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然天敌的长期保护利用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然天敌对稻飞虱发生数量的控制作用是很大的。特别是在水稻生长前期,天敌的作用使得不施药田的飞虱数量大多低于对照田。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天敌的抑制作用相对下降。但是,如果自然天敌得到长期大面积的保护和利用,它们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就会大大加强,在水稻中后期亦如此。自然天敌的长期大面积保护和利用,不仅可通过增加种库中天敌的种类和多样性,进而增强天敌群落重建和发展的能力,最终提高天敌群落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而且在水稻生长前期,对低密度下稻飞虱的捕食作用,能够推延稻飞虱的发生高峰期,减轻其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2.
试验通过用60%吡虫啉悬浮拌种剂(高巧)等药剂进行拌种,考究其对水稻飞虱、稻蓟马、恶苗病的防治以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锯齿叶矮缩病等病毒病的预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高巧种子处理剂对防治水稻秧苗期稻飞虱和预防"南矮"的发生有较好的作用,且对水稻体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可促进叶片和根系的生长,进而促进植株分蘖数、株高、地上和地下部分鲜重、茎基宽和产量结构的提高,最终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3.
叶枯唑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作用方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枯唑具有诱导受体植物水稻产生抗病性的作用 ,能使水稻体内脂质过氧化程度加强 ,刺激水稻体内产生 O-2 ,阻止白叶枯病菌侵入。O-2 清除剂 (甘露醇、抗坏血酸 )处理水稻能显著降低叶枯唑的保护作用。叶枯唑也能直接作用于水稻白叶枯病菌 ,抑制菌体生长 ,表现出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水稻纹枯病是辽宁省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各地防治该病多采用农药。但养蟹稻田应用哪些药剂防治纹枯病才不会影响河蟹生育,是当前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应用井岗霉素、农抗120两种生物农药进行了药效和对河蟹生长影响的研究。1材...  相似文献   

5.
不同栽培方式对稻曲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疏  秦姝  刘明霞  李颖  董海  孙柏欣 《植物保护》2010,36(6):165-167
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在辽宁省东港市稻区利用3个感稻曲病品种进行田间水稻不同栽培方式对稻曲病发生程度的影响试验。不同施肥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总氮肥量越大,稻曲病发生越重。在施肥总量相同的情况下,在水稻生长后期(穗肥)氮肥量增大有利稻曲病发生。不同播期、插秧期试验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水稻播期、插秧期偏后,稻曲病发生有加重的趋势。不同插秧密度试验结果显示,水稻插秧密度越大,稻曲病发生相对越重。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水稻前期草虫害综合防治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常年种植水稻630万亩左右,其中冬水田400万亩。据统计,我市每年稻田草害发生面积约200~300万亩左右,草害严重的约占100~150万亩。杂草主要在水稻生育前期严重危害,与水稻争光、争水、争肥.严重地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据全国有关专家试验测定,一般杂草危害导致水稻减产7~15%,严重的达20~50%。因此,搞好水稻前期的化学除草工作保障水稻增产丰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水稻前期一代二化螟防治的好坏同样与水稻丰收有着紧密的联系,水稻前期主要害虫有一代二化螟、蓟马、蚜虫,而一代二化…  相似文献   

7.
酸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与发生时期、伤害程度有关,以伤害剑叶产量损失最重,喷施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及尿素可调节水稻生长,减轻酸雨伤害;为害严重田块应改种或改作再生稻。  相似文献   

