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獭兔是一种生长快、饲养周期短、经济价值高的皮肉兼用兔 ,是近年来农村养殖又热起来的一个庭院经济项目 ,而有些群众对獭兔不了解 ,盲目引种 ,造成品种质量不高 ,影响效益。笔者总结了如下几条供规模饲养户参考。1 看毛色定品系毛色是区别不同品系的重要标志 ,也是评定商品价值高低的主要依据。目前獭兔的色型已多达几十种 ,我国饲养的主要是美国獭兔 ,毛色有白色、黑色、蓝色、红棕色、青紫蓝色、巧克力色等。在选种时 ,都要求毛色纯正 ,色泽光亮 ,具有该品系特定的色型要求。最忌讳的是毛色混杂 ,在一张皮上混有异色斑块或异色毛而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对4个家兔群体MC1R基因外显子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MC1R基因外显子出现2个等位基因(A、B)、3种基因型(AA、AB、BB),103~108位点存在AGACGG插入。所有的群体均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在所选的4个家兔群体的MC1R基因外显子中,A等位基因在白色獭兔、彩色獭兔和九疑山兔群体中表现为优势等位基因,B等位基因在闽西南黑兔表现为优势等位基因;A等位基因与白色、蛋白色等浅毛色性状相关,B等位基因与黑色、青紫蓝色及海狸色等深毛色性状相关。本研究为判断MC1R基因是否能作为家兔毛色性状选育工作的分子标记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饲喂獭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产皮。因此,其被毛的品质和皮张的面积(体重)是獭兔引种的要点,而被毛品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毛色獭兔毛色有几十种之多,如白色、蓝色、黑色、海狸色等。选购种兔的毛色必须符合品质特征,毛色必须纯正,凡杂色兔一律不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分析不同毛色獭兔的被毛品质,试验从海狸色獭兔、青紫蓝色獭兔、黑色獭兔、铁灰色獭兔、水貂色獭兔、宝石蓝色獭兔纯繁后代中分别选取健康、日龄相近的断奶幼兔各40只(公、母各半),测定3.5月龄和6.5月龄的被毛密度、细度、粗毛率。结果表明:6.5月龄时海狸色獭兔被毛密度最大,为14 344.41根/cm2;6.5月龄时黑色獭兔被毛密度最小,为12 563.28根/cm2。6.5月龄时不同毛色獭兔被毛细度均小于3.5月龄时被毛细度;6.5月龄时宝石蓝色獭兔被毛细度最细,为16.77μm;6.5月龄时黑色獭兔被毛细度最粗,为16.89μm。6.5月龄时海狸色獭兔被毛粗毛率最低,为7.20%;6.5月龄时黑色獭兔被毛粗毛率最高,为7.53%,且与其他毛色獭兔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不同毛色獭兔的被毛品质不同,海狸色獭兔、青紫蓝色獭兔、宝石蓝色獭兔的被毛品质优于其他毛色獭兔。  相似文献   

5.
以海狸色、青紫蓝色、紫貂色、蓝色、黄色、白色和黑色獭兔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agouti和Mc1r基因在不同毛色獭兔的皮肤、肝脏、垂体和脾脏组织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彩色獭兔agouti和Mc1r基因在各组织均有表达,其表达量与各组织及色素的生成相关,皮肤表达量最高,肝脏和垂体高于常规组织脾脏。Agouti和Mc1r基因表达量具有毛色差异性,且两者表达量呈负相关。Agouti基因在海狸色、青紫蓝色和黄色獭兔表达量高,在黑色、蓝色和紫貂色獭兔表达量低;Mc1r基因在黑色表达量最高,黄色獭兔表达量最低。Agouti和Mc1r基因表达量能够显著改变被毛颜色,为被毛颜色形成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6.
兔的毛色遗传规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兔毛纤维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它们都是由基冈所控制的。掌握兔的毛色遗传规律.对兔的品种(如彩色獭兔、彩色长毛兔)培育和生产实践具有重大意义。中图分类号:S813.1l家兔的毛色遗传规律控制家兔毛色的基因之间的作用各不相同.有些基因虽然作用不同却产生相似的毛色。因此.兔的毛色遗传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遗传现象。为使读者等握兔的毛色遗传规律.便于应用于生产实践.现将作用于毛色的基因系统和不同色型及基因符号介绍如下。回.1作用于毛色的基因系统1.l二IA系统基因的作用A系统中等位基因有3个.llljrt、a’和a。其中A基因的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黄牛毛色的演变及其遗传(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论述了中国黄牛毛毛色的演变及共在黄牛分类中的应用现状,根据中国现代黄牛毛色的分布特征,确定其毛色遗传主要受11个遗传位点制约,并运用现代群体遗传学的既有成果对中国8个黄牛群体毛色位点的基因和基因型频率进行了估测,结果表明,中国黄牛毛色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是进行中国黄牛品种分类和遗传资源检测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8.
兔的毛色遗传与家兔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兔的毛色是一种重要的遗传标记,长期以来人们对兔毛色遗传的研究非常重视,通过多种杂交试验,揭示了决定家兔毛色遗传的一些基因座位及其遗传规律,并在家兔的育种和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家兔是节粮型草食小动物,其养殖投资少、见效快,已成为中国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的优势产业。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取得了较大进展。文章分别从家兔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繁殖等方面对国内外2019年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国外在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家兔繁殖方面均作了较多的研究,传统育种主要是针对选择和环境及添加物对家兔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分子育种方面主要是对繁殖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其中产仔数及精液蛋白方面的研究较多,其次是生长、肉质、毛色等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而繁殖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公兔精液的保存方法及添加物对家兔精液品质、产仔数和受胎率的影响。国内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也主要包括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家兔繁殖,但国内的研究重点在分子育种研究,其中品种与遗传多样性及皮毛性状功能基因的研究较多,主要采用高通量测序、常规基因克隆和基因编辑的方法筛选对研究性状具有重要调控功能的基因及调控网络;而传统育种性状评定和家兔繁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该综述可为家兔的育种和生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2014年国内、外家兔的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繁殖技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给家兔育种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2014年国外家兔传统育种主要集中在不同肉兔品种性能比较,而分子育种以毛色和生产性能为主要性状,同时在家兔基因组特征高通量测序挖掘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面也有涉及,当然,高效繁殖技术依旧是国外研究的重点,主要是精液冷冻保护剂开发和胚胎冷冻方法研究两方面。而国内传统育种研究内容重点在地方品种、培育品种种质评定以及与国外品种比较等方面,亮点是国内已经较为重视家兔配套系和现代育种软件系统开发。毛皮、生长、胴体等性状的分子育种则仍旧为国内遗传育种研究重点,繁殖相关研究较少,且方向分散,是国内繁育研究薄弱环节。总体来说,国内、外各有侧重,但中国家兔遗传育种研究特别是高效繁殖技术和生产性状分子基础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一、今春以来,兔皮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家免皮变化方面,国产家兔基本畅销,大家都急于抢货,目前上涨20.%左右,前两年流行的草色、青紫蓝色上涨25%左右.进口家兔皮也是比较紧俏,目前西班牙兔皮生皮的价格在3.8元左右,比春节前上涨了15%左右.目前家兔是春节过后,上涨比较明显的种类.进口家兔在法国、西班牙原产地价格已经上调了0.1欧元.  相似文献   

