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处理对刺梨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刺梨花药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预处理、附加物对刺梨花药愈伤组织形成及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3 d,刺梨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褐化率最低;以100 mg/L维生素C浸泡处理2 h后,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50.63%,而褐化率最低,为10.63%;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或硝酸银可以促进刺梨花药愈伤组织的形成,降低花药的褐化,其中在添加有100 mg/L的维生素C或50 mg/L的硝酸银的培养基中,花药褐化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2.
以6个新疆加工型辣椒品种207、208、64、66、67、HT113为试材,以MSB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植物激素浓度的NAA、2,4-D、TDZ、KT进行花药培养,研究不同植物激素处理对加工型辣椒花药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的影响,以建立适应于新疆加工型辣椒的花药培养技术。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辣椒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出胚率均不同,愈伤组织诱导率为4.98%~29.65%,胚状体诱导率为0~6.88%。0.5 mg·L~(-1) 2,4-D+0.1mg·L~(-1) TDZ和0.5mg·L~(-1) NAA+0.1mg·L~(-1) KT分别是愈伤组织诱导和胚状体诱导最适宜的激素组合;在新疆特有的气候条件和种植模式下,7月中旬前的花药接种培养最为适宜;胚状体继续发育成熟后,通过练苗移栽获得了56株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3.
建立辣椒DH纯系中花药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胚状体诱导中影响因素基因型、碳源及活性炭的研究,发现基因型不同,诱导率也不同;3%的蔗糖浓度比较适合辣椒的花药培养;低浓度下活性炭的诱导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龚明霞 《长江蔬菜》2013,(22):19-22
以6种基因型辣椒的花蕾为材料,比较了不同基因型辣椒花蕾的消毒效果,辣椒基因型及花药接种量对花药培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的消毒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消毒效果,3个基因型材料均未受污染,其他最高的污染率为23.08%;50%的基因型能诱导出胚状体,出胚率1.18%~1.38%,小果型的辣椒不能诱导出胚状体;所有基因型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出愈率17.65%~69.44%;花药接种量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有影响,增大接种量,出愈率上升0.77%~13.67%,但对胚状体诱导影响不明显;在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中,接种量对其生长的影响因基因型不同而不同,所有基因型的愈伤组织在第一次继代培养中均不能分化出胚状体或不定芽。  相似文献   

5.
胡萝卜小孢子胚状体和愈伤组织的诱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用胡萝卜7个常规品种、10个自交系、16个F1代杂交种和6个F2代材料研究基因型、植物生长调节剂、AgNO3以及低温预处理(4 ℃)对花药培养的影响。在参试的39份材料中有6份材料产生小孢子胚状体,其中50071号材料出胚率最高,达到3.89%,有30份材料产生小孢子愈伤组织,其中600Q6号材料出愈率达到36.70%。在B5培养基上添加2,4-D和NAA组合中,选用的4份参试材料均产生小孢子愈伤组织,其中50071和70Q67号材料产生胚状体,而添加6-BA和NAA组合中均未产生胚状体和愈伤组织。培养基中添加AgNO3对部分材料的出胚率有一定促进作用,50071和70Q67号材料在8 mg · L-1 AgNO3下出胚率分别达到10.00%和2.00%。低温预处理对部分材料的胚状体及小孢子愈伤组织形成有一定作用,50069号材料经4 ℃ 1 d预处理出胚率达1%,预处理2 d和3 d出愈率均达到11.25%,70Q67号材料在3 d预处理后出胚率达到4.00%。经细胞学鉴定,在121株由胚状体产生的再生植株中93.39%为二倍体,说明胡萝卜花药培养过程中易发生自然加倍。  相似文献   

6.
贵州地方辣椒花药培养体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两个贵州地方辣椒品种:花溪辣椒和青岩辣椒的花药为培养对象,在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NAA和KT,并在部分培养基中添加0.4%的活性炭和50μmol/L的AgNO3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这两个辣椒品种不同时期的花药在不同培养基上进行的胚状体诱导试验果表明:激素是影响辣椒胚状诱导率的重要因素.两种辣椒出胚率各不相同.在培养基P5(NAA 0.5mg/L KT 0.5mg/L)中的出胚率达到最高,分别为5.77%和3.68%.花溪辣椒在各种激素浓度的培养基上的出胚率均高于青岩辣椒;添加0,4%的活性炭能提高胚状体的诱导率;生长旺盛时的花蕾作培养材料出胚率较高.添加50μmol/L AgNO3或Vc能有效减轻辣椒花药培养中组织的褐化.  相似文献   

