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国龙眼科技工作的进展与成就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 一、概况龙眼是我国南方的名贵特产,为重要的亚热带果树之一。其营养价值很高,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滋补的珍品,受到人们的喜爱。据分析测定,龙眼果实含全糖12.38~22.55%,还原糖3.85~10.16%,含维生素C43.12~163.70mg/100g,维生素K196.5mg/100g,以及蛋白质和其它无机盐类等,可治疗多种疾病。特别是桂圓干享有盛誉,龙眼糖水罐头也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龙眼主要分布在福建、广西、广东、台湾和四川各省(区),云南、贵州亦有少量栽培。1988年我国龙眼栽植面积为75.64万 相似文献
3.
4.
氯酸盐在龙眼生产上的运用和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酸根与硝酸根的分子结构相似.是硝酸还原酶的竞争抑制剂,可抑制硝酸的还原过程.阻断硝态氮的利用,同时,还产生有毒的次氯酸根(LaBrie等,1991)。氯酸盐可用作除草剂、落叶剂和脱水剂(LaBrie等,1991;Rimon等,1994;Marin,1994).也常被用于筛选硝酸还原酶缺失的作物突变体,区分氮素自养与异养细菌和鉴定作物依赖的氮素形式(氨态氮和硝态氮)(Nelson等,1983;w}tgner等,1995;郭慧,1989;Hiroshi等,1995;Hascgawa等,1995)。 相似文献
5.
6.
泰国龙眼品种的引进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泰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龙眼主产地.1981-2002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先后从泰国引进了苗翘、施冲蒲、潘通、依登和依多等龙眼品种在福州试种,长期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其耐寒力和嫁接亲和力与中国龙眼品种无明显差异.这些品种在福州虽均能开花结果,且多表现投产快、抽穗率高、晚熟,以及果核小、肉厚、高糖、质脆和香气浓郁等优良性状;但由于气候的差异和枝梢生长季节的缩短,在福州容易出现过度抽穗开花、新梢萌生不足、树势衰弱、坐果率低、果变小和不丰产等问题,难以直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除了要注意选择在与泰北气候较接近的地区种植,避免过早采收,以及做好疏折花穗,秋季灌溉,促进夏、秋梢萌生良好等工作外,最好能通过与我国的良种杂交,从中培育出既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果实品质,又适宜中国栽培的鲜食龙眼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危害症状与龙眼鬼帚病相同的枝梢新害虫——龙眼亥麦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鬼帚病是我国龙眼产区普遍发生的最严重病害。发生严重时,影响龙眼新梢生长和开花结果,导致树势衰弱,降低当年产量。其症状表现为受害新梢小叶卷曲皱缩,呈丛枝状;受害花穗各级侧花序不能正常伸开。形成密集的花丛,花朵臃肿肥大,开花失常且多不结果。 相似文献
8.
9.
气候因子对龙眼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泸州是全国龙眼种植的最北限适宜区,又是四川龙眼的集中产地。但该地区龙眼历年产量极不稳定,大小年结果现象比一般果树明显,究其原因,除了与品种特性、栽培管理水平、土壤条件、树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营养平衡问题等有关外,主要受气候条件的影响。由于该产区为准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季常有寒潮入侵。泸州市园科所曾报道过77年冬季大冻对龙眼的影响,但研究龙眼丰年或歉年的气候类型和导致龙眼大减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荔枝、龙眼上的瘿螨的分类、地理分布、危害特点、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发现因瘿螨个体微小,鉴定方法复杂,技术要求高而限制荔枝和龙眼瘿螨相关研究的开展,主要表现为:缺乏快速、有效的种类鉴定手段;基础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方法需要深入研究;区系、起源和进化、种群遗传分化等基础研究.因此,提出开发DNA条形码方法快速鉴定荔枝、龙眼上的瘿螨种类;加强荔枝、龙眼重要瘿螨的基础生物学的研究,以便建立科学的种群密度监测、发生预测技术规程和提出综合防控技术;开展基础性的研究,为荔枝、龙眼上的瘿螨防治提供理论基础的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龙眼嫁接由于受气候因子的制约,适宜的嫁接时期局限性强,时间短,每年虽有春秋二个嫁接期,但实际上以春季的“清明”前后最为适期,时间只有一个月左右。在这段最佳的嫁接时期内,采用目前常规的塑料条包扎的舌接法,若逢阴雨低温的不良气候,一般成活率只有50~60%,这样不但影响育苗的经济效益,而且严重影响了龙眼优良品种的繁殖和推广。我们自一九八一年以来,为提高龙眼小苗嫁接成活率,进行了十年试验。在舌接法的基础上,改进了包扎方法,结果证明,此法切实可行,每年嫁接成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丰都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国家级贫困县,是我国内陆地区不多的龙眼生产适宜区域,龙眼栽培历史悠久。在对丰都龙眼栽培历史、生产现状、品种生态适应性等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内其他龙眼产区生产优势与劣势的对比分析,笔者认为,发挥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和布局,坚持因地制宜、自主选育和繁殖优良龙眼品种.大力推广和发展早熟和特晚熟龙眼品种,丰都龙眼生产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4.
15.
16.
莆田县位于东经118度48分—119度35分,北纬25度02分—25度45分,地处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度区域,常年平均温度19.8℃—20.7℃,极宜于龙眼栽培,历史的积聚,使“兴化桂元”饮誉天下。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各地纷纷出现了“龙眼热”,加上近年由于气候偏暖造成的错觉,人们忽视了龙眼这一典型南亚热带植物对气温的严格要求,盲目引种,任意延伸辐射,地域愈移 相似文献
17.
龙眼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随着龙眼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龙眼生产迅速发展。但产量水平依然是受到病虫害的严重制约。为此,根据我们多年来的预测预报和调查研究,现就龙眼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汇整成文。 相似文献
18.
台湾省的龙眼生产及栽培特点福建省农科院情报所翁志辉一、台湾省龙眼生产概况台湾地处亚热带,是我国龙眼主产区之一,据记载,龙眼在台湾省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了。在本世纪初,龙眼曾是台湾省栽培面积最广的一种水果,约2600公顷,占全省水果面积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9.
20.
近年来,实生龙眼的嫁接换种巳成为技术推广的重要项目之一。为进一步探索龙眼嫁接换种的最佳部位。1996年4月上旬,我们对3—5年生实生龙眼进行不同部位的嫁接试验,获得较理想的结果,现整理如下。试验设在仙游县盖尾镇东井官林果场,树龄4年生实生龙眼树,接穗选取“水南1号”良种树上二年生的充实枝条;嫁接部位分为主干、主枝、副主枝、3—4级侧枝4种,每种供试树为20株,嫁接方法均采用“切接法”。接活后无采取任何辅助措施,让其自然生长发育;96年12月底调查生长势和分枝情况。龙眼树通过不同部位的嫁接,可以看出:龙眼嫁接部位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