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稻作农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稻作农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吴耀利新石器时代的黄河流域是以旱地粟作为主的原始农业生产,这是被考古发现的许多事实完全证实了的。但是,在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工作中,也发现有许多稻作遗存,这就向我们提出了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稻作农...  相似文献   

2.
在如今的中国,农业发展的重点在于形成地区特色,结合地方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而推进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各个农村城镇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要将特色农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充分发挥农村城镇地区的各种优势条件,进而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推进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正特色农业是指充分合理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地理、资源等条件,根据市场需求建立起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经济表现为种植业经济,即粮食经济,以粮为纲。改革开放后,我国粮食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结构调整,分工分业,不同区域发展最适合当地的特色农业,农业区域化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把各类的农产品配置在生态环境适合的地区集中  相似文献   

4.
黄河流域史前粟作文化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粟作文化遗存的发现黄河流域特别是中上游地区,是我国粟类作物的主要栽培区,至少已有八千年的栽培史。自二十年代仰韶文化发现以后的几十年间,黄河流域以粟类作物为主的新石器时代农业文化遗存屡有发现,或存放于窖穴之内,或存放于墓葬的随葬品之中,其表现形式有粟粒、粟壳、炭化粟粒等。兹将有关标本资料列举如下:甘肃秦安大地湾(1):一期灰坑内发现属于禾本科的稷。稷,是古代对一种粮食作物的称谓,有的说是黍一类的作物,有的说是谷子。有学者根据古文字考证,“稷”即“粟”,就是今天的谷子,脱壳后即为小米(2)。甘肃兰州白…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皖西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以粮食为主兼及林副业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结构。中部及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是以稻作、麦作农业为主,经济作物为辅的种植业生产结构。南部大别山区则是以林副特产品的种植生产、加工和贸易为主,农业种植业生产为辅的山区社会经济结构。农林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皖西城镇集市和商品贸易的繁荣。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祁县种植业稳步发展,产量稳步提升,形成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作为农业经济的突破口。该文通过分析祁县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祁县农业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唐以前江南农业相对落后原因试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以前江南农业相对落后原因试析中国农业博物馆徐旺生在中国历史上,唐代以前,经济政治的重心位于黄河流域,影响后世的典章制度、社会伦理心态,都是形成于这一地区。虽然近来学术界给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以足够的关注,从多个角度来论证长江流域在古代也是中华文化的发...  相似文献   

8.
将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应用于海南农垦经济分析。将海南农垦经济按时序划分为1980年代、1990年代及2000年以来三个时期,把垦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农业总产值分别作为指标主行为序列,相应的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作为它们的相关行为序列,分别建立指标体系,对垦区的经济结构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探索垦区产业结构和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显示,过去20年中,垦区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一产业发展对垦区国民经济的影响比较稳定,而2000年以后,第三产业发展成为垦区经济中的新亮点;农业生产方面,林业一直占主导地位,是垦区农业发展的关键,但2000年以后,种植业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变得突出。最后,就调整和优化垦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提出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汉唐时期北方旱地作物粟的产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怡华 《农业考古》2001,(1):103-104
在古代,中国北方是以种植粟黍为特征的旱作农耕文化区,从目前可以确认的最早的新石器遗址来看,粟和黍的种植遗存遍布黄河流域。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中就已发现了粟的遗存,与其时代相当的河北武安磁山也发现了粟的遗存。仰韶时期,中原地区的先民的农作物以粟为主。西周以前,人们种植的谷物种类甚多,有“百谷”之称。春秋之后史籍中,开始有了不同的解释,概括起来,主要有禾、黍、麦、稻、寂、麻六类。不过,先秦至秦汉乃至隋唐,在北方,禾一直是五谷的首要作物,禾,即粟,这是一种耐旱作物,适宜于北方黄土高原种…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化需要以现实的国力和国情为基础,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荷兰农业资源贫乏,人多地少,农业发展条件先天不足,但其高度集约化、规模化和自动化的现代种植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探索荷兰在发展种植业产业化的成功之处,归纳分析其的成功因素,对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着启示和可借鉴之处;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中国的农业资源优势,对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是绿色发展视角下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理想指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有助于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运用SBM超效率模型和Mal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基于黄河流域9个省份2000—2019年的投入与产出数据,对黄河流域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效率进行了测算与评价。黄河流域整体农业GTFP在2000—2019年期间呈现上升趋势,黄河中游地区GTFP高于上游和下游地区;黄河流域农业GTFP的增长依赖于农业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变化抑制了GTFP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杨晓靖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4169-14171
农业是早期人类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适当的农作物和特定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导致了文明的出现。位于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粟黍的发源地,全新世大暖期适宜的气候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优越的环境条件促成了这一区粟黍农业的形成,并在在中原地区孕育出中国最早的文明。  相似文献   

13.
节水型农业是黄河流域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黄河流域农业节水潜力和小麦,玉米,棉花三种主要作物的节水灌溉制度,提出了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不同地区的节水灌溉模式及发展节水农业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发达农业国家,养殖业占农业经济的比重都在50%以上,人们的膳食结构以肉、奶、蛋为主,他们始终把养殖业和种植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依靠种植业发展养殖业,发展养殖业促进种植业,种养结合协同发展,使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一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农业种植业经常受到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在如今科技时代的发展带动下,农业种植业的科技生产也在不断的进步。要想推动农业种植业的发展,应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改进,建立独属于农业种植业的农技推广系统。本文将通过农技推广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效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闫晓明  殷雄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2):189-190,192
在分析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农业资源条件、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是调整种植业和产业结构,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制定政策保障。提出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近期发展的3种模式,即农牧型、农工型、农经型。  相似文献   

17.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手段。宝鸡市作为我国西部地区一个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市,不断加强农业信息工作,逐渐摸索出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黄河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特色的文化。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对黄河文化的形成与壮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先秦以来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萌生以及发展过程,奠定了黄河文化发展的基础,并对后世中国文化的走向起着相当重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种植业是我国赖以生存的基础,种植业在我国的农业组成部分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升级和调整的农业战略结构,农业种植业也在不断的进步。因此为了加快国内种植业的发展脚步,要在农业种植业中不断进行农业的推广,发挥其广泛的影响力。农业推广是一种普及形式,因为农业种植业在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要大力推进农业推广的进度和力度。本文针对农业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应用进行探究,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郭红  邹弈星  王永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01-15903,15917
在介绍川西北民族地区概况的基础上,剖析了川西北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具体包括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经济增长缓慢2个方面。通过对川西北地区农业结构分析发现,该地区种植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畜牧业作为牧区的主要产业,其生产效益较高,农业生产还处于资源导向型阶段;农业生产结构是以牧业为主的农牧结构,种植业以谷物、薯类为主,畜牧业以奶业和牛肉业为主;川西北民族地区具有发展谷物、豆类、水果、牛肉、羊肉、奶肉6个产业的比较优势,其中,水果、牛肉、奶业3个产业的区位商值在加大,产业比较优势逐步加强,谷物、豆类、羊肉3个产业的区位商值有所下降,产业比较优势较为稳定。为了促进川西北地区农业向深度、广度发展,提出了以下对策与建议:一是走现代畜牧业发展道路;二是适度提高经济作物比重;三是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