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豫粳8号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豫粳8 号水稻秧田播量、秧龄、插秧密度、N 素用量的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在中上等肥力田,以每亩秧田播量30 kg 左右、秧龄35 ~40 天、亩插2 万穴( 行距27 cm 、穴距12 cm) 左右、亩施纯N15 ~16 kg 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华杂3号油菜优化施肥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华杂3号油菜的氮、磷、钾、硼施用量的研究,找出了对华杂3号油菜产量影响较大的试验因子是亩施氮量、施磷量和施硼量。并利用频数分析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建立了华杂3号油菜在淮南稻区亩产200kg以上的优化施肥模型及N、P、K、B适宜用量分别为纯N12.5~13.7kg/亩、P2O56.4~7.4kg/亩、K2O11.9~13.9kg/亩、B1.08~1.27kg/亩。  相似文献   

3.
采用5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豫薯8号产量与密度、栽期及施氮、磷、钾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豫薯8号优化栽培的农艺措施模型,通过微机模拟寻优,筛选出在该试验条件下,亩产3000~5000kg水平最优化栽培措施区间为:密度3264~3849株/亩,栽期5月23~26日,亩施N4.7~5.3kg、P2O53.1~3.6kg、K2O2.1~2.5kg。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密度,农家肥,氮肥和磷肥为试验因子,运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所得的田间参数,建立了地膜玉米中单2号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淀粉产量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筛选出了籽粒产量≥500kg/亩,蛋白质产量≥50kg/亩,淀粉产量≥300kg/亩的栽培措施优化方案为:密度5181-5909株/亩,农家肥施用量3444-4420kg/亩,施氮量7.18-10.65kg/亩,施磷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二次回归旋转设计和相关、回归分析,研究了秦油二号在双晚茬口育苗移栽情况下,密度、施氮量、施磷量等主要农艺措施与其越冬苗情和经济性状的关系,依据秦油二号栽培措施效应数学模型,运用频率分析法寻优,得出≥3000kg/hm2产量水平的栽培措施方案为,密度10.83~14.91万株/hm2,施N量308.0~344.4kg/hm2,施P2O5量160.4~190.0kg/hm2。  相似文献   

6.
宜君县春玉米不同密度及施肥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度、氮肥、磷肥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筛选出9~10.5t/hm^2的农艺方案;密度51900~60750株/hm^2,施纯N169.5~214.5kg/hm^2;>10.5t/hm^2的农艺方案;密度60750~65700株/hm^2,纯磷58.5~90kg/hm^2。  相似文献   

7.
秧龄、密度、施氮量对中籼X07S/紫恢100号特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秧龄、密度、施氮量对X07S/紫恢100号的特征特性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对产量影响程度依次为:施氮量>密度>秧龄,且各因素差异均达1%水平。q测验显示:最适秧龄,最适密度,最佳纯氮量分别是38d,9.0万穴/hm2,150.0kg/hm2。本试验最优处理组合是:秧龄46d,密度9.0万穴/hm2,纯氮150.0kg/hm2。  相似文献   

8.
秧龄,密度,施氮量对中籼X07S/紫恢100号特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秧龄,密度,施氮量对X07S/紫恢100号的特征特性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对产量影响程度依次为:施氮量〉密度〉秧龄,且各因素差异均达1%水平,q测验显示,最适秧龄,最适密度,最佳纯氮量分别为38d,0.0万穴/hm^2,150.0kg/hm^2本试验最优处理组合是,秧龄40d,密度9.0万穴/hm^2,纯氮150.0kg/hm^2。  相似文献   

9.
优质杂交油菜湘杂油2号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选用优抟杂交油菜新组合湘杂油2号进行四元一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栽培试验,将种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四种对油菜产量的成影响较大的农艺因素作为决策变量,产量作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预测模型,通过分析各因素及因素间交互效应对产量的影响,利用计算机模拟寻优,提出了亩产达到150kg以上的高产栽培优化区间,即每亩种植密度1.13-1.40万株,施NJ一19-19.85kg,施P2O5量7.58-8.  相似文献   

10.
关中灌区棉花农艺措施优化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5因素5水平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对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中的5项主要农艺措施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了高产优化数学模型,各因素作用效果依次为密度>缩节安>尿素>硫酸钾>二铵。亩产皮棉≥125kg的优化方案:密度6510-7090株/亩,尿素31.5-35.8kg/亩,二铵16.7-19.3kg/亩,硫酸钾15.5-20.9kg/亩,缩节安3.8-5.1g/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于1988~1990年通过N、P、K、密度和化控正因素与麦套棉目标性状的模式化研究,建立了淮北棉区麦套棉产量、效益的数学模型,模拟优化出单产皮棉90kg以上、纯经济效益480元以上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最佳组合方案为:4月初营养钵育苗,5月中旬移栽,亩施纯N12~13kg、P2O2~4kg、K2O10~llkg,亩移栽密度3500~3670株,缩节安用量2~3g/亩,于盛营期、盛花期或封顶期化调2~3次;经反馈试验示范及大面积推广。结果与优化方案吻合。  相似文献   

