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旨在研究水貂在断奶分窝后至育成前期结束期间,对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及不同营养水平对水貂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健康状况、日龄相近的幼龄雄性水貂60只,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成6组,6组饲喂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8%(Ⅰ组)、30%(Ⅱ组)、32%(Ⅲ组)、34%(Ⅳ组)、36%(V组)、38%(Ⅵ组).在水貂育成期内,进行饲养与消化代谢试验,分析不同日龄水貂的蛋白消化率、脂肪消化率、氮沉积、氮生物学价值等指标,结合饲料转化率及日增体质量,研究水貂在生长过程中对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各组水貂在体质量、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和净蛋白质利用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饲料转化率、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脂肪消化率、食入氮和尿氮指标上差异极显著(P<0.01);各组水貂尿氮排出量随着饲喂日粮的蛋白质含量的提高而增加;育成期水貂的日粮蛋白质含量低于32%时,饲料转化率和日增体质量均显著降低(P<0.05).育成期水貂日粮蛋白质水平低于32%,水貂的生长速度显著减慢;日粮蛋白质含量达到34%以上能够提高脂肪和干物质的消化率;育成期水貂在50~80日龄之间,适宜的蛋白质水平为36%,80~110日龄间,水貂适宜的蛋白质水平是34%.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颗粒料对冬毛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和毛皮品质的影响。选择(135±5)日龄的健康雄性水貂72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2只。采用双因子试验设计,分别按34%粗蛋白质、18%粗脂肪(Ⅰ组),34%粗蛋白质、16%粗脂肪(Ⅱ组),32%粗蛋白质、18%粗脂肪(Ⅲ组),32%粗蛋白质、16%粗脂肪(Ⅳ组),30%粗蛋白质、18%粗脂肪(Ⅴ组),30%粗蛋白质、16%粗脂肪(Ⅵ组)配制6种试验饲粮,并制成颗粒料。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Ⅰ组和Ⅲ组水貂的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高于Ⅱ组、Ⅳ组和Ⅵ组(P0.01);18%脂肪组水貂的末重显著高于16%脂肪组(P0.05),18%脂肪组水貂的ADG极显著高于16%脂肪组(P0.01)。Ⅵ组水貂的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18%脂肪组水貂的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高于16%脂肪组(P0.01);34%和32%蛋白质组水貂的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高于30%蛋白质组(P0.01)。Ⅱ组水貂的氮沉积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Ⅳ组(P0.05);Ⅱ组、Ⅲ组和Ⅳ组水貂的净蛋白质利用率显著高于Ⅵ组(P0.05);饲粮脂肪水平对水貂的氮代谢相关指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了水貂的净蛋白质利用率(P0.05)。34%和32%蛋白质组水貂的活体长显著高于30%蛋白质组(P0.05);34%蛋白质水貂的皮长显著高于30%蛋白质组(P0.05),但饲粮脂肪、蛋白质水平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水貂的皮长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合试验结果得出:饲粮脂肪水平影响冬毛期水貂的末重,而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冬毛期水貂的活体长具有影响;本试验条件下,冬毛期水貂饲喂脂肪水平为18%和蛋白质水平为32%~34%的颗粒料可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和毛皮品质。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育成期雌性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以确定育成期雌性水貂饲粮中蛋白质和脂肪的适宜水平。采用2×3因子试验设计,设32%(L)、36%(H)2个蛋白质水平与10%(L)、20%(M)、30%(H)3个脂肪水平,共配制6种试验饲粮。按照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将6种试验饲粮分别命名为LL、LM、LH、HL、HM和HH。选取90只60日龄健康雌性水貂,随机分成6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LH组水貂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最高,显著高于LL和HL组(P0.05),并且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以LH组最低;30%脂肪水平组水貂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低于20%脂肪水平组(P0.01);料重比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增加而升高,30%脂肪水平组极显著低于10%和20%脂肪水平组(P0.01)。LL和HL组水貂的干物质消化率、脂肪消化率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HH组水貂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LL、LH和HL组(P0.05)。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蛋白质消化率和脂肪消化率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升高;10%脂肪水平组的干物质消化率和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低于20%和30%脂肪水平组(P0.01);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增加,脂肪消化率呈升高趋势;碳水化合物消化率则以30%脂肪水平组最低,极显著低于10%和20%脂肪水平组(P0.01)。水貂食入氮以HM组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粪氮排出量以HL组最高,显著高于LH和HH组(P0.05);尿氮排出量以LH组最低,而氮沉积和氮生物学效价则以LH组最高。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由32%增加到36%,食入氮和尿氮排出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氮生物学效价则显著降低(P0.05)。20%脂肪水平组食入氮最高,极显著高于30%脂肪水平组(P0.01);粪氮排出量和尿氮排出量均以30%脂肪水平组最低,与10%和20%脂肪水平组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增加,氮沉积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氮生物学效价呈升高的趋势。