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 栎根瘿蜂(Biorhiza weldi Y. et M.)属于膜翅目,瘿蜂科,是柞树的一种寄生性害虫。日本佐佐木(1902)曾以Cynipis sp·和Andricus terminalis F. 报道;向川(1904、1914)、名和(1906)、新岛(1913)均以Dryophanta nawai Ashm.报道,门前(1929)曾以Diplolipis nawai Ashm.报道,(1931年)又以Biorhiza nawai Ashm.报道;桝田(1956)以Biorhiza meldi Y. et M.报道。 此蜂在辽宁的柞林里均有发生,危害柞树的芽和根。受害柞树发芽少,枝条短小,树势衰弱,影响放养柞蚕。  相似文献   

2.
Mena等(1981、1982)和Fermirl等(1984)曾报道过,用新鲜甘蔗汁全部代替生长肥育猪日粮中的谷物。Marrero和Ly(1976)及Djaz和Marrero(1978)也报道过在猪日粮中使用糖蜜(浓缩甘蔗汁)。在某些管理条件下,用粗糖料代替甘蔗汁或糖蜜可能更有实用价值。然而,用粗糖料作为生长肥育猪日粮的主要能量来源,却很少报道。本研究比较了用粗糖料全部代替猪日粮中的高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西藏圆穗蓼黑粉病(Microbotryum bistortarum=Ustilago bistortarum)、白草黑粉病(Sporisorium pamparum)、嵩草黑粉病(Anthracoidea macranthae)、披碱草叶黑粉病(Urocystis agropyri)和苔草黑粉病(Anthracodea nepalensis)的症状和光学显微镜病原鉴定结果.嵩草黑粉病的病原为新种,其余4种黑粉病在西藏牧草中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4.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猪传染性胃肠炎 (TGE)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TGEV)引起的一种以严重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临床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TGE首次由Doyle和 Hutchings1 946年在美国报道 ,日本 (1 95 6年 )和英国 (1 95 7年 )先后报道该病 ,这之后欧洲、北美、亚洲等多个国家相继报道发生了 TGE,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猪的疾病。我国从 6 0年代起就有TGE的报道 ,近些年来有进一步流行的趋势 ,尤其是冬季和早春寒冷季节常呈地方性暴发流行 ,给养猪业造成极大危害。在 1 984年和 1 986年间 ,欧洲北美等地又报道了一种特别的 TGEV自然缺失变异株 -猪呼吸…  相似文献   

5.
抗酸菌感染引起的母猪流产病例很少有报道,自Ellisworth(1979)和Mcerlean(1959)等人报道的禽型结核菌病发生之后,又有过几篇报道。但日本没有见到发生本病的报道。作者本篇报道是日本广岛县一养猪专业户,饲养繁殖母猪38头,种公猪2头,1985年5月从新生仔猪选留的后备母猪中,其中一头初产母猪于1986年10月和  相似文献   

6.
<正> 秋季初产母猪死胎(包括木乃伊)是影响养猪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邬捷等(1985)报道,乙型脑炎病毒(JEV)和猪细小病毒(PPV)是四川秋季初产母猪死胎的主要病原。目前,国外尚无成功的预防方法。日本井出诚弥等(1977)报道,用JEV和PPV混合苗进行免疫试验,未获明显效果。邬捷等(1986)  相似文献   

7.
引言关于密闭饲养的中国环颈雉鸡的繁殖能力的资料有限。Labisky和Jackson(1969)和Hinkson等(1970)报道过雉鸡种时母鸡的蛋重范围是27~39克 (平均31克)。Hinkson等(1970)还发现,雉鸡的蛋壳加壳膜的厚度范围是0.33~0.38毫米,Mashaly和Webb(1982)报道雉鸡平均产蛋期为13周,每只母鸡产蛋38枚。  相似文献   

8.
放牧饲养的繁殖母牛在枯草季减重(约20%)是一普遍现象,牧草返青后又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膘情,饲草料利用效率相应提高(Wilson等)。给淘汰母奶牛埋植生长促进剂,有人报道增重效果甚微(Tones,1982),也有人报道对增重和体组织成分有一定影响(Unruh,1986)。对淘汰肉母牛应用生长促进剂的效果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9.
兔泰泽氏病(Tyzzer's disease)是以严重下痢、脱水、迅速死亡和肝多发性坏死灶、出血坏死性肠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病。早在1917年就在小鼠中发现本病,此后,曾有多种实验动物、家畜和野生动物自然发病的报道。但关于兔泰泽氏病则在1965年才发表了第一个报道。自那时起,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发现本病的流行。美国的 Allen(1965)Van Kruiningen(1971)和 Savage(1973)等分别报道了本病;英国的 Prescott(1977),法国的 Takagaki(1964)也有类  相似文献   