12.
对遗传工程稻1号进行了播期、播量、秧龄、密度及施氮量的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平均每公顷产9 000kg以上的综合农艺数学模型及其优化方案557套,其95%置信度的秧田播种量为150 ̄160.5kg/hm^2,秧龄为39.4 ̄40.8d,播种期为4月21日至23日,每公顷栽25.35 ̄27万穴,本田每公顷施氮113.85 ̄122.1kg。此方案经1994年8个示范点验证,每公顷产量为88  相似文献   

13.
1991-1992年,在四川省梁平县天竺乡采用四因素五水平正效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密度及氮,磷,钾施用量对杂交稻产量的综合效益,并求得高产,低耗的最优综合农艺措施,建立了3套不同产量水平的优化模型方案。A方案:产量8250-8700Kg/ha的农艺措施为:27.89-29.23万窝/ha,施N111.87-123.19kg/ha,P2O539.41-46.39kg/ha的农艺措施为:24...  相似文献   

14.
晚粳新品种宣鉴90—1,一般单产6000kg/hm2左右,高产田块单产达7500kg/hm2。比鄂宜105增产6.9%~7.6%。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米质优良,适宜在我省双季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武运粳8号系武进市运村农科良种场复合杂交育成的迟熟中粳新品系。我市于1997年引进,经两年15万亩的示范种植,表现出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熟期适中、熟相清秀等特点。据1999年全市48块田测产,平均亩产608-4kg,最高田块达807-3kg,比武育粳3号增产10-1%。1998年全市61块田测产,平均亩产648-5kg,最高田块达823-7kg,比武育粳3号丰产方增产8-7%;1997年全市推广面积超过30万亩,已成为我市粳稻的主体品种。1 生育特点1-1 感光性中等,属迟熟中粳1997年武运粳…  相似文献   

16.
氮肥,密度对水稻产量及纹枯病,褐飞虱发生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发安徽省沿淮,淮北水稻生产的主要因子(施氮量,栽插密度)对产量,纹枯病和褐飞虱发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施N:纯75-270kg/hm^2,密度:常规稻15-37.5万穴/hm^2,杂交稻10.5-28.5万穴/hm^2)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氮量;氮肥对纹枯病,褐飞虱发生程度的影响大于密度。根据试验结果综合分析认为,沿淮,淮北稻区,合理的氮肥,密度组配为:常规稻纯N192kg/h  相似文献   

17.
采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缠脚土杂交水稻氮,磷,钾,锌,硼效应,明确了杂交水稻高产(≥550kg/亩)的施肥配方为N16.73-19.29kg/亩,P2O55.41-6.83kg/亩K2O4.94-7.98kg/亩。  相似文献   

18.
通过五因素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得出渭北旱塬甘蓝型油菜在播期、密度、氮肥、磷肥、多效唑5因素作用下,公顷产量超过2250kg是最佳农艺方案:播期为9月6日-9月8日,密度为20.91-23.10万株/hm^2纯氮193.4-242.1kg/hm^2,纯磷122.1-159.4kg/hm^2,多效唑喷施浓度51.4-76.4mg/kg5个因子对产量影响大小的次序,播期〉磷肥〉氮肥〉多效唑〉密度;投入产  相似文献   

19.
玉米全地面地膜覆盖节水增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全膜覆盖玉米产量高于15000kg/hm^2的综合农艺措施保苗密度81900-84300株/hm^2,施N307.5-396.0kg/hm^2,P2O5216.0-313.5kg/hm^2,N:P2O5为1:0.77-0.79;灌溉定额3747-43086m^3/hm^2,灌水3-4次,头水于拔节前后灌溉二水于大喇叭口期灌溉。  相似文献   

20.
翟超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54-12856
[目的]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方法]以早熟晚粳“武运粳1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秧龄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太湖农区“武运粳19号”的适宜秧龄范围为15 ~ 18 d、适宜栽插密度为23.85万~33.30万/hm2,在此条件下可获得适宜穗数、较大的穗型以及较高的产量,且各项稻米品质指标较好.[结论]18 d的秧龄、33.30万穴的移栽密度为最优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