综合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当饲粮蛋白质水平为32%、脂肪水平为20%~30%时,育成期雌性水貂生长性能最佳,且能够降低尿氮排出量,提高水貂对饲粮蛋白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讨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母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血清中与氮代谢相关的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 50±3)日龄断奶的雌性水貂60只,平均体重为(0.577±0.073)k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单笼饲养.6组水貂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28%、30%、32%、34%、36%、38%的试验饲粮.在水貂65、80、95、110日龄时各进行1次消化代谢试验,分析各日龄水貂的蛋白质消化率、脂肪消化率、氮沉积、蛋白质生物学价值、饲料转化率及体增重等指标.结果表明:50~65日龄,38%蛋白质组体增重极显著高于28%和32%蛋白质组(P<0.01),38%蛋白质组饲料转化率极显著优于28%和32%蛋白质组(P<0.01);50~110日龄,32%和34%蛋白质组体增重显著高于28%蛋白质组(P<0.05).95日龄时,32%、34%和38%蛋白质组的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高于28%和30%蛋白质组(P<0.01).110日龄时,34%蛋白质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和净蛋白质利用率极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1).110日龄时,38%蛋白质组尿素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34%和36%蛋白质组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28%蛋白质组(P<0.05).综合试验中的测定指标,建议50~65日龄,水貂饲粮蛋白质水平为36%~38%;66~80日龄,水貂饲粮蛋白质水平为34%~36%;81~110日龄,水貂饲粮蛋白质水平为32%~34%.  相似文献   

5.
《饲料工业》2017,(11):25-30
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育成期雄性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确定育成期雄水貂日粮蛋白质和脂肪的适宜水平。试验采用2×3因子试验设计,2个蛋白质水平(32%和36%)和3个脂肪水平(10%、20%和30%),共配制6种试验日粮。选取90只60日龄健康雄性水貂随机分成6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貂。预试期7 d,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蛋白质水平为32%,脂肪水平为20%和30%组水貂各阶段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脂肪消化率、氮沉积氮生物学效价均最高,日粮蛋白质和脂肪交互作用对脂肪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对其他指标影响均不显著(P0.05)。综合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当日粮蛋白质水平为32%,脂肪水平为20%~30%时,育成期雄性水貂生产性能最佳,且能够降低尿氮排放量,提高水貂对日粮蛋白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脂肪水平饲粮对雌性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及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初产水貂1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水貂。4组水貂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45%,脂肪水平分别为10%(F10组)、14%(F14组)、18%(F18组)和22%(F22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配种至产仔。结果表明:饲粮脂肪水平对水貂干物质和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升高,脂肪消化率呈上升趋势,其中F18、F22组显著高于F10组(P0.05)。饲粮脂肪水平对水貂日采食量和日食入氮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升高,日采食量和日食入氮量均呈下降趋势。饲粮脂肪水平显著影响日粪氮和尿氮排出量及日氮沉积量、氮生物学效价(P0.05)。其中,F18组日粪氮和尿氮排出量最低,氮生物学效价最高。F14和F18组配种率、产仔率、窝产活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综合各项指标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水貂妊娠期饲粮蛋白质水平为45%时,饲粮的适宜脂肪水平为14%~18%,并且适宜饲粮脂肪水平能够提高水貂对蛋白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锌添加水平对繁殖期雄性水貂繁殖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选择健康后备种雄性水貂6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貂。各组水貂分别饲喂锌添加水平为0(Ⅰ组)、50(Ⅱ组)、100(Ⅲ组)、200(Ⅳ组)、400 mg/kg(Ⅴ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120 d。结果表明:1)Ⅰ组精子活力极显著低于Ⅱ组和Ⅲ组(P<0.01),显著低于Ⅴ组(P<0.05);Ⅰ组睾丸直径极显著小于Ⅱ组(P<0.01),显著小于Ⅲ组(P<0.05);Ⅰ组公貂成功配种次数极显著小于Ⅲ组(P<0.01),显著小于Ⅱ组和Ⅳ组(P<0.05)。2)各组干物质采食量、脂肪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干物质排出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干物质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显著高于Ⅳ组(P<0.05);Ⅱ组和Ⅲ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Ⅴ组(P<0.05)。3)各组食入氮、尿氮、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锌添加水平为50~100 mg/kg(总锌水平140~190 mg/kg)时,水貂的繁殖性能较为理想。饲粮锌添加水平为100 mg/kg(总锌水平190 mg/kg)时,水貂的干物质采食量较高。饲粮锌添加水平对水貂的干物质采食量、脂肪消化率、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及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雌性水貂准备配种期日粮适宜脂肪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水貂准备配种期日粮脂肪水平对日粮中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水貂氮代谢的影响,确定水貂准备配种期日粮适宜脂肪水平。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健康母貂1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0只,分别饲喂以黄花鱼、膨化玉米和动物下脚料等配制的鲜全价饲料。