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内蒙古灌木、半灌木饲用植物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灌木、半灌木饲用植物有256种(包括亚种、变种),隶属于26科66属。以含属多少进行排序,则是蔷薇科10属46种、豆科9属47种、藜科9属17种、菊科6属22种、蒺藜科3属6种、蓼科2属11种,其它科均含1属。由此可见,在内蒙古灌木、半灌木饲用植物中豆科、蔷薇科、藜科、菊科、蒺藜科植物比重大,起主导作用。虽然杨柳科中只有1属,但其种数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科。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河套地区有野生种子植物53科、161属、287种。统计分析表明:(1)本地区种子植物种类贫泛,有裸子植物1科、1属、1种;单子叶植物12科、48属、90种;双子叶植物40科、112属、196种。(2)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虽然温带分布科略少于热带分布科,但属的地理分布类型较为复杂,有15个分布类型及9个变型;温带分布属占总属的79.2%,以北温带分布比例最高;温带分布种占88.9%。(3)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2属国家二类保护植物7种。古老、残遗、原始成分较多,是东阿拉善植物区系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兰州南北两山种子植物区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全面了解兰州南北两山种子植物的生长分布情况及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组成,充分认识该区域的自然历史过程,本研究对兰州地区种子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兰州南北两山植物种质资源相对丰富,种子植物155种,隶属于39科115属。其中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38科114属154种。较大科(10~29种)的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和豆科(Leguminosae)为优势科,中型科(2~9种)构成了植物区系组成的主体;兰州地区种子植物科的优势现象较为明显,禾本科、菊科和豆科的科、属、种分别占总体的7.69%、43.48%和45.80%;属的种类分布较松散,植物分布于多属,属的优势现象表现的不明显;该研究区植物区系科按地理成分可划分为5种类型和4种变型,优势科均为世界广布科,其所占比例最大,占总科数的53.85%,热带分布科和温带分布科也有分布,所占比例分别为总科数的25.64%和20.51%;研究区植物区系中属按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2种类型和9种变型,温带性属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占总属数的50.44%,热带成分和地中海成分有一定表现,分别占总属数的15.65%和6.96%,说明兰州南北两山种子植物区系与古地中海植物区系有一定的联系,中亚成分和东亚成分表现微弱,无中国特有科,中国特有属有1属,即文冠果属(Xanthoceras)。在南北两山种子植物种质资源分布差异的研究中发现,北山种子植物物种较南山丰富,南山种子植物密度、分盖度、生物量、株高、冠幅等生长指标整体呈现出较北山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盐生植物是指渗透压在3.3bar的盐水生境中生长并完成其生活史的天然植物类群。在柴达木盆地中有5%的植物为盐生植物,共106种,分属于24个科,59属,占我国盐生植物总数的26%。这些植物中含有丰富的药用、食用、工艺、绿化及防风固沙的植物资源,在柴达木盆地特殊的环境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黄芪属有毒植物及其对家畜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黄芪属有毒植物及其对家畜的危害赵宝玉(西北农业大学兽医系,陕西杨陵712100)我国有270余种豆科黄芪属(紫云英属,Astragalus)植物,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及西南地区。黄芪属植物的有些种是珍贵的药材,有些种是优良的家畜牧草,但也有...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天然草地有毒有害植物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国森 《草业科学》1999,16(5):35-39,45
福建省天然草地上,有毒有害植物有43科、76属、110种,其中,分布广、莽原 种有38种。研究了福建省主要有毒有害植物的种类、产地、生态分布、毒性成分及其对家畜的危害,并提出了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7.
胡莹  胡仪  胡箭卫 《中国蜂业》2009,60(1):31-32
本文介绍了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药用蜜源植物,提出了开发主要药用蜜(粉、胶)源植物资源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并认为西北主要药用蜜(粉、胶)源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我国西北地区有14990多种野生植物,其中药用植物3250多种,药用蜜(粉、胶)源植物有169科246属231种,其中主要药用蜜(粉、胶)源植物有127科133属191种,辅助药用蜜(粉、胶)源植物有40科91属135种,有毒药用蜜(粉、胶)源植物有2科2属5种。所有这些高品质、无污染的药用蜜(粉、胶)源植物资源都值得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阿荣旗草地植物资源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6—10月对内蒙古阿荣旗草地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全旗现有草地面积为15.64万hm2,其中可利用面积为13.40万hm2,与1985年相比分别降低了65.40%和64.25%。全旗有温性草甸草原类、低平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沼泽类四种草地类型,分别占全旗草原总面积的32.03%,52.93%,13.81%和1.22%,占可利用总面积的32.16%,52.53%,14.21%和1.11%。载畜量从1985年的46万个羊单位增加至2016年的405万个羊单位,增加了780.43%。温性草甸草原类、低平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沼泽类干草产量为3 773.8 kg·hm-2,2 452.3 kg·hm-2,2 217.1 kg·hm-2和3 176.4 kg·hm-2,与1985年相比,分别下降了42.81%,58.75%,67.22%和63.20%;草群高度为30.1 cm,30.0 cm,35.0 cm和40.5 cm,与1985年相比,分别下降了9.9 cm,17.0 cm,15.0 cm和9.5 cm;低平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和沼泽类盖度分别降低了4.76%,9.78%和10.64%,温性草甸草原类增加了21.33%。阿荣旗草地现有植物资源共35科120属155种,其中饲用植物24科71属88种,药用植物31科72属80种,野生观赏植物20科34属37种,野生食用植物15科26属29种,工业植物9科10属18种,有毒有害植物9科11属14种,二级珍稀濒危植物3科3属3种。  相似文献   

