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泡桐丛枝病是由类菌质体侵染泡桐植株而引起枝上腋芽、不定芽大量萌发成丛状的一种常见病害。目前认为只有用盐酸四环素、土霉素才能防治,但常山县芳村区林技站利用生石灰水防治泡桐丛枝病也收到了效果。在一九八一年,他们选择芳村公社芳村大队两株历年发生丛枝病的泡桐作试验,一是  相似文献   

2.
泡桐丛枝病病原及传染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桐是我国速生、优良用材树种之一。泡桐丛枝病是当前泡桐生产中的严重病害,尤以河南、山东、山西等省发病严重,一般发病率达30—50%,严重区高达80%以上,影响林木的生长,幼苗和幼树常因发病造成枯死。随着泡桐栽植面积的扩大,尤其是进行大量无性繁殖,丛枝病有发展的趋势。泡桐丛枝病发生原因,过去有生理病、炭疽病、疮痂病、病毒等报导,但缺乏确切的  相似文献   

3.
桂林市在落实毛主席“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伟大号召中,发现泡桐具有生长快,干形好,材性优良等特点,近几年来,列为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大量繁殖。根据本地种根缺乏,采种母树较多的特点,我们主要采用种子育苗。由于桂林气候高温多雨,种子育苗幼苗易受病害,具有一定的困难。但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初步掌握了泡桐种  相似文献   

4.
泡桐丛枝病是泡桐病害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目前该病已严重威胁着我省泡桐生产,直接影响到群众发展泡桐的积极性。对丛枝病的防治,国内外虽进行了多年研究,但取效甚微。为了把我省泡桐丛枝病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特根据省内外的防治经验及我们在1982~1985年对全省泡桐丛枝病的调查和进行综合防治的初步效果,提出泡桐丛枝病综合防治技术如下,供泡桐适栽区在防治丛枝病中参考。1.严格实行种苗检疫泡桐种根、苗木的调运与繁殖是传播丛枝病的重要途径,因此,严格实行种苗检  相似文献   

5.
泡桐是一种速生落叶大乔木。在湖区,二年生泡桐树高达8米,胸围达33厘米,其生长速度之快,为其它树种所不及。木材虽比较轻软,但具有不翘不裂不透烟的优良特性。而且种源足,播种、埋根都能繁殖,因此,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尤其是湖区已广为种植。随着泡桐栽培面积日益扩大,病害出现较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它的大量发展。根据我们的调查观察,现将二种主要病害的病状和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一、泡桐炭疽病  相似文献   

6.
<正> 泡桐丛枝病是我国重要的林木病害。病原可通过嫁接传染和昆虫介体传染,将泡桐丛枝病病枝作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发现病株的新梢和叶柄的皮部组织中存在大量的类菌原体。但是泡桐丛枝病与其它植物类菌原体病一样,病原物至今未能分离培养成功,病原的研究尚在电镜研究阶段。为了进一步研究泡桐丛枝病病原类菌原体的性质,我们采用抽提的方法获得数量较多,纯度较好的泡桐丛枝病的病原类菌原体,并用病原抽提物制备成功泡桐丛枝病的抗血清。  相似文献   

7.
泡桐丛枝病是常见的泡桐严重病害。1967年以来,国内外已有在泡桐丛枝病病树中发现类菌原体的报道。近来,又有泡桐丛枝病病树中发现病毒病原的报道。本文介绍我们对泡桐丛枝病病原的进一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泡桐属玄参科泡桐属,是我国特产的速生优质用材树种之一.现将泡桐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应用^32P和^86Rb对泡桐丛枝病病枝,叶吸收磷钾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俊秀 《林业科学》1989,25(2):167-170
泡桐丛枝病在我国发生普遍,特别是在河南、山东和陕西关中地区危害严重,群众称之为泡桐的癌症。该病病原在1967年被日本人确定为类菌质体(MLO)。我国有不少人对这一病害作过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了寻求更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曾对该病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对土壤中N、P、K含量的百分比值与感病指数间的关系,应用通径分析法进行研究,发现磷含量越高,发病越轻;钾含量越高,发病越重。经回归分析得知感病指数与P/K比值成反相关。在此基础上,对泡桐丛枝病病枝、叶对磷钾的吸收规律及不同种泡桐苗木吸收磷钾情况进行了同位素示踪试验。  相似文献   

