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螟对玉米产量危害较大,严重发生年份损失可达25%~30%.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具有对环境安全、操作简便等特点,可有效提高玉米品质及产量,改产大田生态环境.该文通过2010~2011年两年的调查,对卵寄生率、防治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得出,每667m2可增加35.5kg产量,增加产值71元.  相似文献   

2.
玉米螟对农作物危害较大,严重年份产量损失可达20%以上。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作为一种生物防治技术,具有安全、无毒、无农药残留等特点,能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改善田园生态环境。文章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连续应用在长春净月区2年,探索最佳的放蜂时期和适用于长春城区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可增加玉米产量22.04公斤/亩,增加产值44.08元/亩,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黑龙江省玉米秸秆还田及有效防治亚洲玉米螟,2019年在哈尔滨市双城区、2020年在肇东市黎明镇对玉米秸秆地表覆盖还田、碎混还田和翻埋还田3种秸秆还田模式下的玉米田内亚洲玉米螟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玉米产量测定。结果表明,还田模式对亚洲玉米螟发生有一定的影响,秸秆地表覆盖还田模式下亚洲玉米螟的发生量显著高于秸秆碎混还田和翻埋还田模式,秸秆地表覆盖还田模式比秸秆碎混还田模式下亚洲玉米螟成虫诱捕量高34.0%~40.2%,被害株率高14.7%~31.4%,百秆活虫数多28.8%~103.0%,蛀孔数多13.5%~38.9%。比翻埋还田模式下亚洲玉米螟诱捕量高47.5%~63.9%,被害株率高28.1%~35.3%,百秆活虫数多37.8%~123.3%,蛀孔数多26.3%~52.4%。还田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不大,秸秆碎混还田和翻埋还田模式下玉米产量均高于秸秆地表覆盖还田模式,秸秆碎混还田比地表覆盖还田模式高2.5%~2.7%,秸秆翻埋还田比地表覆盖还田模式高1.9%~2.1%,但未达到显著差异。生产中推荐采用秸秆碎混还田和秸秆翻埋还田模式来降低亚洲玉米螟田间危害,同时不影响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4.
11月农事     
玉米螟是辽阳市危害玉米生产的最主要害虫之一,对玉米产量减产可达10%~30%,还可减少玉米粒重,造成玉米商业品质下降,是影响辽阳市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辽阳市对玉米螟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已展开多年,采取了多种技术措施大力防治,但玉米螟的越冬基数仍然较高,有逐年加重危害的趋势。该文旨在分析揭示玉  相似文献   

5.
玉米螟俗称箭杆虫或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大害虫,为害寄主种类多达150种以上,其中玉米为害最重,每年可造成玉米产量损失15%~30%。因此,玉米螟的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云南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种植面积1420余万亩,总产249万余吨,居全省粮食作物总产第2位,但因遭受玉米螟为害,常年损失5%~10%,严重者达30%.为减轻螟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以增加我省粮食总产,发展畜牧业和提供轻工业原料的需要,特列题开展对玉米螟的研究。现将1988年研究情况概述如下: 长期以来,我国各地普遍发生、对玉米为害严重的优势种一直沿用欧洲玉米螟的学名Pyrausta nubilalis Huber,1970年以后,国际上将Pyrausta属改为Ostrinia属,我国玉米螟的学名随之改用Ostrinia nubilalis(Huber)。  相似文献   

7.
玉米螟俗称箭秆虫,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同时还能危害高粱、谷子等作物.玉米是新民市的主栽作物之一,历年播种面积都在6.7万公顷左右.轻发生年一般减产玉米8%~10%,重发生年可减产玉米20%~30%以上.特别是2000年、2002年玉米螟在我市属于大发生年,玉米平均受害株率高达90%以上.仅此一项,全市损失玉米约5千万千克.由于玉米螟为害重,玉米品质下降,部分玉米籽粒被害后常常发生霉变,引起大牲畜食后中毒死亡.近几年笔者通过观察、调查,初步摸清了玉米螟在我市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螟又称钻心虫,是玉米常见虫害,严重影响玉米高产种植。本文介绍了玉米螟生活习性,分析玉米螟主要危害及特点,提出了有效防治玉米螟虫害的建议,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为了有效提高玉米产量,以株型紧凑型为代表的高产品种玉米得到了大力推广,玉米种植密度不断增加,玉米虫害危害也愈发严重。其中,玉米螟在夏季频发,玉米虫孔率、雌穗被害率等上升,亟需采取应对措施,对玉米螟进行综合防治,从而保障玉米整体产量。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螟,俗名玉米钻心虫,属螟蛾科,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是玉米的主要害虫,尤其对夏播玉米的危害最重。玉米螟可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其受害部分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不同程度地影响玉米产量,一般减产10%~30%。防治玉米螟的方法有很多,利用赤眼蜂大面积防治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经过数年的推广实践证明,利用赤眼蜂防治可以保护和增加有效的天敌数量,减少农药用量,降低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一般发生年损失玉米10%左右。笔者采取研究调查的方式进一步探究赤眼蜂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能够挽回玉米产量,提高收益,所以建议在生产过程中积极应用赤眼蜂对玉米螟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螟是开原市玉米生产中主要害虫,一般年份造成产量损失8%左右。近年,随着玉米品种更新、耕作方式变革以及异常气候等因素影响,本市玉米螟危害程度逐年加重。为保障本市玉米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确保全市玉米产量的提高,进一步提高本市玉米螟绿色防控的综合能力,2011~2006年连续六年对全市玉米螟进行绿色防控,实施全覆盖。1发生规律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钻心虫。分布广,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幼虫危害玉米,在开原地区一年  相似文献   

