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棉铃虫做为替代寄主生产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应用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PCPV)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达7O%以上,且具有待效作用,一次防治可控制5-6年不成灾。但是,利用马尾松毛虫生产DpCPV受季节及虫源的限制,同时还存在林间生产的病毒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生产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替代寄主棉铃虫的人工饲养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 昆虫的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及其病理研究,在国内外曾有大量研究报道,但对马尾松毛虫CPV的组织病理研究,尚未见报道。几年来,我们对马尾松毛虫CPV的形态和接种CPV的马尾松毛虫进行了解剖、电镜观察及  相似文献   

4.
第1期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对人体及 哺乳动物细胞的安全性研究、R一8号拒食剂对鱼类的毒性试验报告多用途树种一红荷木辐射对马尾松木材有机抽提物组分的 影响湿地松种子园施肥试验小结群状抽样在建立县级森林资源连续清(16)(1)(4)(7)之11)(工4)(一9)(19)(21)(2了)(30)(35)(37)(39)查体系中的应用海南岛坝王岭长臂猿自然保护区山地、,Z‘.、.1、.1‘、了、.了门00︺︹UZ二」勺白Zq曰no CO户‘龟声r.、J了.、﹄2.、矛‘、雨林的调查尾松湿地松针叶束育苗试验小结用日本赤松毛虫CPV防治幼 龄马尾松毛虫的试验用低量日本赤松毛虫CPV…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PCPV)在成虫期可继续侵染成虫的中肠细胞,并在细胞中形成多角体。在切片中看到,成虫中肠柱状细胞部分崩解,释出的多角体进入肠道,其中一部分多角体在成虫羽化时随蛹粪一起被排出体外,还有一些多角体被粘着于成虫的产卵器肛瓣上或凹褶处,是卵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6.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油剂超低容量林间作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3WF-3S背负式喷雾喷粉机为施药器械,用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油剂进行超低容量喷雾,对流量、雾滴大小及密度和有效喷幅进行了测定,初步介绍了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油剂林间超低容量喷洒技术。  相似文献   

7.
质型多角体病毒对松毛虫的防治实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质型多角体病毒 (CytoplasmicPolyheddrosisVirus ,简称CPV)感染赤松毛虫的室内试验和林地试验 ,分析研究CPV对松毛虫幼虫、蛹、成虫、卵、子代幼虫的数量不同程度的影响 ,得出了松毛虫质型多角体防治林地松毛虫的可行性和良好的效果 ,为林区有效防治松毛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毛虫是为害马尾松树的主要森林害虫之一。河南省信阳市有马尾松林300万亩,占全市有林面积的60%。占全省马尾松林的80%以上。他们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使马尾松毛虫发生周期从3年延长到4年-5年。八十年代末,他们在武汉大学病毒系两位教授的帮助下,开始采取白僵菌 CPV(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马尾松毛虫技术。15年来,共防治马尾松毛虫近  相似文献   

9.
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害虫,由于少公害、不伤害虫天敌、具有持续防效、较易人工复制等优点而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外已有不少应用成功的实例.日本自1956年开始进行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研究,现已商品化生产(商品名“松毛敏”),大面积用于防治赤松毛虫.用直升飞机喷洒多角体1000亿/公顷,可有效控制虫灾.我们自1977年从山东省沂南县引进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后, 通过室内外多次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对马尾松毛虫、赤松毛虫都有较强的感染力.林间人工喷洒多角体500—1000亿/亩,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了摸索飞机喷洒多角体病毒的适宜浓度、用量和有关应用技术,在江苏省农林厅、江苏省民航局的重视和支持下,1982年春进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毛虫是南方松林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不仅严重地危害松林,而且还危及人畜健康。为寻找新的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我所从1973年开始,与中山大学生物系协作,对马尾松毛虫多角体病毒进行了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肯定了马尾松多角体病毒类型,进行了林地和室内杀虫试验,证明了用多角体病毒防治  相似文献   

11.
<正> 马尾松是我县的主要用材林树种之一,马尾松毛虫连年持续成灾。由于化学农药防治污染环境,对人畜有害,效果不理想,1992年我们在新县林场进行了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林间防治应用试验研究。1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林地为浅山丘陵,海拔150—200m  相似文献   

