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仔猪色氨酸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色氨酸在仔猪的玉米-鱼粉型饲粮、玉米-肉骨粉饲粮和低蛋白玉米-豆粕型饲粮中往往是第二限制性氨基酸。随着晶体赖氨酸和蛋氨酸在饲料中的广泛应用,色氨酸在仔猪日粮中的限制作用日益明显,本文对此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2.
非淀粉多糖酶对仔猪早期生产性能和消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10头母猪生产的100多头仔猪 ,研究了玉米—豆粕型仔猪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仔猪早期生长性能和消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中添加120g/t非淀粉多糖酶。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非淀粉多糖酶使断奶仔猪蛋白质消化率提高9.67 %(P<0.05) ,有机物消化率提高15.40 %(P<0.05) ;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仔猪断奶前的生长无明显影响 ,但对断奶后0~14天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可提高仔猪日增重10.40 %(P<0.05) ,提高窝重17.65 %(P<0.05)。试验结果同时提示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可有效地缓解仔猪断奶时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玉米-豆粕型日粮的非淀粉多糖(NSP)种类与含量,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的理论依据以及非淀粉多糖酶对玉米-豆粕日粮养分消化率和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大多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酶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养分消化率和畜禽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长猪基础饲粮组成对磷酸氢钙(DCP)和磷酸二氢钙(MCP)中磷的全肠道真消化率(TTTD)的影响。试验1选用10头平均体重为(30.4±1.8)kg的生长猪,按照10×8不完全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含有5个DCP添加水平的玉米-豆粕型和含有5个DCP添加水平的小麦-豆粕型饲粮,进行8期消化试验;试验2选用10头平均体重为(30.9±1.5)kg的生长猪,按照10×8不完全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含有5个M CP添加水平的玉米-豆粕型和含有5个MCP添加水平的小麦-豆粕型饲粮,进行8期消化试验。每期消化试验包括5 d的饲粮适应期和2 d的粪便收集期。结果表明:1)玉米-豆粕型饲粮的总粪磷排泄量极显著高于小麦-豆粕型饲粮(P0.01),小麦-豆粕型饲粮的全肠道可消化磷含量和磷的表观全肠道消化率(ATTD)极显著高于玉米-豆粕型饲粮(P0.01)。饲粮添加DCP和MCP线性增加总粪磷排泄量、全肠道可消化磷含量及磷的ATTD(P0.01)。2)通过使用线性回归法,测得生长猪采食玉米-豆粕型和小麦-豆粕型饲粮对DCP中磷的TTTD分别为82.33%和82.88%,生长猪采食玉米-豆粕型和小麦-豆粕型饲粮对MCP中磷的TTTD分别为85.88%和84.62%。由此可见,生长猪基础饲粮组成对DCP和MCP中磷的TTTD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饲粮非淀粉多糖(NSP)酶的海量筛选工作和动物试验间的可比性差等问题,本研究探讨使用体外模拟法优化生长猪玉米-豆粕型饲粮和玉米-杂粕型饲粮的NSP酶谱。首先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研究NSP酶的添加水平与饲粮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的关系。在玉米-豆粕型饲粮和玉米-杂粕型饲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α-半乳糖苷酶和果胶酶6种NSP酶,分析各NSP酶对饲粮IVDMD的作用效果。然后采用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设计,筛选2种饲粮中6种NSP酶的最佳酶谱。结果表明:1)6种NSP酶的添加水平与2种类型猪饲粮IVDMD之间存在二次曲线关系。2)α-半乳糖苷酶对玉米-豆粕型饲粮的IVDMD提升最高,达到了1.28%,木聚糖酶对玉米-杂粕型饲粮的IVDMD提升最高,达到了1.95%。3)玉米-豆粕型饲粮的最佳酶谱为:纤维素酶533.6 U/kg、木聚糖酶9 983.7 U/kg、β-葡聚糖酶1 014.4 U/kg、β-甘露聚糖酶4 080.6 U/kg、α-半乳糖苷酶251.6 U/kg和果胶酶107.3 U/kg。玉米-杂粕型饲粮的最佳酶谱为:纤维素酶960.0 U/kg、木聚糖酶17 177.6 U/kg、β-葡聚糖酶405.8 U/kg、β-甘露聚糖酶19 023.2U/kg、α-半乳糖苷酶307.2 U/kg和果胶酶96.9 U/kg。4)优化后的酶谱使玉米-豆粕型饲粮的IVDMD提升了3.26%,使玉米-杂粕型饲粮的IVDMD提升了3.75%。由此可见,6种NSP酶联合使用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生长猪玉米-豆粕型饲粮和玉米-杂粕型饲粮的IVDMD。  相似文献   

