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天然产物分离》2006,4(4):13-14
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兼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最近表示,根据国务院要求,发改委正在组织编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未来15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争取达到16%;水电总装机达到3亿kW,风电装机3000万kW,生物发电3000万kW,沼气年利用量443亿m^3,太阳能发电装机180万kW,太阳能热水器总积热面积3亿m^2,燃料乙醇生产能力1000万t/a,生物柴油生产能力200万t/a。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我国煤炭工业快速发展,2000年全国产煤9.9亿吨,2001年产煤11.04亿吨,2002年13.8亿吨,2003年16.67亿吨。2004年全国产煤19.56亿吨,占全国一次性能源生产总量的74.3%,当年煤炭销售量为18.91亿吨,占全国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的65%,均居世界第一位。2005年煤炭产量达21亿左右,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赖以生存的五大要素之一的能源消耗量迅速增加,而推动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起主导作用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常规能源日趋减少。据报道,全世界已探明的含量分别是:煤量能源量90953.7吨,石油能源量138750亿吨,天然气能源量3166万亿立  相似文献   

4.
张圣华 《福建农业》2007,(12):34-35
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而能源消耗主要是依赖煤炭。这种能源结构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随着人口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能源消费量也在不断增长,估计我国石油的总储量为600亿吨,可开发储量为150亿吨,现探明储量为33亿吨;天然气总储量为30×1012立方米,可开发储量为6!4×1012立方米,探明储量为1!4×1012立方米;煤炭总储量为4500亿吨,探明储量为9850亿吨。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系统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三大能源支柱。然而中国的石油资源极其贫乏,据预测到2020年将趋于枯竭。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标志着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并且明确要求“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为鸡西市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指明了方向,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央财政投入从2003年开始,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列入国债项目给与支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年投入规模由10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5亿元,黑龙江省拿出1亿元匹配资金,把农村能源建设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要给予大力支持。鸡西市已争取沼气国债项目9880户,资金2135万元,还申报了2007年、2008年沼气国债项目12,500户,申请亚行贷款1000万元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四处,待批复,全市第一处秸秆气化示范站、稻壳综合利用发电站已投入使用,鸡西市的农村能源事业已呈现出大发展、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村能源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农业能源资源丰富 巴西拥有丰富的农业能源资源,重要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一是土地辽阔。据统计,可耕地面积约5亿公顷,耕地5000万公顷,牧场1.5亿公顷,尚有3亿公顷土地可供开垦大量种植能源植物,而不与粮食作物争地。二是水资源丰富。世界流量最大的亚马孙河横贯北部,其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3以上,年均降雨量2000毫米以上。其他高原地区的年降雨量也在1000—2000毫米之间,有利于栽培能源植物。三是气候适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类型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方式对农村能源可持续性的影响,根据1990—2019年黄河流域9省(区)60个地级行政区(市、州、盟)的农作物产量和畜禽数量,采用草谷比法和排泄系数法计算出其农业废弃物资源量。同时,从能源消耗、能源结构、环境排放三方面构建农村能源可持续性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990—2019年,黄河流域农业废弃物年产生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双峰”变化趋势,峰值分别出现在1996年和2006年,分别为6.81亿t和7.06亿t。2019年黄河流域农村能源可持续性平均得分为0.323 7,且省域差异显著,呈现上下游高、中游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依据不同类型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方式对农村能源可持续性影响程度、秸秆与畜禽粪便比率以及秸秆资源密度,推荐了适合各地级行政区的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8.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下称:阿联酋)号召全体国民支持在2020年加速实现节能和可再生能源计划。迄今为止,阿联酋共向25个国家的49个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超过120亿美元,包括近期通过艾琳娜/阿布扎比发展项目基金拨付3.5亿美元,阿联酋-加勒比可再生能源基金拨付5 000万美元,阿联酋-太平洋伙伴关系基金拨付5 0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9.
一 我国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资源短缺 我国人均拥有的能源资源只有世界平均值的40%,石油可采储量仅占世界石油可采储量的3%左右。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8%。2006年一年能源产量为22.1亿吨,消费为24.6亿吨。其中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49.27%。  相似文献   