12.
CPV制剂对控制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制剂是广泛使用的杀灭松毛虫的生物农药,在施用该制剂的林分内,残留马尾松毛虫虫蛹的死亡率为未施药区的2—5倍,成虫产卵量仅为健康成虫的26.7%-65.7%。CPV制剂是有效控制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的重要生物因子。  相似文献   

13.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RT—PCR检测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DsCPV在松毛虫种群中的垂直传递及对松毛灾害的持续控制作用,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建立了DsCPV的早期检测技术。依据家蚕质多角体病毒(BmCPV)质型多角体蛋白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从纯化的DsCPV、BmCPV和舞毒蛾质型多角体病毒(LdCPV)的基本组dsRNA可成功地扩增出长614bp的目的片段,从提取的健康松毛虫幼虫肠组织的DNA、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基因组核酸、以及棉铃虫质型多角体病毒(HaCPV)基因组核酸,未能扩增出目的片段。DsCPV基因组dsRNA的增片段的序列与BmCPV相应基因序列具有87%的同源性,检测敏感度为1pg的DsCPV基因组dsRNA。由于松毛虫与家蚕、舞毒蛾相互之间食性不同,而且BmCPV和LdCPV对松毛虫无感染性,即在松毛虫体内不会有BmCPV病毒和LdCPV病毒的感染,因此该结果一方面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DsCPV与BmCPV、LdCPV存在基因同源性,同时也表明了依据BmCPV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DsCPV基因组核酸建立的RT-PCR扩增体系,可以作为松毛虫种群中DsCPV的一种敏感、特异、早期、快速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4.
四、昆虫病毒制剂的生产及质量检验目前应用较多的昆虫病毒有杆状病毒属中的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和质型多角体病毒属中的质型多角体病毒。病毒制剂于1944年开始研制,1960年昆虫人工饲料研究的成功大大促进了病毒制剂的生产,但大量饲养昆虫还存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一些困难。目前国内、外已能生产棉铃虫、叶蜂、尺蠖等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赤松毛虫、松带蛾等质型多角体病毒制剂。  相似文献   

15.
<正> 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自1977年从山东引进后,经多次试验,按多角体用量500-1,000亿/亩,地面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赤松毛虫都有较好的效果,但林区缺乏水源,大面积地面喷雾十分困难。1982年我们进行了少量的粉剂试制并作了林间杀虫试验。一、粉剂试制 1.先将采集并饲养的松毛虫幼虫,经人工感染后收集病死虫,用组织捣碎机将虫体捣烂,加无菌水稀释过滤、沉淀、分离,得多角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影响DCPV(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使用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概述,对DCPV科学高效利用提出了建议,以便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我国南方松林的主要害虫。其发生世代多,面积大,为害严重,造成损失大。在70年代初,我们获得了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 CPV)。多角体呈六边形的廿面体,大小为0. 5—6微米。病毒粒子廿面体,直径为42—56毫微米,在每个角上有一刺状物突起。经多年的研究,证实D. CPV致病力强,3~4龄幼虫半致死浓度(Lc50)为2.5×10~6PIB/毫升;已在林间试验四万余亩,杀虫率达70%以上,持效作用达5—6年。D. CPV可用松毛虫幼虫大量生产,成本低。对脊椎动物安全。应用D. CPV防治马尾松毛虫是一种有效而可行的生物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80年以来云南澄江从松毛虫等自然感病虫尸中分离出多种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和颗粒型多角体病毒(GV)。于1980-2001年先后应用NPV、CPV防治云南松毛虫、思茅松毛虫、文山松毛虫、灰褐带蛾、毒蛾、蚕蛾;面积达7732.2hm^2,当年防效平均约为97%,1次防治,防治效果可持续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19.
将昆虫病原真菌(如白僵菌)、细菌(如苏云金杆菌)、病毒(如质型多角体病毒)混合用于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很好,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种方法是以昆虫病理学、昆虫生态学和经济学为依据,合理搭配昆虫病原制剂的使用量,使其  相似文献   

20.
对白僵菌、苏云金杆菌和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3种林用杀虫微生物油烟剂的配制技术、助悬剂筛选进行了研究,对初步配制成的3种油烟剂成烟性能、成烟后孢子活力进行了观察和测定。以松毛虫和松茸毒蛾为试虫进行了林间套笼毒力测定和林间小区毒力试验。结果表明:3种油烟剂对松毛虫和松茸毒蛾有较好的致死和感染效果,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油烟剂和常量喷雾水剂所至松茸毒蛾4龄幼虫死亡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