饲粮蛋白质水平相同,为34%,脂肪水平分别为日粮干物质的8%、12%、16%和20%,试验从12月初至配种前,试验中期进行水貂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日粮脂肪水平对水貂干物质消化率和蛋白质消化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脂肪水平对日粮中脂肪的消化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随着脂肪水平的增加,脂肪消化率有增加的趋势。准备配种期当日粮脂肪水平达到12%以上时,水貂的日采食量,日氮食入量和氮沉积极显著降低(P<0.01),当日粮脂肪水平为8%时,水貂的采食量与日粮脂肪水平为12%组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质消化率、氮食入量、氮沉积都显著高于其他脂肪水平日粮组(P<0.01),同时粪氮和尿氮排出量与其他脂肪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以上指标,考虑节能环保,并能有效提高水貂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成本,得出准备配种期水貂日粮脂肪水平为8%即可满足水貂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45日龄健康雄性水貂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貂.6组水貂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28%(Ⅰ组)、30%(Ⅱ组)、32%(Ⅲ组)、34%(Ⅳ组)、36%(Ⅴ组)、38%(Ⅵ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Ⅳ组的采食量和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Ⅳ组的干物质、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和Ⅴ组(P<0.05或P<0.01),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的磷消化率显著高于Ⅱ和Ⅵ组(P<0.05),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增加,食入氮和尿氮随之提高(P<0.05或P<0.01),但对粪氮、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及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Ⅳ、Ⅴ和Ⅵ组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极显著优于Ⅰ组(P<0.01).由此得出,饲粮蛋白质水平达到34%时,各种营养物质消化率、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饲料工业》2017,(7):57-60
试验旨在研究水貂对进口鱼粉、血浆蛋白粉、羽毛粉、猪血球蛋白粉和肠膜蛋白粉5种非常规饲料的表观消化率,为合理利用饲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取年龄、品种、体重相近,健康的准备配种期改良型黑色母貂30只,平均分成5组,每组6只。采用套算法测定了水貂对5种饲料原料干物质、能量、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磷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水貂对猪血球蛋白粉组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地高于进口鱼粉和羽毛粉组(P0.05),羽毛粉的干物质和能量表观消化率最低(P0.05)。猪血球蛋白粉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组最高,羽毛粉组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地低于其他各组(P0.05)。肠膜蛋白粉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地高于血浆蛋白粉、羽毛粉和猪血球蛋白粉组(P0.05),但与进口鱼粉组差相比异不显著(P0.05);5种试验饲粮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和净蛋白利用率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此,5种蛋白质饲料中养分表观消化率最高的是进口鱼粉,其次是肠膜蛋白粉、血浆蛋白粉和猪血球蛋白粉,羽毛粉最低。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水貂对5种非常规蛋白质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选取年龄、品种、体重相近、健康的准备配种期改良型黑色母貂30只,平均分成5组,每组6只,采用套算法测定了水貂对5种饲料原料中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对于必需氨基酸,水貂对羽毛粉中缬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进口鱼粉、血浆蛋白粉、猪血球蛋白粉、肠膜蛋白粉中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的表观消化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水貂对猪血球蛋白粉中异亮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最低,与羽毛粉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羽毛粉中组氨酸和蛋氨酸的表观消化率较低。非必需氨基酸中,羽毛粉中精氨酸、酪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的表观消化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5种试验饲粮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和净蛋白利用率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水貂对5种非常规蛋白质饲料中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最好的是进口鱼粉,其次是血浆蛋白粉、猪血球蛋白粉、肠膜蛋白粉,表观消化率最低的是羽毛粉。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和粗脂肪(EE)水平对冬毛期雄性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以明确冬毛期水貂饲粮CP和EE的适宜水平。试验采用2×3因子试验设计,即2个CP水平(32%和36%)和3个EE水平(10%、20%和30%),共配制6种试验饲粮。选取84只(120±5)日龄健康雄性水貂,随机分成6组,每组1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预试期7 d,正试期85 d。结果表明:32%CP组水貂平均日增重(ADG)、蛋白质消化率、脂肪消化率、碳水化合物消化率及氮代谢各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36%CP组(P0.05或P0.01)。30%EE组水貂末重、ADG和氮沉积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10%EE组(P0.05或P0.01);30%EE组水貂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碳水化合物消化率、食入氮含量和粪氮排出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10%EE组(P0.05或P0.01)。