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多效唑对花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试验研究了中低产田花生喷施多效唑对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初花后25~35 d叶面喷施多效唑,可明显抑制主茎和侧枝的生长,促进干物质向荚果分配,增加库容量,提高库、源比,使单株结果数及产量增加,从而提高花生单位面积产量。但易造成花生病害加重,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降低,籽仁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下降。因此,在花生中低产田使用多效唑必须与病害防治相结合,才能实现花生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2.
在花生盛花期每亩用100一150ppm的多效唑药液5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能有效地抑制营养生长,促进荚果形成,使荚果数增加15.1%,秕果率减少17.8%,百果重提高6.8%,从而增产22.7%,  相似文献   

3.
多效唑对花生生育调控及增产作用,经过1988—1990年的研究表明:多效唑能促进花生根系发育,对培育壮苗有明显效果;能有效地防止高脚苗及植株的疯长,起到促下、控上的作用。喷施浓度以100ppm为好,其增产率达27.1%。  相似文献   

4.
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枝伸长,促进分蘖,促进成花和座果,增强抗旱及抗寒性,提高耐盐性和延缓植物衰老等多种效应。本文从组织培养、抗逆性研究、产质量研究以及残留问题等方面综述了多效唑在植物生产中的应用和研究情况,为多效唑在植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5.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生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多·甲可湿性粉剂和壮饱安均能有效抑制花生植株生长,促进果多、果饱和产量的提高。其中,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花生地上部的控制效果较好,产量最高,增产幅度最大;壮饱安对地上部控制效果较差,但果多、果重,增产幅度较大;10%多·甲可湿性粉剂控制花生地上部生长效果较好,但增产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长调节剂PBO在花生上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以多效唑及植物生长调节剂PBO喷施于花生新品种 (系 )徐花 6号、徐 872 8。结果表明 ,多效唑及低浓度的PBO对花生有增产作用 ;多效唑及PBO的施用均有利于花生植株的矮化和提高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7.
麦套花生不同时间不同次数喷施多效唑均具有明显地增产作用,而且当花生进入盛花期后,植株高度达到35厘米时,喷得越早增产效果越明显。其增产原因主要是控制了地上部旺长促进了荚果发育,提高了单株结果数,降低了公斤果数。  相似文献   

8.
盛花期喷施多效唑对春花生的一些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裴润梅 《花生学报》2002,31(4):9-13
盛花期喷施适宜浓度的多效唑,能显著提高花生叶片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含量,增强花生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并增强主根的根系活力。喷施3周后,单位叶面积鲜重和干重以及植株鲜重和干重均有所提高。成熟收获时,单株结荚数、饱果率和产量均比对照高。其中,以喷施150mg·L-1多效唑处理的产量最高,达3806.25kg/hm2,比对照增产12.57%。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稀效唑不同用量处理对花生主要数量性状及荚果产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取代多效唑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花生采用稀效唑化控,可以达到与多效唑同样的效果,其荚果增产达14.40%,籽仁增产达19.41%,正常生长的田块,每公顷用量以450g为宜,可取代多效唑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生长在易板结土壤上的花生饱果数据很低。用含有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的多效唑沸事液虽能增加单株荚果数,却由于土壤仍然板结而不能增加饱果率,单株泡果数只增加0.6个。  相似文献   

11.
锌肥对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锌肥对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锌肥促进了花生的营养生长,增加了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增加了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施锌提高了花生产量,增加了籽仁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其中施锌量为30kg/hm2时,花生产量最高,增产幅度达7.52%,其增产原因是增加了单株结果数,提高了果重。  相似文献   

12.
滨海盐渍土的良法栽培对作物打破盐碱地立苗难的瓶颈至关重要,利用木霉制剂处理盐碱地的研究为其改善盐渍土、提高作物耐盐碱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木霉制剂处理土壤后,出苗齐壮,出苗率、成苗率高,植株长势好,株高和有效分枝数增加;开花期延迟,开花下针期集中、时间缩短,双果数、总果数提高;一级、二级、三级侧根数增加,根瘤菌着生早,根瘤数量增加,体积增大,有效根瘤增加;籽仁蛋白质和人体必需八种氨基酸含量提高,百果重、百仁重提高,产量大幅提高。木霉制剂处理盐碱土可降低盐碱对花生生长的危害,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活性腐殖酸缓释肥对不同花生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活性腐殖酸缓释肥对不同花生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在山东省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南上高基地,采用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活性腐殖酸缓释肥对不同花生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活性腐殖酸缓释肥和普通复合肥均能有效促进花生生长发育,增加单株结果数,有利于荚果充实,进而提高荚果和籽仁产量;施用活性腐殖酸缓释肥比施用普通复合肥花生生长更稳健,增产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粤油13为供试材料,通过3种不同直径的管环处理,创制不同株型。本研究统计分析了1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对单株产量进行通径分析;然后进行单株产量的逐步回归分析。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最大果节数、侧枝长、单株总果数、单株饱果数随着处理直径的增大显著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侧枝角度、最大果节数、单株总果数和单株饱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单株总果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PY.X7=2.15),而在株型相关性状中,侧枝角度具有较大的间接效应(IEX2=0.8567),在侧枝角度影响单株产量的间接因素中,通过影响单株总果数的间接效应最大(IEX2.X7=1.2060)。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单株产量的最优回归方程:Y=8.43+0.53X2 (P=6.8E-5);Y=-29.26+1.26X8+0.22X7 (P=3.13E-19;P=4.06E-11),为单株产量预测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初步解析了花生株型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探明了株型相关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培育具有"U"型特征的花生新株型品种,可为花生株型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大花生花育22号和花育25号及小花生品种花育20号和花育27号为材料,研究花针期膜下滴灌处理对不同花生品种植株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处理对不同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虽存在年际和品种间差异,但总体而言对花生农艺性状无显著影响。3年花针期膜下滴灌处理均显著增加花育25号和花育20号的单株结果数,增加其双仁果率,对其产量提高具有显著效应。除2013年花育22号外,3年试验结果均表明,花针期膜下滴灌对花生均具有增产效果,但对花生收获指数的影响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7.
大田条件下,以花育22号为材料研究了麦套花生在7500 kg·hm^-2产量水平下植株的生育动态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麦套花生植株的营养生长主要集中在结荚前期,植株的叶龄数、分枝数、主茎高、侧枝长的净增长速率均在出苗后50-60 d达到高峰,出苗后70-90 d基本停止增长。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积累量也均在结荚期(出苗后50-90 d)达到高峰。麦套花生叶片内SOD、POD、CAT 3种抗衰老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基本一致,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趋势,MDA含量从结荚期开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饱果期是麦套花生荚果干物质积累的关键时期,应加强该时期的田间管理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