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同沟敷设中成品油管道对原油管道顺序输送的热力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成品油管道和原油管道间的传热对原油管道运行的影响是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对西部管道正常运行时冷成品油管道对顺序输送的原油管道的热力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部管道正常运行时,成品油管道对原油管道顺序输送的热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南疆原油和成品油实施管道顺序输送的必要性,针对新疆原油和成品油外运方式、油品种类及物性、管道顺序输送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降凝、清管和混油等处理方法,拟定了原油、成品油顺序输送方案,并提出了顺序输送油品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指出将油品合理排序,并与清管技术相协调,对实现新疆原油、成品油的顺序输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塔河油田所产原油大部分需利用南疆铁路输送至内地进行加工,随着油田原油产量的增加,原油外运出疆面临着南疆铁路运力紧张的局面。在对油田产能建设、原油市场变化调研的基础上,对借用中国石油管道输送、自建管道及利用铁路外运三种外运出疆方案进行了比选。结果表明,由于油品性质的差异和外输规模的不确定性,塔河原油不具备借用中国石油管道输送和自建出疆管道的条件,继续利用铁路外运是塔河原油出疆比较现实的方式。该比选成果对塔河油田的地面工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用同一管道输送不同的原油或成品油较之每一条管道只输送一种油品经济节约.国外,几乎所有的成品油管道及大部分原油管道都实行顺序输送,我国1973年起开始进行  相似文献   

5.
梁翕章 《油气储运》1995,14(4):8-11
分别论述了原油管道与成品油管道特点,说明这两种管道有很大的差异,若将原油管道的经验用于成品油管道的建设和管理,会导致误区。原油管道的特点有(1)输送的原油不是最科产品,(2)与油田紧密相连管道输量与油田产量同步,(3)服务对象是炼油转运站,运行管理比较简单,成品油管道是在原油管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有(1)送的成品油是最终产品,(2)必须采用顺序输送(3)服务对象是油品销售市场,(4)输的油  相似文献   

6.
以考察报告方式全面介绍了加拿大省际管道系统的生产和管理概况。加拿大省际管道历经近50年的建设与发展,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距离最长、输送工艺最复杂的液体管道输送系统,管道干线长度约占世界成品油管道长度的1/6,输送介质除原油、成品油和液化天然气外,还输送甲烷、丙烷、丁烷和各种合成物等石油化工产品。在生产运行和管理上拥有先进、完整的控制方式,体现在全线实行SCADA和计算机等自动控制,高效细致的生产调度,顺序输送采用在线压力检测、密度计量等手段对输送介质进行界面跟踪,以计算机监测系统监测管道的泄漏位置和泄漏量等。同时,在强化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参与国际经营方面也具有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哈萨克斯坦CTΓУ153-39-167-2006<干线原油管道工艺设计规范>与我国GB 50253-2006<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得出了两国在原油输送方式、油罐区设计、泄压系统设计及顺序输送混油计算等方面的差异.在输送方式方面,哈国原油长输管道采用分段独立密闭运行的方式,并对密闭长度加以限制.在原油管道站场油罐区设计方面,我国选用浮顶金属油罐,哈国基本使用拱顶油罐;我国规定油罐容积利用系数为0.9,哈国则有更详细的规定;库容计算方面哈国规定的比较简单,我国则分别针对输油首站和输入站、分输站和末站以及中间(热)泵站进行了不同的规定.在泄压系统的设计方面,我国规范未作明确规定,哈国规范则对泄压系统的设置条件、位置、数量以及泄压罐的罐容做出了详细规定.在顺序输送混油的计算方面,我国仅给出了成品油顺序输送的混油量计算经验公式,哈国则明确给出了原油顺序输送的混油量计算经验公式,值得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吕梦芸 《油气储运》2017,(10):1154-1161
原油管道运行优化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道运行能耗。依据顺序输送原油管道运行工艺,将顺序输送过程中不同时步下管道水热力约束、站场运行工艺约束等多类约束条件考虑在内,并严格区分管道内各批次原油的物性差异,以全线输油设备运行能耗最低为目标函数,基于离散时间表达建立数学模型,并采用模拟退火-蚁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西部原油管道主干线鄯兰原油管道为例进行计算,并与以往的优化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优化算法的求解效率较高,且求得的运行方案较大幅度地降低了管道的运行能耗,满足现场运行工艺要求,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原油管道运行优化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道运行能耗。依据顺序输送原油管道运行工艺,将顺序输送过程中不同时步下管道水热力约束、站场运行工艺约束等多类约束条件考虑在内,并严格区分管道内各批次原油的物性差异,以全线输油设备运行能耗最低为目标函数,基于离散时间表达建立数学模型,并采用模拟退火-蚁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西部原油管道主干线鄯兰原油管道为例进行计算,并与以往的优化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优化算法的求解效率较高,且求得的运行方案较大幅度地降低了管道的运行能耗,满足现场运行工艺要求,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出疆原油管道设计的需求,对北疆原油和吐哈原油分别进行了添加降凝剂的评价试验。在快速降温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设计管输工况下添加降凝剂输送和罐内储存的模拟试验,并确定了北疆原油和吐哈原油适用的降凝剂、理想的热处理温度、加剂浓度及加剂站点,论证了两种原油通过一站加剂热处理之后实现常温输送和储存的技术可行性。提出了应用新型高浓缩降凝剂的设想并作了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1.
顺序输送成品油管道主泵运行方式的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绍军 《油气储运》1999,18(12):8-10
以格-拉成品油管道昆仑山口泵站的技术改造为例,探讨了顺序输送多咱油品的管道泵站的主泵运行方式,通过对主泵并联运行和串联运行的各项参数计算,比较,指出了当顺序输送不同油品,且各油口的输量相差较大时,主泵运行采用串联比用并联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原油管道的顺序输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尚凤山 《油气储运》2004,23(1):9-10,28
针对目前越来越多的进口原油需要在原油长输管道进行顺序输送的实际问题,结合国内原油管道的现状,提出了在组织原油管道油品顺序输送过程中的运行管理要求以及常用操作方法,结合实例,给出了掌握混油界面的具体方法与切割要求.  相似文献   

