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胡水花 《种子科技》2019,(12):145-145,149
进入21世纪以来,时代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也在不断地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出现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来说无异于是增添了新的力量,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通过对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针对植物保护新技术的特点以及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析,为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在新时期获得新的机遇.传统农业基于科学技术的利用逐渐向现代化农业发展,以彰显我国农业植物保护工作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意义.运用科学的农业植物保护技术,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升农产品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现代农业植物保护工作方法,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王玉龙 《种子世界》2021,(7):0084-0086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逐渐实现粮、豆轮作、混种牧草、林牧混合发展的农业模式,减少农药化肥的用量,取得一定的成效,绿色、无公害产品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植物保护技术主要研究病虫害的防控,将其运用在生态农业体系,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生态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态农业的特点,生态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中的防虫网阻隔技术、害虫诱杀技术以及以虫治虫等技术。  相似文献   

4.
刘畅  杨滨  王轶乾 《种子科技》2020,(7):79-79,82
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同时也是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加大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度。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速度较快,并将有机农业发展作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点,而有机农业植物保护工作则是当前有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从有机农业植物保护概述入手,进一步分析了有机农业植物保护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吴霖 《种子科技》2023,(11):142-144
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农产品绿色、安全,提升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实现农业经济创收.在绿色农业发展中,要做好种植技术推广工作,对传统的推广模式进行改造,提高绿色农业的影响力.我国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仍处于起步阶段,为建立完整的推广模式,需要基层工作人员重视学习先进技术,寻找推广的重点,提出推广创新方案,以期保证绿色农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魏和平 《种子世界》2021,(7):0180-0182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因此人们逐渐提高了对于农产品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在陕西省商洛市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种植效率与种植质量,就要大力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本文阐述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概念,并提出了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措施,希望能够对陕西省商洛市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做出帮助。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获悉,近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方继朝所长、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吕仲贤副所长、浙江大学娄永根教授、中国水稻研究所傅强研究员和陆永良研究员五名专家应邀来该院植保所进行以"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步与展望"为主题的学术交流。会上吕仲贤研究员作了题为:"转变植物保护观念,减少稻田农药使用"  相似文献   

8.
有机农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着眼点,为了较好落实有机农业发展举措,做好植物保护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重点围绕有机农业植物保护和新技术及其相关对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9.
张俊华 《种子科技》2023,(7):133-135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相较于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范围较为狭窄,制约着农业高水平发展。基于此,文章明确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列举了目前现有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促进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大范围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国家加大了对生态农业的重视。在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中,做好植物保护,可促进环境的整体发展。对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加强植物保护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胡胜利  杜小妮 《种子世界》2021,(9):0123-0125
作物的生长过程离不开完善的现代农业植物保护工作,科学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具有最大限度提升农作物整体种植产量与质量的重要作用。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在提高农民经济收益的同时,间接强化了土壤肥力并减少了作物的种植成本,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在应用植物保护新技术的过程中,应保证所获取针对作物的一系列病虫害信息的完整性,确保措施调整的及时性与落实的有效性,继而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目标,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闫玉芳 《种子科技》2023,(11):92-94
农业技术的进步对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化肥和农药能促进农作物生长,但过度施用会影响食品安全,也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绿色植保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在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避免有害生物传播以及提高农产品品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绿色植保技术,应该加大对绿色植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文章以绿色植保技术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分析了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程华芳 《种子世界》2021,(8):0129-0131
随着我国农业种植范围的扩大,在进行农业种植过程中开始应用农工业种植技术进行种植,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的同时,促进农业种植效率的不断提升。农业种植越来越关注绿色种植技术,主要目的是改善我国农业种植环境,减少农业种植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促进农业种植逐渐向绿色化发展。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符合现代农业种植的发展需求,能够有效改善我国农业种植环境,但是,部分地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力度还不够,农业种植人员还没有意识到绿色农业种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从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获悉,5月21日上午,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承担的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应用研究与开发专项项目"斜纹夜蛾灾变规律及其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和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南岛相似穿孔线虫对香蕉的致病性研究"、"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监测及抗性风险评估"等3个项目通过了海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各项目组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化感作用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南京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中国第八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在南京成功召开,来自全国25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4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植物化感作用在生态环境和绿色农业中的应用",这一主题紧密契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  相似文献   

16.
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世界各国普遍强调绿色种植,鼓励发展绿色农业。开展农作物种植技术的研究与革新是重中之重,关乎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身体健康。合理推广和应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是农业发展的方向之一。阐述了绿色农业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分析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17.
郭阳朝 《种子科技》2023,(5):136-138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农业发展直接影响国计民生。发展绿色农业,能够有效促进农业发展,扎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绿色种植技术的开发、应用以及推广,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改革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提供技术支持。文章分析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主要内容和优势,探讨了当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与促进乡村振兴的对策措施,为构建文明乡风、生态宜居、发展现代化农业以及建设新农村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黄焯钦 《种子科技》2022,(5):103-105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茶叶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对茶叶质量也非常重视.目前亟须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以生物防治技术作为基础,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文章就生物防治技术进行概述,分析我国茶叶的发展现状及生态茶园的模式与特征,分析茶园的主要病害与虫害,提出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中生物防治技术的实践应用策略,保证农业生产效益与社会...  相似文献   

19.
刘玉霞 《种子科技》2023,(11):68-70
在绿色农业大背景下,文章以我国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的必要性,论述了绿色无公害蔬菜的种植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促进我国农业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健康发展,为种植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民越来越重视农产品安全及自身健康问题。现阶段,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不仅可提升农业经济利益,还可确保农产品的品质与安全,相关工作人员应意识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用的价值。分析了新时代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策略,从而推动国内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