6.
鲁志勇 《养猪》2012,(2):12-14
低蛋白质饲粮具有节省成本、降低氮污染等经济优势和环境优势。利用猪的理想蛋白质比例、采用可消化氨基酸和净能系统等技术配制以玉米和豆粕为主要原料的猪饲粮,可以不对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做最低限制。这样配制的猪饲粮其粗蛋白质水平较低,而饲养效果与限制最低粗蛋白质水平的饲粮相同。研究表明,通过补充合成氨基酸、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2~4个百分点)能使氮的排出量显著减少,且不影响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7.
饲粮胆碱水平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碱在猪体内多种代谢途径中起重要作用。但实用的仔猪饲粮本身胆碱含量往往较高,究竟再添加胆碱有无作用?有关的研究报道较少。本试验研究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胆碱对9~20kg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以探讨胆碱的适宜添加量。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试验选用体重约9kg的三元杂交犤杜×(大×长)犦仔猪72头,按性别和体重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2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阉公猪和小母猪各半),分别饲喂添加不同水平胆碱的饲粮。1.2试验饲粮试验基础饲粮配方见表1。各组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柠檬酸和延胡索酸作为酸化剂,对饲粮酸度与仔猪增重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355头29±1至59±1日龄的大约克夏和长白仔猪分4次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有机酸后饲粮的pH值下降,随添加剂量的加大,饲粮pH值呈近似直线下降;酸化饲粮的pH值在一定范围内增重效果较好;基础饲粮的pH值越大,酸化后pH值下降越多,适量酸化时提高增重的效果越明显。建议酸化饲粮时要测定基础饲粮酸化前后的pH值,以此作为适量酸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研究在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用120头平均体重为(8.1±0.2)kg的PIC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5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1组(对照基础日粮+100g/t非淀粉多糖酶Ⅰ)、试验2组(对照基础日粮+100g/t非淀粉多糖酶Ⅱ)、试验3组(对照基础日粮+150g/t非淀粉多糖酶Ⅱ)、试验4组(对照基础日粮+200g/t非淀粉多糖酶Ⅱ)。结果表明:复合酶Ⅱ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粗脂肪、粗纤维、钙、磷的表观消化率(P0.05)。  相似文献   

10.
唐春祥  黄辉 《畜牧市场》2006,(10):44-45
近年来,酶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全面展开,到2000年,全球65%家禽麦类日粮、10%猪麦类日粮及5%肉鸡玉米-豆粕日粮中添加了酶制剂,最近酶制剂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的应用也受到广泛关注。在动物生产中应用饲用酶制剂既能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提高畜禽及鱼类的生产性能,又能减少排泄物中氮、磷含量,保护水体和土壤免受污染,因而饲用  相似文献   

11.
敖翔  范明东  周婷  何健 《养猪》2019,(4):12-14
为研究不同营养水平饲粮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7.22±0.2)kg的150头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断奶仔猪,按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3个组:1)正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负对照组,饲喂低营养水平饲粮;3)非淀粉多糖酶组,在负对照组饲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500 g/t。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断奶仔猪。预试期3 d,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正对照和负对照组相比,非淀粉多糖酶组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2)与负对照组相比,非淀粉多糖酶组显著提高了干物质、氮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P<0.05)。总之,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在低能量水平饲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提高了断奶仔猪养分表观消化率,降低了料重比。  相似文献   

12.
李进杰 《养猪》2006,(4):58-58
探讨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马齿苋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于2005年6月1~29日在河南省中牟县张庄镇某猪场进行。选用体重相近、21日龄(相差不超过2d)的断奶杜长大仔猪50头,全部是未阉母仔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10头,饲养在同一圈舍中。采收的鲜马齿苋用清水洗净,然后剁碎备用。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不添加马齿苋),试验1、2、3、4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拌入1%、3%、5%、8%的马齿苋。基础饲粮含消化能13.16MJ/kg,粗蛋白质20.13%,钙0.9%,有效磷0.5%。预饲期1周,正试期28d。仔猪每天饲喂3次,自由采食,供给充足清洁…  相似文献   

