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2.
3.
旱作农田石灰性土壤磷素形态,转化与施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近年来人们十分关注的石灰性土壤磷的固定问题,对石灰性土壤磷素形态转化、有效性及其与施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灰性土壤中Ca2-P是最为有效的磷源,其次分别为Ca8-P、AL-P和Fe-P,为缓效磷源,Ca10-P和闭蓄态磷则为无效态磷;磷肥施入石灰性土壤后,绝大部分转化为缓效态Ca8-P,同时有一定量的Al-P和Fe-P生成,而Ca-P体系中,基本不存在Ca8-P进一步向无效态Ca 相似文献
4.
不同水分和添加物料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轻粘质土壤 ,模拟石灰性土壤中不同的组分因素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 ,水溶性磷肥施入土壤后很快向其它无机磷形态转化 ,主要转化为Fe-P ,其次是Ca2-P、Ca8-P和Al-P ,而很少转化为O-P和Ca10-P。其转化规律受不同培养组分因素的影响。较低的土壤水分含量 (200g/kg)利于Ca8-P、Al-P向Fe P和Ca10-P的转化 ,过高的水分含量 (200g/kg)有利于Ca10-P的活化与Fe-P的大量生成 ;不同量CaCO3加入促进了Fe-P、Al-P以及Ca2-P向Ca8-P、Ca10-P方向转化 ;秸杆、腐植酸的加入增加了各形态无机磷量以及无机磷总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 ,Al-P、Fe-P等形态的磷量减少 ,Ca8-P、Ca10-P形态的量增加。不同量秸杆以及腐植酸的加入不同程度地降低了速效磷下降的幅度 ,提高了土壤速效磷水平。 相似文献
5.
6.
7.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石灰性土壤磷素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室内培养和化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几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石灰性土壤中磷的活化作用。结果表明:供试有机酸通过溶解、螯合等作用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合成磷酸盐的磷素释放。活化DCP、ODP、Fe-P、A l-P的能力依次为柠檬酸>草酸>苹果酸>酒石酸>乙酸;活化FA的能力是草酸>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乙酸。同种有机酸作浸提剂时,有机酸浓度越高磷酸盐中磷素释放量也越大。施加各种有机酸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中Fe-P、A l-P和Ca10-P,增加Ca2-P、Ca8-P和O-P含量,总的趋势是促进土壤中植物难以利用的无机磷形态向有效性较高的形态转化。这种促进作用大小顺序为草酸>柠檬酸>酒石酸。 相似文献
8.
不同磷水平石灰性土壤Hedley磷形态生物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采用修正的Hedley 9种磷素形态分级方法,研究了不同磷素水平石灰性土壤上连续种植三茬作物后,土壤各形态磷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作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三茬作物后,不同磷水平土壤Hedley磷素各形态的减少率为H2O-PiNaHCO3-PiH2O-PoNaHCO3-PoNaOH-Pi、NaOH-PoHCl-Pi、HCl-Po残留态,并且减少率均为低磷土壤中磷土壤高磷土壤。表明水溶态无机磷对作物的有效性最高,NaHCO3-Pi由于土壤中绝对含量高,是作物吸收的主要形态。无机态磷素的有效性要明显高于有机态磷素。NaOH-P库对土壤活性磷具有补充作用。在低磷胁迫下作物对磷素利用效率最高,HCl提取态磷和残留磷也可以作为作物吸收的一种潜在磷源,但是利用这些形态磷来补充活性磷十分有限,因此中低磷土壤必须注意增加磷肥的投入来维持土壤磷供应能力,从而增加作物产量。高磷土壤则应严格控制磷肥用量,充分利用积累态磷素的有效性,以降低高磷土壤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9.
10.
石灰性土壤无机磷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作者推荐的关于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体系的建立依据,并将该分级体系中的Ca2-P、Ca8-P和Ca10-P与张守敬的土壤无机磷分级体系进行了比较。根据对土壤中无机磷形态的分析,以及系列的生物试验结果,对石灰性土壤中不同形态无机磷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