12.
玉米螟是昌图地区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可以导致减产幅度为10%~30%,对玉米生产存在很大的威胁,有必要进行防治。一、发生规律及特点在昌图地区发生的玉米螟为亚洲玉米螟。玉米螟1年发生多代,在玉米各生育时期都可以为害玉米植株的地上部分,取食叶片、果穗、雄穗、钻蛀茎秆,导致植株生长发育受害  相似文献   

13.
东辽县位于吉林省的中东南部,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半山区农业县,玉米螟是危害东辽县玉米生产的最主要害虫,严重发生年份产量损失达25%~30%,由于近几年玉米秸秆处理不当,灭茬不及时,对玉米秸秆垛不能及时药物封存,虫源基数增加,导致2011年玉米螟中等发生,虫情危害出现了恶性循环。2011年东辽县安恕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对玉米螟虫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二代区玉米螟发生一般较重,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019-2020年,基于二代区玉米螟为害特点,优化集成二代区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模式。结果表明,天敌昆虫赤眼蜂寄生一代玉米螟卵,施用微生物源杀虫剂苏云金杆菌(Bt)防治二代玉米螟低龄幼虫的生物防治技术模式对玉米螟的整体防治效果较好,平均防治效果为86.08%~88.43%,挽回玉米产量损失率7.78%~7.83%,亩纯增效益66.00~149.60元,投入产出比为1:(6.37~11.84),有效地控制了玉米螟为害,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绿色环保、节本增效,对农产品质量及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均显著。  相似文献   

15.
玉米螟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食性杂,属于玉米的专化害虫,主要以幼虫为害玉米。随着气候条件及耕作制度的变化、玉米种植密度的不断增加、肥水条件的提高均加重了玉米螟的为害程度,直接影响到玉米的品质及产量,从而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经济效益。因此,研究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四川达州的重要粮食作物及畜禽粮食饲料来源,常有大面积种植,玉米产量的高低不仅会对当地的粮食总产量产生影响,同时对畜禽养殖业产生一定影响。玉米螟是玉米的高发害虫,大面积平均被害株率在10%~20%,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及农民收入。生物导弹是玉米螟防治新技术,本文以四川达州地区为例,分析生物导弹在玉米螟防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玉米是锦州市松山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每年种植面积在10万亩左右。玉米螟是危害当地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玉米螟以幼虫为害为主,幼虫在玉米心叶期取食叶肉,咬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状;之后蛀食茎秆,造成茎秆折断,对产量影响更大;直接蛀食雌穗嫩粒,导致玉米籽粒霉变,降低品质。据调查,不采取控制措施,一般发生年春玉米可减产20%,大发生年可超过40%。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在农业技术推广实践中,摸清了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和  相似文献   

18.
玉米螟是辽阳市危害玉米生产的最主要害虫之一,对玉米产量减产可达10%~30%,还可减少玉米粒重,造成玉米商业品质下降,是影响辽阳市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辽阳市对玉米螟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已展开多年,采取了多种技术措施大力防治,但玉米螟的越冬基数仍然较高,有逐年加重危害的趋势.该文旨在分析揭示玉米螟连年重发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玉米螟俗称箭杆虫,又叫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害虫,也是世界性大害虫,分布广泛,可为害200多种寄主植物。在我市玉米产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发生严重区域可使玉米减产10%左右,发生严重地块可使玉米减产20~30%,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每株每增加1头幼虫,产量损失3.48克,损失率2.65%,每株1头一垧地5万株玉米,就是5万头虫子×3.48克=348斤,每株4头,每垧地20万头虫子×3.48克=1392斤。一、形态识别玉米螟属于全变态的昆虫,也就是说它的一生要变上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每年播种面积都在200多万亩以上,今年播种面积280万亩,玉米亩产500—750公斤。由于玉米面积扩大,重迎茬面积的增加,玉米螟的发生危害也越来越重。今年我市玉米螟发生面积150万亩,秋季百杆活虫数量在140-268之间,加权平均205,产量损失在4.04-8.21%之间,加权平均5.8%。今年省植保站为我市防治玉米螟投入14.7万亩物资,取得了很好防治效果,玉米螟防治面积累计16万亩。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面积7万亩,平均防效52.4%,百株幼虫数量在155-190头之间,加权平均172.5头,挽回玉米产量损失率为5.67%,挽回玉米产量损失248.06万公斤,增加收入297.67万元,纯增收入282.97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20.3。DT-15P型投射式杀虫灯防治玉米螟面积8万亩,平均防效64.9%,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