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黑木耳胞外酶活变化与栽培性状比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黑木耳10个菌株胞外酶活性及与栽培性状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胞外漆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大致相似,酶活与栽培产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23(7号菌株除外),酶活性相对较高的菌株(3、4、8号),栽培中产量相对较高。纤维素酶活性高峰时间出现较漆酶、多酚氧化酶早,且酶活性高峰出现早的菌株菌丝长速较快。蛋白酶活与栽培产量呈一定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00(6号菌株除外),蛋白酶活最低的3号菌株,栽培产量最高;而活性较高的5、9号菌株栽培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2.
以5个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栽培菌株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黑木耳栽培过程中4种胞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菌株胞外酶活性不同,但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随着黑木耳子实体的生长发育,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和滤纸纤维素酶(FPase)的活性逐渐增强,并在子实体成熟时最高,子实体采收后活性迅速下降;漆酶(LAC)、多酚氧化酶(POD)活性在菌丝生长阶段较高,随着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酶活下降.  相似文献   

3.
六株黑木耳两种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黑龙江省常用六株黑木耳菌种的胞内、胞外酯酶 (EST)及过氧化物酶 (POD)同工酶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黑木耳菌株同一培养时期的各菌株间同工酶谱存在明显差异 ,同一菌株的胞内、胞外同工酶在酶含量和酶带数也存在差异。此差异性可以用来进行菌种鉴定。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工厂化栽培的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菌株双二、黑单、C10、C6和C3的子实体产量、栽培培养料的酶活性,研究了木质纤维素与产量的关联性,以及子实体中氨基酸的种类及其含量。结果表明:C10菌丝生长速度较快,且子实体产量最高,分别为4.19 mm·d~(-1)和(152.71±5.69)g;C10漆酶活性最高,C6锰过氧化物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羧甲基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最高,黑单内切-β-1,4-葡聚糖酶活性最高;C10纤维素降解量最多,产量随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量的升高而升高,并且均具有显著相关性,而半纤维素降解量与产量没有相关性;不同菌株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程度与其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性的高低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C6无论是总氨基酸、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是鲜味、甜味、苦味和无味氨基酸总量都较高。因此,在工厂化栽培条件下,黑木耳C10菌株符合工厂化生产特点,可缩短采收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许多高等担子菌能产生胞外多酚氧化酶。它不仅对分解木质素及多酚类物质有重要作用,而且也是与多种真菌繁殖器官有关的酶,其活性的改变与双核菌丝培养中子实体发育阶段有关。本文研究了黑木耳不同菌株的菌丝生长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并试图探讨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出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七株贵州蜜环菌胞内多糖得率及胞外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株贵州蜜环菌为试材,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得率、DNS法测定蜜环菌发酵液中木聚糖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性、丁香醛连氮测定发酵液中漆酶活性,研究了不同蜜环菌在发酵过程中漆酶等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及菌丝胞内多糖提取率。结果表明:各菌株间多糖得率存在显著差异;各菌株胞外酶活性变化趋势均是先升后降;各酶在不同菌株间达到最大酶活的时间、最大酶活性值存在明显差异;优良菌株DJ1第4天就能结束发酵,达到最大酶活时间最短、持续时间长。蜜环菌液体发酵时最早分泌的是CMC酶、漆酶,然后是木聚糖酶,但起主要作用的是木聚糖酶。  相似文献   

7.
草菇不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选用草菇的六个不同菌株进行了菌株间的拮抗性测定,同时比较了菌丝生长速度、同工酶谱、CMC酶相对活性和抗霉性。已测结果表明:六个不同菌株中,菌株V35与V112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V118,但都是不同的菌株;其次,菌株V35、V112与V118菌丝生长速度和CMC酶相对活性也明显的高于其它菌株,其中V112生长速度最快,长势最好,但V35抗霉性和CMC酶相对活性较其它菌株好。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2020,(5)
为了筛选耐高温黑木耳菌株,研究从酶学方面研究黑木耳菌株适应高温胁迫的能力。将两个黑木耳菌株(DH2、10号)培养7 d后菌丝44℃热激4 h,考察热激前后黑木耳菌丝体保护酶活性变化。结果发现44℃热激4 h后较耐受高温的黑木耳菌株DH2菌丝体SOD活性、CAT活性迅速升高,POD活性、MDA含量在菌丝恢复时升高;不耐受高温的黑木耳菌株10号菌丝体POD活性、SOD活性、CAT活性、MDA含量迅速升高,在菌丝恢复时降低。因此,高温胁迫下不同黑木耳菌株菌丝保护酶活性变化趋势不同,可能与菌丝体高温耐受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rill)菌株(出发菌株AbM9,AbM9经离子束注入选育的菌株AbML2、AbML7和AbML11,及AbM9单孢分离所得菌株AbMD3)在菌丝生长期、菇蕾期、一潮菇期和二潮菇期培养料的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与产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姬松茸菌株AbML11产量最高,与AbML2、AbMD3、AbML7和AbM9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AbML11的产量与菌丝长速相关性不显著;5个供试菌株的淀粉酶活性在菌丝生长期均最高,与菌丝长速的相关性不显著;蛋白酶活性在菇蕾期最高,与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在一潮菇期最高,与产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28,达显著水平。本研究可为姬松茸高产菌株的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2019,(6)
为筛选适合商洛市当地袋料栽培的抗杂、抗逆、肉厚色深、优质高产的黑木耳优良菌株,引进7个黑木耳菌株进行袋栽比较试验。结果:综合供试黑木耳菌株菌丝生长,抗杂性,耳基形成早晚,抗逆性,黑木耳产量和商品质量,并结合商洛气候因素,得出黑威15、黑威单片、黑威半筋、西乡2号四个菌株综合性状优良;四菌株为中熟,单片耳,肉厚色深,抗杂抗逆性好,优质高产,可作为商洛市袋料栽培主推黑木耳菌株。  相似文献   

