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腰绳式斜河绠的水工模型试验研究,证实了高流速河川的腰绳式斜河绠,结构设计合理,工程安全可靠。水工模型试验采用新的测试手段与数据处理方法,提高了模型试验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木材入河滑道为例,讨论了木材在滑道上运行时的受力状况,并由此推导出滑道模型试验必须遵循的相似准则,以及为了满足这些相似准则而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为滑道模型试验提供了试验的原则和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新  杨明明 《森林工程》2000,16(6):46-49
为解决二滩水电站木材过坝进口喂木机前木材短途运输问题,进行了水流加速器的模型试验研究,确定了基本的参数。针对浮箱端部木材滞留和堵塞现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为工程设计和生产实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模型试验的方法对组培洗瓶机的水力洗涤工艺进行了研究,论证了水力洗涤方式完全可满足组培洗瓶的要求,确定了水力洗涤各参数对洗涤效果的影响程度,并获得了水力洗涤主要参数的较佳范围,为设计组培洗瓶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预应力简支钢箱梁模型试验的测试结果为基础,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普通简支钢箱梁和预应力简支钢箱梁模型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将有限元计算结果和模型试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从而验证预应力简支钢箱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简支钢箱梁基频都比普通简支钢箱梁小;预应力简支钢箱梁的基频随着锚固位置的增大而减小;双折线型布索的预应力简支钢箱梁基频最大,曲线型布索的预应力简支钢箱梁的基频最小。  相似文献   

6.
注浆工程因其隐蔽性和浆液扩散随机性成为控制施工效果的难点,采用模型试验研究可为设计注浆施工工艺提供依据。针对砂层注浆试验中试验结果处理方法和水泥浆液扩散及分布规律开展研究,提出了改进的EDTA二钠滴定法测定水泥含量,利用注浆模型试验装置,改变注浆参数、浆液色彩和开挖方式进行5次模型试验。通过分析注浆后结石体形状,并将试样分块滴定,结合图像变换法处理注浆体研究浆液扩散形态。结果表明:注浆结石体主要由浆液富集区和沿优势路径扩散区组成;分块滴定检测处理显示浆液由注浆口向外总体呈线性扩散,浆液最大扩散范围随注浆压力、注浆量和水灰比增大而增大,扩散体积与注浆量比值在7.04~8.74之间,可注性随注浆压力和水灰比增大而增大,随注浆量增大而减小;图像处理显示劈裂作用、潜蚀作用、浆液富集和优势路径等常见浆液扩散模式,并与分块处理相互验证。研究表明所述处理方法在试验中应用效果良好,实际工程中需通过优化注浆工艺避免产生单向大型劈裂通道和潜蚀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桩径的钢管桩水平承载特性及桩土相互作用机理,通过水平荷载作用下钢管桩承载特性的模型试验和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成像技术,研究桩径对钢管桩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及桩土界面受力机理。室内试验包括半模型和全模型试验,半模型试验主要分析桩在加载至破坏过程中桩侧位移的变化情况,全模型试验主要分析桩在加载至破坏过程中桩侧位移、弯矩及桩身剪力的变化情况。试验中通过采集桩身各截面应变、桩顶应力、桩顶及土层沉降、桩周土压力等数据实现对桩土相互作用过程的观测,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到水平荷载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的规律。结果表明,桩径大小对其水平承载力影响较大,尺寸效应的影响在非线性阶段表现十分明显;钢管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其最大弯矩点在桩身中部靠上位置,且随着荷载的增加最大弯矩点向下移动,故在设计过程中可重点验算桩身中部附近的抗弯承载力;桩的刚柔性也是影响桩内力分布及桩侧土体发挥的关键因素;桩侧土体位移主要集中于5倍桩径以上位置,浅层土体对于抵抗水平荷载发挥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超声波检测钢管混凝土质量的原理进行了研究,结合冲击回波法进行模型试验,探讨了进一步提高用超声法检测和评价钢管混凝土质量准确性的途径和方法.通过试验表明:用超声波法和冲击回波法检测钢管混凝土质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工况的消能复核和下游冲刷复核为控制,先通过模型试验确定洪江水电站左闸运行调度、右闸运行调度及左右闸联合泄洪调度的方式,再根据模型试验泄流数据的整理结果,分析闸门相对开启高度(he/H)与参数(q2/g H3)之间的关系,得出适应任何上游水位,任何洪水来量,任何机组运行台数的洪江水电站闸门调度粗估公式。  相似文献   

