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了6种水肥供应模式对小麦产量及生育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安阳市生态条件为代表的豫北地区,如果从高产、高效的角度考虑,6种模式中,施纯N 225 kg/hm2,越冬始期和拔节期分别浇水450 m3/hm2,产量三因素协调,是取得小麦高产高效的最佳模式;施纯N 180 kg/hm2,越冬始期和拔节期分别浇水750 m3/hm2,也是较好的高产高效模式。  相似文献   

2.
K326烟叶品种对氮素营养较敏感。为了准确把握郴州市烟区栽培K326适宜的施肥水平,开展田间试验,设置不同施氮量,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及施肥水平的增加,烟叶大田前期生长加快,生长势增强,产量增加;郴州市烟区栽培K326,施氮量以施纯N 157.5 kg/hm2,N∶P2O5∶K2O=1.0∶1.0∶2.5的处理最优。施纯N量低于157.5 kg/hm2,产量和产值随之下降,高于157.5 kg/hm2,上等烟、上中等烟比例、均价及产值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3.
刘爱华  王嵩  黄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5):918-919,967
采用三元二次通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在中等肥力土地上,N、P2O5、K2O施用量对半夏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提出2套高产、高效施肥模型:①半夏干品产量高于2 400 kg/hm2、纯收入高于36 000元/hm2时,要求施纯N量34.467 0~77.214 3 kg/hm2,P2O5施用量2 539.696 8~3 132.755 0 kg/hm2,K2O施用量803.485 5~905.802 0 kg/hm2;②半夏干品产量高于2 850 kg/hm2、纯收入高于45 000元/hm2时,要求施纯N量27.249 0~130.991 1 kg/hm2,P2O5施用量3 352.087 3~3 376.201 8 kg/hm2,K2O施用量826.222 5~955.137 0 kg/hm2。  相似文献   

4.
黔西北优质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密度和氮、磷、钾施用量4因素为研究对象,以小麦种植产量和经济效益为研究目的,采用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对优质小麦R88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黔西北高海拔特殊生态区, 优质小麦R88产量要获5 000 kg/hm2以上时,栽培措施为密度292.6~302.4万株/hm2,施纯N 210.3~230.0 kg/hm2、P2O5 64.4~82.5 kg/hm2、K2O 81.1~104.0 kg/hm2;当纯收益超过2 500元/hm2时,栽培措施为密度271.6~290.6万株/hm2,施纯N 181.1~199.9 kg/hm2、P2O5 44.5~66.5 kg/hm2、K2O 32.4~51.5 kg/hm2.4因素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N>K2O>P2O5>密度;因素间互作效应分析,N肥施用量是影响R88小麦产量和纯收益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总结东港地区水稻量化栽培技术,指出最有效的基蘖肥和穗肥比例是6:4,水稻全生育期需纯N210kg/hm2、P2O575kg/hm2、K2O60kg/hm2。基蘖肥施纯N124.2kg/hm2、P2O575kg/hm2、K2O30kg/hm2,倒四叶时施纯N58.2kg/hm2,倒二叶时施纯N27.6kg/hm2、K2O30kg/hm2。通过应用量化施肥技术,氮肥利用率提高5~10个百分点,单产提高14%,减轻纹枯病和稻瘟病的发生程度,增效3300元/hm2,表明东港地区适宜应用水稻量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桂阳县有机烟叶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分析研究不同有机肥用量对烤烟新品种云烟87有机烟叶产质量影响。研究表明,桂阳县种植有机烟叶云烟87品种有机肥施纯N 142.5~187.5 kg/hm2为好,尤以施纯N 157.5 kg/hm2最优,N∶P2O5∶K2O=1.0∶1.0∶2.5。种植密度1.8万株/hm2,这种有机肥施氮量适宜于该品种生产高产优质有机烟叶,为桂阳县构建有机肥施肥方式和用量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小麦氮肥用量肥效试验方法,建立小麦产量与氮肥用量的肥料效应一元二次方程,并结合小麦和氮肥价格,科学制订豫西南砂姜黑土耕地中高产田小麦氮肥最佳用量为178.5~189.9 kg/hm2,最佳产量为6 900~7 350 kg/hm2;氮肥最大用量为208.5~228 kg/hm2,小麦最大产量为7 050~7 500 kg/hm2。在此基础上,结合砂姜黑土耕地土壤特性,按照N∶P2O5∶K2O=1∶0.4∶0.4的比例,制订了豫西南砂姜黑土耕地中高产田小麦施肥配方为:施用氮肥(以纯N计)180 kg/hm2、磷肥(以纯P2O5计)72 kg/hm2、钾肥(以纯K2O计)72 kg/hm2,目标产量7 125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8.
薄地小麦有机肥氮磷化肥正交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金帮  孙本普  孙雪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0951-10953
[目的]探讨低产薄地麦田创高产的施肥方法。[方法]对薄地小麦当年度创高产进行研究。[结果]在小麦产量为750~1 500kg/hm2的低产田,施优质有机肥7.5万kg/hm2,尿素375~450 kg/hm2,标准过磷酸钙1 125~1 500 kg/hm2,有机肥、磷肥全部基施,氮肥采取"少吃多餐"的施用方法,当年度小麦产量可达6 000~6 750 kg/hm2,甚至更高。[结论]该研究可作为低产薄地麦田创高产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强 《现代农业科技》2010,(12):43-44,46
对半干旱地区欠水年份全膜玉米氮磷钾配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欠水年全膜玉米降雨生产效率最大、产量最高的氮磷钾配置方案为施纯N 240 kg/hm2、P2O5 182 kg/hm2、K2O 67 kg/hm2;经济合理的配置方案为施纯N 178 kg/hm2、P2O5 145.4 kg、K2O 30 kg/hm2。若不投入钾肥,要达到最高产量应施纯N 180.65 kg/hm2、P2O5 165.30 kg/hm2;收益最大的应施纯N 151.49 kg/hm2、P2O5 137.96 kg/hm2。  相似文献   

