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花粒期是玉米的生殖生长阶段,包括开花、散粉、吐丝、受精及籽粒形成到成熟等过程,此期的首要管理任务就是为授粉结实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植株光合效率,延长根和叶的生理活性,防止早衰及倒伏,以达到粒重、粒饱满和高产的目的。玉米花粒期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李幸 《种子世界》2006,(8):35-35
拔节期到抽穗期是玉米旺盛生长期,茎叶增长速度决、增长量大,雌雄幼穗不断分化形成,需水量很大。抽穗开花期是需水临界期,需水量达到高峰,对水分的反应最敏感。灌浆期需要水为介质运输营养物质,需水量也较大。从拔节到灌浆期干旱会扰乱植株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使光合作用受抑制,合成产物量减少,而呼吸作用增强,加速物质的分解,消耗大于积累,造成营养缺乏。干旱导致萎蔫也会造成正在分化的幼穗或正在灌浆的籽粒的水分流向茎,而使幼穗分化和籽粒灌浆过程受阻,小花分化数目少。影响雄穗的抽出和雌穗的吐丝,延缓授粉,严重时会造成花粉、花丝丧失生活力,果穗上籽粒的数量减少,造成穗小、缺粒,甚至幼穗分化停止,形成空秆。  相似文献   

3.
小麦籽粒形成期在生育阶段上主要指抽穗至籽粒成熟这一段时期。这时小麦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都已陆续建成,转入开花、结实、成熟直到形成完整的种子。大量研究证明:麦粒的产量主要来源于抽穗到成熟期间叶片的光合产物,而乳熟期又是麦粒干物质积累最旺盛的时期,其中2/3—4/5的干物质由这个时期的光合产物转化形成的,由于此期的光合产物大量向籽粒运转积累,所以抽穗至成熟期除影响粒数外,也是决定粒重的关键时期,粒重是构成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达到一定穗数和大穗的基础上,努力创造适合于开花、授精和籽粒灌浆成熟的外界条件并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水稻穗上不同粒位胚乳结构形成特征及结实期灌溉方式对它的调控作用, 本研究以籼稻扬稻6号和粳稻武运粳24为材料, 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穗上不同部位籽粒胚乳结构的形成动态。自抽穗至成熟设置保持浅水层(CK)、轻干-湿交替灌溉(WMD)和重干-湿交替灌溉(WSD) 3种灌溉方式, 观察了干湿交替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籽粒胚乳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灌浆过程中稻米胚乳结构的形态建成顺序是, 上部穗籽粒早于中部穗籽粒更早于下部穗籽粒, 一次枝梗籽粒早于二次枝梗籽粒, 穗上早开花的籽粒早于迟开花的籽粒。与CK相比, 结实期WMD可以明显提高水稻产量; 其穗下部籽粒胚乳的淀粉体排列更紧密, 籽粒背部淀粉粒嵌挤甚至粘连。在WSD下, 稻米胚乳淀粉体排列疏松, 体积减小, 粒径差异增大, 相互间隙增大。灌溉方式对胚乳结构的影响, 因粒位而异, 以下部穗二次枝梗籽粒的腹部最为显著。表明水稻穗上不同部位籽粒胚乳结构形成与花后天数有密切关系; 结实期WMD可以改进穗下部籽粒胚乳结构, WSD则会使胚乳结构变差。灌浆期土壤水势-20 kPa 可作为改善稻米胚乳淀粉结构的节水灌溉低限指标。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拔节期和灌浆期不同阶段灌水对晋糯3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拔节期设4个阶段,即A1(10~11片展开叶)、A2(12~13片展开叶)、A3(14~15片展开叶)、A4(16~17片展开叶);灌浆期设3个阶段,即B1(7月29日穗子中上部花期结束子粒开始灌浆)、B2(8月3日)、B3(8月8日)。研究结果表明拔节期不同阶段灌水对株高、穗长和千粒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A2时期灌水的株高和穗长最大,千粒重在A3灌水时达到最大;灌浆期不同阶段灌水对千粒重和产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B1时期灌水时,千粒重和产量最高;拔节期和灌浆期不同阶段灌水互作对千粒重和产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A2B1是最优组合,即拔节期A2阶段和灌浆期B1阶段灌水可获得最大产量。  相似文献   