11.
黑木耳绿霉病是黑木耳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同时也是“北耳南移”成功与否的主要瓶颈.从湖南省麻阳县采集了30个染病黑木耳样品,并从中分离得到1株病原菌AD092,经形态观察、培养特性观察,结合ITS序列分析,鉴定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将该长枝木霉菌株与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r.)、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灵芝(Ganoderma spp.)和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6种食用菌进行平板对峙试验.结果 表明,该长枝木霉对灵芝、姬松茸和大球盖菇侵染能力强,其菌丝能够侵入上述食用菌菌丝,导致其枯萎死亡;对黑木耳、杏鲍菇和秀珍菇侵染能力中等,仅导致交接处食用菌菌丝变黄枯萎.使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咯菌腈4种杀菌剂对病原菌长枝木霉进行抑菌试验,结果发现咯菌腈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达到97.8%,为指导黑木耳生产过程中木霉的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实验以甘蔗渣加少量麦麸栽培毛木耳和光木耳,在栽培的不同阶段分析测定培养物的的主要化学组成成分和有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木耳利用栽培底物的能力有明显差别;在栽培后期,毛木耳和光木耳分别消耗纤维素为74%和43%,半纤维素为78%和61%,木质素寿60%和35%。不过它们对这些底物的消耗又具有相似的阶段性变化的特点,即在子实体形成期的消耗速率都比菌丝生长期快。培养物的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活性也有阶段性变化特点。底物降解速率的变化与酶活水平的变化之间有一定对应关系,其中尤以毛木耳较明显。实验还分析培养物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变化,简要地讨论了它们在栽培底物降解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黑木耳菌丝生物量的测定及其与生产性能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几丁质分析法测定了黑木耳代料栽培培养料中的菌丝生物量,并就不同温光条件下的黑木耳菌丝生物量与发菌时间、产量、子实体粗蛋白含量和总糖含量等生产性能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番茄新品种西农206是以自交系B7为母本、自交系B23为父本配制的杂交一代良种。属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强,低温坐果率高,连续坐果能力强,平均单果质量230~260 g,产量113 635.5 kg/hm2;果色粉红、扁圆形,无绿肩,果柄短,大小均匀,外形美观,商品性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9%,VC含量12.6 mg/100 g;果实硬度大,耐贮运,货架寿命长;抗番茄烟草花叶病毒(ToMV),耐黄瓜花叶病毒(CMV),对早疫病和叶霉病有一定抗性,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金江镇打芝坝村仿野生黑木耳栽培技术极其原始,管理粗放,产量极低,但该种木耳口感细腻,品质极佳,价格高昂。为了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研究组对该木耳进行了菌种分离(菌株YUCM510200)、鉴定,以及菌株的耐高温和栽培实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木耳耐高温,出耳速度快,耳基致密,耳片为薄片型,菊花状,孕面呈灰黑色,背面有毛。产品外观、口味和仿野生栽培的木耳基本相同,只是在泡发时的香气较弱;生物学效率为每公斤干料产鲜木耳1300 g,以干品计为100 g。该品种由于耐高温能力强,在热带地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葡萄树液中内生菌的种类,对‘白罗莎里奥’葡萄伤流液中的内生菌进行分离纯化,得到4株普遍存在的有益菌株,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对其进行鉴定,并针对葡萄灰霉病病原菌进行抑菌测试。结果表明,4种内生菌分别为粘红酵母菌、隐球菌、水拉恩式菌、变形斑沙雷菌;平板抑菌试验显示,隐球菌、水拉恩式菌、变形斑沙雷菌均对灰霉病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对葡萄果粒的病菌侵染试验表明,隐球菌、水拉恩式菌、变形斑沙雷菌均能使果粒失水速率降低、灰霉病病斑缩小,抗菌物质类黄酮、总酚以及SOD、CAT、POD、PPO活性升高,灰霉病抗病相关基因VvHSF和VvDR下调,VvPR17、VvDW、VvChi和VvWRKY上调,且上调程度与抗病能力呈正相关,进一步表明了隐球菌、水拉恩式菌、变形斑沙雷菌对灰霉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葡萄灰霉病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耐盐番茄东科1号和东科2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耐盐番茄东科1号、东科2号是通过野生耐盐番茄契斯曼与粤农2号远缘杂交,从杂交后代与耐盐亲本多代回交的多个材料里经系统选育而成。两者均为小果型,东科1号果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5g,耐低温,耐盐,土壤含盐量0.7%以下生长正常;东科2号果柱形,平均单果质量20g,耐盐,土壤含盐量0.8%以下生长正常。两者均较抗叶霉病、灰霉病,在土壤含盐量0.5%以下的保护地设施栽培每667m2产量8000~10000kg。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是黑木耳栽培大省,发展前景看好,而近年来由于菌种混杂、退化,生产规模虽扩大,但产量有下降趋势,选育优良菌种是当前的主要工作。试验对分离于我国的14株野生黑木耳进行人工驯化栽培,对收集于黑龙江省的31个栽培品种进行春季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14株野生菌株中初步筛选出5个较优菌株;从31个栽培品种中初步筛选出13个较优品种,若以总产量为指标,仅有6个品种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9.
木耳新品种‘丽黑1号’是从浙江丽水市白云山采集的野生黑木耳中分离、驯化选育而来。菌丝抗高温能力强,出耳早,优质耳比例高,产量稳定,适合袋料栽培,适合干销或鲜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