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蚕茧收购秩序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松俊 《北方蚕业》2001,22(2):37-38
蚕茧是蚕桑生产的终端产品,是茧丝绸行业的基础原料,其产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都对整个茧丝绸行业有着重大的影响。蚕茧收购工作是连系茧丝绸行业中农业和工业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是联系蚕桑生产和缫丝工业的桥梁。在整个茧丝绸行业的系统工程中,它既是蚕茧生产的延续,又是缫丝工业的前道工序。可以说蚕茧的收购工作肩负着为农服务和茧质保全的双重重大责任。首先,蚕茧是特殊的鲜活商品,必须通过专业设施按照特定的要求来加工处理,现阶段农民一家一户尚不具备处理鲜茧的能力;由于蚕茧的纯商品属性,其用途较为单一,不及时处置又无法通过其他消化,因此,切实搞好蚕茧收购是服务蚕农、保护蚕农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同时,蚕茧的质量固然与蚕儿的饲养密切相关,包括蚕种、桑园管理、饲蚕环境、饲养技术水平等等,但是,当这些因素确定之后,鲜茧在收购过程中是否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对茧质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2.
海盐县是浙江省位居第六的蚕茧主产市县,蚕桑生产是全县的十大主导产业之一,蚕茧收入一直是蚕农的重要经济来源。近年由于茧丝绸行情的频繁波动,导致行业日益萎缩,尤其在蚕茧收购上,每次养蚕都要等到开秤收购才知道价格,蚕农感到心中无数。虽然当前茧价高涨,蚕农增收,激励了曾经低落的蚕桑生产热情,然而丝绸企业由于成本高涨,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3.
<正>蚕茧收购秩序的管理,历来是茧丝绸行业管理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倍受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和省政府为此专门制定颁发各种相关的管理规定,并且在蚕茧收购时期派出工作组,到重点产区特别是蚕茧收购比较混乱的省、市、县边沿交界地区进行检查指导,协调处理违反国家茧价政策、无证收购、扰乱收购秩序等各种问题、这对稳定蚕茧收购秩序、稳定蚕茧价格、提高蚕茧质量,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提高蚕茧质量 促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歙县蚕桑产业现状,分析了影响茧质所存在的几个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组建茧丝绸集团,发挥行业龙头作用;创新蚕茧收烘机制,提高蚕茧质量;强化收购管理,坚决取缔违规收购;增加资金投入,制定扶持政策;强化生产服务,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增产增收;履行生产职责,抓好良种供应等促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1987年开始的“蚕茧大战”时断时续,今年在苏北地区烽烟又起。今年春蚕茧收购期间,许多茧站竞相抬价抢购,茧贩也乘机兴风作浪,茧农疲于奔波于各茧站之间。茧站收购蚕茧很少进行仪器检定和执行茧价政策的。以我们如东县为例,全县收购的2600多吨春茧有95%以上是“毛脚茧”(未化蛹的嫩茧),差不多全是统茧(上茧、双宫茧、下脚茧、印烂茧混在一起),把好端端的蚕茧糟塌得不象样子,给蚕桑生产、丝绸行业、广大消费者和外贸出口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小蚕共育自动控温、6连片方格蔟营茧、病虫害综合防治、自动循环热风烘茧等新型实用技术;以提高蚕茧单产、茧质为重点,实施"千岛湖"蚕茧品牌战略,努力提高蚕桑经济效益,促进茧丝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理顺蚕茧收购渠道,搞好收茧秩序,正确贯彻茧价政策,提高蚕茧收烘质量,促进蚕桑生产稳步发展,根据国家茧丝协调小组1997年2号、10号文件,省政府1997年57号文件及国家计委、国家茧丝绸协调小组计价管(1998)279号《关于1998年茧丝价格政策及收购管理的通知》精神,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8.
毛脚茧与茧价及经济效益关系的调查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周双燕,杜迅雷在蚕茧收购中,经常碰到蚕农出售毛脚茧的现象,特别是1994年蚕茧收购的形势下,造成茧价失控,乱抬价,一些单位在收购蚕茧中,不管全毛脚,半毛脚等劣质茧都以高价收购,笔者为了搞清出售毛脚...  相似文献   

9.
湖州作为传统蚕茧产区,近10多年来由于蚕茧代收代烘、统收统价带来蚕茧质量逐年下降,严重阻碍了新蔟具和新蚕品种推广,造成蚕桑产业经济效益持续下降的局面。为了寻求一条“优质优价”产业健康发展之路,我们利用练市镇朱家兜蚕桑专业合作社组织机制,从2014年春蚕期开始到2016年春蚕期的3年时间里开展了7期优质优价的蚕茧收购,探索在现行收购体制下提高蚕茧质量,实现提高茧质的基础上增加张种收入和经济效益的途径,为老蚕区优质优价收购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0.
曾经风靡几时的蚕桑,被列为农村致富工程、支柱产业,1995年下半年却完全陷入困境,茧价大幅度下跌,蚕茧压库,丝厂全面亏损,出口严重受阻,导致桑园大面积被毁,形势十分严峻.今年秋茧收购将近,收购价格和政策如何,丝绸价格和出口形势有没有好转,会不会再出现去年那种可怕的收购形势,蚕桑生产何去何从等等,都令蚕农和行业内外人士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1.
<正> 中江是四川省蚕桑基地大县,近几年来由于各级党政的重视,广大蚕桑技术干部、蚕农的努力,蚕茧产量有大幅度的增长,1993年全县发放蚕种31万张,收购蚕茧695万公斤,蚕茧产量的增加带动了丝绸工业的发展。1993年全县丝绸工业总值2.9亿元,利税达1304万元,桑茧丝绸行业产值3.5亿元,利税2100万元。1994年在遭受特大自然灾害情况,全县仅发放蚕种31.2万张,生产蚕茧780余万公斤,收购蚕茧635余万公斤,蚕农茧款收入9200余万元,取得了较好收成,茧丝绸工业产值达到5.2亿元。桑茧丝绸已成为财政增收、农民致富的骨干产  相似文献   

