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3 毫秒
1.
蛋白酶和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牛瘤胃液中筛选出一株性状优良、产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较高的菌株,经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结果表明:该菌株产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最适时间分别在培养的48h和96h,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最高酶活力分别为221.57U/mL和54.06U/mL,最适温度分别为40~50℃和20~50℃,最适范围pH在6.0~7.0和pH6.0~8.0。  相似文献   

2.
淀粉分解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从马铃薯渣中筛选出一株酶活较高的淀粉分解菌,通过优化菌株的产酶条件来提高其淀粉酶产量,同时还测定了所产淀粉酶的酶学性质。根据菌体的形态和生化特征,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LZ-1;利用DNS法测定了淀粉酶的酶活,并优化了其产酶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淀粉2%、蛋白胨1%、硫酸镁0.05%、氯化钙0.05%、硫酸亚铁0.005%、氯化钠0.5%、磷酸二氢钾0.1%,pH值7.0。180 r/min,37℃摇床发酵48 h后,产酶量达到了58.63 U/ml。通过酶学性质测定,表明酶反应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70℃和6.0,在pH值4.0~8.0范围内稳定,当温度低于75℃时,热稳定性良好。该淀粉分解菌在设计发酵条件下能够产生较高酶活的淀粉酶,且所产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产淀粉酶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21的酶活,试验采用紫外线对该菌株进行诱变,并对该淀粉酶的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粉酶酶活由出发株的32.96 U/mL增加到86.24 U/mL,比原菌株酶活提高了161.65%。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7.0,在30~40℃,pH值为5.0~8.0条件下较稳定。Ca2+和Mn2+对酶有激活作用,Cu2+、Zn2+对酶有抑制作用,而Mg2+、Fe2+对其影响较小。说明筛选出1株产酶活性较强的突变菌株。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pH值、温度和盐度对于墨吉明对虾(Fenneropenaeus merguiensis)肝胰脏和肠道的消化酶活力的影响。从墨吉明对虾肝胰脏和肠道中提取消化酶(蛋白酶和淀粉酶),采用酶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pH值、温度和盐度对墨吉明对虾肝胰脏和肠道内的消化酶活力具有显著差异(P0.05)。蛋白酶和淀粉酶最适pH值为6.0,而蛋白酶最适温度和盐度分别为55℃和40,淀粉酶最适温度和盐度则分别为40~45℃和10。  相似文献   

5.
花(Hemibarbus maculates Bleeker)前、中、后肠及肝胰脏的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0℃;前、中、后肠及肝胰脏的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40℃。前、中、后肠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5.0、7.0、7.0,肝胰脏蛋白酶最适pH值为7.0;前、中、后肠淀粉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5.0、7.0、7.0,肝胰脏淀粉酶最适pH值为7.0。  相似文献   

6.
花(鱼骨)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es Bleeker)前、中、后肠及肝胰脏的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0℃;前、中、后肠及肝胰脏的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40℃.前、中、后肠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5.0、7.0、7.0,肝胰脏蛋白酶最适pH值为7.0;前、中、后肠淀粉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5.0、7.0、7.0,肝胰脏淀粉酶最适pH值为7.0.  相似文献   

7.
患肠炎病草鱼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健康鱼和患肠炎病草鱼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其淀粉酶最适pH值均为7.2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为7.0和6.0;其淀粉酶最适温度分别为30℃和35℃,蛋白酶最适温度均为40℃,且患肠炎病草鱼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较健康鱼低,但pH值在5.7以下时,患病鱼的蛋白酶活性较健康鱼高,温度在28℃以下时,患病鱼的淀粉酶活性比健康鱼高。  相似文献   

8.
不同添加剂对斑点叉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饲料研究》2002,(1):4-7
本试验测得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甜菜碱、喹乙醇、大蒜素都能显著增强斑点叉尾肠道蛋白酶、淀粉酶的活力,并能明显促进鱼体的生长,尤其以添加大蒜素组鱼的生长最快,其次为添加喹乙醇组和甜菜碱组,其肠道蛋白酶最适温度为40 ℃,最适pH值为7.2;淀粉酶最适温度为45 ℃,最适pH值为6.8.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棘腹蛙消化道各段淀粉酶的活力分布及pH值和温度对淀粉酶活力的影响,试验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棘腹蛙消化道各部位淀粉酶活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回肠>直肠>十二指肠>胃>食道;pH值和温度均显著影响淀粉酶活力,二者与淀粉酶活力的关系曲线均呈单峰型,棘腹蛙胃、十二指肠、回肠和直肠的最适pH值分别为5.6,6.6,7.6,7.6,它们的最适温度均为35℃。  相似文献   

10.
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es Bleeker)前、中、后肠及肝胰脏的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0℃;前、中、后肠及肝胰脏的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40℃。前、中、后肠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5.0、7.0、7.0.肝胰脏蛋白酶最适pH值为7.0;前、中、后肠淀粉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5.0、7.0、7.0,肝胰脏淀粉酶最适pH值为7.0。  相似文献   

