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吉林农业》2016,(4):31
正近年来,黑龙江省畜牧业牢牢抓住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转变发展方式,强化改革创新,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努力应对价格下降、市场低迷的严峻挑战,推动全省质量效益型现代畜牧产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2015年,黑龙江省在建设大型现代标准化奶牛场的同时,加快中小规模奶牛养殖场建设,目前全省奶牛存栏50头以上的规模场已达到800多个;实施国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累计  相似文献   

2.
1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成绩近年来我省按照中央提出的“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的总体要求,作出了建设山西畜牧强省的决定和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战略决策,为推进全省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在发展规模养殖,扶持养殖小区建设,推进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福建认真贯彻畜牧业新发展理念,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新型发展道路,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畜牧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2016年,全省畜牧全产业链产值达1204.2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682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189.37亿元,第三产业产值约332.90亿元。全省生猪基本实现规模养殖,全省生猪出栏1720万头,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畜牧大国,畜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近些年,随着畜牧养殖产业不断向着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养殖规模、养殖数量增加的同时,畜牧养殖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养殖产业大规模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严重危害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污染情况加剧,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所以,积极探究畜牧养殖污染环境综合治理对策,对促进畜牧产业健康发展,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有着双重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畜牧养  相似文献   

5.
随着畜牧业生产格局与生产规模的逐渐增大和集约化畜牧养殖产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日益显现,为解决畜牧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各职能单位与部门应掌握好生态平衡发展的总体方向,推动环保型的畜牧产业的建设,实现畜牧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和规模的逐渐扩大,畜牧业养殖小区建设逐步开展起来,极大地推动了畜牧业规范化、规模化的步伐。作为畜牧养殖技术中的重要部分,畜牧养殖小区的建设和发展如何有效地落实,是现阶段广大畜牧养殖人员不断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从北京市农业局畜牧管理处了解到,北京市畜牧业按照农业调转节的步伐,积极"做精畜牧业",指导全市畜牧产业疏解存量、限制增量,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去年以来,北京市通过疏解畜禽养殖总量,以全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和重要水源保护区为重点,引导畜禽养殖逐步退出禁养区,不符合相关发展规划的散户逐步退出。同时,严格控制规模畜禽场新建行为,全市无新建规模养殖建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洮北区畜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期,然而,面临着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低,技术服务手段落后,资金严重短缺,龙头企业培育不足等畜牧产业化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破解,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1推进规模化养殖生产,完善养殖功能设施建设依托洮北区农产品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着重扶持发展奶牛、肉羊两大产业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本区奶牛、肉羊两大畜牧重点产业体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我国畜牧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整体养殖规模逐渐增大,养殖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农村养殖业在我国畜牧养殖业中所占的比例也较高,同时农村养殖也是农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大力发展农村养殖业,对于加快我国畜牧业发展速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农村养殖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加快发展,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增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舞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把此项工作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实施“畜牧富民”战略,强力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2011年全市畜牧业产值实现6.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7%,建成存栏2000头以上规模的养殖企业26家,存栏500头以上规模的养殖户80余户。