12.
<正> 为逐步提高蚕茧质量,正确执行茧价政策,富安镇茧丝绸公司在1987年试行了密码收购蚕茧的方法。通过一年来的初步实践,效果较好。一、密码收茧的方法1.印好密码收购单。密码收购单上印有号码、售茧数量、上茧率、茧层含水率、毛脚茧率、评定茧价等项目。用不同颜色区分各个磅口的密码收购单,一式两份。  相似文献   

13.
在治理经济环境中,制止“蚕茧大战”是一项大工程。本来不起眼的蚕茧,前两年成了赚钱的热点,但也因此,茧丝绸的经济秩序被搞乱了,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采取了坚决的措施,“蚕茧大战”终于被制止了。但“蚕茧大战”遗留的影响,茧质受损的情况,在一些地方还没有根本好转。说来也巧,1988年11月13日《新华日报》与《文汇报》分别就同一个主题发表了记者采访文章,反映了江、浙两省1988年中晚秋茧收购时糟蹋茧质的令人惊讶与深思的情况。我们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措施进行扭转。现把《新华日报》与《文汇报》的两篇记者采访摘要转载于后,希望今年不再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4.
广西蚕桑产业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叙述了蚕桑生产、茧丝绸加工业、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和茧丝贸易的现状;分析了广西蚕桑产业链发展存在资金投入少、蚕业专业人才匮乏、产业化程度低、茧丝绸加工业滞后、综合利用规模化程度低和蚕茧收购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加快科技创新、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发展龙头企业和蚕农合作组织、加快加工业发展、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加强蚕茧收购管理、建立和完善茧丝绸市场流通贸易体系等发展广西蚕桑产业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 85年蚕茧收购实行干茧进仓验收计价新办法后,有的地方在春茧收购中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为了在新形势下搞好蚕茧收购工作,我们淮阴市蚕桑学会经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研究决定,于1985年7月15—20日组织有关人员30人赴吴江、溧阳两县考察学习了蚕茧收购经验。  相似文献   

16.
<正> 建国三十多年来,我省的蚕茧收购定价工作有了很大提高,从鲜茧买卖到干茧买卖,有力的促进了茧丝绸生产的发展。但是,由于受价格体系制约,以及许多历史原因而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长期以来蚕茧收购价格存在着比较紊乱和不合理的现象,影响了生产。为探索评茧标准及方法的改革,充分体现优质优价的茧价政策,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缫丝计价的分析,来提出改变蚕茧评级方法,说明缫丝计价合理性的粗浅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工贸一体化、茧丝绸一条龙体制的县级丝绸公司成立实施后,桑园面积成为公司生存的基础,乡镇优质茧基地成为公司生存的依托。乡镇蚕桑站和蚕茧站是公司在基层第一线的独立核算单位,分别担负着生产,实用新技术推广和收购的重要职能。近几年,由于蚕桑生产大滑坡,各地区桑园面积和蚕茧总产大幅度下降,两站的经济收入明显减少,正常的业务负担都难以应付,干部职工的工资报酬无法兑现,工作积极性有所下降,面对这一实际问题,县级茧丝绸公司如何抓好乡级服务体系的调整和改革,解决好两站人员切身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作…  相似文献   

18.
陈龙 《广东蚕业》2001,35(2):4-6
茧丝绸行业是江苏省射阳县一大传统支柱产业,在富民升位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因我县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体制到位较迟,非法收茧小土灶烘茧原本就未能得到很好的治理,随着茧丝绸行情好转,非法收茧,小土灶烘茧更加猖獗,严重扰乱了正常的蚕茧收烘秩序,造成茧源大量流失,蚕茧质量严重下降,蚕茧供求矛盾加剧,行业内要求整治蚕茧收烘秩序的呼声极为强烈。据笔者调查的情况表明:蚕茧收烘秩序亟待规范,如不采取强有力的措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海盐县的蚕茧质量持续下降,成了制约蚕桑生产发展的一个瓶颈。蚕茧质量下降使原本以生产5A以上生丝的本县丝厂只能生产3A级生丝。由于低档丝出口困难,造成大量积压,影响了茧丝绸生产的正常运行,使整个产业陷入严重困境。分析造成蚕茧质量持续下降的原因,既有蚕茧收购上的问题,即没有贯彻“优质优价,劣质低价”政策。又有蚕农上蔟关闭门窗,粗放管理,还有在售茧时采毛脚茧,不选茧及塑料袋装茧,摩托车运输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是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国家扶贫型农业龙头企业,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和壮大了淳安农业主导产业蚕桑产业,为促进全县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十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在今年茧丝绸市场受国际宏观经济的影响,其它蚕茧主产区的茧价已下滑至400~500元/50kg的严峻形势下,积极统筹茧丝绸贸、工全力反哺农业,龙头带动作用发挥更为明显,使全县农民出售的蚕茧价格一直稳定在1 000元/50kg以上,即使在茧丝绸行业进入了近十年来最"寒冷"的一年,全县蚕农仍稳定增收,2.9万农户户均蚕桑收入9 069元,蚕桑总产值达到了2.63亿元,蚕茧收入在全县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占到了12%,同时全县发展了7家缫丝厂、两家绢纺企业和1家丝绸织造公司等一批丝绸加工企业,茧丝绸全行业总产值超过了6亿元,年上交税收2 000~3 000万元,解决了全县近10万农民的就业.应该说,以茧丝绸总公司为龙头的茧丝绸行业在全县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