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宏树 《茶业通报》2004,26(3):125-126
开展安徽主要名茶生化成分测定与制茶品质关系的研究,对发展名茶及提高名茶品质,增进广大消费者对名茶的理性认识,宣传饮用名茶的价值,促进名茶消费等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本试验严格按各种名茶采摘标准要求和精湛的加工工艺进行精心制作黄山毛峰等14种名茶样品,密封包装贮存。1.2试验方法1.2.1样品处理将采购的名茶样品及时进行磨细处理,通过40目孔筛,注明标签,存于阴凉干燥处待测。1.2.2测定内容与方法氨基酸含量采用GB8314茶-氨基含量测定法;多酚类含量采用GB8313茶-多酚类含量测定法;水浸出物含量采用GB8305…  相似文献   

3.
对康砖茶主要工序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呈下降趋势,氟含量呈上升趋势;但是在渥堆工序中氨基酸含量略有升高,氛含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茶树一年要多次萌发新的芽叶,秋天开白花,冬季结蒴果。茶树每年6—7月份即开始萌生花芽,逐渐长成白色花蕾、开花、结果,隔年成熟,茶花萌芽到茶果成熟大约要在茶树上生长一年半以上时间,很耗养分,而中小叶种茶树和衰老茶园开花又多。茶树的嫩叶、花朵、果实都是茶树的产出品。但长期以来,人们只采茶树的嫩叶制成干茶出售,供应内销市场和出口贸易。茶果为副产品,在早年用作繁殖茶树的种籽,或用于榨油等,而对于茶树的花朵,  相似文献   

5.
配方施肥对茶叶生化组成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养是茶树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茶树的营养状况对实现茶叶高产优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施肥则是为茶树提供营养的一项关键技术,国内外对茶树施肥已有很多研究,但茶树专用肥的配比,最佳施肥模型等问题均尚有待研究解决。本研究着重就不同配方施肥对茶树芽叶氨基酸组成、儿茶素组成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讨,以期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茶树间作巨菌草对秋冬季节茶叶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本研究对茶与巨菌草复合栽培模式下茶叶生化成分含量进行对比测定。结果表明:间作巨菌草后,茶叶咖啡碱含量、茶多酚含量及游离氨基酸总量均低于对照,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间作巨菌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茶叶的苦涩味。  相似文献   

7.
有机肥对茶叶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鲜叶摊放程度对绿茶品质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芽2、3叶的茶鲜叶为原料,进行摊放处理,取不同减重程度(分别减重4%、8%、12%、16%、20%、24%)摊放叶经微波杀青后烘干,制成绿茶,测定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以及儿茶素组分的含量,并对茶样进行感官审评,研究不同摊放程度对绿茶感官品质以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摊放时问的延长,摊放叶含水...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掌克古茶树无性系苗主要形态性状和生化成分的遗传多样性,为科学合理利用掌克古茶树种质资源提供依据。本研究以43份掌克古茶树两年生无性系苗为材料,田间调查其主要形态性状,测定春梢一芽三叶生化成分,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掌克古茶树无性系苗主要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6.55%~37.30%,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95~2.04;春梢生化成分变异系数为14.49%~28.75%,多样性指数为1.44~1.93。各形态指标和生化成分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13个指标简化为5个因子,累积贡献率达到68.28%。在欧式距离10处,43份材料被分为三大类群;类群Ⅰ包含24份材料,类群Ⅱ包含10份材料,类群Ⅲ包含9份材料。掌克古茶树无性系苗主要形态性状和生化成分的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丰富;聚类到类群Ⅲ的ZK7、ZK11、ZK13、ZK15、ZK16、ZK22、ZK19、ZK23、ZK37等材料综合性能较好,具有较高选育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汪勇  胡绍德  杨泽兴 《茶业通报》2006,28(4):161-162
本实验通过叶面喷施液态生物肥的方式,早春对茶树追施“绿之源”生物有机肥,观测其与对照之间的感官审评和内含物的差异,来探讨液态生物肥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18年4-5月在贵州省余庆县松烟镇进行了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施芳)不同使用量对茶叶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使用量75mL/667m^2、100mL/667m^2、150mL/667m^2三个处理的茶叶产量均比空白对照高,同时降低咖啡碱和总灰分,增强茶树的抗逆性,对茶树安全,可大面积推广使用。建议使用量100~150mL/667m^2,在采摘前10~15d施用。  相似文献   

12.
益微对茶树新梢生化成份的影响效应研究罗影霞,程鸣珂(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茶树益微对茶树不定芽的萌发具有极强的启动作用,可促使更多的不定芽萌发,以芽密优势取得茶叶增产,并且对茶芽有优异的促长效果和持嫩作用,增加优质鲜叶数量及其整齐度,因而又可提...  相似文献   