7.
辣椒和甜椒花药培养的新进展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作者为了提高辣椒(Capsicum annuum L.)和甜椒(Capsicum annuum var.Grossum Sendt)花粉胚状体的诱导频率,研究了花粉发育时期、蔗糖浓度及活性炭对花粉形成胚状体的影响。用杂种F_1代和新引进品种为材料,使花药产生胚状体的频率提高到16.5%,得到一批发育正常的植株,在现蕾前,用0.2%秋水仙碱加倍后,大部分都能正常开花结果。 辣椒和甜椒花粉发育成胚状体或愈伤组织,主要通过B途径(花粉第一次分裂形成均等的两个子细胞)和A途径(由营养细胞分裂),两者继续分裂形成胚状体或愈伤组织。生殖核只分裂1~2次或根本不分裂就退化,不参与胚状体的形成。 处于单核靠边期的花粉对诱导胚状体比单核早期的花粉效果较好。 用NT_H培养基,附加 3~6%蔗糖、0.5毫克/升萘乙酸,500毫克/升酪朊水解物,1毫克/升激动素(或1毫克/升6-苄基氨基嘌呤)以及0.5%活性炭,能提高花药产生胚状体的频率。  相似文献   

8.
以‘凤丹’牡丹的幼胚为材料,从取样时期、切割接种方式、基本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选择等方面进行再生体系优化。结果表明:授粉后60 d为‘凤丹’牡丹幼胚诱导愈伤的最佳取材时期;完全破碎切割成幼胚薄片比完整胚、1/2胚和1/4胚更容易获得高质量的愈伤组织,且褐化率较低;MS基本培养基添加0.162μmol·L-1 H2O2可提高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但会增加褐化率,而在WPM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H2O2,对愈伤诱导率和褐化率的影响不大;WPM基本培养基比MS更适于‘凤丹’牡丹幼胚再生;WPM+2.5 mg·L-1 2,4-D+0.1 mg·L-1 6-BA是诱导愈伤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诱导率可达93.33%;不定芽和不定根诱导的最佳组合分别为WPM+30 g·L-1蔗糖+3 g·L-1植物凝胶+0.5 mg·L-1 6-BA+0.5 mg·L-1  相似文献   

9.
建立辣椒DH纯系中花药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胚状体诱导中影响因素基因型、碳源及活性炭的研究,发现基因型不同,诱导率也不同;3%的蔗糖浓度比较适合辣椒的花药培养;低浓度下活性炭的诱导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正在植物花药培养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进而降低胚状体的发生频率,改变胚的形态,产生畸形胚。据1983年Lars Johnson的研究,活性炭可有效地吸收抑制胚状体形成的ABA,且对胚状体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吸收有益物质NAA、KT、6-BA、Fe-EDTA。还有报道(姚洪军等,1999)指出琼脂中的杂质也可以被活性炭吸收。在辣椒花药培养中,1981年王玉英  相似文献   

11.
西瓜花药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药培养是作物育种中一种重要的辅助育种技术。文章对影响西瓜花药培养的主要因素,如基因型、小孢子发育时期、培养基、碳源、生长调节剂、活性炭、三十烷醇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针对西瓜花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辣椒三系子叶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椒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6-BA、IAA浓度组合及AgNO3对子叶离体再生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系之间在愈伤诱导和不定芽分化上均表现一定的差异,不仅最适的愈伤诱导和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不同,且分化出不定芽的数量也表现出较大差异,R-1分化出的不定芽数目明显多于A-1、B-1;AgNO3对愈伤组织诱导没有明显的作用,但3mg/L的AgNO3可提高不定芽的分化率;6-BA/IAA比值为10时与比值为4时相比更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1/2MS+IAA 0.2mg/L+NAA 0.1mg/L是辣椒三系最优的生根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13.
以色素万寿菊为试验材料,采用母本资源不育株叶片、带腋芽茎段和侧芽为外植体,对不同的培养基配方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进行统计,研究了灭菌处理、生长调节剂组合、AgNO3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以期快速获得遗传稳定的万寿菊雄性不育植株,为杂交育种提供基础研究材料。结果表明:以带腋芽的茎段为最佳外植体,1 g·L^-1 HgCl2灭菌10~12 min的灭菌效果最好,B1-3较易诱导丛生芽,其最佳的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16-BA+0.5 mg·L^-1 NAA+30 g·L^-1蔗糖+7 g·L^-1琼脂,诱导率高达93%,2.0 mg·L^-1 AgNO3有利于丛生芽增殖,使B1-3丛生芽增殖率达151.6%,丛生芽生根培养后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发现万寿菊离体培养过程中,外植体不同,其丛生芽诱导率不同,最佳外植体为带腋芽茎段。不同的灭菌剂的灭菌效果不同,1 g·L^-1 HgCl2灭菌效果最好;丛生芽诱导时6-BA与NAA不同浓度组合优于6-BA与IAA组合;低浓度AgNO3能够促进丛生芽诱导,高浓度反而会降低。  相似文献   