10.
地膜三次利用穴播胡麻3414田间肥效试验表明,最高产量的施肥方案施纯N为186.5 kg/hm2,P2O5为93.9 kg/hm2,K2O为95.5 kg/hm2,相应氮磷钾配比为1∶0.5∶0.51;施肥利润收益最大的施肥方案施纯N为144.2 kg/hm2,P2O5为82.4 kg/hm2、K2O为54.4 kg/hm2,相应氮磷钾配比为1∶0.57∶0.38;无钾肥投入时,施纯N为125.8 kg/hm2,P2O5为80.1 kg/hm2,氮磷比1∶0.64,即可获得最大产量;施纯N为109.6kg/hm2,P2O5为74.5kg/hm2,氮磷比1∶0.68,较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1.
杂交早稻和晚稻的需氮量与N利用率的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宜氮肥施用量为157.5 kg/hm2(纯N),表现为N肥利用率较高,单产水平较高。不施氮肥处理的产量下降1380~3015 kg/hm2。  相似文献   

12.
以郑麦366为材料,在秸秆还田和不还田的条件下,进行不同施肥处理(不施氮肥、施纯氮180 kg/hm2、施纯氮180 kg/hm2+干鸡粪1 500 kg/hm2、施纯氮270 kg/hm2)的田间大区对比试验,以探讨秸秆还田与氮肥、有机肥配施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有机肥的情况下,秸秆还田对小麦的生育时期无影响;在施加有机肥的情况下,秸秆还田能使小麦的开花期和成熟期提前;施有机肥能够推迟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在不施氮肥条件下,秸秆还田能促进小麦分蘖和穗的发育,增加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提高小麦产量;在施纯氮180 kg/hm2时,秸秆还田能增加小麦成穗数、千粒质量,提高小麦产量;在施纯氮270 kg/hm2时,秸秆还田抑制小麦分蘖和穗的发育,降低小麦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在秸秆不还田时,施加氮肥和有机肥均能促进小麦分蘖和穗的发育,提高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且成穗数和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在秸秆还田时,施加氮肥能促进小麦分蘖和穗的发育,提高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但成穗数和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施加有机肥能增加小麦成穗数,但降低小麦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总之,在秸秆不还田条件下,施纯氮180 kg/hm2+干鸡粪1 500 kg/hm2处理最优;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施纯氮180 kg/hm2处理最优,且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3.
海南早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海南早稻"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三元二次方程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预测最佳施肥量的农艺方案为:施纯N147.90 kg/hm2、P2O5 127.95 kg/hm2、K2O 138.75 kg/hm2;一元二次回归方程只有氮肥回归方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预测最佳施肥量的农艺方案为:施纯N 211.6 kg/hm2、P2O5 108 kg/hm2、K2O 136.4 kg/hm2。  相似文献   