6.
抽穗结实期的温度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通过中粳稻在不同抽穗结实期的温度与产量变动情况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委在穗数和每穗粒数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对产量影响最大的为抽穗结实期的日均温。当抽穗期(6天)日均温为25.1℃、灌浆结实期(10天,花后10-20天)日均温24.7℃、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23.5-24℃时,结实主张千粒重高,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春小麦‘宁春48号’早熟特点,旨在为宁夏引黄灌区早熟高产春小麦新品种选育和‘宁春48号’优良种质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当地主推中晚熟品种‘宁春4号’作为对照,对‘宁春48号’的生育进程、幼穗分化及籽粒灌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宁春48号’较对照‘宁春4号’提前7天成熟,主要体现在分蘖—拔节期、孕穗—抽穗期阶段持续天数较短,抽穗开花后灌浆持续天数没有缩短;幼穗分化在单棱期、二棱期、小花原基形成期持续时间缩短,造成‘宁春48号’穗长较短、小穗数和穗粒数较少;与‘宁春4号’相比,‘宁春48号’起始灌浆较早,灌浆持续时间较长,但灌浆速率整体上低于对照‘宁春4号’。试验认为,‘宁春48号’作为亲本使用时,应选择早熟、大穗、穗粒数多、高灌浆速率的种质材料进行组配;选择过程中,在保证后代材料早熟性及灌浆持续时间长的前提下,选择大穗、穗粒数多、高灌浆速率的后代材料。  相似文献   

8.
施氮对夏玉米不同部位籽粒灌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籽粒败育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一个限制因素,高密[1]、弱光[2]、氮缺乏[3]等等都使败育粒数大量增加.败育与籽粒所处的位势有关,常发生于穗的顶部.顶部小花分化发育晚,花丝抽出迟,授粉受精晚,中下部小花的早受精子房对顶部小花有库位抑制作用,是顶部受精小花败育的一个原因[4,5].本试验在不同的种植密度、施氮水平下,采用人工同步授粉的方法,排除授粉受精早晚对顶部、中下部小花发育的影响,旨在探讨氮肥对不同部位籽粒灌浆和形成的影响机制,以便为生产中进行合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影响高粱高产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种、水肥、土质及气候等因素,为探究高粱的高产性能,寻找影响高粱高产的突破口,本研究运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对粒用高粱拔节期和灌浆期的最大需水量及其一生的耗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耗水量增加,穗长和枝梗数显著性地增加,但灌水量120~140mm的穗长和枝梗数差异不显著;籽粒千粒重和产量显著性地增加,灌水量100~140mm的千粒重和产量差异不显著。高粱拔节期最大需水量为120mm;开花灌浆期最大需水量为100mm;高粱拔节前耗水48.74mm,占总耗水量的10%~15%;拔节~抽穗耗水140.51~177.12mm,占总耗水的35%~43%,抽穗-成熟耗水137.65~272.27mm,占总耗水的42%~55%;水分生产效率随耗水量的增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灌浆期灌水100mm处理的水分生产效率为最高,最高可达29.49kg/(hm2·mm)。  相似文献   

10.
王长英  毛英魁 《种子》2001,(5):77-77
1 制种玉米秃顶、结实性差的原因主要有 :1.1 父母本长期不遇 :因父本播期不当或气候及栽培因素 ,造成父母本长期不适 ,结实性差。1.2 营养不良 ,特别是缺钾。穗分化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最快时期 ,需要的养分最多 ,如果养分供应不上 ,造成部分小花不能发育 ,顶部迟分化的小花因养分不足发生退化。1.3 高温干旱。抽雄前后是玉米需水量最多的临界期 ,干旱不仅影响雌雄穗的正常抽丝和开花 ,而且延长开花和吐丝的间隔时间 ,造成授粉不良 ,此时玉米要求适宜的日平均温度为 2 5~2 6℃ ,当温度高于 32~ 35℃ ,空气相对湿度接近 30 %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