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泉花646是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用泉花114-8为母本,粤油92为父本杂产选育而成.1994~1995年参加福建省花生新品种区试,1998~1999年分别进行多点试种示范和省级生产示范,200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闽紫糯1号无公害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紫糯1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与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组配的黑糯玉米新组合.该组合于2002~2003年参加福建省特种玉米区试,表现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等特点.于2004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福建省自育并通过省级审定的第一个黑糯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3.
郭其茂  杨立明  林子龙  陈根辉  黄艳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79-12880,12897
利用2001 ~2010年福建省审定36个甘薯品种的亲本来源资料,研究福建甘薯审定品种采用亲本概况.结果表明,亲本材料的选用是良种选育的基础.其中,金山57、岩薯5号、岩粉1号、台引2号和广薯88-70是福建省甘薯新品种选育的常用亲本,采用这些常用亲本进行配组育种,经选育审定品种占福建省10年审定甘薯品种的2/3.  相似文献   

4.
福薯7-6系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以白胜为母本杂交选育而成的.2000~2001年在莆田、晋江、同安等三个点平畦栽培,100天生长期内,嫩叶(含茎尖)产量2500kg/亩左右,适宜福建省水肥条件较好的田地种植.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Ⅱ优516是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516配组育成的中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6年参加福建省中稻区试表现突出,破格进入生产试验,2007年继续参加福建省中稻区试及生产试验,2008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Ⅱ优3301是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室用Ⅱ-32A与其自主选育的恢复系闽恢3301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被列入福建省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7.
D奇宝优527是福建省种子总站和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合作,以D奇宝Ax蜀恢527配组选育而成的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的高产优质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超级稻D优527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高配合力的优质不育系D62A与自育的强优恢复系蜀恢527配组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0年和2001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组区试,2002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被农业部评为超级杂交稻,列入全国重点推广新品种,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于2001年引进试种,2002~2004年推广示范种植面积达80 hm2以上,2005~2006年种植推广面积继续扩大,表现出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逆性强、米质优等特点,适合福建省三明市作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9.
中优2155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用中国水稻所育成的不育系中9A与自选恢复系明恢2155配组而成的迟熟早籼新组合.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D优151系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福建省种子总站共同选育而成,亲本来源为D62A/江恢151。2003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一、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1.
Ⅰ特优3381系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用Ⅰ特A与该所选育的龙恢3381配组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引进尤溪县进行试种、示范,2007年分别在单季晚稻、双季晚稻、烟后作推广种植226 hm2,总体表现适应性、丰产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正>莆薯90是莆田市农科所以台引2号为母本与湘薯75—5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6年和2007年参加福建省甘薯品种区试,表现丰产性好、食味品质优、抗病等特点。2008年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泉豆6号(原名泉豆261)系泉州市农科所1989年以莆豆8008为母本,宁镇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1999~2000年参加福建省大豆区试,2001年参加生产试验.该品种于2001年7月2日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大豆与油菜专业组审定,定名为泉豆6号.该品种植株直立,性状稳定,耐旱抗倒,稳产性较好,增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Ⅱ优131"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Ⅱ优131系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用Ⅱ-32A×泉恢131组配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县2004年引进试种,表现突出,高产稳产;2005年示范推广312 hm2,经县科技局和农业局组织有关科技人员实地验收,平均每667 m2产量612.5 kg.该品种大田表现为高产、增产潜力大、抗病性较强、适宜我县海拔1 000 m以下地区做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5.
<正>T优8086是福建省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与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用不育系T80A与明复恢86配制而成的高产优质杂交中、晚籼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通过福建省审定。该品种具有生长繁  相似文献   

16.
泉薯76系泉州市农科所以金山57为母本、台薯6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2005至2006年参加福建省甘薯区试,2007年参加福建省甘薯生产试验,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薯2008006)。2009年、2010年惠安县黄塘镇引进种植,表现丰产性好、食用品质优、适应性广、抗病性强,深受种...  相似文献   

17.
泸优1256系福建省南平农科所用泸香A与南恢1256配组育成的香型、优质、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6010);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00013)。  相似文献   

18.
<正>超级稻D奇宝优527系福建东方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省种子总站、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以D奇宝A不育系为母本、蜀恢527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的高产优质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2007年起永安市开始引进作烟后稻种  相似文献   

19.
花生9843—26—2系福建省农科院和福建省种子总站育成的抗黄曲霉病花生新品种。2003年经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福花1号。我镇2002年引进,经两年品种对比试验和生产示范,均表现高产、抗病、优质、耐旱。  相似文献   

20.
花优63是由福建省农林大学选育的三优质杂交稻新组合.苍南县于2002年引进试种,经3年不同生态类型区域试种结果表明,该组合在苍南适宜作单季中稻栽培,具有分蘖势旺,分蘖力强,品质优,株型挺拔,结实率高,青秆黄熟等特点,667平方米产量400~500千克.1997年已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米质荣获福建省农业名特优新产品优质米金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