8.
栽培技术措施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践探索,分析了靖江市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情况变化与栽培措施演变的关系,阐明了生产上利用水稻抗性品种、采用合理的栽培方式、适期播种等栽培技术措施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丙环唑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明确丙环唑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作用,通过离体抑菌试验,温室盆钵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丙环唑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和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离体抑菌试验表明,丙环唑能够强烈抑制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菌丝生长,EC50为0.045 μg/mL,并能够强烈抑制菌核产生,但不能抑制菌核萌发.温室试验表明,纹枯病菌经丙环唑处理后,致病力随药剂浓度提高而显著减弱;丙环唑可以很好地被水稻叶片和根系吸收,并输送到水稻的茎部和叶鞘;丙环唑对水稻纹枯病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400 μg/mL丙环唑处理水稻,抑制病斑长度分别达到82.16%和76.61%,并随药剂处理浓度的降低而降低;丙环唑对立枯丝核菌有较长的持效期,800 μg/mL处理水稻11 d后再接种的防效为40.10%.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5%的丙环唑乳油在有效剂量150 g/hm2下3次喷药后14 d的防效达到89.15%,丙环唑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表明丙环唑对水稻纹枯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可为生产上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科学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我县每年都有较大面积的发生,局部地方发生较为严重,极大地制约了水稻产量的提高,对粮食生产安全也构成了一定威胁。因此,搞好水稻纹枯病防治,意义十分重大。为了筛选出防效好、增产作用明显、经济安全的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农药品种,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1.
杂交稻对稻瘟病和稻白叶枯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广东省将推广的54份杂交稻组合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病性进行了鉴定。对稻瘟病的抗病性鉴定表明:抗病组合共49个,占90.7%;其中,高抗(抗性比≥91%)组合30个,占55.6%。对稻白叶枯病的抗病性鉴定表明:没有高抗(HR)和抗(R)的组合,仅有一个杂交稻组合(西胜2175)表现为中抗(mR),仅占1.9%,其余53个组合都表现感病,占98.1%。进一步分析表明:对稻瘟病表现高抗的30个杂交稻组合都不抗白叶枯病,而中抗白叶枯病的杂交稻组合西胜2175对稻瘟病表现为中抗,抗性比为74%。  相似文献   

12.
直播稻田自生稻的识别与防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直播具有省水、省田、省工、节本的优点,加之直播稻推迟了水稻播期,可以避开灰飞虱迁移高峰,减轻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为害,深受广大稻农喜爱.  相似文献   

13.
烯啶虫胺在水稻和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D)测定了烯啶虫胺在稻田水、土壤、水稻植株和糙米样品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田水样品用二氯甲烷萃取;土壤样品用水提取后经二氯甲烷萃取;水稻植株和糙米样品依次用水、丙酮提取,提取液经液液萃取及柱层析净化;HPLC-UVD检测。当烯啶虫胺在田水和土壤中的添加水平为0.1~5 mg/L和0.1~5 mg/kg,在植株和糙米中的添加水平为0.2~5 mg/kg时,其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7.2% ~10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 (RSD)在1.9% ~12.9%之间。烯啶虫胺在稻田水、土壤、植株和糙米中方法的定量限(LOQ)分别为0.1 mg/L和0.1、0.2、0.2 mg/kg,检出限(LOD)分别为0.04 mg/L和0.04、0.08、0.08 mg/kg。温室模拟消解动态试验结果显示,以推荐使用高剂量的20倍(有效成分1 500 g/hm2) 施药,烯啶虫胺在稻田水、土壤以及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动态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半衰期分别为0.58、3.31及2.70 d,消解速率较快。最终残留试验表明,于大田分蘖期按推荐使用高剂量的1.5倍(有效成分112.5 g/hm2)分别施药3次和4次,间隔期为7 d,距最后一次施药7 d后采样,糙米中烯啶虫胺的残留量均低于LOD值(0.08 mg/kg)及日本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值(0.5 mg/kg)。  相似文献   