14.
针对辽宁省甜瓜新病害--茄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果腐病,对其病原菌进行
了生物学测定。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以甜瓜煎汁培养基为最适;菌丝在5~40 ℃范围内均能生长,
最适温度为28 ℃ ;最适pH 值为7;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小;适宜菌丝生长的碳、氮源分别为可溶性
淀粉和蛋白胨。菌核形成的适宜条件为25 ℃,pH 值6~8,理查培养基,最适碳源为山梨醇,最适氮源
为KNO3。菌核在10 种供试营养物质中均能萌发;在15~40 ℃范围内菌核均可萌发,28 ℃为最适温度,
黑暗条件有利于菌核萌发;以麦芽糖为碳源的PA 培养基和以蛋白胨为氮源的查氏培养基有利于菌核萌发。
菌丝致死温度为50 ℃、10 min。菌核致死温度为53 ℃、10 min。  相似文献   

15.
以雄全同株甜瓜品种齐甜二号为材料,用300mg/L的硝酸银溶液处理甜瓜幼苗,探讨硝酸银处理对雄全同株甜瓜幼苗生长过程中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银处理后,幼苗的茎粗和株高均受到抑制,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也受到抑制,幼苗的SOD、POD、CAT活性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砀山酥'梨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砀山酥’梨(Pyrus bretschneidericv.Dangshansu)叶片为材料,研究基本培养基种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浓度、抗氧化剂、碳源对再生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生长激素对再生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NN69培养基是叶片再生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诱导不定芽的分化以培养基NN69+6-BA 3.0 mg/L+IBA 0.2 mg/L+琼脂6 g/L为佳;AgNO3比活性炭和PVP更利于叶片的诱导;与蔗糖相比山梨醇更适宜作为叶片再生的碳源,最佳浓度是10 mg/L,叶片再生频率最高为74.03%,平均再生芽数1.01。生根培养基以ASH+IBA 10 mg/L+间苯三酚80 mg/L+蔗糖15 g/L+琼脂6 g/L为佳,生根率高且根粗壮。  相似文献   

17.
以青花菜DH系3-6、3-7和3-9带柄子叶为外植体,研究其高频离体再生体系,比较了不同基因型、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时期苗龄外植体及不同浓度AgNO3添加剂对不定芽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筛选出3-6和3-7两个基因型:8 d苗龄外植体不定芽的再生频率分别为96.9%和97.8%(培养基:MS+0.02 mg·L-1 NAA+1.0 mg·L-1 6-BA+4 mg·L-1 AgNO3 +10 g·L-1琼脂+30 g·L-1蔗糖),平均外植体的再生芽数分别为15、14个,生根培养诱导生根率均为100%(培养基:1/2MS+0.05 mg·L-1 NAA + 7 g·L-1琼脂+30 g·L-1蔗糖),驯化移栽成活率均达100%。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砂培条件下,几种新型立体装置对意大利生菜形态指标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立体装置T4(有网芯,有溢水孔)能缩短生菜的生育周期,提高产量.在生菜的品质方面.收获前叶片硝酸盐含量明显降低,VC、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较对照都有明显提高,叶绿素含量、地下部干、鲜质量较对照差异显著.表明新型立体装置T4能改善根际环境.使植株更好地生长,在提高品质和产量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选取与花药培养相关的因素及水平进行探讨,以优化二倍体马铃薯花药培养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二倍体马铃薯花药培养的最适基因型为BD40-2、BD54-8和BD10-7|对于促进花药诱导,低温、热激、离心、甘露醇4种预处理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确定最佳的预处理为低温6 d、热激4 d、离心4 000 r?min-1、甘露醇处理2 d|2,4-D为1.0 mg?L-1、6-BA为0.1 mg?L-1的激素配比的花药诱导率最高|碳源选用麦芽糖,浓度为3%|培养基中添加1 mmol?L-1 STS诱导的愈伤花药数显著高于培养基中添加50 mg?L-1 AgNO3。  相似文献   

20.
以藤茶初春萌发的幼嫩枝条为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不同碳源和不同碳源浓度对藤茶愈伤组织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茎和藤须为外植体,其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且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2 mg/L+PVP 2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