13.
生长肥育猪饲粮多以植物性原料配制,不用或极少使用动物性原料,然而植物性原料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如玉米-豆粕型饲粮中含有非淀粉多糖(NSP)、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植酸、果胶、抗原蛋白等抗营养因子).这些抗营养因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单胃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降低饲粮养分的消化利用率[1].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添加外源性酶制剂可以提高畜禽饲粮养分消化率,改善生产性能,减少排泄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试验共使用84头杜长大试猪,研究按理想可消化氨基酸模式利用不同蛋白源配制的基础饲粮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豆粕+鱼粉、豆粕、豆粕+棉粕+菜粕3种不同蛋白源构成的基础饲粮,无论生长期、肥育期还是生长肥育全期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采食量和饲料/增重比也很接近,肥育猪的瘦肉率和背膘厚等指标无大的差异。但豆粕+棉粕+菜粕日粮较豆粕+鱼粉日粮千克增重饲料成本低4.63%。表明,按理想可消化氨基酸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共开展两个试验,探讨饲粮类型和不添加维生素和微量矿物元素对猪肥育后期生长性能、胴体和肌肉品质、粪中微量矿物元素排泄的影响。在试验1中,选用128头平均体重(78.5±4.6)kg的肥育猪,根据体重和性别分成4组,每组4圈(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四组试验猪的试验处理为2×2因子设计,即两种类型(玉米-豆粕型和玉米-杂粕型)饲粮和添加或不添加维生素/微量矿物元素预混料。在试验2中,选用112头平均体重(90.3±6.3)kg的肥育猪,根据体重和性别分成4组,每组4圈(重复),每个重复7头猪。试验处理同试验1。结果显示,在79~110kg肥育期中(试验1),采食玉米-豆粕型饲粮的猪的增重速度和采食量显著高于采食玉米-杂粕型饲粮的猪(P<0.01或0.05)。在90~105kg肥育期中(试验2),采食玉米-豆粕型饲粮的猪的增重速度仍然高于采食玉米-杂粕型饲粮的猪(P<0.05)。但是,维生素和微量矿物元素添加与否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类型和不添加维生素和微量矿物元素对胴体和肌肉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粪中微量矿物元素含量不受饲粮类型的影响(P>0.05),但不添加维生素和微量矿物元素时,粪中铜、铁、锰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粪中锌含量也有降低的趋势(P>0.05)。对于生长性能、胴体和肌肉品质以及微量矿物元素排泄量,饲粮类型×维生素/微量矿物元素预混料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在猪的肥育后期(最后约25~40d),在玉米-豆粕型和玉米-杂粕型饲粮中可不添加维生素和微量矿物元素,从而可降低饲料成本和减少微量矿物元素的排泄。  相似文献   

16.
饲粮纤维是饲料中不被动物自身消化酶所消化的一类物质,是由抗性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等成分组成的复合物。饲粮纤维在肠道中的发酵是发挥其营养功能的关键,这与其水合特性密切相关。在妊娠阶段合理运用饲粮纤维可起到调节母猪体况、提高产仔规模与增加断奶窝重的效果。文中对饲粮纤维的成分、来源及理化特性及其在母猪饲粮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旨在为富含纤维的饲用资源在母猪饲粮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玉米-豆粕型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研究非淀粉多糖酶对从断奶到出栏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豆粕型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仔猪断奶后至出栏全期日增重提高9.6%,饲料消耗降低1.4%,料肉比降低5.4%。  相似文献   

18.
在玉米-豆粕型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研究非淀粉多糖酶对从断奶到出栏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豆粕型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仔猪断奶后至出栏全期日增重提高9.6%,饲料消耗降低1.4%,料肉比降低5.4%。  相似文献   

19.
1酶制剂自从1975年美国饲料工业首次把酶制剂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配合饲料中并取得显著效果后,饲用酶制剂日益受到世界养殖业的重视。在中国市场上,主要有以α-淀粉酶为代表的消化性酶和以木聚糖酶、果胶酶、甘露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等非淀粉多糖酶和植酸酶为代表的非消化性酶。尤其是在去年小麦型日粮的普遍使用,酶制剂更为广大用户所接受。王继强在研究NSP酶制剂在蛋鸡小麦型日粮中的应用效果时发现随着小麦基础日粮中NSP酶  相似文献   

20.
赖氨酸(Lys)作为猪饲粮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满足猪生长性能需求、营养生理功能和需要量方面的研究较多。对饲粮Lys限制性供应,猪可利用补偿生长效应改善其生理、免疫、生长性能、肉品质等,同时可提升Lys利用率和降低氮排放,这对目前猪限制Lys饲粮应用研究具有较好的启示。本文主要综述饲粮限制Lys供给对猪影响的研究进展,讨论分析其应用前景,以期为不同类型猪饲粮中Lys水平的调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