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胡静  许克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95-15497
强调了滨水空间的复兴与开发在促进城市转型、提升城市活力、满足市民休闲需求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并将使用后评价引入滨水空间的研究,以弥补传统的滨水空间设计方法上的不足以及对实际空间使用关注不够的缺陷,能够为滨水空间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合肥市环城公园庐阳亭周边这一具体地点的调查,加深这方面的研究并推广这一方法,以期在滨水空间这种城市重点地段的开发中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内外滨水近自然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城市滨水近自然景观对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并对滨水近自然景观的规划设计进行归纳,总结了现代城市滨水近自然景观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城市滨水空间承载着自然生态、旅游产业、文化、娱乐、交通、安全等诸多因素。驳岸设计也成为城市滨水空间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将针对国内外主流的驳岸设计思想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汪进  陈冕  何瑞珍 《浙江农业科学》2014,1(9):1390-1394
面对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水空间的安全、美观和高效越来越受到规划和管理部门的重视,成为当今城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现代滨水景观设计应以本土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人文特征为现实背景,依托场地环境,凸显文化内涵,丰富景观环境。在镇平赵河滨水景观设计中,对地域文化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营造了一个休闲、郊游、亲子、娱乐、科普及城市的文化宣传场所,形成并带动外来人员短期旅游、观光、购物等活动的综合性城市滨水空间。  相似文献   

5.
城市滨水休闲空间营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多方面、多角度探讨了滨水休闲空间建设的手法,为营建滨水景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身心健康日益成为关注重点,为增强人民体质、促进全民健身,建设环境适宜的绿色休闲空间是其中一项重要环节。围绕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景观适老性进行探究,以南通濠河风景区滨水景观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当前绿色健康发展视角,对濠河风景区滨水空间展开调研活动,采用使用状况评价法对老年人群的活动类型与活动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并归纳目前濠河风景区滨水空间景观适老性在景观空间及景观设施层面上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能够满足老年群体需求的景观适老性更新原则;并以濠东路段滨水景观为例,依据现有的功能分区,提出增加复合适老化功能区后的更新方案,从空间、功能、生态、设施4个维度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更新策略,以期为相似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更新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生态园林理论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和接受。在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中,滨水绿地景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滨水设计和城市整体景观设计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因此,在城市景观设计建造过程中,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成为了现代城市绿化设计的一个焦点。本文以长江下游某市为例,就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作简要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城市滨水公园空间设计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淑玲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7):1411-1412,1443
城市滨水公园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对塑造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城市滨水公园的特点为出发点,从亲水性设计、生态美学、场所精神三个方面对城市滨水公园的空间设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陈志超  李鹏宇  李毅 《农技服务》2014,(11):183-185
近年来,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中极具活力的经济社会载体和独具吸引力的环境载体正成为全世界规划设计和城市建设的热点。其开发建设不仅为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而且也为城市特色风貌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契机。本文在了解城市滨水区景观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滨水空间规划方法和滨水特色景观要素的设计,结合案例,发现我国滨水区景观规划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适合我国滨水开放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园林景观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表现。为了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中的休闲空间越来越高的要求,对园林景观中休闲空间设计的分类以及设计对策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休闲空间按平面形态分为点状、线状、面状休闲空间;按功能分为主题类休闲空间、休憩类休闲空间、健身类休闲空间;按使用时间分为冬季休闲空间和夏季休闲空间,并针对分类阐述了园林景观中休闲空间的设计原则,为营造良好的满足人们需求的园林休闲景观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滨水街道空间为调查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等,从空间、交通、尺度和行为四个方面展开数据采集与分析。总结出"收入低、通勤时间长、爱交往及追求环境空间"是滨水街道空间的四个基本特征,其街道尺度具有具有"宜人性、多样化和亲水性"的特点。笔者决定主要从滨水街道空间的规划设计原则和对国内外优秀的滨水区空间设计案例入手与红谷滩新区滨水空间进行纵向比较,对赣江两岸的滨水街道空间进行横向对比分析,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提升红谷滩新区滨水街道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2.
水是生命之源,许多城市发展的起点都位于水滨,滨水区是古代城市最为繁华和人为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滨水景观不仅有助于强化城市地域感,更能够塑造出美丽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持续发展。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现代建筑、工业、交通建设中为了追求短缺经济利益,大量占据滨水空间,导致水质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并且一些城市的滨水景观设计中、规划中缺乏生态环保意识,景观建设后不仅没有起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了污染和浪费。滨水景观设计应科学规划,合理设计,融入生态设计理念。本文将针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生态理念与材料运用展开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南楠  郁琢  卢笛野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132-135
作为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水地区开发越来越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热点。徐州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生态旅游城市,正在积极进行城市滨水地区生态建设。通过对徐州市主城区滨水地区功能定位、开发模式、经济预测及景观构架的分析,引入"复合"理念,探讨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策略,营造既符合自然生态功能又推进现代城市发展的城市滨水协调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亳州市滨水环境现状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景观设计三元论,提出建设滨水绿道的思想,创新景观规划新理念,对我国其他城市的滨水景观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合肥市天鹅湖景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探讨城市滨水空间开发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为以日后滨水空间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延吉市滨水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尔哈通河流域景观建设是延吉市城市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根据延吉市的区域特点,确立滨水景观的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分析。基于公众对于延吉市滨水景观的熟悉程度,分别进行总体评价与景观分区评价。据分析结果,延吉市居民认为延吉市滨水景观属于一般层次;将评价结果进行横向分析,得到影响差异的关键因素为滨水植被与休闲娱乐设施。本研究得到公众的客观评价,并提出了完善延吉市滨水景观的建议,对今后延吉市滨水景观的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正因如此,人们有了大量可以进行休闲娱乐的空余时间。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所喜爱的公共休闲场所,人们在其中可以进行聊天、散步、骑单车、跑步等休闲娱乐活动。城市滨水区是城市难得的水域所在之地,在城市中承担着生态修复、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多种多样的功能。因此,如何对城市公园滨水景观进行设计,值得思考。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城市公园的功能和构成要素、滨水景观的类型和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设计城市公园滨水景观。  相似文献   

18.
以城市中心区滨水区域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开放空间研究对象,从景观设计的研究角度,探求城市中心滨水区域的水岸空间的构成形态要素,通过各类滨水空间的举例,尝试建立一种理想城市中心区滨水游憩空间型态。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适于双城市城市发展的绿地系统规划,以公园、滨水和道路3种绿地作为设计实例,对双城市绿地系统进行实地调研。公园绿地主要强调生产要素和景观要素的融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景观空间;滨水绿地主要是为双城市增加景观多样性,打造具有休闲、游憩功能的短暂停留空间;道路绿地主要是与防护、生产绿地结合,塑造生态性与景观性相融合的城市绿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洛阳市洛浦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为例,通过探讨城市滨水景观的细节设计与表现,研究如何借鉴历史文化元素,如何打造人性化滨水空间;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为打造人性化滨水空间,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