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是我国开展毛皮动物养殖最早的省份之一,养殖历史悠久,养殖氛围浓厚,出产的毛皮动物皮张质量优良,地理和气候条件优越。在毛皮动物养殖处于行业调整的“拐点期”,虽然黑龙江省毛皮动物养殖受限于疾病频发,养殖人员老龄化严重等行业问题困扰,但黑龙江省毛皮动物养殖行业整体发展平稳,行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毛皮动物养殖大省地位逐渐形成,将是黑龙江省毛皮动物养殖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黑龙江省毛皮动物养殖,在我国毛皮动物产业发展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规模生猪养殖为研究对象,测算中国24个省(区、市)大、中、小规模生猪养殖生产效率以及生猪产业集聚程度,并通过面板Tobit模型考察产业集聚程度与生猪养殖生产效率的关系。研究表明:2005—2018年大规模生猪养殖生产效率逐年下降,中小规模生产效率缓慢上升;南方地区产业集聚程度普遍高于北方地区;产业集聚程度与中小规模生猪养殖生产效率关系呈"倒U型",但与大规模生猪养殖生产效率负相关。建议降低产业集聚中大规模生猪养殖比重,着力推动中小规模生猪养殖适度集聚,并引导南方生猪养殖业向北方转移、增强饲料工业基础、大力发展种猪业以提高生猪养殖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对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加工能力及产品品种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加工已近饱和,但存在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等弊端,并对黑龙江省今后发展玉米工业加工提出了制度、政策、创新研究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智能养猪工厂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工厂化养猪是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养猪业面临着能繁母猪生产力水平低、健康管理水平低、智能设备利用率低、养殖成本高等产业突出问题。本文从猪群福利化健康养殖工艺、猪舍空气净化技术、猪只生长与健康状态感知技术、以及猪只精准饲喂和养殖机器人等智能作业装备4个方面,分析了智能养猪工厂建设中工艺、技术、装备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并对今后智能养猪工厂建设的重点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国智能养猪工厂的创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杨子姗  罗在仁  钟声 《现代农业科技》2010,(12):356-357,359
近30年来,德宏畜牧业发展迅速,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迄今与种植业相比仍存较大差距。从畜牧业内部结构分析,虽然德宏草食畜、家禽及淡水养殖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总体规模仍然偏小,养猪业在德宏畜牧业中仍居主要地位。因此,从调整和优化德宏畜牧业结构角度考虑,未来德宏州在稳定养猪业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快草食畜、家禽业等其他畜牧产业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6.
为识别生猪生产效率提升的有效路径,在厘清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河北、辽宁、北京自繁自养型养猪场户调研数据为依据,采用稳健OLS回归对我国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提高场主受教育水平、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推进专业化和规模化养殖、重视养殖环境控制和疫病防控能显著促进生猪生产效率提升,而自配饲料、自繁母猪的要素投入方式和养殖雇工会产生效率损失;2)目前生猪养殖组织化程度普遍偏低,且合作组织因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尚不健全还无法有效发挥作用;3)与北京相比,河北和辽宁养猪场户在生产效率及种养结合方面均具有比较优势,但辽宁养猪场户在养殖规范性上仍有更大改进空间。据此提出应加快构建生猪产业职业教育体系、发展适度规模家庭农场、提高养殖标准化水平、推进生猪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疏解约束发展区劣势生猪产能而着重发展重点发展区和潜力增长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的猪肉及生猪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屡屡受到抵制,主要原因是畜产品的质量问题和动物福利没有得到重视。这一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并制约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简要分析阐述了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养猪工艺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如何通过改善养猪工艺来提高动物的福利,从根本上改善猪肉产品的质量,为保障猪肉产品安全,提高国际贸易水平提供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促进双孢菇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在分析黑龙江省发展双孢菇具有食用菌生产的良好基础、原料丰富、产品质量好、反季节优势强、出口优势强等优势的基础上,指出生产中存在群众认识不够、生产技术不够成熟、盲目引种、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加工企业和生产者对接不力等问题,对...  相似文献   

19.
生猪是浙江畜牧业的第一大产业,生猪产业带头人培育是实现生猪产业稳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通过对244户省级生猪产业带头人的调查,剖析了他们的年龄、文化程度、养殖规模、培训情况等特征,总结了他们在生产中所面临的生产技术与资金管理等主要难题,以及他们对知识更新的需求偏向于新型的培训组织形式和实战性强的技术培训内容,并提出了制定培养规划、创新培训机制、拓展培训内容与服务领域、搭建信息交流对接平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发展粮食依托型产业 振兴黑龙江省农村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黑龙江省的农业资源、市场前景、国家粮食政策、农民增收方面,分析了黑龙江省发展粮食依托型产业的必要性;提出振兴黑龙江农村经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畜牧业与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发展粮食依托产业;并指出应推进产权、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为粮食依托型产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