9.
桑科植物由遍及世界上热带和温带的37个属和大约1100个种组成^[1].我国桑科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构属、桑属、榕属、见血封喉属、菠萝蜜属、柘属、水蛇麻属、蓓草属、橙桑属、牛筋藤属、鹊肾树属,共11属150余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广西境内蜜蜂采集植物的种类;评价广西各种蜜粉源植物的养蜂价值。【方法】观察植物开花期间是否有蜜蜂访花,调查蜜粉源植物的开花、泌蜜、排粉,蜜蜂访花兴趣、蜜蜂采集特点以及植物分布等情况,拍摄植物及蜜蜂访花照片,采用图鉴、检索等方法确定植物的科、属、种;依据蜜粉源植物的实地调查结果,结合其在养蜂生产中的作用等对每种蜜粉源植物的养蜂价值进行评价。【结果】经过近5年的实地调查,在广西境内发现有蜜蜂采集的植物735种(隶属125科468属),其中主要蜜粉源植物22种,优势蜜粉源植物90种,辅助蜜粉源植物614种,有毒蜜粉源植物9种。【结论】广西蜜粉源植物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可常年从事蜂产品生产。  相似文献   

11.
张建国 《中国蜂业》2003,54(1):34-34
毛白杨是杨柳科杨树属著名树种 ,是一种大型落叶乔木 ,雌雄异植 ,长有柔黄花序。在我国北方每年 2月中下旬到 3月上旬开花 ,花期 10天左右 ,毛白杨雄株花粉充沛 ,是我国北方养蜂最早的粉源植物之一。雄花花序一般长约 10~ 16cm ,花托 4层共 12瓣 ,其上长有多角形边沿带绒毛的花瓣 80~ 12 0多个 ,每个花瓣内有花药一丛 ,每丛一般由 10~ 16对花药组成。毛白杨树的花开放后宛若活灵活现的毛虫。花上重叠的萼片和有特殊保护膜绒般的花瓣使它特别抗寒耐冻 ,花中花粉丰富 ,呈浅黄色。毛白杨的花傲霜顶寒早春竞放 ,为早春蜜蜂繁殖提供了营养丰…  相似文献   

12.
杜开书  杨萌  张中印 《蜜蜂杂志》2014,34(11):13-15
2010-2012年对河南省西北部地区的熊蜂资源进行了调查。根据所采集的标本,经鉴定该地区有熊蜂5亚属16种,河南省3新纪录种。采访植物涉及到16科56种,其中,豆科、菊科、蔷薇科和唇形科植物是熊蜂访问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3.
1 胡颓子科(Elaeagnaceae) 本科为双子叶植物,球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产之。有3属50种,分布于北半我国有2属41种,全国均1.1胡颓子属(ElaeagnusL.)  相似文献   

14.
1藜科(Chenopodiaceae)本科为双子叶植物,约有100属,140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生于干草原、荒漠及海滨。我国有39属188种,全国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5.
大戟科植物在全世界约300属5 000余种,我国约有66属360余种,青海省有2属12种。海晏县大戟科植物仅有1属3种,即青海大戟、泽漆、地锦草,是珍贵的草原自然资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研究该科植物不仅可以为利用其药用价值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而且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优化农牧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地方经济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青海大戟、泽漆、地锦草的形态特征、分布特点及经济用途  相似文献   