14.
The four main wild rice species are: Oryza rufipogon Griff, embracing a wide range of “red rice” types closely related to O. sativa L.; O. longistaminata Chev. & Roehr, a rhizomatous perennial; O. barthii Chev. the annual wild rice of West Africa; and O. punctata Kotschy ex Steud, a small seeded annual. The distribution and importance of these specie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different systems of rice growing. Annual wild rice problems are favoured by dry sowing followed by flooding. For cultural control, soil puddling and direct sowing into water are recommended. In a series of pot experiments with O. punctata and rice, 18 herbicides were shown to be at least partially selective, including: alachlor, butachlor, S-4-chlorobenzyl diethyldithiocarbamate (B-3015), 4-(2,6-dichlorobenzyloxymethyl)-4-ethyl-2,2-dimethyl-1,3-dioxolan (WL 29226), 3-(α α-dimethylbenzyl)-1-methyl-1-phenylurea (K 1441), isoproturon, metamitron, molinate and perfluidone. B-3015 was the most selective of these but the selectivity of alachlor and molinate could be greatly increased and became comparable to B-3015 when the crop seed was dressed with the protectant 1,8-naphthalic anhydride (NA). Other herbicides for which NA provided a protective effect were: butachlor, metolachlor (CGA 24705), epronaz, ethofumesate, perfluidone and 4,4,4-trichloro-2-phenylbut-1-ene (Dowco 221).  相似文献   

15.
自生稻对栽培稻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生稻在江苏许多市县都有发生,给水稻生产造成一定损失.通过对自生稻危害性的探讨,为控制自生稻的蔓延、危害创造了条件,并初步探讨了控制自生稻蔓延、危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杂草稻与栽培稻叶片生长的竞争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杂草稻造成栽培稻产量的损失主要表现为叶片间的相互竞争。争夺空间、争夺光照矛盾突出。杂草稻主茎叶片多于栽培稻,最大叶片长于栽培稻,最大叶片宽于栽培稻,叶片披散,形似杂交稻叶。如果在667 m2旱直播稻田接种2.5 kg粳性杂草稻籽,栽培稻上部全被杂草稻稻叶覆盖,栽培稻植株瘦黄、弱小,茎、蘖逐步退化消亡,造成基本绝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稻田施用氯氟吡氧乙酸后,其在水稻植株、糙米、稻壳、稻田土壤和田水中的残留动态。样品采用氢氧化钠-甲醇溶液振荡提取,二氯甲烷液液分配,甲酯化后经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结果表明:氯氟吡氧乙酸在水稻植株、稻田土壤、田水、糙米和稻壳中的平均 回收率在85.5% ~103.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9% ~9.9%之间;其最小检出量为2.0×10-12g, 在植株、糙米、稻壳、土壤和田水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 0.005,0.02,0.005,0.002 mg/kg 和0.001 mg/L。2007和2008年在安徽潜山、广东广州两地的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氯氟吡氧乙酸在水稻植株中的降解半衰期为4.9 ~6.0 d,土壤中为5.5 ~8.6 d,田水中为11.0~13.8 d;收获的糙米中氯氟吡氧乙酸的最终残留量在未检出~0.13 mg/kg之间,均低于其在糙米上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值0.2 mg/kg(中国)。建议5%氯氟吡氧乙酸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水稻田杂草时,施药剂量按有效成分计不得超过168.8 g/hm2,于返青期施药1次。  相似文献   

19.
邱玉秀 《广西植保》2009,22(3):8-11
通过2a 4季大田对比试验,初步研究了水稻施用控释肥对纹枯病和稻飞虱的抑制作用及增产效应.结果表明,控释肥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高达36.04%,平均为28.07%;对稻飞虱的虫口减退率最高达39.48%,平均为23.50%.经t检验,二者均达极显著水平,但它仅属于农业防治范畴,不能完全替代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20.
2003~2004年定点调查表明,水稻条纹叶枯病在秧苗期主茎显症后,同株的分蘖全部显症,病株死亡。分蘖期主茎显症后,同株的分蘖全部显症;部分分蘖显症后,同株的主茎和其余分蘖全部显症,病株死亡或不成穗。拔节期主茎显症后,同株的大部分分蘖(68.9%~79.2%)显症,部分茎、蘖(32.9%~23.0%)成穗,产量损失较大(80.8%);部分分蘖显症后,同株的主茎不显症,其余分蘖部分显症(分蘖总显症率为53.0%~66.7%),全部主茎和部分分蘖成穗(总成穗率61.1%~48.1%),产量损失较小(34.5%)。病株不侵染同穴健株。由此提出治虫防病、改茬和病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