13.
邓松圣  蒲家宁 《油气储运》1997,16(2):7-8,11
成品油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油品温度升高的问题,当输送介质为轻质油品且输量增大时,温升可能产生严重的危害,包括油品发生损耗,油品质量降低,污染环境及管道产生很大的热应力等。这是在成品油管道的设计和运行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降低泵站油电消耗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魏安河  时建辰  刘巧云  陈忠 《油气储运》2001,20(10):49-50,59
以庆铁线新庙和牧羊泵站为例,在输量一定的条件下,提出通过运用降低进站温度的方法,对降低低油电消耗总费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计算比较,证明了低输量管道的保证输油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这一方法对减少节流损失,降低输油成本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成品油与原油服务对象的不同,分析并讨论了成品油管道和原油管道形成本质差异的原因,认为这两种管道虽同属输油管道,但在运行经营上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管道,前者的运营必须适应于市场的变化,又要接受市场的监督,而后者只服务于炼油厂。对两种管道的运营情况进行了比较,通过实例介绍了成品油管道的特点,阐述了管道与市场之间的业务关系。为提高管道的利用率,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输送新油品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虞坚中  高建厂 《油气储运》1994,13(5):1-4,20
新疆东部火烧山-北三台输油管道是我国西部一条高粘易凝原油输送管道,自投产以来一直处在超低输量下运行,1992年的输油量只有40万t(设计最小输量68.3万t/a)。由于输油量低,制约了原油外运,直接影响火烧山油田的生产,为了保证输油量,需要改变原低温流变性,针对火烧山原油特性,新疆石油局与浙江大学共同研制出EP源油流动性改进剂。通过室内试验及现场不同温度,不同加剂量的工业试验,对原油的主要物性进行  相似文献   

17.
随着华北各炼化企业对进口原油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在进口原油顺序输送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东黄双线流向调整及黄岛增输改造方案。从工艺计算、设备等方面论证了该方案实施的必要性,分析了实施后的经济效益。提出了增加东营站储罐,以提高进口原油西输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成品油顺序输送批次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庆勋 《油气储运》1999,18(6):10-11
成品油管道采用顺序输送工艺,存在着混油量处理及输送批次优化的问题,对于输送批次优化,首先要对混油量进行了计算,给出了常用的混油量计算公式,举例分析了最小输送批量的计算过程,考虑沿线油库实际周转能力,推导出了最优的输送批次。  相似文献   

19.
付永杰 《油气储运》2013,(10):1058-1062
成品油管道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混油难以全部回掺处理.混油拖尾、油源油品质量潜力、管输油品品种变化、清管操作及油品质量标准等因素均会对混油量和混油处理工作产生影响.基于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结果,华北成品油管网逐步在管输运行管理环节采取限定最小顺序批量、合理安排输油顺序、调整油品流向及控制注入油品质量等措施;在站场工艺环节,进行注入及下载切换流程改造、增加中间站混油回掺设施等技术改造.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上述措施可有效控制批次混油量,增加管网混油回掺处理能力及灵活性,实现混油全部回掺处理.针对管道设计阶段,提出增加末站混油罐容、合理设置结点站连通流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