饲粮CP和EE水平对水貂脂肪消化率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综合以上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CP水平为36%、EE水平为20%或30%时,冬毛期水貂可获得较佳的生长性能,且能够提高水貂对蛋白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育成期雄性水貂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90只60日龄的健康雄性水貂,随机分为6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6组水貂分别饲喂2个蛋白质水平(32%和36%)和3个脂肪水平(10%、20%和30%)的6种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低蛋白质中脂肪和低蛋白质高脂肪组水貂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低蛋白质低脂肪和高蛋白质高脂肪组(P0.01),且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增加,水貂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呈增加趋势,20%和30%脂肪水平组极显著高于10%脂肪水平组(P0.01)。水貂料重比以低蛋白质高脂肪组最低,显著低于低蛋白质低脂肪和高蛋白质高脂肪组(P0.05)。低蛋白质高脂肪组水貂血清中尿素氮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32%蛋白质水平组水貂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36%蛋白质水平组(P0.05)。低蛋白质高脂肪和高蛋白质高脂肪组水貂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低蛋白质低脂肪组和高蛋白质低脂肪组(P0.05)。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增加,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有升高的趋势,且最高组均为低蛋白质高脂肪组。饲粮蛋白质和脂肪水平的交互作用对水貂生长性能指标及蛋白质和脂类代谢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当饲粮蛋白质水平为32%、脂肪水平为20%~30%时,饲粮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利用率较高,育成期雄性水貂的生长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维生素B2添加水平对冬毛期水貂生长性能、毛皮品质、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选取(135±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雄性短毛黑水貂9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各组水貂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Ⅰ组,对照组)、2.5(Ⅱ组)、5.0(Ⅲ组)、10.0(Ⅳ组)、20.0(Ⅴ组)、40.0 mg/kg(Ⅵ组)维生素B2的试验饲粮。预试期5 d,正试期63 d。结果表明:1)饲粮维生素B2添加水平对冬毛期水貂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Ⅴ和Ⅵ组水貂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Ⅱ、Ⅲ和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2)饲粮维生素B2添加水平对水貂毛皮品质评分和体长无显著影响(P0.05)。Ⅴ组水貂绒毛长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Ⅳ和Ⅴ组水貂针毛长极显著高于Ⅰ、Ⅱ、Ⅲ和Ⅵ组(P0.01)。3)饲粮维生素B2添加水平对水貂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和脂肪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维生素B2添加水平对水貂食入氮、尿氮、粪氮和沉积氮无显著影响(P0.05)。Ⅴ组水貂净蛋白质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Ⅴ和Ⅵ组水貂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Ⅰ、Ⅱ和Ⅲ组(P0.05)。综合以上指标,从提高生长性能和减少饲料成本角度考虑,冬毛期水貂饲粮中维生素B2适宜添加水平为2.5 mg/kg(饲粮中维生素B2实际含量为5.49 mg/kg)。  相似文献   

15.
采用在饲料中添加貂源植物乳杆菌和饲用活性干酵母,研究这2种益生菌添加剂对水貂生长性能及其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植物乳杆菌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添加酵母菌组(P<0.01);对照组显著高于酵母菌组(P<0.05);对照组和添加植物乳杆菌组的采食量分别高于添加酵母菌组8.5g/d和8.9 g/d;添加益生菌的2个试验组在脂肪消化率上高于对照组(P<0.01);3组干物质消化率和蛋白质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植物乳杆菌组和酵母菌组的尿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净蛋白质利用率均高于对照组7%。添加植物乳杆菌组血清胆固醇含量低于对照组1.27 mol/L(P<0.05),添加酵母菌组血清胆固醇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还表明:饲料中添加植物乳杆菌能有效提高水貂日增重,降低尿氮含量,提高净蛋白质利用率,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酵母菌在提高脂肪消化率和降低胆固醇方面同样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准备配种期日粮蛋白质水平对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为研究目的,选择经产适龄母貂18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6组水貂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28.59%(Ⅰ组)、32.31%(Ⅱ组)、36.21%(Ⅲ组)、40.35%(Ⅳ组)的鲜料试验日粮和32.66%(Ⅴ组)、40.47%(Ⅵ组)的配合干粉料试验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44 d。结果表明,配合干粉料饲喂组采食量普遍低于鲜料饲喂组,部分组间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在干物质、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率方面,部分组间出现差异显著性(P<0.05)。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食入氮、粪氮、尿氮、氮沉积增加,净蛋白质利用率及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蛋白质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及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有下降的趋势。干料组在多数指标中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鲜料组(P<0.05或P<0.01)。由此得出,日粮蛋白质水平达到32.31%、36.21%鲜料时, 各种营养物质消化率较为理想,但考虑到饲料成本和准备配种期以调节体况为主的特殊性,建议在准备配种期使用蛋白质水平为32.31%鲜料日粮,不推荐使用配合干粉料饲喂准备配种期雌性水貂。  相似文献   

17.
