家,一走进赣榆境内,就会被随处可见的白色塑料大棚所吸引,此时那一个个塑料薄膜里面正放着密密麻麻的大眼幼体。河蟹育苗曾经给那里的人们带来过丰厚的利润,也曾经创造过许多百万富翁。可是近几年,河蟹大眼幼体价格一降再降,今年4月份甚至跌到破纪录的300元/千克左右,那些昔日的百万富翁如今大多风光不再,据称今年赣榆育苗业的亏损面将达到95%。问及原因,几乎所有的人都众口一词,认为亏损的原因主要是育苗场增加太快,蟹苗供大于求所致,但是养殖河蟹的面积也在逐年扩大,目前江苏省…  相似文献   

15.
赵亮 《内陆水产》2003,28(10):8-9
受沿海封闭式养虾经验启发,结合沿海地区土池生态育苗优点,在总结多年工厂化育苗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河蟹水泥池全封闭育苗技术试验,通过施用生物活菌剂光合细菌增加环境自净能力,以求在不换水、不超过环境生态负荷的情况下无公害育苗,培育出优质大眼幼体。2000~2002年在安徽省枞阳县特种水产研究所蟹苗场用人工配制半咸水进行了育苗试验,获得成功,所育大眼幼体在后续养殖中获得较高成活率。现将河蟹水泥池全封闭育苗试验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施试验在18米×10米×1.7米的水泥池中进行,池上有塑料薄膜大棚保温,试验水泥池中安装0…  相似文献   

16.
河蟹土池育苗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柳海 《水产科技情报》2004,31(5):209-209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的河蟹人工繁殖研究先后解决了亲蟹饲养运输、交配产卵、越冬孵化、幼体培育和蟹苗暂养等一系列技术问题;90年代后期,河蟹土池育苗技术日趋成熟,给河蟹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笔者总结前几年河蟹土池育苗经验的基础上,在布苗、饵料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改进,2003年7口试验池塘,总面积7亩(15亩=1公顷,下同),共育出大眼幼体226kg,平均亩产32.4kg,产值13.56万元,利润5.03万元。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河蟹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蟹苗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因海水的污染及人工海水的高成本,严重影响了苗种生产的质量与产量。为此,我们于1995年试用地下卤水进行河蟹育苗取得试验成功后,又连续进行探索,今年春天,在524m~2水体中,一次育出大眼幼体568斤,育成率30.2%,单位最高1.97斤/m~3,最低0.96斤/m~3,平  相似文献   

18.
辽宁沿海地区河蟹工厂化育苗在20世纪80年代末取得超高利润后,规模逐年扩大,技术日臻完善,产量逐年提高。蟹苗产量从1990年的193千克增至1997年的50000千克。但每千克价格从6000~16000元降到600~1000元,使得这一产业处于保本微利状态。育苗厂家为了追求高产量,采取高温、高药等措施,严重影响了蟹苗质量。为了降低蟹苗的生产成本,提高蟹苗质量,保证扣蟹及成蟹的养殖生产,近几年大家纷纷探索河蟹在自然条件下土池育苗技术。2002年大洼县榆树鱼种场,利用10公顷池塘(其中3.3公顷池塘用来培育轮虫,6.7公顷池塘用育苗)售出淡化大眼幼体950千克,…  相似文献   

19.
河蟹养殖及蟹文化(二)河蟹的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天然蟹苗资源的枯竭和数量不稳定,目前河蟹的苗种绝大多数来源于人工育苗,苗种的生产单位以江苏为主体,2006年江苏人工蟹苗的产量占全国蟹苗产量的83%。但目前我国大部分河蟹育苗场忽视亲本的选育复壮,导致种质退化,“原种不原,良种不良”。这些育苗场对亲本的选择随意性很大,基本上实行“拿来主义”,在河蟹交配时期,直接让从池塘、湖泊拿来的蟹进行交配,等待其产卵孵化,因而育苗成活率低,苗种质量差。对亲蟹的强化培育也不够重视。这样直接造成大眼幼体产量和质量不稳定,扣蟹养殖回捕率低,成蟹养殖期间病害多等,严重影响中华绒螯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亲本的营养状况对其生殖性能和苗种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对亲本进行合理的强化培育,可显著提高其生殖性能和苗种质量。  相似文献   

20.
倒池是河蟹育苗中一项常用技术,即将一个池中的幼体移入另一个地中,使得水质和底质得到根本的改善c河蟹育苗由于育苗时间长,开食早,投喂量大.池水极易污染变质。又由于幼体每期变态历时较长,自净能力弱,幼体也容易生病。因此,及时把握倒地机会,合理运用倒油技术,是消除不良影响,提高育苗成活率和蟹苗质量的关键。1如何掌握倒池时机倒池虽然是一项较有效的技术,但倒地过程中幼体会有损失,且倒他的工作量较大,不宜过于频繁。但如果在必须倒地时不进行这项工作,则会造成整地覆没,损失更大。因此,及时判断和掌握倒地时机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