10.
Jenkin等(1977)和Jenkin(1978)报道用碳纤维植入满意地代替了试验羊和兔子的韧带和腱,激励人们在临床上用其重建人和动物的这些组织。据报道这种材料引起的异物反应最轻,并能诱发新腱样组织的形成。在马,碳纤维已被用来修补撕裂的和扭伤的指(趾)屈肌腱。本文报道的是用碳纤维修复两匹球关节脱位马的侧韧带撕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一、新报道的蜜蜂鸟害曾经报道过的蜜蜂鸟害有多种,如蜂虎(包括栗头、绿喉、栗喉、蓝喉等种类,属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蜂虎科Meropidae)、啄木鸟(Picinae)、伯劳(Lanius)、大山雀(Parus)、雨燕(Apodiae)等。  相似文献   

12.
<正> 妊娠和分娩是母猪繁殖过程中前后紧密相连的两个重要阶段。妊娠期的长短及影响妊娠期的因素和分娩的特点与规律,国内外虽有不少报道,但观察所得结果并不一致。Omlvedt(1965)报道的妊娠期与产仔数呈弱的负相关(r=-0.16)。Paredis等(1961)观察到因公猪不同而母猪妊娠期有明显的差异。Bhattacharya。等(1967)报道大白猪夏季分娩的妊娠期比雨季或冬季  相似文献   

13.
鸭瘟(DP)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VE)是鸭、番鸭、鹅、雁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自1923年被荷兰学者Baudet首次报道以后,相继发现于法国(1949)、美国(1950)、印度(1963)、比利时(1964)、英国(1972)、泰国(1976)和加拿大(1976),其流行范围逐步扩展开来.1957年,黄引贤在我国广州报道发现了鸭瘟.  相似文献   

14.
<正>鹿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鹿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最初是由波林格(Bollinger)于1878年报道,随后许多国家和地区也相继报道了野生或饲养的鹿科动物(赤鹿、麋鹿、驯鹿、梅花鹿、白唇鹿等)发生本病。鹿群一旦发生  相似文献   

15.
对水牛广泛应用冷冻精液、推广人工授精技术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在农村条件下难以鉴别母牛发情和适时输精的时间。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国内外应用PGF_(2x)或其类似物诱导水牛的同期发情已有少数报道。这些报道虽肯定了其溶解黄体的高效活性,但未能获得满意的受胎效果。国外,Khurana.N.K等(1982)报道用PGF_(2x)分别对14和7头摩拉青年水母牛一次和两次肌注(每次25mg)后用鲜精配种的第一情期受胎率平均只有20%;46头自然发情对照组的情期受胎率也只有17.4%。Perera,B.M.A.O等(1978)报道,用ICI80996两次肌注(每次500微克,间隔11天)35头水母牛后,用鲜精配种的情期受胎  相似文献   

16.
家蚕食道下体(SB)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道下体(Suboesophageal body)简称SB,首先由Wheeler(1893)在一种冬蜥(Xiphidium ensiferum)的胚胎中发现和报道的.在家蚕中Hatscheck(1877)认为SB是胚胎期作为"内胚层的原基",因此,Toyama(1902)认为在家蚕胚胎发育时就形成了SB,并认为它起源于一串中胚层细胞.Sakurai(1915)报道家蚕幼虫体中的SB是由多核的大细胞组成,Miura(1936)用免疫的方法推断SB是决定滞育的内分泌器官.由于Fukuda,Hasegawa(1951)鉴别出咽下神经节是滞育激素的分泌器官后,这一推断就被否定了.Akai(1976)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家蚕幼虫的SB细胞中含有许多小的颗粒.最近,Sato(1998)通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认为SB是分泌器官.尽管国外特别是日本对家蚕SB形态学方面的报道时间较早,但对家蚕SB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也刚刚起步,而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着重介绍家蚕SB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血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的正常值,国内外报道的资料较多,在其它方面的应用研究也有报道,如金星光(1986)认为不同LDH同功酶类型与犊牛的生长速率有关。Tuli,R.K(1982)报道LDH同功酶活力与牛的精浆各项指标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18.
<正>断乳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主要病原己被世界各国学者确认为圆环病毒(PCV2)。该病于1991年在加拿大西部猪场首次发生,但确切诊断报道是在1996年。此后,在世界各地陆续报道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9.
Polge等(1974)曾报道,猪胚胎对低温很敏感,低于15℃温度时就会受到损害。可是,最近有报道指出,猪的扩展(膨胀)囊胚、即将孵出的囊胚和已孵出的囊胚能耐受-20℃(Nagashim等,1989)、-35℃和-196℃  相似文献   

20.
Kouwenhoven等(1978)在荷兰首次报道了肉鸡的传染性矮小综合征(Infectious stunting syndrome)。以后英国、匈牙利、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南非等国也有报道。我国首次于江西(1986)有本病初步诊断的报告。由于本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多种多样,因此采用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