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棉纤维主要品质性状的气象生态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1994—1995年在陕西杨陵和山东的鄄城、泰安、东营以及2001—2002年在长江流域棉花品种试验区域进行的试验资料,在不考虑土壤、栽培调控等因素的前提下,确定棉花铃期日均最低温、日均最高温和相对湿度、夜均温和日均降水量分别是影响棉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的关键气象因子,并建立了基于铃期关键气象因子对棉纤维长度、比强度和麦克隆值的气象生态模型。上述模型既强调了遗传性对棉纤维品质性状的决定作用,也体现了气象生态因子的作用。棉纤维长度、比强度和麦克隆值气象生态模型RMSE分别为0.985 mm、1.003 cN·tex-1和0.233,模拟值与观测值1:1直方图吻合度好,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2.
零式果枝海岛棉铃部性状和纤维品质的遗传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加性-显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8个零式株型海岛棉亲本及其28个组合F1代的5个铃部性状和5个纤维品质性状的2年资料,进行了方差分析和成对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铃部性状中,铃柄长的加性效应对表现型总变异的贡献最大(VA/VP=33%),其次是铃粗;在纤维品质性状中,比强度、伸长率和麦克隆值的加性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棉纤维品质生态区划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研究表明,生态因子对棉纤维诸指标的影响程度,气象因子大于土壤因子。根据棉纤维品质的2.5%跨距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3项主要指标经数理统计分析,可初步划分5个棉纤维品质生态区,其分布特征是:由鄂西、鄂南向鄂东、鄂北走向,其纤维长度变短,麦克隆值增大,比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态点对棉株纤维品质综合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农业系统工程学 (agriculturalengineeringsystematics)等原理对不同生态点棉株纤维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 ,其结果表明 :纤维品质中以麦克隆值的变异系数最大 ,且在不同生态点纤维品质优劣的大小顺序为C >A >E >D >B >F ;据关联分析表明 ,纤维长度与产量的变化势态接近 ,其次是比强度与整齐度 ,而麦克隆值、气纱品质与产量的变化势态较远 ,而且整齐度是制约纤维长度、比强度的主导因素 ;纤维长度是制约整齐度、气纱品质的主导因素 ,而气纱品质是制约麦克隆值的主导因素 ;据主成分分析表明 ,在不同生态点环境条件下纤维长度、整齐度、比强度三者的信息量占总信息量的 82 2 4 17% ,而纤维长度、麦克隆值、比强度三者的信息量仅占总信息量的 6 6 884 9%。  相似文献   

5.
以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为资料,对构成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主目标性状的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分布特点显示,皮棉产量主要集中在900~1 300 kg/hm2,2.5%跨长集中在27~30 mm,比强度集中在18~22 cN/tex,麦克隆值集中在3.7~4.9;从不同年代及不同单位育成品种来看,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皮棉产量明显提高,2.5%跨长和比强度有所改善,但麦克隆值呈逐渐变粗趋势,河北、河南及江苏省育成品种该趋势更加明显。偏相关分析表明,皮棉产量与单株铃数、单铃重及衣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与2.5%跨长、比强度及麦克隆值呈显著或不显著的负相关。典型相关分析进一步表明,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两组性状之间存在真实的相关关系,单株铃数与2.5%跨长、衣分与麦克隆值的相关性是导致产量和品质两组性状相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温光条件对高品质陆地棉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科棉1号为试验品种,在江苏不同生态区设立试验点,研究温、光因子对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地点温光因子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4桃纤维品质的温光因子不同。影响纤维长度的主要是气温日较差,影响伏前桃和早秋桃比强度主要是最高温度,影响伏桃比强度的主要是日照时数和气温日较差,晚秋桃比强度则主要受最高温度和气温日较差的调控。影响伏前桃麦克隆值的主要是最低温度和日均温,对伏桃和早秋桃纤维麦克隆值有明显影响的是日照时数,影响晚秋桃麦克隆值的主要是气温日较差。  相似文献   

7.
 通过播期设置营造着果点棉铃差异性或相近性温光条件下完成棉铃发育过程,研究温度及光照两个气象因子对棉铃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光条件各着果点棉铃的产量与品质性状差异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变异单铃纤维重>单铃子棉重>单铃生物量>衣分,比强度>伸长率>麦克隆值>纤维长度>整齐度;各着果点上不同开花期单铃纤维重极显著差异趋势一致,其它性状差异趋势不尽一致。依据温光气象因子与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正相关,建立逐步回归分析动态模型分析铃期更具重要的影响因子,相对单铃总生物量6.0~7.0 g和单铃子棉重4.8~5.4 g的≥15℃有效积温范围为408.90~764.77℃和471.12~729.74℃,相对单铃纤维重1.8~2.3 g、麦克隆值3.5~4.9、纤维长度27~31 mm的平均日最低温度范围为15.46~26.33℃、13.1~23.6℃、15.9~26.6℃,相对纤维比强度值24.0~26.0 cN·tex-1的日均温为21.2~23.7℃,相对衣分40%~42%的有效太阳辐射总量范围为871.45~899.57 MJ·m-2 。据此可分别推理出江淮生态棉区目标性状棉铃的临界开花日。  相似文献   

