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由于国际经济中心的变化转移 ,新技术革命的开发应用及我国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 ,金融业的国际化已成必然。本文在分析该问题的基础上 ,探讨了我国金融业国际化的有利条件和障碍因素 ,指出了我国金融业国际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入,为经贸合作提供服务的金融业也呼唤更紧密的合作,广西首次举办专业的中国-东盟金融博览会,就是要为中国与东盟金融界的交流合作搭建长效的平台;同时,金融博览会是在南宁加快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将为促进广西金融业国际化搭建长远战略平台。  相似文献   

3.
解读我国家禽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羽肉鸡一条龙式生产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1行业整体产业化程度和生产力水平高 中国的白羽肉鸡生产加工产业从其起步和发展模式来看,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外产业化模式在中国的移植,业内很多企业都是合资企业。由于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以产品出口作为企业盈利收入的重要渠道,行业与国际相应产业交融程度大,生产力水平相对更接近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金融国际化是指“金融活动跨出国界,日益与国际间各国金融融合在一起。它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资产和收益的国际化及金融立法和交易习惯与国际惯例趋于一致的过程与状态”。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特别是我国加入WTO的步伐日益临近,我国金融业必然要由国内走向国际,朝着金融国际化方向发展。本文立足于我国金融国际化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影响我国金融国际化进程的因素,提出发展我国金融国际化的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金融国际化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一、我国金融国际化运行的现状8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5.
2008年内忧外困,中国企业感受到寒冬的残酷。在12月6日的中国企业领袖峰会上,柳传志说:“我阅历不够,没经过这种危机,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发展。”柳传志没见过的危机只能说深不见底,2009年,中国企业注定要再过苦日子。周其仁教授说中国的改革都是逼出来的,危机之下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型艰难起步,生机在艰难时世中孕育。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垦》2005,(11):5-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程国强日前提出,根据中国农产品供需结构和农业资源禀赋特征分析,今后,中国农产品贸易将呈现大进大出趋势,贸易逆差有可能成为常态。他认为,目前,中国已步入入世“后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化竞争压力全面提升,特别有两个难以改变的因素值得重视:一是中国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与国外大规模现代化农业难以竞争的局面,在较长时期内不会出现逆转;再是发达国家对农业高补贴、高保护所形成的不公正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在不断的发展与改革中,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金融业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与此同时,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也随之增加了。所以,加强风险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现在很多国家越来越重视金融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实施相关对策,使金融风险减少甚至消除,并将其产生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本文针对金融风险管理及其发展趋势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8.
杨庆锋 《甘肃农业》2013,(23):19-20
本文概括分析了金融业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分析制约金融业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使金融业成为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原动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的金融业,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上市公司质量隐患等问题。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应对WTO;中国金融业应当从健全金融法规,加强金融监管,进行金融创新等方面积极应对金融业进一步开放。  相似文献   

10.
根据系统工程原理,国际化办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行为,有着复杂的系统结构,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在拟合。基于供给侧视角,对辽宁45所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现状的进行调查发现,辽宁高职院校存在国际化办学程度较低、国际化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贴合度不高、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有限等问题。应以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吸收与内化国际化优质资源;紧抓政策窗口期,配合"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统筹国际化布局,实现多边主体协同合作来推动辽宁高职教育国际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全球金融危机使各国的经济受到重创,也对中国的农村经济、农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指出只有金融业的大力支持才能发展农村经济,积极应对危机.并通过介绍国外的几种金融支农模式,提出对中国农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占据了主要的位置,这也促使了人民币面临着国际化的经济发展效应,这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化促进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我国对人民币国际化经济的宏观调控,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可通过建立全球配置资源的战略,推行外汇资产持有者的分散化,扩大中国金融业的开放程度,完善外汇管理法规体系,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严旭  刘运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347-17348,17357
分析了后危机时代我国县域中小企业国际化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提出了县域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业国际化是经济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中国农业的出路是实施国际化。加入WTO在即,应采取积极对策,加快推进农业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健 《现代农业》2008,(7):100-102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建立我国证券市场成立后的国民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典型相关模型。定量分析国民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各分变量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程度,从而客观评价金融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住和作用,为促进金融业与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后我国流通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尚处于粗放型增长的格局中,普遍存在国际化程度不高、效率低下和成本日益增加等问题。本文着重探讨流通行业应如何以创新为驱动,促进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农业竞争力是我国经济竞争力提升的基础、难点和关键.近几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农业运行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但就总体而言,农业仍是竞争力比较低下的脆弱产业,突出表现在: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比较优势和集合效益增长缓慢,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的文化水平、科技素质整体偏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推广应用体系不完善;农业组织化、国际化程度不高,生产经营规模过小,结构趋同比较突出,加工增值程度低,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较差;农业调控机制不完善,管理体系不完备,信息化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19.
国土面积在1万平方公里以内的国家被称为“袖珍国”。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使许多在海上的“袖珍国”生存遭到危机。因此他们到处寻找着自己生存致富之道。旅游金融撑起一片天袖珍国最重要的生存之道是旅游业和金融业,旅游业和金融业给很多小国带来的滚滚财源,成为无可争议  相似文献   

20.
2008年-2010年,我国政府为应对经济危机,先后出台了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刺激政策,伴随着巨额投资计划背后的是信贷的超常规投放,中国经济触底反弹,但宏观刺激政策的弊端在随后开始显现,通货膨胀、产能过剩、地方融资风险等一系列后遗症集中显现,其中,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代表的地方债务潜在危机正在成为高悬在中国金融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