11.
采用Hungate厌氧操作技术,从东北地区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耐低温淀粉酶菌株C-9,经形态、生理生化、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为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该淀粉酶最适作用温度为30~40℃,属于低温淀粉酶。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木霉菌株GAU 1-X-2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碳氮源、酸碱度及生长温度等方面对俄罗斯木霉(Trichoderma rossicum)菌株GAU 1-X-2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木霉菌株GAU 1-X-2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0℃;菌落在pH值为5.0~12.0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pH为7.0时,生长最快,pH值为8.0时产孢量最大;营养生长最好的碳源为甘露醇,产孢量最好的碳源为葡萄糖;营养生长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在供试的7种氮源中,培养6d未观测到该菌株产孢;完全黑暗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孢子致死温度为68℃,10min。  相似文献   

13.
对月鳢(Channa asiatica)消化系统不同部位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最适pH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5.8~7.8范围内,月鳢成鱼胃粘膜组织、前肠粘膜组织和肝胰脏淀粉酶的适宜pH值分别为7.4~7.8、7.8和7.8,对于脂肪酶则分别为7.4、6.6和7.0。不同消化部位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最适pH值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4.
试验测定了侧孢芽孢杆菌在不同时间分泌溶菌酶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温度和pH预处理对溶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侧孢芽孢杆菌在培养12h时产溶菌酶量最大,溶菌酶活力最高时的温度为33℃,最适pH为5.0。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紫花苜蓿不同镰刀菌的生长和产孢条件,以采自内蒙古不同地区紫花苜蓿根部的锐顶镰刀菌、茄病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变红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燕麦镰刀菌、轮枝镰刀菌、层出镰刀菌、镰形镰刀菌、三线镰刀菌、F. virguliforme和芬芳镰刀菌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不同温度、pH值、碳源和氮源培养条件下的菌落直径、产孢量及其菌丝致死温度。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镰刀菌的菌落生长和产孢均受温度、pH值、碳源和氮源的影响,不同菌种在同一培养条件下的菌落直径和产孢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同一菌种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菌落直径和产孢量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菌种的最佳培养条件各不相同,但其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0~30℃,最适产孢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生长和最适产孢pH值范围较广,最适生长碳源有蔗糖、可溶性淀粉、D-甘露醇、丙三醇和可溶性淀粉,最适产孢碳源有D-山梨醇、可溶性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D-半乳糖、D-果糖和丙三醇,最适生长氮源有牛肉膏、甘氨酸和硝酸钠,最适产孢氮源有牛肉膏、L-脯氨酸、硝酸钠、胰蛋白胨和硫酸铵。菌丝致死温度范围为50~70℃。在多数供试培养条件下,12个菌种中燕麦镰刀菌和芬芳镰刀菌菌落直...  相似文献   

16.
硅藻土共固定化淀粉酶和糖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旭炯  刘璘  楼坚  张承丽 《饲料工业》2006,27(18):24-28
以糖化酶和α-淀粉酶为双酶体系、硅藻土为载体,用吸附法同时固定了这两种酶,得到的最适的共固定化条件为硅藻土(g):糖化酶(U):淀粉酶(U)=1:100:160,pH值4.5~5.0,温度5~15℃左右,缓冲液为柠檬酸缓冲液。共固定化酶的性质为:最适pH值为5.0;最适温度为55℃;米氏常数Km=16.830mg/ml;最大反应速率Vmax=1.500mg(/ml·min),其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生长条件对捕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flagrans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将带有D.flagrans菌丝的琼脂块分别接种于不同碳氮比及不同pH值(4.0~8.5)的CMA固体培养基中,在不同温度下(10℃~45℃)进行培养,每天定时观察菌株的发育情况,并测量菌丝生长长度。结果表明,D.flagrans生长最适pH值范围为6.5~7.0,其中以pH 7.0中生长最快;最适温度为35℃;最适碳氮比范围为5∶1~10∶1,其中在碳氮比为5∶1时,生长率最高。菌丝呈辐射状生长,纵横交错,无色,分隔,生长后期有缠绕圈和厚壁孢子的形成。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D.flagrans的生长特性及捕食作用条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试验为研究纳豆芽孢杆菌NY-1产蛋白酶的酶学性质,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该菌株并获得粗酶液,之后分别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对粗酶液中蛋白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65 ℃,最适反应pH为9.0,45 ℃时有较好的热稳定性,pH 8.0~9.0有较好的pH稳定性。金属离子Mn2+和Zn2+对该蛋白酶活性有激活作用,Fe2+、Cu2+和Mg2+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木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验室保藏的13株菌株中筛选到l株高产木聚糖酶菌株-黑曲霉2107,酶谱检测发现,该茵株产2种木聚糖酶X-1和X-2.X-1和X-2的最适反应温度都为50℃,并在30~50℃都较稳定.X-1的半失活温度50~55℃,X-2的半失活温度为55~60℃.X-1的最适pH约为5,pH 4~10较稳定;X-2的最适pH约为3和4之间,pH 2~5之间较稳定.各种金属离子对2种酶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苜蓿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主要研究了温度、湿度、pH值、光照、营养对苜蓿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该病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8~38℃,最适20~28℃;产生分生孢子的温度范围为10~38℃,最适25℃;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8~38℃,最适25~32℃.在pH值5~10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最适pH值5~9;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最适pH值6~7.分生孢子在饱和湿度或水滴中萌发快,相对湿度低于85%时不能萌发.光照处理对该菌生长无显著影响.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10 min或55℃,5 min,菌丝体的致死温度为60℃,30 min或65℃,5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