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卜加地区主要植物种群密度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铁卜加地区自1987年以来的主要植物种群密度和有关的气象因素资料,研究了植物密度变化及其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五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的排序是猪毛蒿(300株/m2)>干生苔草(200~300株/m2)>天山赖草(100~200株/m2)>冷地早熟禾(50~100株/m2)>紫花针茅(10~20株/m2);其中天山赖草种群密度变异系数最小(50%左右),紫花针茅变异系数最大(75%~200%)。该地区降水与温度年际变化基本趋向一致。分析得出天山赖草、冷地早熟禾、干生苔草具有较强的气候适应性,紫花针茅、猪毛蒿、具有较差的气候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格尔木地区草产业发展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部加 《青海草业》2009,18(2):45-47
草产业的发展是确保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对格尔木地区草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今后草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物候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被物候是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反馈的重要感应器,研究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物候变化对揭示高寒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选取2001–2015年MODIS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VI)16 d最大值合成产品MOD13A1,以TIMESAT 3.2平台为基础,采用阈值法提取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物候期,包括返青期(start of growth season, SOG)、枯黄期(end of growth season, EOG)和生长季长度(length of growth season,LOG),分析青藏高原高寒草地2001–2015年植被物候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随着水热条件的差异,青藏高原由东南向西北,返青期逐渐推迟,从儒略日第110天推迟到第170天;枯黄期逐渐提前,从儒略日第300天提前到第260天;生长季长度逐渐缩短,由170 d逐渐缩短为100 d。不同草地类型的物候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2)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物候年际变化中返青期呈提前趋势,枯黄期也呈提前趋势,整体上,生长季长度呈增长趋势。3)海拔是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类型物候空间分布异质性的主要因素。在3 500 m以下,植被物候随海拔变化的波动较大,没有明显的规律;在3 500–5 000 m,物候与海拔的关系密切,随着海拔升高,不同草地类型的返青期逐渐推迟,枯黄期逐渐提前,生长期长度也逐渐缩短。  相似文献   

4.
窦花  苏芬  胡德奎 《青海草业》2023,(2):53-58+72
利用玛沁县气象局2003~2021年牧业气象观测站高寒草甸植物的物候资料及1961~2021年气象资料,分析了牧草返青期、开花期、枯黄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61 a来,玛沁县年平均气温以0.4℃/10 a的趋势升高,年降水量以9.7 mm/10 a的趋势增加,年日照时数以20 h/10 a的趋势减少。(2)牧草返青期平均日期为5月7日,平均开花日期为7月14日,平均枯黄日期为9月28日,平均生长期143 d。(3)牧草返青期和开花期呈不显著推迟趋势,枯黄期呈明显的推迟趋势,生长期呈延长趋势。(4)牧草返青期与4月中旬降水量呈负相关;牧草开花期与3月下旬气温呈负相关,与5月上旬气温正相关;牧草枯黄期与前期降水量和气温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所观测的畜牧业资料和相对应时期的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温度、降水等气象因子对本地区天然牧草的返青期、黄枯期、生物量、家畜膘情、家畜牧事活动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植被物候是反映环境条件和气候变化最客观、最敏感的指示器,研究新疆草地物候变化对于深入理解和预测陆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土地覆盖动态产品(MCD12Q2)物候数据对新疆地区2001-2014年间草地物候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草地植被物候多年均值由低海拔到高海拔呈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海拔每升高1000 m,返青期推迟13 d,枯黄期提前7 d,生长季长度缩短20 d;2)新疆不同草地类型的返青期在第100~136天,枯黄期在第256~291天,生长季长度为122~190 d;3)新疆草地返青期整体呈提前趋势,提前速率为0.11 d·yr-1,草地枯黄期呈推迟趋势,推迟速率为0.14 d·yr-1,生长季长度呈延长趋势,延长速率为0.25 d·yr-1。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十年,全球的气候变化十分显著。自然灾害的频发,气候的变暖,海面的上升,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各国科学家相继投入到气象研究中。格尔木地区作为青藏高原腹地,其气候的变化对当地的生活生产有重大影响。因此,研究格尔木地区近半世纪的气候变化规律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陆上生态体系而言,植物生理季节性变化是衡量其对气候转变反响的关键度量尺度,尤其对全球气温上升现象极为敏感的高纬度与高海拔地带的植物生理季节性。本研究借助MOD13A1卫星遥感资料,叠加温度与降水数据,剖析2000~2021年间蒙古国西部地区植被生长季始期(Start of growing season,SOS)、生长季长度(Length of growing season,LOS)以及生长季末期(End of growing season,EOS)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海拔依赖性变化机制。结果如下:(1)蒙古国西部地区的SOS主要集中在第90~125 d,近22 a来SOS呈微弱的提前趋势,提前幅度为0.23 d/a。(2)植被物候与气象要素的关系表明,2月的气温和降水与SOS显著负相关(P<0.05),1月的气温和降水与SOS显著正相关(P<0.05),而EOS主要受8月气温和降水的影响。(3)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SOS主要受降水影响,高山草原、荒漠草原以及针叶林的SOS主要受气温影响,所有植被类型的EOS对温度的响应更大。总的来说,研究区植被物候与气候因子表现出季节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牧草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利用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牧草生长发育定位观测资料和对应气象观测资料,分析牧草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主要禾本科牧草返青到籽实成熟需140~150 d,≥0 ℃积温1 000~1 200 ℃,降水量400~450 mm,日照时间1 000~1 100 h;牧草在返青后64 d开始,由缓慢生长转为迅速生长阶段,在返青后的第88天,生长速度最快。返青后112 d开始,其生长从迅速生长又转为缓慢生长。气温对牧草产量形成在返青到抽穗期、枯黄期为正效应,其中,拔节到抽穗期、籽实成熟期牧草产量形成对气温变化十分敏感;降水量对牧草产量形成除籽实成熟期为负效应外,其余时段均为正效应,在禾本科牧草分蘖拔节期牧草产量形成对降水量变化十分敏感。日照时间对牧草产量形成影响在返青到分蘖期、籽实成熟期到黄枯期为正效应,拔节到开花期为负效应;抽穗期牧草产量形成对日照时间变化十分敏感。  相似文献   