13.
为使云南古茶树种质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本研究以分布在澜沧江流域部分茶区(保山市,德宏州和临沧市)的49份古茶树新梢为研究材料,利用常规方法和HPLC方法测定供试样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基础上,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供试茶样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进行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变异系数(c.v.)和多样性指数(H’)可知49份古茶树新梢内含成分变异程度大且多样性丰富。聚类分析表明,供试的49份古茶树资源可聚类为A、B两大类群,两大类群的咖啡碱和酯型儿茶素(EGCG)的含量基本一致,其余生化成分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采自保山市的供试样具有高氨基酸含量的特性,德宏州供试样有高咖啡碱含量的特性,大部分供试样的茶多酚含量均达到了高茶多酚含量水平,含量均>30%。本研究对构建云南古茶树资源生化成分数据库,开展茶树良种改良和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为古茶树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与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镁肥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茶园氮、磷、钾三要素矿质肥料施用水平逐年提高,相对地使其它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显得不能满足茶树的需要,必须通过合理施肥来补充和调节土壤中缺乏的营养元素,才能进一步促进茶树的生长发育,从而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因此,近年来人们对茶树施用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这些元素中,镁的施用引起了相当的重  相似文献   

15.
黄亚辉 《贵州茶叶》2004,32(1):32-34
不同茶树品种其叶片对茶轮斑病的感染是有差异的。无性系品种3l/11和303/199受害程度(病斑直径分别为1.8和2.2mm)显著低于品种303/999和303/577的(病斑直径分别为6.0和9.0mm)(p=0.05)。通过对茶树品种有关感抗因子的调查表明成熟叶片茶多酚总量起主要作用。不同茶树品种的茶多酚总量不同。茶轮斑病的感染程度与其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84,p=0.05)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成熟叶片细胞液pH值与病茵危害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不同氮水平下茶树/大豆间作对茶叶品质成分及其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了4个氮水平(N0:0 g/kg,N1:0.25 g/kg,N2:0.50 g/kg,N3:1.00 g/kg)和茶树/大豆间作、茶树单作2种种植模式,8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茶树/大豆间作显著提高茶叶氨基酸、咖啡碱及可溶性糖...  相似文献   

17.
正1前言绿茶是我国也是我省销量和生产量最大的茶类。根据杀青的方式不同,绿茶可分为蒸青绿茶和炒青绿茶两大类;根据干燥的方式不同,绿茶可分为烘青绿茶、炒青绿茶、晒青绿茶三大类;根据外形的不同,绿茶可分为扁形绿茶、芽形绿茶、卷曲形绿茶、针形绿茶、尖削形绿茶、条形绿茶、颗粒形绿茶及特种绿茶等。生产上一般按外形进行绿茶分类,根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开发利用武夷山丰富的种质资源,对岭下兰、素心兰、红孩儿、玉观音4个武夷单枞进行植物学性状观察和主要生化成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岭下兰、素心兰、玉观音、红孩儿均为灌木型、小叶类,除了红孩儿树姿直立,其他的为半开张,岭下兰叶片为长椭圆形、其他的叶片为椭圆形。4个单枞中,水浸出物含量最高为素心兰的第一叶,达42.47%,玉观音嫩茎含量最低,为19.58%;茶多酚含量最高为玉观音第一叶,达26.20%,最低为其嫩茎,为6.92%;咖啡碱含量最高素心兰第一叶,达4.14%,红孩儿的嫩茎最低,为0.58%;氨基酸含量最高为岭下兰的第一叶和第二叶,都是2.73%,其嫩茎含量最低,为1.33%。  相似文献   

19.
鸡粪颗粒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粪颗粒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张春兰,朱建春,尹天水,裴东林(南京农业大学资环系210095)随着“菜篮子”工程的发展,万头以上养鸡场不断涌现,随之带来鸡粪之类废弃物在未处理之前对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而鸡粪养分含量极为丰富。因鸡对饲料营养成份的吸收率...  相似文献   

20.
以武夷山较具代表性的高香品种黄观音岩茶为研究对象,将茶汤生化成分、抗氧化能力和感官评价相结合,分析不同焙火程度对黄观音岩茶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焙火程度的升高,黄观音岩茶的水浸出物含量、茶多酚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和黄酮含量相比毛茶样均有所减少;通过感官评价得出,130 ℃下烘焙1.5 h(中火)的黄观音岩茶综合得分最高;不同焙火程度的黄观音岩茶清除羟自由基(·OH)和有机自由基(DPPH·)的能力随焙火程度升高而减弱,其清除能力依次为:毛茶>轻焙火茶>中焙火茶>高焙火茶;相关性分析表明,茶多酚含量与DPPH·清除率呈显著相关(P<0.05),与·OH清除率呈极显著相关(P<0.01),水浸出物、咖啡碱、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与·OH清除率呈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