10.
<正> 泡桐丛枝病是一种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传染性病害。国内外皆证实由类菌质体(MLO)病原引起。开展泡桐丛枝病传毒昆虫试验是解决丛枝病传播途径及病害消长规律的重要环节,有助于生产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南朝鲜罗瑢俊等证实,烟草盲蝽传播丛枝病,日本进行追踪试验未成功;日本盐泽宏康等证实茶翅蝽传播丛枝病。我们自1975年研究泡桐丛枝病病原及防治时,对泡桐上刺吸式口器害虫做了系统调查,并进行了昆虫接种试验。本材料为在北京虫传试验初步结果,河南、安徽、山东等各协作点1981年扩大试验材料不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11.
为了把泡桐丛枝病的为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减少经济损失,从1983年起,我们组织了蒲城、扶风、武功三个县的林业生产部门,采取建立综合防治样板林的方式,开展了泡桐丛枝病的综合防治,经过四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现将推广应用结果报告如下。一、病害调查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一)病害调查:1982—1983年采取建立标准地、固定标准木等方法,对泡桐主栽区的蒲城、合阳、大荔、渭南、临潼、武功、扶风等县的泡桐品种、生长量、丛枝病病发生及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共设立标准  相似文献   

12.
以泡桐属中七种泡桐为材料,进行了花蕾过氧化物同功酶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泡桐种之间过氧化物同功酶谱有明显的差异,每个泡桐种各具有其特定的酶谱.兰考泡桐与白花泡桐酶谱比较相近,说明兰考泡桐与白花泡桐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3.
渭南市地理位置属泡桐适生区,自然条件优越,广大群众热爱泡桐,有着栽培泡桐的丰富经验。同时市泡桐研究所有一批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且积累了一定的研究资料和成果。这些为渭南市大力发展泡桐,进一步开展泡桐  相似文献   

14.
泡桐丛枝病是泡桐的严重病害,近些年来病区逐渐扩大,病情日趋严重,一般发病株率为30—50%,重者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泡桐种源抗丛枝病性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泡桐丛枝病是影响泡桐生长的一种主要病害,种源试验表明在毛泡桐种源中,除甘肃平凉未见发病以外,其它种源均有病害发生。江苏南京、湖北十堰、黄冈、陕西商县和辽宁大连5个种源发病较重,病情指数超过30%;白花泡桐丛枝病发病率较低,自然分布区南部的种源很少见到丛枝病发生,分布区北部与毛泡桐分布区有重叠的种源,丛枝病发病相对较重。毛泡桐起源靠西的种源发病较轻,随着经度的增加,丛枝病发病有增大趋势;白花泡桐发病与种源经度无关,而与纬度相关明显,呈现出纬度越高,发病率越低,病情指数越小的趋势。泡桐品种间丛枝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差异明显,通过品种选择可以获得抗病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6.
泡桐丛枝病对泡桐立木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泡桐丛枝病在我国是一种分布广,为害严重的病害。它是由类菌质体(MLO)引起的病害。由于泡桐发展速度很快,丛枝病有发展的趋势,七十年代初发病率约10—20%,近几年有的地区10年生泡桐发病率达70%以上。丛枝病对泡桐生长影响程度如何,似乎看法不完全一致,不少同志认为丛枝病影响生长比较严重;也有认为有些影响但不严重;还有认为对泡桐生长没有什么影响,因此对丛枝病大可不必过虑。为了弄清丛枝病发病率对泡桐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的影响,对进一步解决丛枝病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华北、中原广大平原农区泡桐造林发展迅速,不仅给农业造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为广大农民治穷致富开辟了重要途径。当前泡桐生产存在问题是品种单一和经营管理粗放,致使病害严重,生长差,效益低。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泡桐速生潜力,1984年以来,我们在河南省豫东平原集中产  相似文献   

18.
泡桐丛枝病,又名扫帚病、鸟巢病、桐疯病,它是泡桐的严重病害,发病轻的影Ⅱ向生长,重时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19.
丛枝病是泡桐的一种严重病害,发病率极高,6、7年生的大树一般发病率在50%以上,发病严重的地区10年生泡桐发病率高达百分之百。为了研究该病防治技术,我们进行了一些试验和探索,并在环剥防治丛枝病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现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泡桐     
泡桐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除黑龙江、内蒙古、西藏外,全国各地都有栽种。焦裕禄在兰考县任职时,曾带领群众大量栽种泡桐。1985年山东菏泽地区成武县也大量栽植。他们在广大农田实行桐粮间作,既增加了粮食产量,又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优质木材。广大农民利用泡桐制作的家具远销日本和东南亚,既增加了收入,又为国家积累了外汇。 泡桐为玄参科泡桐属落叶大乔木,树高可达20米,树冠开展,干皮灰褐色,小枝初时密生黄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