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兰旗榆为白榆的一个生理生态变种,在锡盟浑善达克沙地及其南缘的镶黄旗、正镶白旗、正兰旗等地区生长表现突出。该树种较之其它的白榆品种具有抗旱、抗寒、抗风沙、物候期早,所需积温低以及生长迅速等优良特性,对我区北部干旱草原气候生态条件适应能力强,在草原造林中有着其它树种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建议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张少平 《甘肃农业》2009,(10):28-30
以景泰县为例,在对干旱草原现状与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治理的思路,重点讨论了草原治理的思路与植被恢复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各个地区纷纷发展林业,通过引进先进的造林技术,提高地区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能力,促使地区经济稳定发展。西北地区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与自然特征,树木栽植成活率较低,不利于开展造林活动。本文结合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实际情况,从多个方面总结了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4.
针对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的实际,从选择适宜优良树种、整地、合理配置林草、造林方法、抚育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我国加大了植树造林的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地理条件都不相同,因此在植树造林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结合这些问题,对如何做好干旱以及半干旱地区的植树造林工作进行详细的探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6.
钟文  刘世明 《北京农业》2011,(27):46-47
干旱问题是影响西北地区造林的"瓶颈"因素,如何克服干旱的影响,提高造林成活率,是林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总结多年造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一些适宜本地区气候特点的造林方法,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干旱半干旱山区山杏的育苗、造林及其病虫防治技术,以为加快三北地区生态建设步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干旱半干旱山区山杏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干旱半干旱山区山杏的育苗、造林及其病虫防治技术,以为加快三北地区生态建设步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呼伦贝尔鄂温克牧业气象观测站1988─2010年的土壤水分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半干旱草原0~50cm土壤水分含量以每年0.2667%的速度逐年减小,土壤干旱化程度加重;土壤各层平均相对湿度春季最小,秋季次之,夏季土壤含水量最高;从干旱特征季节分析,春季是一年中最干旱的季节,土壤各层平均相对湿度不足50%,各等级干旱发生频次均较高,夏、秋两季土壤含水量状况有所改善,但各等级干旱发生频次仍然较高;春、夏、秋三季连旱是呼伦贝尔草原的主要气候特点,体现了半干旱草原的显著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差,导致地区的造林存在成活率低、植物生长稳定性差、林业资源保存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效率。为了能够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将目前所采用的抗旱造林技术进行有效的搭配使用,这样可最大限度提升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  相似文献   

11.
家榆和金叶榆光合·蒸腾及荧光参数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家榆和金叶榆抗旱能力的差异。[方法]设置4个土壤水分梯度,用2年生家榆和金叶榆幼苗进行盆栽控水试验,利用GFS-3000便携式光合作用荧光测量系统测定试验苗的光合、蒸腾和荧光参数。[结果]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家榆和金叶榆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均呈下降趋势;水分胁迫程度越高,金叶榆光合速率比家榆下降的幅度越小;在重度水分胁迫条件下,金叶榆的蒸腾速率、非光化学猝灭明显低于家榆,叶片气孔导度、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化学猝灭则明显高于家榆。[结论]在干旱条件下,金叶榆的抗干旱能力、自我调节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家榆更强,适应重度干旱环境的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南昌地区紫薇15种害虫,其中大陆新纪录1种,江西新记录2种,及其为害情况,提出了主要害虫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家榆种子为材料,在37℃、100% 相对湿度(RH)条件下老化,检测种子老化过程中细胞程序性死亡(PCD)的部分典型特征.DAPI荧光染色结果清楚地表明了老化过程中产生了凋亡小体,种子DNA电泳图谱呈现典型的“梯"状条带.细胞电解质渗漏率结果表明,细胞膜在老化过程中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了相对完整性.老化初期O-·2产生速率加快,H2O2含量激增、且O-·2产生速率、H2O2含量都维持在μmol数量级.这些特征充分证明种子老化死亡过程属于PCD范畴.   相似文献   

14.
浑善达克沙地沙地榆种群年龄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6个样带的实测数据研究浑善达克沙地处于不同立地类型的沙地榆种群的年龄结构,绘制了沙地榆种群的年龄结构图,结果表明:6种立地类型沙地榆种群年龄结构图均呈壶形,基部、顶部较窄而中部较宽,均为典型衰退型的种群;沙地榆均为处于X1、X9、X10这3个年龄级最少,这3个年龄级沙地榆株数百分比之和在0~5%,几乎出现断代现象;X3、X4这2个年龄级最多,沙地榆株数百分比之和在61%~86%。经不平衡方差分析显示,虽然立地类型不同,6种立地类型的面积不同,沙地榆分布的株数不同,但沙地榆种群的个体年龄级却比较相近,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几乎都处于幼树与成年树阶段,缺乏幼苗,更新不良。  相似文献   

15.
榆叶斑蛾是榆树的专食性害虫,在陕西每年发生1代,以蛹越冬。老熟幼虫危害性很大,在局部地区经常暴发成灾。用20%杀灭菊酯乳油6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200倍液喷雾防治,均可取得98%以上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16.
油菜青海制种种子异地优势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甘蓝型油菜杂交种云油杂l号青海制种是否具有异地优势,以及能否减轻不育系的微花粉,降低杂交种不育株率,以云油杂l号的亲本为材料,分别在青海和云南昆明两地制种,然后在昆明作杂种F。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海种子播种后出苗整齐、出苗率高,苗期表现一定的营养优势。青海种子不育株率显著降低,但结角层变薄、单株有效角果数变少,其它经济性状没有显著性差异。初步探明:青海制的杂交油菜种子不育株率显著降低,但不具有产量上的异地优势。  相似文献   

17.
根据林木引种工作“气候相似论”的原理,运用种源地气候分析方法,对原产地,国内已引种种植地区的主要气象要素,结合树种特点,在与元谋作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提出在元谋 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造林树种,选择原产于澳大利亚,在我国华南地区已有较大面积种植的热带金合欢属中的几种相思树和桉属中的几种桉树。  相似文献   

18.
以包头西郊防污林成活率、保存率、生长状况为依据,对工业污染区几种造林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植树坑中施绿肥造林、筑高台造林、水渠内造林是较好的造林方法,客土造林成活率高保存率低,常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低。因此,提出压绿肥造林,筑高台造林是工业污染区造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家榆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家榆种子为材料,在37℃、100%相对湿度下进行人工老化。应用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家榆种子在人工老化条件下细胞发生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结果显示:老化第1天根冠少数几个细胞开始出现细胞凋亡;随着老化深入,生长点、子叶等多个部位开始有凋亡细胞出现;老化至第6天,部分凋亡细胞崩解,细胞质高度浓缩,剩余组织细胞膜的保护能力下降,出现真菌感染;同时,用外源Ca2+作为诱导剂对家榆种子进行处理,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并未出现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