10.
静力触探方法是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通过归纳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概述了静力触探仪器设备发展历程.系统归纳静力触探锥头贯入阻力理论研究,以及模型试验、数值模拟、成果应用等研究.应用静力触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土的名称及划分地层;(2)地基承载力;(3)估算单桩容许承载力;(4)检验地基强度及评价地基...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在我国林区贮木场或木材加工厂装卸作业中广泛使用装卸桥,这是一种大型起重机械。在装卸桥作业时,由于工况复杂,动力现象相当普遍。近些年来关于起重运输机动力学的研究,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木文通过对林用装卸桥结构振动模型试验及现场实测,探讨了林用装卸桥的振动测试及分析方法,并测得了某些典型装  相似文献   

12.
曹国辉  邓洁 《森林工程》2003,19(6):38-39
本文采用比拟杆法推导了薄壁箱形截面梁的剪力滞效应计算公式 ,对钢筋混凝土箱梁在各工况下的剪力滞效应进行了线弹性分析 ,并与空间有限元法、模型试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3.
以防护林带为对象,研究降低灾害性风速的基本规律是为林带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也是研究生态系中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规律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对林带的研究有了较大发展,但究其研究方法,多数是沿用从已形成的定型林带中选有限林型做观测对象,这样若想阐明规律是不充分的。因此,要做系统的、有计划的研究探索,改进并寻找新的研究方法,方有可能把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最有价值的研究上。下面想就研究方法提点看法,很不成熟,供参考。(一)田间防护林带模型试验方法为了在一个风时长、风向变化小期间,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相似理论和模型试验,采用比例缩尺n_L=2的模型铲刀,建立树木移植机下铲阻力与土壤状况、铲刀类型和铲刀下铲阻力距离等因素之间的经验公式。试验表明,该经验公式在试验取值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可缓解当今常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压力,热解气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生物质能的利用效率.在目前,一般生产可燃气的民用型生物质热解炉主要存在下述问题:产气率低、热值低、焦油含量高、可靠性低、运行参数待优化、燃气安全性低、环境污染等.为克服这些问题,通过热解炉模型试验研究,优化现有生物质热解装置工艺的结构及非结构参数,以提高其热解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哈尔滨市水泥厂专用桥的修复工程为背影,论述了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钢箱索梁桥方案,并按索梁计算原理建立其基本方程,进行了模型试验及实桥检测的结果分析,验证了计算理论的正确性,为要求高跨比较小的桥梁设计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确定了高流速河川漂木诱导设施技术参数值。建立了箱型承水挡诱导漂子轴线与水流间夹角极限值、诱导漂子纵向拉力值与流速之间的关系。得出翼型分水漂子的分水宽度,有效诱导长度和阻力等随流速而变动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阐述了木材水运工程中,深水横河绠绠存木垛形成的过程及相关的水力现象。根据水力模型试验结果,提出了绠存木垛最大稳定厚度的概念和与此相应的临界水深范围,并用这一新的概念,来解释深水横河绠工程缆绳张力变化的规律性。根据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提出了新的横河绠工程缆绳张力计算公式,并利用这一公式对某工程进行验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一、引言目前,河绠工程设计中采用的计算方法,经实践证明,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具体情况,特别是不适用于深水河段或库区河绠工程的设计。为探索这一问题的本质和找出适宜的设计计算方法,笔者于1964年在东北林学院的2.0米宽水槽上进行了1:50横河绠模型试验;其后又于1974年,在成都科技大学的1:60都江堰水利枢纽模型上,对木垛的形成,河绠缆绳张力及漂木在水库库区的运动规律等水力现象进行了试验观察。试验用漂木分别采用同质木材和塑料,按比例(1:50,1:60)缩制;河绠缆绳张力采用拉力环通  相似文献   

19.
在效率合格的情况下,井用潜水泵的叶轮扬程和流量偏高时会产生无功损耗.为保证叶轮的扬程和流量,必须降低轴功率,减少能耗,提高叶轮的效率,才能达到节能减耗的效果.基于相似理论,利用叶轮切割定律进行了叶轮切割计算,并针对250QJ125型井用潜水泵叶轮进行水力模型试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野外模型试验和数学模拟方法,对我国平原农区农田防护林网的林带透风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从防护效应角度考虑,最适透风度(以大田防护为目的)以0.35左右为好;(2)使用林网中风速分布矢量合成模式进行数学模拟,可以事先从防风效应角度为林网规划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