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贵州省晴隆县紫马乡退耕还林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在经济补偿政策中出现的补偿标准不合理,后续管护存在“漏补”现象、补偿年限非持续性,存在复耕隐患、补偿资金融资渠道单一,投入产出错位、补偿政策执行有偏差等问题。提出了调整补偿标准、延长补偿期限、建立多层次的经济补偿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孔凡斌 《林业科学》2007,43(1):95-101
回顾和分析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剖析退耕还林(草)工程主要经济政策、成本结构和补偿现状,指出当前补助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期限以及补偿资金筹措等几个方面探索建立我国退耕还林(草)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能途径;提出建立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对北京市山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实施状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林补偿政策实施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与完善生态林补偿管理制度、提高生态林补偿标准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我国公益林补偿标准的研究现状, 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 同时指出了我国公益林补偿标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对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韩郸 《林业调查规划》2012,37(3):59-61,66
贵州省公益林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7.6%,截至2011年底,已纳入中央和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公益林362.11万hm2,落实公益林专职护林人员55 819人.文中分析了公益林管护中存在的生态效益补偿未全面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标准低,林农缺乏护林积极性,公益林管护与农民放牧及生活用材之间的矛盾突出,监管不力,护林员的选聘不公正等问题.藉此,提出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尽快出台公益林管理政策,积极开展公益林的非木质利用,建立健全公益林管理机构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广西生态公益林补偿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认为,我国现行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仍存在补偿标准偏低、规划管理不当、补偿方式单一、缺乏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等问题.结合当前广西区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公益林补偿标准的形成机制,实施分地区分类别补偿的措施,有效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的使用效率,尽快出台适合全区实际情况的生态公益林补偿实施条例,不断完善公益林补偿制度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近10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了各学者从内容和制度层面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界定,总结了基于价值制定补偿标准的理论研究,包括补偿营林成本、补偿营林成本和利润以及补偿林木经济损失3种观点,并汇总了各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实证研究,总结了基于效益补偿的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方面的影响因素,并展望了该领域研究补偿标准的计量、分类补偿、分阶段补偿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云南省占用征收林地补偿现状的基础上,对补偿标准低、补偿计价难、"三项"补偿失衡、未体现市场价值、忽视林地增值收益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同时阐述了提高占用征收林地补偿标准的工作思路、基本原则、具体建议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简述东安县天然林保护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天然林保护中存在的影响林农收益、天然林数据库存在不准确性、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补偿标准过低、天然林防火基础薄弱、管护不到位、天然林森林质量差等7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和行政执法力度、发展林区特色经济、进一步完善天然商品林数据、正确处理好天然林保护和发展经济的关系、逐步增加天然林补偿标准、加强天然林森林防火建设、加强管护人员培训和监督、制定切实管制政策、保护修复措施等9项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关于完善海南沿海防护林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海南沿海防护林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目前海南沿海防护林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资金严重缺乏以及补偿标准单一等.因此,必须提高其生态补偿的标准、实行差别补偿、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资金的筹资机制、同时完善相关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太白县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落实现状、特点,指出了太白县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生态效益补偿兑付过程中,承包大户因公益林承包面积过大,与一般农户产生矛盾;(2)贯彻落实国家、省兑付政策时,太白县实施的"三次分配"与现有补偿基金管理办法之间存在矛盾;(3)地方公益林补偿标准与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相差过大;(4)受政策影响集体公益林林权流转受限、抵押贷款受限;(5)扶持项目少、补助标准低,承包公益林对一般农户脱贫致富作用不大;提出了完善《太白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实施细则》、提高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发展林下经济、拓宽公益林流转范围、加强公益林经营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作用于农户,目的在于缓解生态效益的经济外部性影响,持续推进国家生态建设。该政策能否让农户满意,关系着政策的未来发展,也关系着国家的生态大计。本文利用2018年陕西省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跟踪监测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对于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农户满意度普遍较高;农户满意与否和生态效益补偿金额、政策公示、政策认知等显著相关,相比于个人特征情况,农户更关心政策与家庭特征关系。结论表明,于陕西省而言,未来政策发展可进一步提高补偿标准,增强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合规性,提升农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1999年广东省落实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以来,在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同时也存在缺乏法律保障、补偿主体和补偿方式单一、补偿对象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补偿标准过于统一、补偿对象经营权受限程度与补偿标准不对等问题.文章对广东省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评价,并针对目前补偿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即加快立法、引入市场机制、多元化补偿方式、探索经营方式、制定合理补偿标准和分类补偿等.  相似文献   

14.
论退耕还林的关键环节--"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退耕还林中“粮食补助”、“现金补助”、“种苗补助”、“税费减免”、“前期工作费和科技支撑费”、“补偿机制”等“补”的措施进行了分析,重点针对补助标准、补助年限、补助林种及粮食折算价格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完善退耕还林工程实施。  相似文献   

15.
王辉 《中国林业》2009,(10):59-59
目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公益林分类界定和保护补助政策相脱节、补助资金的补助标准相对偏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了天保工程的进程。笔者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要加快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6.
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衙州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践为例,分析了我国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现状,国家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助标准为75元/hm2,指出目前的补偿制度存在资金渠道单一、总量不足、补偿范围窄、补偿标准低、补偿方式简单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多元筹资机制、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实行财政分级负担、科学确定补偿范围、实行补偿形式多样化等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浅谈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对象、补偿主体、补偿标准的确定和补偿资金发放的操作程序四个方面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政策进行了分析,并为我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自2002年开始,江苏省对生态公益林实行了政府补偿,并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同时也存在着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标准过于统一、补偿方式单一等不足。分析了江苏省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现状,并针对当前主要问题,提出了创新补偿机制、与市场结合实施多渠道多元化补偿方式、分类别分等级补偿以及不断完善公益林补偿制度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石河子林业生态补偿政策实施调查为基础,探寻林业生态补偿成效和问题,运用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理想化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环境四个领域剖析影响林业生态补偿效率提升的困境,进而提出提高生态林补偿标准、提升补偿资金使用效率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对保护森林资源、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意义,现行法律法规中虽存在大量的关于公益林生态补偿的规定,但长期缺少系统化的法律制度规范,存在着补偿方式单一、补偿标准不合理等不足。为了更好地实现其保护森林、改善生态环境的制度价值,需要尽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化的法律规范体系,创新政府补偿方式,引入市场化补偿方式,确定科学的补偿标准,用法律手段保障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的运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