14.
插秧稻氮肥追施时期及施用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氮肥不同追肥时期及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插秧稻在全生育期施纯N 270 kg/hm2、P2O5 120 kg/hm2、K2O 45kg/hm2的施肥水平下,水稻插后9~10 d追施纯N 54 kg/hm2,倒四叶和倒二叶时期各追施纯N 27 kg/hm2产量最高;水稻插后9~10 d追施纯N 54 kg/hm2,倒四叶时追施纯N 54 kg/hm2产量次之。  相似文献   

15.
水稻在沙壤土上精确施用氮肥可有效增加水稻产量,提高肥料的当季利用率,降低施肥成本。试验结果表明:射阳县一类田高产10050kg/hm2,需施纯氮量257.55kg/hm2;二类田高产9600kg/hm2,需施纯氮262.2kg/hm2;三类田高产9690kg/hm2,需施纯氮384.3kg/hm2。  相似文献   

16.
施氮量对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施氮肥(N0)、施纯氮225kg/hm2(N1)、施纯氮450kg/hm2(N2)三个水平下,氮肥用量对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春小麦品种(新春6号、新春27号、Y20)均在N1水平下出苗最大,高氮水平下出苗反而下降。新春27号和Y20产量均表现为N1>N0>N2;新春6号为N1>N2>N0,3个品种实际产量均在225kg/hm2施氮水平下达到最大,其中新春6号>新春27号>Y20。适当增施氮肥有助于沉降值的提高,湿面筋含量和面团形成时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高氮水平下强筋和中强筋小麦的软化度较高。在N2处理下面团延伸度与N0和N1呈显著差异,施氮量对粉质和拉伸参数的影响小于品种对其的影响,在大田生产中根据品种特性和合理施肥方式来提高小麦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7.
宁强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施纯N 150 kg/hm2、P2O545.0 kg/hm2、K2O 45.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4 181.1 kg/hm2,最佳施肥量为纯N 139.5 kg/hm2、P2O543.5 kg/hm2、K2O 40.5 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怀川916小麦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的氮、磷、钾最佳施肥配比,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田间试验测得的数据,建立了以产量为目标函数N、P、K因子效应的三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通过对方程的数学模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得出,小麦产量高于8 600 kg/hm2的氮磷钾优化施肥配比为:施纯N 296.40~308.59 kg/hm2,P2O5115.97~133.06 kg/hm2,K2O 175.10~184.28 kg/hm2,并对2个因素互作效应及氮、磷、钾单因素效应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9.
设置不施氮肥、分别施纯氮150、300、450、600kg/hm2和施纯氮300kg/hm2+鸡粪1500kg/hm2等6个处理,4次重复,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油后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棉田、密度24000株/hm2的条件下,施纯氮300kg/hm2+鸡粪1500kg/hm2,能够明显地提高油后棉产量。  相似文献   

20.
研究麦套春棉不同带宽的麦、棉产量及其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皮棉产量在1 125 kg/hm2以上,以180 cm的带宽为好;皮棉产量在1 125 kg/hm2以下,以160~170 cm的带宽为宜.在中上等土壤肥力条件下,每年施纯N、P2O5、K2O分别为375、210、150 kg/hm2时,可产皮棉1 125 kg/hm2、小麦4 500 kg/hm2,并能使土壤肥力不断提高.该研究结果为黄淮海地区推广麦套春棉发展高产高效农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