8.
棉花纤维品质指标的时空分布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棉花纤维品质指标的时空分布模型,对预测我国不同生态区棉花纤维品质,指导我国原棉进出口和纺纱企业配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棉花花铃期生理生态因子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量化了棉花品种、棉株空间枝节、花铃期日均温、光照长度、土壤含水量、棉株含氮量与棉花纤维品质指标形成的关系,并结合已有的棉花纤维品质指标生态模型,构建了机理性较强的预测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长度整齐度等单一纤维品质指标的时空分布模型及综合指标模型。利用不同年份、不同品种类型、不同生态区域、不同肥水管理条件下的试验资料对棉花纤维品质指标的时空分布模型进行了检验,显示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长度整齐度的模拟值与观察值之间的均方差根(RMSE),在时间分布模型中分别为0.15 mm、0.29 cN tex-1、0.18和0.36,在空间分布模型中分别为0.22 mm、0.60 cN tex-1和 0.15和0.86,与实际观察值间的误差皆小于5 %,说明本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通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麦克隆值是衡量纤维细度与成熟度的综合指标,受制于品种遗传特性、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等因素,建立机理性较强麦克隆值气象生态模型是实现棉花精细管理和品质调控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试验的资料,在不考虑栽培、土壤等其他因子的条件下,采用逐步回归等方法,研究建立了机理性较强的铃期气候因子对麦克隆值的气象生态模型:MIC=MICs×DATMIC×ARFMIC。其中,DATMIC=0.0341DAT2-1.5756DAT 19.125,ARFMIC=0.8396EXP(0.0272×ARF)。经检验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性,观测值与模拟值之间的RMSE平均为0.2621。与前人相比笔者提出的麦克隆值气象生态模型的精度有较大的提高,模型的模拟值与观测值的1:1关系图显示了较好的吻合度。  相似文献   

10.
2005-2006年按棉株不同节位研究了棉花纤维品质三项主要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果节由内而外,麦克隆值表现为由高到低,同位铃间麦克隆值无显著差异.(2)1~3果枝不同节位棉铃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由内向外逐渐变短,4果枝以上不同节位由内向外逐渐变长.(3)断裂比强度1~3果枝不同节位棉铃由内向外逐渐变低,5果枝以上不同节位棉铃由内向外逐渐变高.  相似文献   

11.
张启文  刘洋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4):153-157
黑龙江省农户小额信贷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遇到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农村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农户日益增长的信贷需求。当前,尽快解决这种供不应求的问题成为农村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非常有必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黑龙江省新站镇270户农户的调查研究,运用SPSS中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黑龙江省农户小额信贷需求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诸多因素中,农户家庭人口数、户主受教育程度、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及消费支出和担保品有无,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农村金融机构挖掘农户潜在需求和创新信贷产品的同时,需提高农户对小额信贷的正确认识,改善当前农村金融环境,为小额信贷提供适宜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选择38家农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2008—2012年度的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因子得分和排名,以及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综合得分和排名。根据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综合评价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综合经营绩效不是很理想,出现“背农”现象。农业上市公司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应该通过内部结构调整提高其自身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同时应该提高其应对债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推进哈尔滨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下文简称联盟)的健康良性发展,基于已有文献研究和专家意见,设计了包括23个指标的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4个影响哈尔滨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公共因子。结果表明:双方实力水平、组织文化、合作关系、联盟环境因素影响哈尔滨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联盟稳定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联盟合作的全面开展,进而促进哈尔滨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we put forward a method of direct factor analysis with discret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which was supported by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with the mixture containing 2,3,4,5 phases respectively. The detailed discussion was also given to its principles,errors and criterion.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财贵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2):442-446
研究目的:研究国内近16年农地产权制度研究进展情况及发展趋势。研究方法:共词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多维尺度分析法。研究结果:农地产权制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农地产权主体、性质、结构、功能、权能、市场、改革路径几个方面。研究结论:(1)农地产权制度仍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2)所有权、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和农地市场是研究的热点;(3)新技术新方法逐步被广泛应用;(4)农地产权制度需要改革。  相似文献   

16.
气象因子对棉花产量和品级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气候因子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级的影响。结果在明,气象因素的变化曲线与皮棉单产和纤维品级的变化曲线相似。气象因子与皮棉产量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平均为0.6422.与纤维品级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为0.5558.对湖南棉花皮棉单产和纤维品红影响最大的气候因子是降雨日和日照时数,影响最小的是日平均温度。  相似文献   

17.
重庆植烟区气候因子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气候统计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重庆市12个植烟区分为4个不同区域类型:石柱、南川、彭水和武隆为第1类,丰都、涪陵、万州和巫山为第2类,奉节和巫溪归为第3类,酉阳和黔江为第4类。4类区域各气候因子及烟叶化学成分含量之间都具有显著性差异。大田期均温均能满足烟叶生长的需求,影响第1、4类烟区化学成分含量的主导气候因子是大田期总日照,大田期总日照和降雨量为影响第2、3类的主要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18.
19.
玉米性状变异的因子分析及育种学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1999年玉米区域试验(直播组)品种各性状变异的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穗位、穗长、生育期、行粒数、株高和出籽率是易于协同改良性状,行数、秃尖和千粒重是难以同步改良的性状,只能协调发展以获取最佳效果。提高行粒数、改良穗长、协调行数、千粒重二者之间的关系,以选育出生育期短、行粒数多、出籽率高的较矮杆组合为目标的策略,是进一步提高玉米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聊城市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林英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2):403-406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为掌握山东省聊城市的农业现代化程度,以聊城市下辖的8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对聊城市各县市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提出了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建议。获取2009年聊城市统计年鉴的数据,选取10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聊城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聊城市各县市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差距较大,由高到低依次是高唐、茌平、莘县、东昌府区、阳谷、东阿、冠县和临清,同时制约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因素也不相同;聊城市各县市区应当因地制宜,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