10.
《农村实用技术》2009,(8):26-26
形势严峻 农业部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约为9亿t标准煤,其中商品能源约为6亿t标准煤,占全国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1,4.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朱立志博士分析说,数据显示,农业污染已经占到全国污染的1/3以上,因此农业节能减排的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1.
农村能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对农村能源消费科学、合理的预测,可为制定农村能源政策提供依据。采用灰色理论中的GM(1,1)模型对我国农村能源消费量以及所占总能源消费比例进行预测,2015年我国农村能源消费量将达到14.1亿t标准煤、所占总能源消费比例将达到23.76%,其相对误差和后验差检验均合格,最后对农村能源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十五”期间,国家先后投入35亿元人民币,重点推广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之一。目前,中国在解决能源问题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提出能源农业的概念,系统阐述了能源农业的特点以及中国在发展能源农业方面所要采取的能源作物的筛选、培育、标准化栽培管理制度的建设、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能源转化设备转化效率和转化机制以及区域发展规划制定等一系列的基础及基础应用研究措施。  相似文献   

14.
莫桑比克农业部长表示,莫桑比克与在伦敦上市的中非矿业勘探公司(CAMEC)谈成一笔价值5.1亿美元的生意,旨在建立能源作物种植园和生物燃料厂,每年生产1.2亿升乙醇和肥料。  相似文献   

15.
《北京农业》2007,(12):44-45
当前,发展生物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社会热点。日前,在中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研讨会上,有关专家认为,开发林业生物质资源,形成新的能源产业,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生物量的概念最先应用于生态学,但现在很多是从资源利用或工业观点出发而加以利用的,也被称作生物质。生物量基本上是植物利用太阳能、水和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合成所获得的植物体,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可再生性。故又称之为可再生性资源。我们如果能将每年植物所捕获的太阳能全部用于人类的营养,足以供应1500亿人口的需要。超过现有世界人口的28倍。或用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只要有阳光和绿色植物,此项产业就可持续。进入21世纪以来,以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工作日益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农村沼气建设被纳入了国债资金计划,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5年底,全国户用沼气池总量已达到1640多万个。年生产沼气约60亿立方米,相当于430万吨标准媒。沼气建设已从单一的能源效益,发展到以沼气为纽带,集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在更大范围内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环境展示了沼气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能源植物的利用与开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杜宁 《世界农业》2006,(4):57-58,60
能源危机是人类逐渐面临的巨大危机.按目前的水平开采世界已探明的能源,煤炭资源尚可开采100年,天然气50~60年,地球上石油的存量已不足2 000亿t,在100多年后将被耗尽.全球石化能源消耗量在1992-1999年间增加了10%,据预测,能源消费在未来20年内还将以平均2%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8.
关于木材能源使用的一些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材能源作为一种生物质能源,在人类使用的总能源消费中占很大的份额,但其实际的重要性和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认识。综述了当前人们对木材能源使用普遍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不足,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认识,加强对木材能源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煤炭运输的疲于奔命、天然气和电力输送的利益纷争以及能源产地对能源利益高回报的追求,国内的主要能源产地几乎都选择了能源就地转化。在低碳经济的战场,能源加工转换作为一种经济技术手段也鼎力相助。与能源实践中二者各显神通的景象相反,能源加工转换颇受我国能源立法与研究宠爱,能源就地转化却被彻底遗忘。这种反差使得从能源法理论上研究二者的关系尤为重要。然而,这一问题至今不为能源法学界所关注。以《能源法》为研究视角,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结合能源利用实践的研究表明,二者在能源产业链中的位置、实施的条件、实施的后果和法律管制基本相同;二者的来源、实施主体、实施目的、法律地位和性质不同。  相似文献   

20.
发展能源农业是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中国具有发展能源农业的潜力和条件。要以生产和利用能源作物为重点发展生物质能源,同时要注意从国情出发,统筹兼顾,完善各项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