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Menz.  CM  陈玉水 《福建果树》1989,(3):42-45
引言为了本国消费和出口到亚洲的需要,澳大利亚已经发展了荔枝(Litchi chinens-is)生产业(澳大利亚农业经济局,1984)。在昆士兰北部沿海,昆士兰中部和南部地区,以及新南威尔士北部地区相继建立了小规模的商品果园。这些果园的荔枝产量很低而且不平衡,可能是由于冬天的寒冷或干燥条件满足不了这些荔枝树的休眠要求,导致春天的开花很少。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荔枝产业已开始计划将其荔枝出口到亚洲和美洲市场。既出口到越南和中国台湾之后,澳大利亚园艺公司拟定了一项新的出口发展计划,该项计划是澳大利亚2013--2017年荔枝产业战略性扩大投资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包括几个重要的目标,其中包括将荔枝价格提高到7澳大利亚元/kg,出口量从总产量的12%增长到50%,以及打通中国和美国市场。在未来5年内要实现这一目标,总预算费用是5.56万美元。计划指出,在未来5-6年内开通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目前,澳大利亚荔枝85%供应国内。  相似文献   

3.
《果农之友》2012,(2):15
记者昨日从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山西水果目前已获准向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墨西哥、智利、南非等高端市场出口。全省出口注册果园面积达2万多亩,年出口水果十万多吨,出口创汇57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4.
荔枝采后极易变褐变质,是难贮藏的水果之一.目前,原色、原味、长时保鲜荔枝仍是世界难题.据了解,国外一些国家(如南非、澳大利亚)较长时间的荔枝保鲜技术主要是先熏硫,然后酸化返色,再冷藏保鲜.该技术使得果皮色泽失真,无自然感,甚至有异味.我国荔枝贮运保鲜技术的总体水平不高,出口荔枝的保鲜技术主要仿照国外的熏硫返色技术,内销暂无特效的无毒无污染的荔枝贮运技术.  相似文献   

5.
荔枝种子的特性和贮藏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 (LitchichinensisSonn .)为常绿果树 ,主要产于我国南方的广东、广西、福建、四川和台湾等地 ,目前澳大利亚、巴西、缅甸、印度、日本、新西兰、南非和美国等已大量引种。荔枝在生长数年后 ,通常会出现明显的退化现象 ,需要重新栽植。荔枝种子是典型的顽拗性种子。与正常性种子 (占绝大多数 )不同 ,顽拗性种子忌低温或干燥 ,寿命短 ,贮藏难度大。研究荔枝种子的贮藏方法和技术 ,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生物学价值 ,但迄今为止这方面的报道仍不多。本文从荔枝种子的特性和贮藏方法两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工作进行了…  相似文献   

6.
为争取新西兰苹果准入澳大利亚市场,愤怒的新西兰苹果种植户声称将于2005年6月起在全国甚至澳大利亚采取实际行动抗议澳大利亚禁止进口新西兰苹果,并将与广大消费一起联合抵制澳大利亚新鲜果蔬。2005年6月22日,新西兰苹果种植户将在惠灵顿新西兰议院及澳大利亚特派使节团前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一名组织成员称,目前新西兰全国各地的苹果种植户正在积极筹备这次游行活动。  相似文献   

7.
中国荔枝出口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是世界荔枝主产国家之一,1999年中国荔枝总产是其它荔枝生产国总产量的大约两倍。1995~2001年我国年鲜荔枝出口量为1.193×103~12.762×103t,荔枝罐头出口为4.029×103~14.995×103t。荔枝是我国的特色水果,在国际上具有广阔的市场。在阐述中国荔枝生产及国内贸易现状、世界其它荔枝主产国的生产现状、中国荔枝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中国荔枝出口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增加荔枝出口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荔枝商业栽培始于十九世纪70年代,至今发展到2000余hm^2的规模,产区分布在东岸沿海地区,60%分布于昆士兰中部以北的热带地区。荔枝在该国虽仍是小作物,但年产值达到2000万澳元(1.28亿元人民币),不失为一个精品产业。2008年澳大利亚荔枝采收季节,作者应邀前往昆士兰荔枝产区考察,期间参观了果园、科研院所、市场,访问果农、推广官员和科研人员,对当地荔枝产业状况有所认识和感受,对此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宏鹰  少鸿 《中国果菜》2005,(5):44-44
广西三桂食品有限公司与以色列哈普灵顿公司合作,从广西组织荔枝鲜果出口欧洲。据悉,这是广西首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组织的荔枝鲜果出口,标志着该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具备直接出口荔枝鲜果的能力。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台湾水果进入大陆市场,广西荔枝销售  相似文献   