10.
11.
利用格尔木、小灶火2个气象站2015-2020年逐日逐时植被草表面温度(简称草温)、气温、0 cm地面温度等气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草温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格尔木地区年平均草温为6.6℃,东部草温略高于西部;草温月变化呈单峰型曲线,7月草温最高,12月最低;草温日变化呈一谷一峰型曲...  相似文献   

12.
通过规模化饲养,总结格尔木地区高原绿洲农业养鸡模式,掌握营养配比,控制饲养密度,实验结果表明,鸡只出栏率达到92%,成活率92%,料肉比3.35:1。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的草地植物开花是植物繁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作用于传粉、种子扩散以及种子萌发和幼苗定居而影响植物个体的适合度,所以植物的花期物候是生态系统重要的指示器, 而温度和水分则是影响花期物候的重要因素,明晰水热变化对青藏高原草地植物花期物候的影响机理,有助于理解生物在复杂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和扩散机制,对于探求植被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概述了青藏高原草地植物花期物候的近期研究趋势、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内容主要包括:(1)花期物候观测;(2)花期物候变化;(3)花期物候对水热变化的响应;(4)花期物候变化的相关机制解释。此外,本文也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探讨了不同研究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未来青藏高原草地植物花期物候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植被物候监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青藏高原植被物候变化对揭示高寒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选取1982-2005年的GIMMS NDVI遥感数据,采用动态阈值法提取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物候信息,包括植被返青期、枯黄期及生长季长度,分析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物候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植被物候多年均值的空间分布与水热条件密切相关。青藏高原从东南向西北,植被返青期逐渐推迟、枯黄期逐渐提前,生长季长度因受到植被返青和枯黄的影响,呈现逐渐缩短的趋势;2)植被返青期和枯黄期的年际变化整体上呈提前的趋势,生长季长度呈增长趋势;3)高原地区的植被物候易受到海拔的影响,但存在3400 m的分界线,在3400 m以下,物候随海拔变化的波动较大,而在3400 m以上,物候与海拔的关系密切;4)气象因子是不同草地类型植被物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与降水相比,植被物候期与温度相关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青海格尔木地区草地有毒植物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秀华 《青海草业》2001,10(1):40-41
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 ,对格尔木地区草地危害较大的主要有毒植物小花棘豆 ,醉马草 ,达乌里龙胆的分布状况 ,引起牲畜中毒的症状 ,中毒处理方法等进行综合整理 ,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1 基本情况 格尔木市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西南缘;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的特殊性,气候干燥、阳光充足,适宜鸡蜱的生长、繁育和传播.格尔木市农村普遍喜欢养鸡、并且以散养、放养为主.白天鸡在外面四处跑,夜晚收圈,这样的饲养方式更有利于鸡蜱的相互传播.  相似文献   

17.
苏航月 《山东饲料》2013,(23):180+226
冬小麦是桐柏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每年播种面积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60%以上。由于近年粮食价格稳定上涨,冬小麦种植面积逐年递增。保持冬小麦的高产稳产对促进全县农业丰产,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2012年气象条件对本年度桐柏县小麦生长发育影响如何,对其产量又会有怎样的影响,本文就此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8.
黄荣 《四川蚕业》2002,30(3):16-16
<正> 桑瘿蚊是我市的成灾桑树害虫,发生代次多,第1、2、3代危害严重,特别是第2代危害最为严重,梢为害率达59%,株为害率达95%,造成春叶减产,夏蚕发种减少。防治桑瘿蚊关键在于测报准确,本文拟从物候期入手,探讨测报桑瘿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格尔木地区格尔木、小灶火2个气象站1961~2015年气温、积温及农作物种植面积数据,分析了气温、积温及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特征,探讨了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55 a来格尔木地区气温和积温呈显著增加趋势,升温倾向率为0.6℃/10a,≥0℃、≥5℃、≥10℃的积温增加倾向率达125.6~167.8...  相似文献   

20.
<正> 工厂排放废气,污染桑叶,经蚕食下后引起中毒,称工业废气中毒。工业废气对桑叶的危害与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了解工厂废气中毒与气象条件的关系,采取各项合理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对稳定和提高蚕桑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