12.
答读者问     
<正> 问:獭兔有些什么特征? 答:獭兔又叫力克斯兔,是世界优良的皮肉兼用兔。獭兔的被毛与其它家兔有显著区别,共特征是:全身密生光亮如丝的短绒毛,长约1.5厘米左右,无定向,枪毛极少,毛绒平齐,柔软光滑,不易脱落。獭兔的毛色较多,目前有白色、黑色、青紫蓝色、咖啡色、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波尔山羊和麻城黑山羊杂交后代的毛色遗传分化,试验根据几种杂交模式对其毛色表现型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波尔山羊对后代毛色的影响力很强,其棕头白身的毛色特征在69.75%的后代中得到不同程度体现,回交后的纯黑色和黑头白身个体比例有所提高,横交后代中黑头白身个体的比例高于其他组合。各毛色比例在公、母羊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说明毛色遗传可能不受性别影响。窝内个体毛色对比发现,同窝个体并不一定具有相同毛色。研究提出波尔山羊和麻城黑山羊4个基因座的毛色遗传假说,包括基础色J(控制全身基础毛色)、头色T(头、颈部毛色)、斑块S(斑块色)和稀释因子X(影响毛色深浅)。  相似文献   

14.
猪的毛色遗传极其复杂,至少受7个位点基因控制.现综述猪毛色的类型、猪毛色的遗传以及猪毛色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对目前我国养猪业中出现的一些毛色异常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何明阳  肖尊义 《四川草原》1991,(3):22-22,19
<正> 四川铜羊(成都麻羊)的主要外貌特征是毛色、十字架和画眉眼,这三种特征在个体间有较大差异,但相互间有一定的规律性。毛色铜羊毛色(指体例和颈侧被毛颜色)单根纤维颜色分为三段,按三段毛色深浅程度以及长度比例不同分赤铜色、麻褐色和黑红色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毛色是犬的遗传质量性状,在观赏、品种鉴定、育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由于上万年的品种分化和不同目的的人工选择,形成了现在丰富的毛色多样性。很多品种都有几种毛色。这些毛色至少由7个以上基因座控制。毛色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7.
猪的毛色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猪的毛色遗传极其复杂,至少受7个位点基因控制。现综述猪毛色的类型、猪毛色的遗传以及猪毛色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对目前我国养猪业中出现的一些毛色异常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三、毛色根据古代艺术品、历史文献反映的原牛、瘤原牛毛色以及外域家牛群体的毛色类别,估计黄牛集团与野生原种的主要毛色差异如下:1.有黧章、黑晕的个体在黄牛中约占1/4,而在野生原种中是大多数;2.黄牛集团中的绝大多数个体属全色牛,而原牛绝  相似文献   

19.
毛色是犬的遗传性状,在观赏、品种鉴定、育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由于上万年的品种分化和不同目的的人工选择,形成了现在丰富的毛色多样性,很多品种都有几种毛色。  相似文献   

20.
猪的毛色遗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启顺 《养猪》2006,(3):21-24
猪的毛色遗传极其复杂,至少受7个基因座控制。此文综述了猪的毛色类型、猪毛色的遗传以及猪毛色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并对目前我国养猪业中出现的一些毛色异常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