10.
荔枝营养丰富,为我国岭南特色水果,在世界各地享有较高声誉。尽管我国已加入了WTO,但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进口国的技术壁垒,这一特色名优果品出口数量一直不大。在各地荔枝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为保护果农生产积极性,打破进口国技术壁垒,促进岭南荔枝走向世界,深圳市农林渔业局会同深圳市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决定建立出口荔枝生产基地,并在深入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于2003年4月出台了《深圳市荔枝出口生产基地认定实施方案》。目前,深圳已成为全国第一批实施荔枝出口生产基地注册的地区,并正在开展龙眼及其加工品的出口注册认定工作。  相似文献   

11.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2013.03.013)的一篇研究报道,来自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的TrevorOlesen等人研究了修剪对荔枝树势、开花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地选择在3个地方,试材为4年生以上"粉红桂味"荔枝,研究了修剪对产量的影响。于不同时期对供试植株进行修剪,剪掉枝条顶端0.5~1.0m。在新南威尔士州北部  相似文献   

12.
南半球的主要苹果生产国有阿根廷、南非共和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等。本文仅就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苹果生产情况,作以下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华果 《中国果菜》2005,(1):46-46
今年海南荔枝出口创下了又一个历史新高。据统计,海南荔枝今年从本地口岸出口700多吨,从广州等地口岸出13700多吨,合计出口总量达到1500吨左右,是去年的近20倍。  相似文献   

14.
《广西园艺》2004,15(4)
昨日,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布消息,6月10日和15日,经检验检疫合格的两批“妃子笑”新鲜荔枝共5 5 88件装上两辆大型集装箱冷藏车,送往深圳蛇口口岸,随后出口美国,这是广西荔枝首次在产地报检出口。据介绍,这两批荔枝均产自浦北县的水果基地。为确保广西出口新鲜荔枝获得快速通关,早在今年年初,广西检验检疫局就与深圳有关方面达成合作协议,商定对广西经深圳口岸出口的龙眼、荔枝,由广西检验检疫机构在产地实施检疫并出证,冷处理证由深圳检验检疫机构出具,从而减少检验周期,缩短通关时间,保证出口荔枝安全和卫生质量,促进荔枝走上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5.
继美国之后,印度桩果获准进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批准进口印度经辐照处理的桩果以后,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也批准了印度辐照处理的石榴进口。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西兰仁果类水果出口接近尾声,仁果出口公司Pipfruit更新了2011年新西兰仁果类水果出口统计预算数据。  相似文献   

17.
亚太地区国家荔枝生产状况和发展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办公室于 2 0 0 1年 5月 15~ 18日在泰国曼谷召开了“亚太地区荔枝生产专家协商会”。与会的 11位专家来自 9个国家 ,包括澳大利亚、孟加拉、印度、印度尼西亚、尼泊尔、菲律宾、泰国、越南和中国。笔者有幸被邀请参会 ,从中了解到各国荔枝生产状况 ,兹介绍如下。1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荔枝栽培历史约有 10 0年 ,商业生产仅在 2 0世纪 70年代末才有所扩大。至 1999年 ,共有 32 0家荔枝种植户 ,栽培面积达 15 0 0hm2 ,产量35 0 0t,平均每公顷产量为 2 33t,产值 15 0 0万澳元。其中 ,90 %产于昆士兰 ,10 %产于…  相似文献   

18.
荔枝原产我国,系名贵的亚热带果树。经济种植区以南亚热带区为主。近年,全世界荔枝栽培面积约20万公顷,年产量30万吨;其中以我国为最多,此外,还有泰国、印度、澳大利亚、美国、南非等。随着各国荔枝生产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促进了荔枝营养与施肥研究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广西钦北区实生荔枝资源调查及优良单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钦北区位于广西荔枝主产区钦州市的北部,是广西荔枝老产区之一。其中贵台、大寺、大直3个乡镇荔枝栽培历史较长,且长期沿用实生繁殖,形成了集中连片的实生荔枝林,是广西实生荔枝资源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的区域。我们从2001年以来对钦北区实生荔枝资源开展调查,并进行了优良单株筛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日从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了解到,去年检验检疫部门在严格把关的同时,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我国外贸企业扩大出口,成效显著。 为使外贸检验检疫更好地为我国农产品出口服务,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积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与国外签订检验检疫协议和共同开展科技研究,使我国农产品生产达到国外检验检疫机构的要求,促进我国的农产品打人国际市场。据了解,去年经过努力,山东鸭梨首次实现对澳大利亚出口,开创了出口水果解禁工作当年立项当年解决的先例;首次实现了深圳荔枝出口美国,并使我国介质盆景对美国出口的解禁工作获得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