16.
我国几大有毒植物造成家畜灾害性疾病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栎属植物1 .1 灾害概况 栎属植物在我国约有 1 40种 ,其中经动物试验证实在其中槲树、槲栎、栓皮栎、锐齿栎、白栎、麻栎、小橡子树、蒙古栎、包栎、辽东栎等 8个种 2个变种有毒。我国现有 1 4个省、市、自治区报道发生该植物中毒 ,发病地区多集中在农牧交错地带 ,受害的动物主要见于牛。据不完全统计 ,陕西省汉中地区 1 977~ 1 982年发病 1 .5万头 ,死亡 440 0头 ;贵州省 1 976~ 1 979年共发病 883 4头 ,死亡 4878头。给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1] [2 ] 。栎属植物中毒是导致家畜“生态灾害性疾病”之一 ,其造成灾害主要因素有以下…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天然草场有毒植物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肃省位于我国内陆,黄河、长江的上游。地理位置N32°36′~42°27′,E92°10′~108°43′,境内地貌类型复杂,气候差异较大,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据调查资料表明,甘肃省分布的种子植物约203科,993属,3 867种,其中草场植物约2 303种,分属155科743属。这些植物的70%可作为牧草。 甘肃省有160万hm2天然草场。近20年来草场的退化现象比较显著。初步估计退化面积已达全省草场总面积的60%以上。草场退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毒害草的比例增加。如何有效地控制毒草蔓延,减少其对畜牧业和草场所带来的损失,是维护草原生态环境确保畜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1 甘肃省草场有毒植物种类 甘肃省草场的主要有毒植物约有78科187属312种(不包括栽培种和仅对家畜有机械性伤害的种),其中重要有毒植物有46种,分属17科26属。对甘肃天然草场危害较严重的主要为瑞香科的狼毒,豆科的黄花棘豆、甘肃棘豆、小花棘豆,禾本科的醉马草和壳斗科的栎属植物。棘豆和栎叶列于我国“三大灾害毒草”之内。 除上述重要有毒植物外,对甘肃省草场影响较大的有毒植物还有毛茛科、大戟科、杜鹃花科、麻黄科、马桑科、龙胆科、豆科黄芪属、百合科萱草属、藜芦属等科、属以及蕨类和裸子植物门的某些植物。豆科植物中黄芪属植物目前被确认有毒的为17种,甘肃省分布6种,直立黄芪的栽培种沙打旺具低毒,虽作为饲草,但应避免单喂。 2 有毒植物的分布 有毒植物种的分布与生境条件相关。据粗略统计,草场植被中草甸草场的有毒植物种类最多,占草场有毒植物种总数的42%;灌丛草场占11.7%;草原草场占3.1%;荒漠仅占1.8%。其余的分布在林下、沼泽、浅水、村庄周围和田间。各类草场分布的主要有毒植物如下。 2.1 亚高山草甸草场有黄花棘豆、甘肃棘豆、紫云英、披针叶黄华、乌头、铁棒槌、露蕊乌头、北乌头、甘青乌头、泽漆、大戟、狼毒、山莨菪、黄花蒿、烟管头草、额河千里光、醉马草等。亚高山草甸分布在甘肃省天水、临夏、甘南、定西的岷县、漳县以及祁连山区海拔2 000~3 500 m地带。  相似文献   

18.
黄河兰州段湿地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黄河兰州段湿地作为一个独立的植物区系单元,对其种子植物分别从科,属和种3个层次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对科,属和种的分布区类型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区种子植物的地理成分。结果表明:黄河兰州段湿地种子植物区系含种子植物31科、84属、115种,分别占中国种子植物科、属、种数的11.00%,2.89%和0.48%,相对于该区较小的面积尺度,其种子植物种类较丰富,物种多样性较高;该区系以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其中,以禾本科(21属,25种)和菊科(13属,22种)为优势科,这两个科共含有34属、47种,分别占该区系总属数和总种数的39.53%和40.17%,表明他们对该区系的构成起较大作用;黄河兰州段种子植物区系中科、属、种的地理分布类型都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该区系中有世界广布属25个,占该区总属数的29.4%,各热带分布型共11属,占本区总属数的12.95%,各温带分布型共49属,占该区总属数的57.65%,其中,北温带分布有20属,占总属数的23.53%,世界温带分布有9属,占总属数的10.59%,种的分布型也以北温带分布型占优势,此分布型共计55种,占总种数的47%,其次是温带亚洲分布型,有17种,占总种数的14.53%;热带分布型的种较少,仅占总种数的19.65%,表明该区系的温带成分明显多于热带成分,温带性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海北州境内有2种羌活属植物,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当地农牧民实施集约化经营、脱贫致富的宝贵财富。研究伞形科羌活属植物,对改善环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介绍了这2种羌活属植物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药理性能及功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草地文献研究和生产实际调查,提出冰草属植物在我国生态地理分布的面积。冰草草原为164.03万hm^2,冰草为优势种或建群种的群落面积达41.14万hm^2。并提出属内种易于生态变异和属间植物杂交较为普遍,同时植物根系类型可出现2~3种。根系类型多、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保持产量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