<正> 三、葵花粕作为猪蛋白饲料的研究与应用 Cladinin的试验指出,猪对含少量壳的葵花粕蛋白质消化率是77%~81%,生长肥育猪对各种不同质量葵花粕脂肪的消化率是28%~63%。吉林省饲料公司科研所用6头猪做的消化试验表明,含粗蛋白45.5%和33.4%的两种葵花粕的能量消化率分别是 68.34%和 55.82%(P<0.01),其消化能分别是 2871和 2452大卡/公斤(P<0.01),粗蛋白消化率分别是85.24%和82.69%(P<0.05),可消化蛋白分别是388.2和276.2克/公斤(P<0.01),粗纤维消化率分别是 22.60%和 15.18%(P>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L-精氨酸添加水平对冬毛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本试验选取(150±3)日龄、体重相近的雌性健康水貂63只,随机分成7个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7组水貂分别饲喂L-精氨酸添加水平为0(Ⅰ组)、0.2%(Ⅱ组)、0.4%(Ⅲ组)、0.6%(Ⅳ组)、0.8%(Ⅴ组)、1.0%(Ⅵ组)和1.2%(Ⅶ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d,正试期60d。结果表明:1)各组水貂末重差异不显著(P0.05)。Ⅴ组水貂的平均日增重有高于其他各组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Ⅴ组水貂的料重比显著低于Ⅰ、Ⅱ和Ⅲ组(P0.05)。2)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排出量以及干物质、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率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Ⅳ组水貂的尿氮显著低于Ⅰ组(P0.05)。Ⅳ组水貂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极显著高于Ⅵ、Ⅶ组(P0.01),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L-精氨酸添加水平为0.6%~0.8%,即饲粮中精氨酸总水平为2.30%~2.50%时,冬毛期水貂可以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组合益生菌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平衡的影响。选择96只60日龄、健康状况良好的水貂,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6 g地衣芽孢杆菌+0.06 g枯草芽孢杆菌、6 g安琪酵母+12 mL乳酸菌、0.06 g地衣芽孢杆菌+0.06 g枯草芽孢杆菌+6 g安琪酵母+12 mL乳酸菌。在水貂育成期内进行饲养与消化代谢试验,分析不同组合益生菌对水貂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消化率及沉积氮、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和净蛋白质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公貂的干物质消化率和试验2组公貂的脂肪消化率显著下降(P<0.05),但不同组水貂的生长性能和氮平衡及母貂的营养物质消化率未受到益生菌的影响(P>0.05)。提示,日粮中添加益生菌不会显著改善育成期水貂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平衡,故在水貂健康的前提下,无需在育成貂日粮中添加益生菌。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L-精氨酸添加水平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选取(60±3)日龄健康雌性水貂70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7组水貂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L-精氨酸含量为1.45%)基础上添加0(Ⅰ组)、0.2%(Ⅱ组)、0.4%(Ⅲ组)、0.6%(Ⅳ组)、0.8%(Ⅴ组)、1.0%(Ⅵ组)和1.2%(Ⅶ组)L-精氨酸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Ⅲ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高于其他各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显著高于Ⅱ组和Ⅵ组(P0.05)。Ⅲ组的干物质排出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5)。Ⅳ组的干物质消化率高于其他各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Ⅱ组、Ⅲ组、Ⅴ组和Ⅶ组(P0.05)。Ⅳ组的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Ⅴ组、Ⅵ组和Ⅶ组(P0.05)。Ⅲ组的食入氮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1),显著高于Ⅴ组和Ⅵ组(P0.05)。Ⅲ组的粪氮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1)。Ⅲ组的氮沉积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Ⅵ组(P0.01),显著高于Ⅱ组和Ⅴ组(P0.05)。Ⅲ组和Ⅳ组的净蛋白质利用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和Ⅳ组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Ⅰ组(P0.05)。由此得出,饲粮L-精氨酸添加水平为0.4%~0.6%(L-精氨酸总含量为1.85%~2.05%)时,育成期水貂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及蛋白质生物学价值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